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无棣县 >> 海丰街道 >> 簸箕赵村

簸箕赵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簸箕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簸箕赵村简介

  簸箕赵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荣昌路以西,青坡河以北。现有人口481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279.3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2012年,村内投资50余万元将村内主要道路硬化。2013年,簸箕赵村被确定为生态文明村创建单位,将以“五化”的标准建设村庄。彻底改变村庄环境,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1623002 256600 0543 查看 簸箕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簸箕赵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簸箕赵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史庵村

  史庵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现有人口362人,党员13人,村民代表11人,耕地面积185.55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2年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村民的大力帮助下,史庵村完成了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工作,顺利通过了上级政府的考核验收。显著改善了史庵村面貌,为村民生产、生活创造了舒心的环境。  

五里堡村

  五里堡村位于205国道以南,东邻杨坊村,西邻洼里宋村,南邻西小马村。现有166户,586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9人。耕地面积798.21亩,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13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1年,五里堡村被确立为县级生态文明村,修建路边沟1000米,村内道路硬化1600米,建设了广场,并安装了路灯34盏。2012年,铺设了1000米的水泥路。2013年,投新修建路边沟2000米。  

冯家铺村

  冯家铺村位于205国道以北,东邻小陈家村。现有212户,673人,党员19人,村民代表16人。耕地面积646亩,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128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自2011年确定为县级生态文明村以来,冯家铺村为积极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共修路1500米,解决长期以来村内排水困难问题,修边沟3000米。村内绿化植树700多棵。安装监控8个,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村庄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  

杨坊村

  杨坊村位于205国道以南,东邻闫家村,西邻五里堡村,南邻东辛、西辛两村。现有80户,290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8人。耕地面积170亩,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96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闫家村

  闫家村位于205国道以南,东邻小陈家村,西邻杨坊村,南邻临东辛村,北邻基德纺织。现有95户,210人,党员11人,村民代表9人。村民大多以经营销售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12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自2012年确定为县级生态文明村以来,闫家村积极协调资金先后修建了地下排水管道及文化广场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方便了群众的生活。  

小陈家村

  小陈家村位于205国道以南,荣昌路以西,东邻仝家村,西邻冯家铺村,南邻张家楼村。现有94户,310人,党员9人,村民代表8人。耕地面积57.2亩,村民大多以销售金融器材及搞建筑为生。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91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自2011年确定为县级生态文明村特别是2013年有被确定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小陈家村为积极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共修路1400米,解决长期以来村内排水困难问题,修边沟2800米。地下垃圾池3个,地上垃圾池10个,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同时修建了文化广场,提高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安装监控14个,路灯27盏,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村庄良好的社会治安状况。  

张家楼村

  张家楼村东邻城里村,西邻东辛村,南邻西关村,北邻闫家村。现有45户,167人,党员8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55亩,村民大多以务工为生。2013年推动了全村的线改工作,提高了群众的用电质量。  

西辛村

  西辛村东邻东辛村,南邻堤南宋村,北邻闫家、杨坊两村。现有105户,325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10人。耕地面积605亩,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127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2年,西辛村修路1000米,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东辛村

  东辛村东邻张家楼村,西邻西辛村,南邻堤南宋村,北邻闫家、杨坊两村。现有137户,507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13人。村民大多以务工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128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自2012年确定为县级生态文明村以来,东辛村为积极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共修路1000米,解决长期以来村内排水困难问题,修边沟2000米。同时修建了文化广场,提高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13年度,被县委宣传部确立为“四德”宣传示范村,对民风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小马村

  西小马村东邻西辛村,西邻洼里宋村,南邻城西高村,北邻五里堡村。现有151户,435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13人。耕地面积446亩,村民大多以销售金融器具及务工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144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3年,西小马村积极协调资金修路1000米,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  

洼里宋村

  洼里宋村位于海丰街道西部位置,205国道以南,东邻五里堡村,西邻庆云县。现有505户,1563人,党员38人,村民代表26人。耕地面积2027亩,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12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自2012年确定为县级生态文明村以来,洼里宋村为积极改善群众出行环境,共修路6000米,解决长期以来村内排水困难问题,修边沟2000米。同时修建了文化广场,提高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2013年推动了全村的线改工作,提高了群众的用电质量。  

杨三里村

  杨三里村位于无棣县城205国道转盘处,现有181户,人口507人,党员21人,村民代表21人,耕地面积200亩,村民大多以务农、装卸等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13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城南赵村

  城南赵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现有人口261人,党员8人,村民代表7人,耕地面积162.41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2年城南赵村被确定为生态文明村创建单位,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创建工作。彻底改变了村庄面貌,为村民创造了舒心的生活环境。  

城西张村

  城西张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位置)。现有90户、320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10人。耕地面积534亩,以农业、打工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杨店村

  杨店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现有人口612人,党员11人,村民代表18人,耕地面积834.39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鸭梨种植面积达100多亩。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村内主要道路都已硬化,村民出行方便。2012年借助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将村内电网改造升级。  

曹庙村

  曹庙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现有人口980人,党员21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942.13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2年,借助联村路修建的机会,将村内主要道路硬化。下一步,继续发挥好跑章和干建筑的优势,鼓励村民外出务工。  

城南徐村

  城南徐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荣昌路以西。现有人口661人,党员16人,村民代表15人,耕地面积596.11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8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2年徐家、曹庙联村路修建完成。村庄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簸箕赵村

  簸箕赵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荣昌路以西,青坡河以北。现有人口481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279.3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2012年,村内投资50余万元将村内主要道路硬化。2013年,簸箕赵村被确定为生态文明村创建单位,将以“五化”的标准建设村庄。彻底改变村庄环境,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南高村

  城南高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现有人口266人,党员9人,村民代表7人,耕地面积296.38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村内主要街道都已硬化,村民出行方便。  

黎店村

  黎店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荣昌路以西。现有人口662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16人,耕地面积646.86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村庄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  

吴家村

  吴家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荣昌路以西。吴家韭菜全县有名。现有人口507人,党员13人,村民代表15人,耕地面积383.87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3年投资70余万元将村内主要街道硬化,大大改善了村民出行环境。下一步,准备做好生态韭菜文章,扩大生态韭菜种植面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绿色、无污染的生态韭菜。  

冯家村

  冯家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部,荣昌路以西。现有人口759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831.26亩,村民大多以务农为主。借助靠近县城的优势,多数村民在县城内打工。村内主要街道都已经硬化,村民出行方便。  

小孟村

  小孟村位于无棣县城鲁北大街东侧,现有31户,人口123人,党员6人,村民代表5人,耕地面积50亩,村民大多以外出务工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办公场所2间,室内面积7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小姚村

  小姚村位于无棣县城棣新一路东侧,现有86户,人口318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11人,村内大多数房屋外出租赁,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办公场所2间,室内面积8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汪家村

  汪家村位于无棣县城鲁北大街东侧,现有206户,人口593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21人,耕地面积700亩,村民大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12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李八里村

  李八里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4公里。现有187户、595人,党员17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860亩,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农业、做生意、外出打工等。人均8000元,村办公室、村卫生室各1处,村委办公室12间,室内面积294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李八里村今年正在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已完成边沟衬砌,正在修建广场。  

朱家村

  朱家村位于无棣县城棣新五路,现有167户,人口485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11人,村民大多以外出打工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7000多元。办公场所室内面积15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城北张村

  城北张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6.5公里处,东邻小张家村,西邻德惠新河,南邻前桥村,北邻信阳乡。现有63户,256口人,党员7人,村民代表7人,耕地面积331.9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吹塑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无办公场所,与后桥成立联合支部。  

后桥村

  后桥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6.5公里处,东邻小张家村,西邻德惠新河,南邻前桥村,北邻信阳乡。现有110户,406口人,党员13人,村民代表13人,耕地面积666.4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吹塑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办公场所5间,室内面积14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近几年以来,后桥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其中包括:一、集体经济增收方面,实施土地流转举措,实现村集体收入零的突破,为村庄各项事业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二、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资10万余元规划建设140平米的村大队办公室,改变了办公无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的状况。三、道路出行方面,在原有道路基础上今年投资20万余元硬化村北500米主干路,并配套完善主干路路边沟。投资8万余元整修联村柏油路800米,解决村内出行难的问题。四、农民增收方面,对河西地块进行集中对外承包,根据每户所属亩数兑付承包费用。   

前桥村

  前桥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6.2公里处,东邻信阳乡,西邻马颊河,南邻河东高,北邻后桥。现有182户,703口人,党员11人,村民代表17人,耕地面积997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外出打工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办公场所7间,室内面积16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近几年以来,前桥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其中包括:一、集体经济增收方面,实施土地流转举措,实现村集体收入零的突破,为村庄各项事业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二、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资12万余元规划建设160平米的村大队办公室,改变了办公无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的状况。三、道路出行方面,今年预计投资56万余元硬化三条村内主干路,约1300米,并配套完善主干路路边沟。投资6万余元整修联村柏油路500米,解决了村内出行难的问题。四、农民增收方面,对河西地块进行集中对外承包,根据每户所属亩数兑付承包费用。  

火炉村

  火炉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5.5公里处,东邻崔家,西邻马颊河,南邻李家,北邻河东高。现有114户,351口人,党员8人,村民代表15人,耕地面积570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2400元。办公场所5间,室内面积108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近几年以来,火炉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其中包括:一、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资12万余元规划建设600多平米的村大队办公室,改变了办公无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的状况。二、道路出行方面,火炉村投资26万余元硬化三条村内主干路,约1300米,投资7万余元整修联村柏油路500米,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三、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清挖村西八里干至马颊河坝1500米沟渠两次。既保障了农田水利灌溉,又便于汛期积水排放。  

崔家村

  崔家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5.7公里处,东邻杨八里,西邻火炉,南邻吴八里,北邻河东高。现有91户,316口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14人,耕地面积572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3800元。办公场所4间,室内面积98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近几年以来,崔家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其中包括:一、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资10万余元规划建设98平米的村大队办公室,改变了办公无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的状况。二、道路出行方面,崔家村投资8万余元硬化一条村内主干路,约600米,投资6万余元整修联村柏油路500米,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三、农民增收方面,引进了小麦良种繁育项目,小麦高产百亩示范园,提高小麦的产量及附加值,从而达到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四、大力发展农业特色养殖业。成立渤海黑牛养殖合作社,推进规模化养殖。  

河东高村

  河东高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6公里处,西邻马颊河,南邻崔家村,北邻前桥村,东邻吴八里。现有165户,576口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17人,耕地面积830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木器加工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办公场所3间,室内面积7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近几年以来,河东高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其中包括:一、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资6万余元规划建设70平米的村大队办公室,改变了办公无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的状况。二、道路出行方面,河东高村投资22万余元硬化三条村内主干路,约1200米,投资6万余元整修联村柏油路500米,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三、农民增收方面,引进了小麦良种繁育项目,提高小麦的产量及附加值,从而达到了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小李家村

  小李家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5.3公里处,东邻吴八里村,西邻德惠新河,南邻河东许村,北邻火炉村,是我街道2013年度县级生态文明村。李家村现有146户,543口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16人,耕地面积726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金融电子器具销售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办公场所10间,室内面积307.5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设有社区卫生门诊、公办幼儿园等文教机构。近几年以来,李家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其中包括:一、集体经济增收方面,实施土地流转举措,实现村集体收入零的突破,为村庄各项事业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二、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资32万余元规划建设村大队办公室,改变了办公无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的状况。三、道路出行方面,投资30余万元修建三条村内主干路,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投资6万余元整修联村柏油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四、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投资25万多元修建立体排水沟3000多米,靠街墙面统一粉刷涂漆,路两旁栽植绿化苗木,修建3处垃圾存放点,定期清除外运。五、文化建设方面,建设农村文化大院,不断丰富民间文艺节目,积极推广科普文化教育。六、大力发展农业特色养殖业。2012年投产的水上莲藕立体养殖项目渐上规模,成为李家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河东许村

  河东许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5公里处,东邻吴八里村,西邻德惠新河,南邻205国道,北邻李家村,现有239户,815口人,党员25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606亩,村民大多以农业种植、畜牧养殖、金融电子器具销售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办公场所5间,室内面积14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近几年以来,河东许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和支持帮助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务实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成果。其中包括:一、集体经济增收方面,实施土地流转举措,实现村集体收入零的突破,为村庄各项事业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二、办公场所建设方面,投资12万1400元规划建设村大队办公室,改变了办公无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的状况。三、道路出行方面,投资55万元修建四条村内主干路,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投资15万余元整修联村柏油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四、水利设施方面,投资6万多元修建水簸箕4个,过桥涵洞14个;投资7万多元新修大型涵洞、桥梁8个,渡槽2个,既保障了耕地灌溉,又方便各种大型机械进出。五、文化建设方面,不断更新民间文艺节目,积极对外推广,得到市县文化宣传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打造了属于自己的文艺品牌。  

吴八里村

  吴八里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部,距离街道办事处5公里村。现有132户、537人,党员20人,村民代表15人。全村有土地700余亩,主要经济来源,农业、建筑业、劳务输出,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办公场所平房3间,室内面积9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在吴八里村,村民刘建民借助自身买卖销售水果经验,利用当地优质的水土资源,在村内发展葡萄种植60余亩,成立无棣绿洲有机葡萄专业合作社,在探索发展的同时,积极土地流转,力争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共同致富。  

付家村

  付家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位置)。现有218户、760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850亩,以农业、打工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朱八里村

  朱八里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距离街道办事处4公里。现有36户、118人,党员4人,村民代表6人。耕地200余亩,粮食总产30余万斤,主要经济收入是农业,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办公场所平房3间,室内面积90.5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城西高村

  城西高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位置)。现有98户、330人,党员14人,村民代表20人。耕地面积496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6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西范村

  西范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3公里。现有215户、623人,党员11人,村民代表24人。耕地面积740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做生意、搞养殖、外出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06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东范村

  东范村,位于海丰街道北部,距办事处4公里。现有185户、571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16人。耕地面积750亩,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农业、外出打工、经商、搞运输、家庭副业、养殖等,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28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2012年,东范村创建县级生态文明村并验收成功。  

康家村

  康家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部,距街道办事处3公里。现有126户、457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16人。耕地670亩,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劳务输出、商贸业,人均收入7800元.办公场所平房3间,室内面积93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郎家村

  郎家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方与庆云接壤(位置)。现有80户、300人,党员6人,村民代表11人。耕地面积508亩,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年人均纯收入6900元。办公场所平房3间,室内面积8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村内公路修建完善,排水工程正在修建。  

解家村

  解家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方与郎家接邻(位置)。现有307户、1044人,党员23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818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种植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6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村内道路硬化完善,排水及绿化正在建设。  

小刘村

  小刘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位置)。现有127户、440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21人。耕地面积370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为生,年人均纯收入7900元。办公场所平房2间,室内面积8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堤口崔村

  堤口崔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南与庆云接界(位置)。现有310户、1081人,党员22人,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903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6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后楼村

  后楼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位置)。现有80户、290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8人。耕地面积377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办公场所平房3间,室内面积8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前楼村

  前楼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位置)。现有108户、416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10人。耕地面积430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7900元。办公场所平房3间,室内面积8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堤南宋村

  堤南宋村位于海丰街道正西(位置)。现有143户、505人,党员7人,村民代表17人。耕地面积470亩,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民大多以农业、打工为生,年人均纯收入8300元。办公场所平房4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城东张村

  城东张村位于无棣县城棣新四路,现有130户,人口426人,党员17人,村民代表15人,村民大多以商铺经营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办公场所2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  

徐庙村

  徐庙村,位于海丰街道西北部,南邻冯铺,西邻许家,北邻八里,距办事处5公里左右。现有64户、226人,党员11人,村民代表10人。耕地面积XX亩,全村以育良种、外出务工为主,人均收入7000元,外出务工人员占全村总人口60%。办公场所平房3间,室内面积100平方米,办公设备配套齐全,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徐庙村在省农科院帮扶对接下,被定为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攻关田,被县命名为无棣县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簸箕赵村特产大全




簸箕赵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