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紫云县 >> 火花镇 >> 兴合村

兴合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兴合村谷歌卫星地图)


兴合村简介

  兴合村距紫云县城37公里,从紫云县城出发,途经S309道、Y009道,东至岜岔村、西至轮山村、南至镇宁县昂谷屯、北至关坪村。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纳坡组。达帮乡纳坡组为乡政府驻地。
  全村共10个组398户1829人,属于布依族、苗族、汉族、仡佬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全村行政面积约7000亩。耕地面积779.53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山区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1829人 农业人口:1595人 非农业人口:243人
  --行政区面积:1.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纳坡组,牛场坝组,新燕组,卡才组,烂凼组,交艾组,喜若组等 生产总值:3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牛场坝马铃薯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猕猴桃,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兴合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25108 550800 -- 查看 兴合村谷歌卫星地图

兴合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兴合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坝雨村

  坝雨村位于紫云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松山镇,西抵镇宁县,南抵平寨村,北接镇宁县,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发艾、坝雨、弄林、落水湾4个自然村寨,分为发艾、坝雨、弄林3个村民小组。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坝雨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坝雨村全村耕地面积430亩,其中稻田面积352亩,现有林地面积2400亩,森林覆盖率达32%。与镇宁县隔发艾河流域相望,有效灌溉沟渠4条,总长7000米。   三、人口状况   全村总户数158户,总人口841人,其中:男426人,女415人,少数民族人口824人,占总人口的9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01人,劳动力人口542人,外出务工人口124人。   --人口总数:841人 农业人口:822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大米” 办公所在地:坝雨村发艾组   

纳座村

  纳座村距紫云县城27公里、距达帮乡镇府驻地约11公里,从县城出发,途经S309道、Y009道,东至关坪村、西至镇宁县顶洪、南至轮山村、北至镇宁县沙子乡安定村。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紫达线公路沿线的小屯组。   全村共7个组288户1375人,属于布依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多数青壮年外出沿海等地务工。全村行政面积约7000亩。耕地面积663.77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山区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黄腊河贯穿全村,为全村的庄家种植和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必要保障。   --人口总数:1375人 农业人口:1362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纳翁组,上院组,中院组,下院组,小屯组,移民一组,移民二组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猕猴桃基地,冰脆李基地 名特产品:冰脆李,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小屯组   --自然条件: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资源:土地和铁矿   

兴合村

  兴合村距紫云县城37公里,从紫云县城出发,途经S309道、Y009道,东至岜岔村、西至轮山村、南至镇宁县昂谷屯、北至关坪村。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纳坡组。达帮乡纳坡组为乡政府驻地。   全村共10个组398户1829人,属于布依族、苗族、汉族、仡佬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全村行政面积约7000亩。耕地面积779.53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山区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1829人 农业人口:1595人 非农业人口:243人   --行政区面积:1.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纳坡组,牛场坝组,新燕组,卡才组,烂凼组,交艾组,喜若组等 生产总值:3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牛场坝马铃薯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猕猴桃,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兴合村   

关坪村

  关坪村距达帮乡政府约20公里,东至火花乡水井湾、西至 纳座村、南至兴合村、北至火花乡平寨村。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纳坡组。达帮乡纳坡组为乡政府驻地。   全村共8个组366户1557人,民族主要为布依族,全村行政面积约7000亩。耕地面积1074.32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山区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 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1557人 农业人口:1442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4.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74.3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乐玩组,关口组,坡汉组,烂坝组等 生产总值:15.5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桐子 名特产品:小米油桶 办公所在地:坡汉组   

纳磨村

  纳磨村距达帮乡镇府驻地约15公里,东至火花乡喜传村西垄组、西至兴合村、南至岜岔村、北至关坪村烂坝组。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喜传组。   全村共6个组231户1045人,民族主要为布依族,全村行政面积约5500亩。耕地面积609.85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山区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1045人 农业人口:1038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9.8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纳容组 生产总值:21.59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纳容组   

红星村

  红星村距达帮乡政府约11公里,、东至岜饶乡九卯坡、西至克田村、南至岜饶乡、北至火花乡交平村。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坝弄组。   全村共5个组272户1230人,民族主要为布依族,全村行政面积约5600亩。耕地面积547.455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岩山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1230人 农业人口:1225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3.7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7.4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马鞍组,下马鞍组,扒坎组,坝弄组,红线组 生产总值:13.5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红果 办公所在地:扒坎组   

岜岔村

  岜岔村距达帮乡政府约6公里,、东至火花乡喜湾村、西至兴合村、南至兴合村、北至纳磨村。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移民组。   全村共6个组151户643人,民族主要为布依族,全村行政面积约5600亩。耕地面积486.32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山区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全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643人 农业人口:64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0.3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6.3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0 名特产品:0 办公所在地:岜岔组   

克田村

  克田村距达帮乡政府约15公里,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纳云组。全村共9个组428户1864人,民族主要为布依族,全村行政面积约7000亩。耕地面积1344.58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岩山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1864人 农业人口:1840人 非农业人口:24人   --行政区面积: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44.58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克田,大院,小院,纳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种植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纳云组   

甲西村

甲西村甲西村甲西村  甲西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面,距县城16公里,距火花乡政府5公里,全村有5个村民组, 197户,,1005人,耕地994亩(其中田844亩,地150亩),全村气候温暖,水源丰富,适宜发展种养殖业,特别是错季节蔬菜、冰脆李等。   二、甲西村近几年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村级组织建设方面    1.以“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主题活动为契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了全体党员的党性观念,增强了全体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班子建设有成效,干部队伍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发展。   3.党支部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今年发展预备党员1名,转正党员1名,为支部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方面及常规工作   我村已实现水电路三通,村委办公室扩建、学校新教学楼以及村卫生室相继建成,马成桥—火花油路贯穿整个甲西村。为我村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常规工作方面,我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在今年实现了零库存管理,并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动态掌握村民生活状况,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村民都纳入了低保范围,基本实现了 “应保尽保”和“应退则退”      --人口总数:1005人 农业人口:987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大力打造火花乡窗口形象   --所辖村:“甲西”“哪尿湾”“弄袍”“大院”“塘发” 生产总值:26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甲西村甲西组   --自然条件: 资源:重晶石、草坡、林地   

红山村

  红山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水塘镇,西抵四大寨乡,南抵四大寨乡,北接落城村,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后山、噜咪、平寨3个自然村寨,分为3个村民小组,位于纳容河流域东岸。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红山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红山村全村耕地面积454亩,其中稻田面积达360亩,现有林地面积2500亩,森林覆盖率达31%。纳容河流域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3800米。   三、人口状况   全村总户数103户,总人口425人,其中:男231人,女194人,少数民族人口419人,占总人口的9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32人,劳动力人口255人,外出务工人口106人。      --人口总数:425人 农业人口:42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办公所在地:红山村噜咪组   --所辖村: 生产总值:26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大米”   

火烘村

  火烘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松山镇,西抵达帮乡,南抵弄河村,北接懂桑村,辖区面积14.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者棉、火烘 、坡七、上田坝、下田坝、上落排、下落排、中落排、林场个自然村寨,分为9个村民小组,位于洗鸭河流域两岸。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火烘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火烘村全村耕地面积1903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687亩,现有林地面积7800亩,森林覆盖率达36%。纳容河流域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4条,总长4500米。   三、人口状况   全村总户数447户,总人口2033人,其中:男1062人,女971人,少数民族人口1951人,占总人口的9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240人,劳动力人口1375人,外出务工人口423人。      --人口总数:2033人 农业人口:1905人 非农业人口:128人   --行政区面积:1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9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大米”“蔬菜” 办公所在地:火花乡火烘村场坝组   

轮山村

  轮山村距达帮乡政府约6公里,、东至兴合村、西至镇宁县、南至镇宁县、北至纳座村。村支两委办公室建在弄袍。   全村共4个组247户1127人,民族主要为布依族,全村行政面积约5600亩。耕地面积907.31亩,以水稻、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土地以岩山为主,山形起伏较大,地表多被杂草和多年生灌木林覆盖,荒山面积广袤,较适宜发展养牛、羊类牲畜。   年平均气温17.2―18.5摄氏度,日照时数1233―1407小时,空气相对湿度55―90%,无霜期317―330天,土壤PH5.5―7,土壤耕作层深厚,养分含量较高,保水保肥力强,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区别较小。      --人口总数:1127人 农业人口:1102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3.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7.31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播组,弄袍组,这岜组,丙盖组 生产总值:123.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黑山羊养殖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轮山村   

落坪村

  落坪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江纳村,西抵喜湾村,南抵联合村,北接甲西村,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小平院、白秧、中院、韦罗院、交洞5个自然村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落坪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落坪村全村耕地面积943亩,其中稻田面积达754亩,现有林地面积5530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灌溉沟渠4条,总长5100米。   三、人口状况   全村总户数281户,总人口1522人,其中:男777人,女745人,少数民族人口1506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65人,劳动力人口1045人,外出务工316人。      --人口总数:1522人 农业人口:151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大米” 办公所在地:落坪村白秧组   

喜湾村

  喜湾村落位于紫云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落坪村,西接达帮乡村,南抵达帮乡,北接破关村,辖区面积10.7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喜龙、平院、岩脚、水井湾、者郎、喇叭屯6个自然村寨,分为7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喜湾村落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喜湾村落全村耕地面积1061亩,其中稻田面积达868亩,现有林地面积6900亩,森林覆盖率达43%。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3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373户,总人口1869人,其中:男967人,女902人,少数民族人口1851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98人,劳动力人口1249人,外出务工人口436人。      --人口总数:1869人 农业人口:186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喜龙”“平院”“岩脚”“水井湾”“者郎”"喇叭屯" 生产总值:56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喜湾村水井湾组   

这角村

  这角村位于紫云自治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松山镇,西四达帮乡,南抵平寨村,北接坝雨村,辖区面积9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这角、仓边、岩脚、洗鸭河、顶望、小白岩、磨帽7个自然村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有洗鸭河从村边流过。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这角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这角村全村耕地面积744亩,其中稻田面积达601亩,现有林地面积5800亩,森林覆盖率达43%。这角河流域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4条,总长7000米。   三、人口状况   全村总户数325户,总人口1621人,其中:男852人,女769人,少数民族人口986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10人,劳动力人口1082人,外出务工人口372人。      --人口总数:1621人 农业人口:1598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8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大米 办公所在地:这角村洗鸭河组   

懂桑村

  懂桑村位于紫云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松山镇,西抵四大寨乡,南抵火烘,北接平寨村,辖区面积15.3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者书屯、浪风关、洛瓦、打扒、喜然、喜凯、纳入、二屯8个自然村寨,分为7个村民小组,位于洗鸭河流域两岸。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懂桑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懂桑村全村耕地面积1801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547亩,现有林地面积5900亩,森林覆盖率达26%。洗鸭河河流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7200米。   三、人口状况   全村总户数327户,总人口1710人,其中:男859人,女851人,少数民族人口1675人,占总人口的9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219人,劳动力人口1150人,外出务工人口338人。      --人口总数:1710人 农业人口:1682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办公所在地:董桑村纳入组   --所辖村: 生产总值:4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矮马”“蔬菜”   

平寨村

  平寨村位于紫云县西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懂桑村,西抵坝雨村,南抵达帮乡,北接松山镇,辖区面积9.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纳拢、中院磨毫、磨里、达抱、落刚、燃灯、板母、新寨8个自然村寨,分为纳拢、中院、磨毫、落刚、燃灯、板母6个村民小组,位于洗鸭河流域两岸。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平寨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平寨村全村耕地面积1389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169亩,现有林地面积5240亩,森林覆盖率达36%。洗鸭河河流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140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305户,总人口1509人,其中:男785人,女724人,少数民族人口1473人,占总人口的9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93人,劳动力人口1027人,外出务工人口276人。      --人口总数:1509人 农业人口:150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大米”“蔬菜” 办公所在地:平寨村中院组   

弄河村

  弄河村是新阶段扶贫开发非重点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面,隶属火花乡,东连松山镇,西接破关村,南至甲西村,北抵火烘村,面积约5.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弄河、纳坡、那坎、沙子寨4个自然村寨,分4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农户203户,人口965人,其中:少数民族956人,占总人数99%。有劳动力289人,外出劳动力139人,具有小学文化542人,初中文化124人,高中文化15人,文盲、半文盲284人,人均产粮408公斤,人均纯收入1936元。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   弄河村属低热河谷地带,平均海拨750米,年均气温17.2-18.50C,年降雨量为1200-1300毫米,无霜期320-340天,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壤肥沃,耕层深厚,通透性能好,村内耕地资源丰富,全村现有耕地总面积935亩,其中:田796亩,旱地139亩,人均占有耕地0.97亩。全村有139人外出务工。   目前,全村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蔬菜种植为主,水稻种植技术先进,产量较高。      --人口总数:965人 农业人口:955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以农为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所辖村:“弄河”“纳坡”“哪坎”“沙子寨”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早熟蔬菜”“冰脆李” 名特产品: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火花乡弄河村弄河组   

江纳村

  江纳村位于紫云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水塘镇,西抵落坪村,南抵纳容村,北接田坎村,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坝夯、坡脚、黑石头、江纳、架贯、者龙、大平、坡马、磨绕、岩脚、移民组11个自然村寨,分为11个村民小组,分居于纳容河两岸。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江纳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江纳村全村耕地面积1710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553亩,现有林地面积5530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灌溉沟渠4条,总长540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486户,总人口2444人,其中:男1287人,女1157人,少数民族人口2420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449人,劳动力人口1620人,外出务工604人。      --人口总数:2444人 农业人口:2413人 非农业人口:31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85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江纳村江纳组   

田坎村

  田坎村位于紫云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松山镇,西抵落坪村,南抵江纳村,北接甲西村,辖区面积7.7平方公里。全村包括田坎、本寨、新寨上、下院4个村民小组,分居于纳容河两岸。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田坎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田坎村全村耕地面积1017亩,其中稻田面积达930亩,现有林地面积4730亩,森林覆盖率达41%。有效灌溉沟渠2条,总长650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194户,总人口986人,其中:男515人,女471人,少数民族人口975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36人,劳动力人口637人,外出务工219人。      --人口总数:986人 农业人口:9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4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大米 办公所在地:田坎村田坎组   

落城村

  落城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水塘镇,西抵四大寨乡牛场村,南连红山村,北接纳容村,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花坛、花一田、新院、田坝、磨蝉、麻雀寨、大院、大田上院、大田下院、陈子湾、椿木树共11个自然村寨,分为7个村民小组,分居于纳容河流域两岸。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落城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落城村全村耕地面积2600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200亩, 现有林地面积4500亩,森林覆盖率达33%。纳容河流域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2条,总长700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323户,总人口1534人,其中:男798人,女736人,少数民族人口1518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683人,劳动力人口935人,外出务工人口286人。      --人口总数:1534人 农业人口:1522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落城村   

破关村

  破关村位于紫云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甲西村,西接喜湾村,南抵火烘村,北接弄河村,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小板江、大板江、莫结、破关、纳王、纳骂6个自然村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   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破关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破关村全村耕地面积1315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159亩,现有林地面积5180亩,森林覆盖率达38%。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500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224户,总人口1161人,其中:男602人,女559人,少数民族人口986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33人,劳动力人口809人,外出务工人口299人。      --人口总数:1161人 农业人口:1152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8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破关村莫节组   

联合村

  联合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四大寨乡,西接喜湾村,南抵四大寨乡,北接落坪村,辖区面积9.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上播、下播、红基、鲁满、六乃、拉乌6个自然村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联合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联合村全村耕地面积1189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089亩,现有林地面积5240亩,森林覆盖率达38%。有效灌溉沟渠5条,总长1550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234户,总人口1230人,其中:男637人,女593人,少数民族人口986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42人,劳动力人口832人,外出务工人口278人。   --人口总数:1230人 农业人口:123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6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联合村   

交坪村

  交坪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联合村,西抵达帮乡,南抵望谟县,北接喜湾村,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交子屯、纳寒、平寨3个自然村寨,分为3个村民小组。有磨安河从村边流过。2006年末,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交坪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交坪村全村耕地面积709亩,其中稻田面积达612亩,现有林地面积3100亩,森林覆盖率达41%。纳容河流域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5000米。   三、人口状况   2006年未全村总户数201户,总人口996人,其中:男504人,女492人,少数民族人口986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39人,劳动力人口667人,外出务工人口206人。      --人口总数:996人 农业人口:98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交子屯”“纳寒”“平寨” 生产总值:48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黄果”“油桐”“黑山羊” 名特产品:黄果 办公所在地:交坪村   

纳容村

  纳容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隶属于火花乡,东抵水塘镇,西四大寨乡,南抵落城,北接江纳村,辖区面积18.3平方公里。全村包括纳容、破搞、水帘头、毛纳、利牙、花拢、塘边、林场、黄加落耐、关盘、石告、六力湾、移民组13个自然村寨,分为12个村民小组。有纳容河从村中心流过。全村自然、社会和经济状况和主要特点如下:   一、农业生产条件与自然资源   纳容村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低热河谷地带,海拔630米,土壤以潮泥土、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7.3℃,光照时间长,年日照1400小时,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320以上天。   二、耕地面积与农业水利设施   纳容村全村耕地面积1375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258亩,现有林地面积11500亩,森林覆盖率达42%。纳容河流域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5000米。   三、人口状况   全村总户数459户,总人口2209人,其中:男1164人,女1045人,少数民族人口986人,占总人口的9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475人,劳动力人口1451人,外出务工人口588人。      --人口总数:2209人 农业人口:2168人 非农业人口:41人   --行政区面积:1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8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冰脆李”“矮晚柚”“蔬菜” 办公所在地:纳容村纳容组   


兴合村特产大全




兴合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