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七星关区 >> 鸭池镇 >> 核桃村

核桃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核桃村谷歌卫星地图)


核桃村简介

  核桃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南部,距市区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煤冲村,西面是岩头村,北面是赶场坝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365户,总人口1683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712亩,其中大于25度500亩;林地45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48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农业总产值40万元,其中:农业5万元,牧业35万元。粮食总产量403吨,人均占有粮40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5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731人,占全村人口的43.43%。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2亩;粮食播种面积600亩;大牲畜存栏数65头;猪存栏数383头;猪出栏数230头;家禽存栏数580只,家禽出栏数200只;各类肉产量37.5吨。
  我村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畜牧业、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683人 农业人口:1655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土豆,玉米,小麦,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蔬菜,水果,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核桃村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02100 551700 -- 查看 核桃村谷歌卫星地图

核桃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核桃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河坝村

  一、地理位置   鸭池镇河坝村位于毕节市东部、鸭池镇政府西部,距市区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东面是梨树镇保河村,西面是梨树镇二堡村,南面是八十村,北面是小寨和蚂蝗村。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河坝村北部地势较低,南部以平缓山地和田坝为主,地质比较坚硬,海拔1400-1600米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属长江南支流横江河岸山地,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大半人畜饮水困难。河坝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614亩,其中大于25度500亩;田286亩,其中保水面积115亩;林地4000亩。人均耕地0.69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土类主要为沙土壤——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一种地带性土壤,为棕壤与黄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兼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脱硅和富铝化作用弱,具有明显的生物积累过程。有机质分解缓慢,表层有机质丰富,但有效养分缺乏。特别缺磷(速磷4PPm)、钾(速钾90PPm),pH值4.4-5.7,为酸性土。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60%。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生态环境较好。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人口构成   全村总户数301户,总人口1298人,少数民族人口132人,占全村人口的10.16%;妇女601人,占总人口的46.3%;总劳动力603人,其中,小学文化程度276人,初中文化281人,高中以上文化46人。已输出劳力387人(男285人,女102人),其中:省内县外309人,省外78人,全年外出打工387人。育龄妇女人数79人,其中孕产妇数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6.5%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个别家庭还在严重。   二、经济概况   农业总产值234万元,其中:农业214万元,牧业20万元。粮食总产量162.25吨,人均占有粮25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24.5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40.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260人,占全村人口的20%。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0亩;粮食播种面积850亩;大牲畜存栏数40头;猪存栏数201头;猪出栏数150头;家禽存栏数365只,家禽出栏数163只;各类肉产量23.60吨。   三、基础设施状况   河坝村有5公里二堡村至蚂蝗村通村公路经过本村,属晴通雨阻的乡村路。有3公里通组便道,还有3个组没有通便道路,1个组18户没有通过农网改造。全村靠小池子积水饮用。   四、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河坝村有卫生室,无有文化室,无村公所。有小学1所,有教师16人,学龄儿童205人,其中:女童91人;在校生203人。      --人口总数:1298人 农业人口:129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47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河坝一组   

庙脚村

  庙脚村位于鸭池镇南部,紧靠贵毕路边,距离毕节市中心6公里,离鸭池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公里,周边与鸭池镇甘海子村、银河村、青塆村、头步村接壤,全村占地1.1349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36亩,辖7个村民组569户共2020人,辖区内有毕节博泰工业园区、毕节远航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润森观光园、毕节六中等企事业单位,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2020人 农业人口:1789人 非农业人口:231人   --行政区面积:1.134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院子,新华,金钟,庙脚,迎兴,青松,大凹 生产总值:30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毕节博泰工业园区,毕节远航商贸物流有限公司,润森观光园,农产品,养殖 名特产品:农家乐,交通运输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庙脚村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 山青水秀 气候适宜 资源:劳动力 交通运输 农家乐   

营中村

  营中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西部,距市区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东面是下坝村,西面是赶场坝村,南面是三板桥办事处,北面是上坝村。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793户,总人口3536人,少数民族人口21人,总面积2.3平方公里。   营中村南部地势较低,西部以平缓山地为主,地质比较坚硬,海拔1400-1600米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属长江南支流横江河岸山地,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大半人畜饮水困难。营中岩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全村有耕地1210亩,其中大于25度1800亩;林地500亩;荒地200亩;可利用荒地200亩;人均耕地0.4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辣椒、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我村属于毕节市城市规划区正在建设的毕威高速公路跨境而过,是城郊建设的焦点之一。我村境内现有毕节建国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和、友联砂厂、万达砂厂和达新砂厂4家企业。石材资源丰富,并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3536人 农业人口:3502人 非农业人口:24人   --行政区面积: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四刘,四肖,五,六,七,一,二上,二中,二下,三坪,四胡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产品,养殖,石材 名特产品:石材,辣椒,烤烟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营中村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土地 劳动力 石材   

场坝村

  场坝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西部,距市区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龙滩村,西面是长春镇下午村,南面是岩头村,北面是三板桥办事处坡坪村。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517户,总人口2610人,少数民族人口34人,总面积2.9平方公里。   赶场坝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全村有耕地1109.4亩,其中大于25度900亩;林地500亩;荒地200亩;可利用荒地200亩;人均耕地0.4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农业总产值660万元,其中:农业419万元,牧业263万元。粮食总产量689吨,人均占有粮9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99.1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1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元及以下221人,占全村人口的7.68%。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00亩;粮食播种面积1210亩;大牲畜存栏数341头;猪存栏数250头;猪出栏数170头;家禽存栏数690只,家禽出栏数201只;各类肉产量22.4吨。   场坝村有草千公路穿村而过。离城近,是城郊“五园新村”建设的亮点之一。科学规划是持续、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基本前提。本着符合实际,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从村的山形地貌出发,依山顺水,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精心制定建设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规划占地25亩,全街长420米,计划建设房屋5500平方米,绿化3500平方米,预计投资近1000万元,安置住户250户。)鸭池镇党委政府以及村支两委班子积极争取的省扶贫办500万元蔬菜种植项目落户我村,以“三个5000”产业调整示范带(即5000亩蔬菜基地、5000亩经果林基地、5000亩生猪基地),丰富和助推“五园新村”的致富田园建设。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2610人 农业人口:1人 非农业人口:2609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9.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麻沟,关键,瓦厂,大田,园子,营脚,寨脚,岩脚,塘边,泡通等 生产总值:6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基地,经果林基地,生猪基地 名特产品:蔬菜,水果,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场坝村街上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旅游业   

岩头村

  岩头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西南部,距市区14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东面是核桃村,西面是千溪乡蔡官村,南面是千溪乡猫猫冲村,北面是赶场坝村、干龙滩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428户,总人口2046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735亩,其中大于25度500亩;林地45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48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草千路在我村境内穿越而过,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畜牧业、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2046人 农业人口:2011人 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基地,水稻,土豆,玉米,小麦,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蔬菜,水果,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岩头村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 山青水秀 气候适宜 小河穿流而过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核桃村

  核桃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南部,距市区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煤冲村,西面是岩头村,北面是赶场坝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365户,总人口1683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712亩,其中大于25度500亩;林地45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48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农业总产值40万元,其中:农业5万元,牧业35万元。粮食总产量403吨,人均占有粮40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45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731人,占全村人口的43.43%。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712亩;粮食播种面积600亩;大牲畜存栏数65头;猪存栏数383头;猪出栏数230头;家禽存栏数580只,家禽出栏数200只;各类肉产量37.5吨。   我村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畜牧业、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683人 农业人口:1655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土豆,玉米,小麦,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蔬菜,水果,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核桃村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龙滩村

  龙滩村位于毕节市东部,地处城郊,周边与岔河镇、梨树镇接壤,距离毕节市中心10公里。辖11个村民组。全村517户共2227人。人均年收入2158元,村域面积5.2平方公里,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耕地776亩。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3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无霜期240天,蕴藏丰富的煤、石灰石等自然资源,交通便利,道路纵横交织。现在开工建设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草千路将在这里交汇。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高梁等。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龙滩人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2227人 农业人口:222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 生产总值:26.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土鸡 办公所在地:鸭池镇龙滩十组   --自然条件: 资源:砂石、煤炭、石灰石   

煤冲村

  煤冲村位于毕节市西北部、鸭池镇政府西部,距市区1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朱昌镇,西面是核桃村,南面是千溪乡,北面是上坝村。全村下辖9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508户,总人口2248人,少数民族人口623人,总面积5.09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全村有耕地1450亩,其中大于25度800亩;林地220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92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魔芋、烤烟、辣椒、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   农业总产值209万元,其中:农业121万元,牧业88万元。粮食总产量580吨,人均占有粮25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4.5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元及以下281人,占全村人口的12.5%。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00亩;粮食播种面积1000亩;大牲畜存栏数85头;猪存栏数450头;猪出栏数330头;家禽存栏数800只,家禽出栏数600只;各类肉产量37.5吨。   我村属于毕节市城市规划区正在建设的毕威高速公路跨境而过,是城郊“五园新村”建设的焦点之一。与赶场坝村、核桃村、干龙滩村一起设立“毕节市鸭池镇南箐魔芋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经营魔芋以及魔芋销售等。良田一千余亩,建设山塘水库1座和农田灌溉设施,根治我村防洪灌溉大沟垮塌,渗漏阻塞及水源储存等问题,并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我村拟建四星级酒店、经果林观光园、珍稀名贵动物园、开放式游泳池、斗牛场、斗鸡场、民俗民族文化表演场等集休闲、旅游观光、酒店住宿、消费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度假村。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2248人 农业人口:2211人 非农业人口:37人   --行政区面积:5.0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打造旅游观光农业 建设生态文明新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20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产品,养殖 名特产品:魔芋,辣椒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煤冲村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 山青水秀 气候适宜 小河穿流而过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草堤村

  草堤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西部,距市区6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面是庙脚村,西面是营中岩村,南面是青塆村,北面是流仓桥办事处。全村下辖15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1534户,总人口61091人,少数民族148人,总面积4平方公里。   草堤村南部地势较低,西部以平缓山地为主,地质比较坚硬,海拔1400-1600米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属长江南支流横江河岸山地,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大半人畜饮水困难。营中岩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全村有耕地1730亩,其中大于25度1200亩;林地500亩;荒地200亩;可利用荒地200亩;人均耕地0.3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辣椒、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我村属于毕节市城市规划区正在建设的毕威高速公路跨境而过,是城郊建设的焦点之一。我村境内现有富雄食品有限公司、富豪啤酒厂、钓鱼台山庄、草堤航联砖厂等乡镇企业。本村村民大多进城务工,以建筑业为主要就业方向,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69091人 农业人口:68951人 非农业人口:141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至十四组 生产总值:7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产品,养殖,食品加工 名特产品:蔬菜,水果,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草堤村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土地 劳动力   

哈啷村

  哈啷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东南部,距市区10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鸭池村,西面是下坝村,南面是朱昌镇,北面是青湾村。全村下辖18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837户,总人口3555人,少数民族人口540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   哈啷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农业总产值473.64万元,其中:农业300万元,牧业188万元。粮食总产量853吨,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42.7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8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320人,占全村人口的37.13%。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500亩;粮食播种面积2076亩;大牲畜存栏数175头;猪存栏数780头;猪出栏数501头;家禽存栏数3900只,家禽出栏数1000只;各类肉产量308吨。   全村有耕地2076亩,其中大于25度1800亩;林地1300亩;荒地4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0.58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哈啷村有王家湾村到鸭池村的公路2公里,属高等级公路。有毕节市通往纳雍县和水城的省级公路经过。村组便道6公里。境内有养殖场1个,烟酒铺10个。森林覆盖率低。只有少量的四旁树,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3555人 农业人口:123人 非农业人口:3432人   --行政区面积: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7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玉堂,马店,同心,七一,工农,田坎,和平,胜利,红光,幸福等 生产总值:473.6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土豆,玉米,小麦,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土豆,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哈啷村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银河村

  银河村位于毕节市东南部、鸭池镇政府西部,与干海子村、庙脚村、新坝村、八十村、头步村等村接壤,辖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275亩,其中大于25度200亩;林地486.4亩;荒地410亩;人均耕地0.3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境内气候温和,全村平均海拔1450米,平均气温为13°C,年降雨量1000毫米,十八河腹地徜徉而过,境内企业有金河化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尿素、氨气、季戊四醇,副产品有粉煤灰。   我村交通便捷,由于境内企业的污染,正致力于生态环境优美的建设,还村民青山绿水宜居村寨的美称,村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在经济上有较大的转变。而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创建宜居生态示范园是我们的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034人 农业人口:886人 非农业人口:148人   --行政区面积: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农民增收奔小康   --所辖村:大湾组,院子组,上寨组,-组,新桥组 生产总值:2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河化工有限公司,农产品,养殖 名特产品:尿素,氨气,粉煤灰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银河村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蚂蝗村

  蚂蝗村位于毕节市东部,地处城郊,周边与岔河镇、梨树镇接壤,距离毕节市中心12公里。辖6个村民组,居住着汉、白、苗、彝等民族。全镇234户共1025人。人均年收入2064元,村域面积8000亩,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耕地785亩。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3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无霜期240天,十八河、倒天河交汇腹地徜徉而过,蕴藏丰富的煤、页岩等自然资源,交通便利,道路纵横交织。现在开工建设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杭瑞、夏榕、毕威高速公路将在这里交汇。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高梁等。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蚂蝗人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025人 农业人口:102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 生产总值:8.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鸭池镇蚂蝗村四组   --自然条件: 资源:林业,水利   

小寨村

  小寨村位于毕节市东部、鸭池镇政府西部,距市区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90户,总人口1169人,少数民族人口5人,总面积3.8平方公里。小寨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全村有耕地2589亩,其中:田680亩,其中保水面积102亩;林地1353亩。农作物以辣椒、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农业总产值234万元,其中:农业214万元,牧业20万元。粮食总产量162.25吨,人均占有粮25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324.5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240.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260人,占全村人口的20%。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00亩;粮食播种面积850亩;大牲畜存栏数40头;猪存栏数201头;猪出栏数150头;家禽存栏数365只,家禽出栏数163只;各类肉产量23.60吨。   我村有5公里二堡村至蚂蝗村通村公路经过本村,属晴通雨阻的乡村路。有3公里通组便道,还有3个组没有通便道路。全村靠小池子积水饮用。属于全镇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村。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169人 农业人口:1164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23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土豆,玉米,小麦,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土豆,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小寨村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 山青水秀 气候适宜 小河穿流而过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八十村

  八十村位于毕节市东部、鸭池镇政府北部,距市区1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东面是小寨村,西面是银河村,南面是新坝村,北面是流仓办事处烂泥村。全村下辖6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   我村交通日渐便捷,生态环境优美,有青山绿水宜居村寨的美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979人 农业人口:97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侗族,布依族,穿青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洋芋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鸭池镇八十村八十村小学附近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 山青水秀 气候适宜 小河穿流而过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甘海子村

  甘海子村距毕节市城区中心8公里,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368户1385人,0党员22人,现有耕地面积528亩,在生产发展上以劳务输出、自主创业为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239元递增到2010年4250元。   近年来,甘海子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打造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目标,以“四强三新”(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便民利民服务、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实现农民收入有新提高、基层基础建设有新加强、村容村貌有新变化)为抓手,深入实施,扎实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口总数:1460人 农业人口:1385人 非农业人口:75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侗 发展口号:打造旅游观光农业 建设生态文明新村   --所辖村:海子,大坡,营脚,瓦厂,丫口,麻塘, 生产总值:79.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物流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鸭池镇甘海子村海子组   --自然条件: 资源:工业园区,交通便利   

新坝村

  新坝村位于毕节市东部,地处城郊,周边与岔河镇、梨树镇接壤,距离毕节市中心9公里。辖5个村民组,居住着汉、白、彝等民族。全镇261户共886人。人均年收入3841元,村域面积3570亩,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耕地1155亩。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温度为13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无霜期240天,倒天河腹地徜徉而过,蕴藏丰富的煤、页岩等自然资源,交通便利,道路纵横交织。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大豆、马铃薯、高梁等。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新坝人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785人 农业人口:78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坝,中寨,山脚,院坝,河边 生产总值:6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鸭池镇新坝村新坝组   

青塆村

  青塆村位于毕节市东南部,地处城郊,周边东与头步村,南与王家湾村、哈啷村,西与草堤村,北与庙脚村接壤,距离毕节市中心8公里,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辖5个村民组,全村共353户13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9人),村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亩,森林覆盖面积大于耕地和村民居住面积,境内气候温和,全村平均海拔1450米,平均气温为13°C,年降雨量1000毫米,十八河腹地徜徉而过,正在启动开工的碧阳二道(东西方向)横跨我村,是毕节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规划的“双池”经济长廊的首发地。   我村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美,有青山绿水宜居村寨的美称,村民有着重教育促发展的理念,多年来群众一直有一句话“再苦再累再穷都不能使孩子辍学”,据统计群村考上大学的人数在全镇26个村位居首位,村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本村提出的发展目标是: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创建休闲旅游生态示范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341人 农业人口:1312人 非农业人口:29人   --行政区面积: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创建休闲旅游生态示范园   --所辖村:龙兴组,荣兴组,白坟组,青山组,弯子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土豆,玉米,小麦,水稻 名特产品:土豆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青塆村   

营脚村

  营脚村位于毕节市东部、鸭池镇政府所在地东部,距市区7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东面是梨树镇二堡村,西面是头步村,南面是鸭池村和甘堰塘村,北面是新坝村。全村下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423户,总人口1682人,少数民族人口8人。全村有耕地420亩,林地480亩;可利用林地600亩;人均耕地0.17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大豆等为主。   我村交通便捷,新旧贵毕路穿境而过,生态环境优美,村民有着重教育促发展的理念,村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本村境内有贵州省毕节复烤厂、力帆骏马振兴有限公司、烟叶物流中心、毕节重型车辆服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鑫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胜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众盈砖厂、石龙免烧砖厂、建友免烧砖厂等9家企业。57个以经营餐饮、烟酒、建材、补胎、加气、配件、轮胎等商铺,有良好的生活购物环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682人 农业人口:1623人 非农业人口:59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大力推动工业发展 全力构建和谐村寨   --所辖村:新塘组,下寨组,店子组,马路组,营山组 生产总值: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汽车制造销售及服务,烟叶复烤,餐饮服务 名特产品:餐饮,汽车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营脚村马路组福泽安置区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 山青水秀 气候适宜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森林   

头步村

  头步村距毕节市城区中心8公里,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451户2032人,0党员51人,现有耕地面积628亩,在生产发展上以劳务输出、自主创业为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239元递增到2010年4250元。   近年来,头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打造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目标,以“四强三新”(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便民利民服务、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实现农民收入有新提高、基层基础建设有新加强、村容村貌有新变化)为抓手,深入实施,扎实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口总数:2032人 农业人口:203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街,上营,下街,下营,红星,环路,农具,付家院,邓家院赵家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业 名特产品:油渣火锅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头步村上街组   --自然条件: 资源:工业园区,交通便利   

上坝村

  上坝村位于毕节市南部、鸭池镇政府西南部,距市区12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下坝村,西面是赶场坝村,南面是煤冲村,北面是草堤村。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384户,总人口1668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1026亩,其中大于25度800亩;林地45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48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特色水果和蔬菜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毕纳路在我村境内穿越而过,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草莓种植基地、畜牧业、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鸭池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668人 农业人口:1603人 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检槽,塘边,五七,前进,五一,五四,六一 生产总值: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草莓基地,水稻,土豆,玉米,小麦,水稻,养殖 名特产品:蔬菜,水果,生猪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鸭池镇上坝村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土地 劳动力 旅游业   


核桃村特产大全




核桃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