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七星关区 >> 梨树镇 >> 梨树村

梨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梨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梨树村简介

  梨树村位于毕节市东部、梨树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28公里,东面是大方县归化镇,西面是二堡村,北面是水牛屯村。全村下辖19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1042户,总人口3523人,总面积7.256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2462亩,其中林地45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48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农业总产值540万元,其中:粮食总产量800吨,人均占有粮40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0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及以下731人,占全村人口的25.46%。我村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3870人 农业人口:2960人 非农业人口:910人
  --行政区面积:7.2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共十九个组 生产总值:1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种植、玉米、运输业及手工业 名特产品:葡萄 办公所在地:梨树村三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02101 551700 -- 查看 梨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梨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梨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平乡村

  平乡村在梨树镇的东边,接大方县,盛产烤烟与辣椒。东抵联合村,南抵廖家村、西抵甘河村,北抵大方县乡镇,辖7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彝、苗3个民族。2010年全村年末总户数580户,人口2701人。平乡村有耕地2734亩,其中水田381.24亩。主产玉米、水稻、烤烟、辣椒等农作物。次产油菜等经济作物。宜种核桃、苹果、柑桔、桃、李、葡萄、枇杷、梨、杏、樱桃等经果林。      --人口总数:2701人 农业人口:269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3.8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3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无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 生产总值:43.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毕节市梨树镇平乡村   

廖家村

  廖家村距梨树镇中心15公里,全村总面积1.4886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389户1341人,0党员24人,现有耕地面积1050亩,在生产发展上以烤烟种植、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239元递增到2010年2800元。   近年来,廖家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打造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生态文明新村”的目标,以“四强三新”(强化村级民主管理、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强化便民利民服务、强化村庄环境整治,实现农民收入有新提高、基层基础建设有新加强、村容村貌有新变化)为抓手,深入实施,扎实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人口总数:1341人 农业人口:1318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1.48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无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23.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烤烟 玉米 办公所在地:廖家村四组   

新寨村

  新寨村位于梨树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廖家村,西面是甘河村,南面是红光村,北面是水牛屯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516户,总人口2066人,少数民族人口623人,总面积4.085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全村有耕地1450亩,其中大于25度800亩;林地220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92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魔芋、烤烟、辣椒、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   农业总产值480万元,其中:农业400万元,牧业80万元。粮食总产量580吨,人均占有粮25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4.5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      --人口总数:2066人 农业人口:1917人 非农业人口:249人   --行政区面积:4.80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6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5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蔬菜 名特产品:玉米,蔬菜 办公所在地:新寨村一组   

车坝村

  车坝村位于梨树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东面是水牛屯村,西面是二堡村,南面是车坝村,北面是小坝镇河尾村。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车坝村紧靠全省大企业力帆骏马制造厂,又是“五园新村”建设的亮点之一。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该村,为该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在我村拟建大型观光园、珍稀名贵动物园、开放式游泳池、民俗民族文化表演场等集休闲、旅游观光、农家乐、消费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度假村。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034人 农业人口:924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2.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24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高产玉米、蔬菜 名特产品:乡村农家乐 办公所在地:车坝村一组   

梨树村

  梨树村位于毕节市东部、梨树镇政府所在地,距市区28公里,东面是大方县归化镇,西面是二堡村,北面是水牛屯村。全村下辖19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1042户,总人口3523人,总面积7.256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2462亩,其中林地45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48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农业总产值540万元,其中:粮食总产量800吨,人均占有粮40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0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及以下731人,占全村人口的25.46%。我村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大力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3870人 农业人口:2960人 非农业人口:910人   --行政区面积:7.2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共十九个组 生产总值:1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种植、玉米、运输业及手工业 名特产品:葡萄 办公所在地:梨树村三组   

保河村

  保河村素有“北有橙满园,南有保河村”之说,保河村拥有全市唯一的市级远程教育实训基地,先种植梨树2200多亩,涌现出了聂祥仲等一批带头致富的党员,聂祥仲还是远近闻名的种梨土专家,保河村通过远程教育的学习,现全村基本每家每户都种上了梨树,实现了传统农业的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飞一样的提高。   现在的保河村是集新农村建设、高新远教设备,横向发展多项产业于一身,古城镇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的在建设之中。      --人口总数:1921人 农业人口:1658人 非农业人口:263人   --行政区面积:2.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共十四个组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梨树种植、折耳根种植 名特产品:秋景梨 办公所在地:保河村四组   

二堡村

  二堡村位于毕节市东部、鸭池镇政府所在地西部,距市区19公里,距梨树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面是梨树村,西面是鸭池镇营脚村,南面是红光村,北面是保河村。全村下辖9个村民组,总面积4.58平方公里。   我村交通便捷,新旧贵毕路穿境而过,生态环境优美,村民有着重教育促发展的理念,村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本村境内有贵州省毕节灵峰水泥厂、力帆骏马研发中心、烟叶物流中心、鑫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胜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众盈砖厂、石龙免烧砖厂、建友免烧砖厂等多家家企业。57个以经营餐饮、烟酒、建材、补胎、加气、配件、轮胎等商铺,有良好的生活购物环境。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2650人 农业人口:1223人 非农业人口:1427人   --行政区面积:4.5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14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个体经营 名特产品:生猪肉 办公所在地:二堡村三组   

小屯村

  小屯村位于毕节市东北部、梨树镇政府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东面是鸭池镇营脚村,西面是水牛屯,南面是保河村和车坝村,北面是上小河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1.85平方公里。   农业总产值240万元,其中:养殖业80万元。粮食总产量210吨,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60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80人,占全村人口的20%。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全村森林覆盖率达到40%。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193人 农业人口:1125人 非农业人口:68人   --行政区面积:1.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28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高产玉米、蔬菜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小屯村一组   

联合村

  联合村位于梨树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面是廖家村,西面是甘河村,南面是红光村,北面是水牛屯村。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516户,总人口2066人,少数民族人口623人,总面积4.085平方公里。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全村有耕地1450亩,其中大于25度800亩;林地2200亩;荒地920亩;可利用荒地920亩;人均耕地0.6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魔芋、烤烟、辣椒、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全村森林覆盖率达70%。   农业总产值480万元,其中:农业400万元,牧业80万元。粮食总产量580吨,人均占有粮258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84.5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4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      --人口总数:1815人 农业人口:1525人 非农业人口:290人   --行政区面积:4.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玉米 办公所在地:联合村二组   

上小河村

  上小河村位于毕节市东北部、鸭池镇政府西南部,距市区18公里,距梨树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东面是车坝村,西面是海子街镇烧杠村,南面是小屯村,北面是保河村。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288户,总人口1168人,农作物以特色水果和大棚蔬菜种植,另外莱茵鹅养殖更是特色。   我村境内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美,是全省有名的白族山庄,新农村建设是十分漂亮,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畜牧业、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168人 农业人口:980人 非农业人口:368人   --行政区面积:4.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4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种植、养殖业 名特产品:草莓、莱茵鹅 办公所在地:上小河村   

水牛屯村

  水牛屯村位于毕节市南部、梨树镇政府东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面是平乡村,西面是车坝村,南面是保河村,北面与小坝镇河尾村接壤。全村下辖15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499户,总人口2268人,少数民族人口540人,总面积5.65平方公里。   水牛屯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   农业总产值473.64万元,其中:农业300万元,牧业188万元。粮食总产量853吨,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42.7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8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320人,占全村人口的37.13%。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民办企业。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500亩;粮食播种面积2076亩;大牲畜存栏数175头;猪存栏数780头;猪出栏数501头;家禽存栏数3900只,家禽出栏数1000只;各类肉产量308吨。   全村有耕地1739亩,其中大于25度1400亩;林地1300亩;荒地4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0.58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1929人 农业人口:1680人 非农业人口:249人   --行政区面积:5.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共十五个组 生产总值:6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种植、务工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水牛屯村   

红光村

  红光村位于毕节市东南部、位于梨树镇北面,与梨树村、二堡村村、梨树村等村接壤,辖9个村民小组,共611户2399人,占地6.23平方公里。红光村村南部地势较低,北部以平缓山地和田坝为主,地质比较坚硬,海拔1400-1600米之间,平均海拔1500米。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属长江南支流横江河岸山地,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大半人畜饮水困难石格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9-16℃,年降雨量116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680小时,无霜期250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水稻等为主。   红光村交通便捷,村民有着重教育促发展的理念,村民群众的生活方式有较大的转变。特别是江天水泥厂来到红光村之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并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落户我村,为我村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梨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村经济社会不断跨越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村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发展一步一个台阶,各项经济指标均大幅提升,全体村民满怀热情、乘风破浪、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谱写了一曲曲赶超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人口总数:2399人 农业人口:1985人 非农业人口:414人   --行政区面积:6.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9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8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种植、务工 名特产品:玉米,蔬菜 办公所在地:红光村二组   

甘河村

  甘河村位于梨树镇东南部,距离本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有6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1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农业人口的2%。有苗族、彝族、汉族4种民族。该村10%是以农带商,90%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响应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和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理论和“-”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指导。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养殖业,带动全村和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和谐。   面临十二五期间,该村更加努力促发展,抓效率,创和谐,全面落实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以三个主题为中心,全面落实做好各种工作。以实际行动来尽职尽责的搞好本村工作。      --人口总数:1998人 农业人口:1885人 非农业人口:113人   --行政区面积:5.2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3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玉米 办公所在地:甘河村二组   


梨树村特产大全




梨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