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无棣县 >> 埕口镇

埕口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埕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埕口镇简介

  无棣县埕口镇地处山东省最北端,濒临渤海,素有""山东北大门""之称。总面积156平方公里,30个行政村,2.19万人。大济路(大口河至济南)纵贯全境,是-及山东半岛一带通往京津塘地区的交通要道,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骅大港隔河,相望,规模宏大的绿色化工企业""鲁北企业集团""座落于境内。鲁北高科技城、鲁冀大桥(由大口河通往黄骅港的铁路、公路桥)建设被列为全省十五规划重点工程,并且鲁北高科技城已峻工使用。
  全镇拥有海岸线27公里,浅海滩涂50万亩,现已开发海水养殖面积3万亩,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东方对虾等为主要养殖品种,年产对虾70多万公斤,创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建有两座总量为3000 立方米的海水孵化场,每年育产虾、蟹苗种4亿多尾。成功地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和蓝对虾试验养殖,连续三年获全市"" 海水养殖先进乡镇 ""称号,被列为全省""第三批海水养殖科普示范基地""。丰年虫卵养殖方兴未艾,年产值达1800万元,建有两座大型标准化的丰年虫卵加工厂和丰年虫烘干厂。
  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里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佳境。埕口人民热诚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开发、创业,投资者的希望、事业与未来,将在这片浸润着浓郁齐鲁文化底蕴的、充满无限商机活力的土地上升腾!.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156平方公里 371623104 256600 0543 查看 埕口镇谷歌卫星地图

埕口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东北村 - -

----

查看 东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赵郭桥村 - -

----

查看 赵郭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张郭桥村 - -

----

查看 张郭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吴郭桥村 - -

----

查看 吴郭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商河庄村 - -

----

查看 商河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宋王村 - -

----

查看 宋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孙家眨河村 - -

----

查看 孙家眨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塘坊村 - -

----

查看 塘坊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岚东村 - -

----

查看 牛岚东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岚中村 - -

----

查看 牛岚中村谷歌卫星地图
牛岚西村 - -

----

查看 牛岚西村谷歌卫星地图
冯家庄村 - -

----

查看 冯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信家村 - -

----

查看 信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郭桥村 - -

----

查看 刘郭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官村 - -

----

查看 东官村谷歌卫星地图
汪子村 - -

----

查看 汪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南村 - -

----

查看 东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北村 - -

----

查看 西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南村 - -

----

查看 西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埕口新村 - -

----

查看 埕口新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埕村 - -

----

查看 后埕村谷歌卫星地图
张家山子村 - -

----

查看 张家山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李家山子村 - -

----

查看 李家山子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郭村 - -

----

查看 东郭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郭村 - -

----

查看 西郭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瓜岭村 - -

----

查看 黄瓜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孟家村 - -

----

查看 孟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沟村 - -

----

查看 水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邢家山村 - -

----

查看 邢家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埕口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棣丰街道

  棣丰街道地处县城新区和县经济开发区交汇处,为无棣县政府驻地(县中心镇),交通和区位优势优越。版图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辖4个农村社区和2个城市社区,35个行政村,人口2.2万人。全街道辖6个党总支,48个党支部,现有党员763名,主导产业为冬枣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建筑业,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   近年来,棣丰街道以“争先进位建设经济强街”为奋斗目标,大力实施“11266”工程,高点定位,创新进取,努力打造科学发展新优势。2012年,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81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引进外资项目6个,实现招商引资3.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000万元,连续两年翻两番,增幅列全县第一,在2011、2012年度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连续两年均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3年街道党工委工作发展思路是:大力实施“12366”工程,努力实现“思想大解放、经济大提速、街貌大改观、基础大夯实、和谐大构建、党建大提质”六个突破。根据以上工作思路,确定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力争到2013年底全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021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5亿元。  

海丰街道

  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区腹地,是京津塘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大济路、205国道在城区交汇,交通、通讯便利,水利、电力、资源丰富,商贾云集,投资发展环境优越。辖区总面积9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总人口7.9万人,党员数量1159名,街道辖77个行政村, 12个社区。   近年来,海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1234”发展战略,突出古城建设一大工作重点,着力构筑西城、鲁北大街两大工业园区,强力打造金融电子、不锈钢及机械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集群,深入做好古城区、经济开发区、老城区、西城区“四大片区”借势发展文章,实现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2012年,全街道实现GDP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754万元,招商引资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57元。2013年以来,海丰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推进“1234”工程,准确定位,重点突破,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第一季度,GDP实现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846万元,新上项目5个,招商引资实现1.5亿元。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力争实现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突破9692万元,招商引资突破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2000元。  

水湾镇

  水湾镇地处无棣县域东南部,版图面积149平方公里。全镇辖10个办事处,85个行政村,5.2万人口,10万亩耕地。镇人民政府驻水湾街,西南距县城12.5公里。张牛路、棣邓路横贯全镇,枣业和苇帘是两大主导产业。全镇共有枣树650万株,其中冬枣树300万株,农民人均枣树达到120余株,被誉为“中国枣乡”第一镇,年产优质金丝小枣2200万斤,冬枣1000余万斤,出圃优质苗木300万株,实现枣业总产值1.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枣业收入2600元。苇帘加工业覆盖全镇万余户,从业人员2.3万人,日产苇帘15万片,全部出口日、韩、西欧及东南亚,占世界市场份额近70%,年创经济效益30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苇帘加工出口基地”。   枣业生产富民强镇。枣业生产是水湾镇的一大经济优势,镇党委、政府将枣业生产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枣业二次创业”,同时,加强市场龙头建设,依托棣邓路新建了占地近100亩的金庞枣业市场,兴建大型冬枣气调库6座,保鲜库1000余座,并积极培育购销大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实施“名牌”战略,切实激发了全镇干部群众建枣园、兴枣业的热情。通过枣业二次创业,涌现了一大批富裕村和典型户,北齐村人均枣业收入达到1.8万元,成为“鲁北枣业第一村”;镇林业站还被评为“全国先进林业工作站”。    苇帘加工突飞猛进。镇党委、政府下大力气,积极投资建设了“苇帘工贸园区”。吸引北京、济南、青岛等地外贸公司纷纷前来安家设点,特别是滨州外贸投资200万元建立了“海川物流贸易有限公司”,每年纳税近百万元。   私营经济异军突起。该镇通过扶植兴办龙头企业,开发工贸园区等措施,带动了苇帘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渔网加工、塑料加工、小五金加工、家具制作等个体经济近年来呈方兴未艾之势,成为群众增收的有效渠道。1999年以来,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已建商品楼房达18000平方米,带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成效突出。镇党委、政府以招商引资统揽经济工作全局,对投资者从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创造最好的发展环境入手,全面优化招商环境。镇党委、政府集中力量投资400万元,完善了新建路杨高科技园区配套设施,实现了“四通一平”,为园区创造了良好的生产环境,产品远销国内外,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碣石山镇

  无棣县碣石山镇位于无棣县境北部,大济路纵贯南北,辛沙路横穿东西。境内历史名山---碣石山,海拔63.4米,是鲁北平原唯一的山。全镇辖5个办事处,37个行政村,总人口2.46万人,版图面积85平方公里。   碣石山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里的重点工作,突出抓以下工作重点:   一、突出抓招商引资,全力打造工业强镇品牌。成立碣石山镇园区管理办公室,建立一支由10—12人组成的专职招商队伍,具体负责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管理工作。同时,借助加拿大外商苜草项目,搞好镇工业园规范化建设,实现“五通一平”。   二、狠抓小城镇建设工作。围绕绿化、美化、建设三个主攻方向,建设一个广场,完善一个市场,绿化每条街道,美化整个碣石山。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是有重点、分层次的引导民营企业跳出家庭经营、家族式管理的束缚,加快实施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探索走产权多元化的路子,推进企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促成渔网行业、渔粉行业股份制改造,走规模发展的路子,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苇帘加工业。   四、积极抓好枣树管理和畜牧业生产。成立由全体枣业管理技术人员组成的枣树管理技术服务中心,为全镇枣农提供技术上的服务,使全镇所有村实现枣业标准化生产。畜牧业生产要有新的突破。大力发展专业养殖户,建成养殖基地,形成规模养殖,依托北陈饲料加工龙头项目,发展养鸡大棚280个,鸡存栏20万只,牛育肥、改良1万头。.  

小泊头镇

  小泊头镇地处两省(山东、河北)三县(无棣、海兴、庆云)交界处,北临“黄骅大港”30公里,津汕高速和国道新海路贯穿全境,是北上京、津、塘南下鲁、苏、浙的咽喉,素有“山东北大门”之称。该镇版图面积106平方公里,德惠新河、马颊河穿过境内,耕地面积6.2万亩,辖52个行政村,4.3万人。   小泊头镇党委、政府依托我县“五大”建设、“五区一带”开发、实施“乡镇振兴计划”和“百村行动”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乘势而上。强农固本,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促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大力实施“个十百计划”(上缴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1家,过10万元的企业10家,过1万元的企业100家)和“万人行动”(二、三产业从业人员过万人);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财政增收;农民人均收入加快增长。   1、招商引资。成立专门的招商引资队伍,由-亲自抓招商,实行专业招商和社会招商相结合。优化发展环境,唱响“砸破坏经济环境者饭碗,为外来投资者铺路”引资曲。营造全镇上下人人谈招商,人人议招商,不会招商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的浓厚氛围。   2、民营经济。叫响“全国渔网第一镇”品牌,大力培植“泰和网具”和“洪江网具”两大龙头;通过合资、合作、嫁接、拍卖等形式,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培植鱼粉台柱子企业,年产值过千万元企业6家;企业总数130家,年产鱼粉3万吨,产值2亿元。着力发展棉业、不锈钢制造等新兴产业,迅速膨胀“昌达不锈钢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隆祥不锈钢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瑞昌棉业”等企业规模。不断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形成规模、集约、高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打造泊头特色品牌。   3、小城镇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小城镇,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以加快民营经济园区、商贸园区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功能,增加人流、物流、信息流,吸引客商投资兴办实业,相互促进,使小城镇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载体。   4、农业。提升“无棣良种推广中心”品牌知名度,壮大良种繁育基地面积1万亩;提高优质粮种植面积和粮食单产,稳定粮田面积。新建冬枣大棚100亩,村村有枣标准化示范片,完成冬枣标准化示范面积5000亩,小枣标准化示范面积1.5万亩。年产冬枣300万公斤,干枣500万公斤,其它鲜枣200万公斤。同时,大力发展枣产品深加工项目,拉长枣产业链条。.  

埕口镇

  无棣县埕口镇地处山东省最北端,濒临渤海,素有""山东北大门""之称。总面积156平方公里,30个行政村,2.19万人。大济路(大口河至济南)纵贯全境,是-及山东半岛一带通往京津塘地区的交通要道,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黄骅大港隔河,相望,规模宏大的绿色化工企业""鲁北企业集团""座落于境内。鲁北高科技城、鲁冀大桥(由大口河通往黄骅港的铁路、公路桥)建设被列为全省十五规划重点工程,并且鲁北高科技城已峻工使用。   全镇拥有海岸线27公里,浅海滩涂50万亩,现已开发海水养殖面积3万亩,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梭子蟹、东方对虾等为主要养殖品种,年产对虾70多万公斤,创产值3000万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建有两座总量为3000 立方米的海水孵化场,每年育产虾、蟹苗种4亿多尾。成功地进行了三疣梭子蟹、南美白对虾和蓝对虾试验养殖,连续三年获全市"" 海水养殖先进乡镇 ""称号,被列为全省""第三批海水养殖科普示范基地""。丰年虫卵养殖方兴未艾,年产值达1800万元,建有两座大型标准化的丰年虫卵加工厂和丰年虫烘干厂。   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投资环境,使这里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创业的佳境。埕口人民热诚欢迎有志之士前来投资、开发、创业,投资者的希望、事业与未来,将在这片浸润着浓郁齐鲁文化底蕴的、充满无限商机活力的土地上升腾!.  

马山子镇

  "  马山子镇位于山东省无棣县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滨州港经济开发区中心地带。全镇面积677.26平方千米,耕地3.4万亩,辖4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2.38万人。是全县唯一一处由省政府命名的中心镇,也是“海上无棣”和全县打造“中国海盐(盐化工)基地”的前沿阵地。   马山子镇境内有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山东埕口盐化集团总公司、县第一养殖总公司、县海化公司、生物工程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有滨州港、东风港两个3000吨级港口和岔尖、沙头等4个渔业码头,镇政府驻地水陆交通便利,是沟通内陆和沿海各港口、码头的枢纽,是全县沿海重要的对外窗口之一。   马山子镇是全县面积最大的乡镇,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沿海资源,全镇有长达70千米的海岸线,60余万亩的浅海渔场和20余万亩的沿海滩涂。盛产对虾、青虾、琵琶虾、梭子蟹、鲈鱼梭鱼、文蛤、牡蛎、沙蚕等数十种“名、稀、特”海产品。   马山子镇党委、政府将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作出的谋划大思路、构筑在框架,强力推进全县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小城镇建设、特色农业”等四方面的工作,使该镇经济尽早驶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和良性循环、健康全面发展的路上来。   狠抓招商引资,巧借外力促发展 一是强化领导,加大措施,出台优惠政策,降低门槛,营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二是招商方式上,全民招商与组织专业招商队伍进行有机结合;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奖罚分明;四是组织专门班子,搞好外来企业的服务力促其尽早实现效益;五是打出特色牌,依托我镇民营骨干企业的载体优势,盐业、滩涂、芦苇湿地等沿海资源优势狠下功夫进行招商引资。   狠抓民营经济,打造工业强镇 一是传统产业抓提升,加强骨干企业扶持,促其扩规模、增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创品牌产品,进而把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巧借机遇调结构。抓住全县盐业会战的大好机遇,大力整合资源,引进外资,激活内资,加大盐业开发投入,做大做强盐业及盐化工产业。   狠抓中心镇建设,扭转小城镇建设滞后局面 一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好“三区三园”完善中心镇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政策,通过市场的手段,政策垄断一级市场的方式,搞好2000亩的建设用地储备工作。.  

车王镇

  车王镇位于无棣县中西部,版图面积145.8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5.26万人,其中五营少数民族5300人,是全县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车王镇在无棣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确保稳定、加快发展、积极创新”十二字方针,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97.5万元,同比增长32.73%,增速连续5年超20%;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5.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278元,分别增长13%、19%,先后获评省级文明镇、省级旅游强乡镇、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2009-2011年度全市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单位,并列入全省“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乡镇,为未来几年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柳堡镇

  柳堡乡位于无棣县东北部,总面积255.5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距县城32公里。新海路贯穿全乡腹地,与张东路、蔡古路成十字交汇。近几年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已形成小枣、畜牧业、棉花三大特色农业。民营经济以渔粉附料、不锈钢、鲨鱼翅、翻砂铸造、机械加工、苇帘为主。   柳堡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里的重点工作,立足思想大解放,思路大转变,实施大投入,实现全乡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大发展。   一、加快“工业兴乡”步伐,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构筑工业发展平台,抢抓“北带”开发机遇,重中之重抓好“生态湿地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抓好投资过2000万元的华棣精细化工项目和太阳能、螺旋藻项目。下大气力培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加快资源转换与深度开发,踏上“北带”开发大跳板,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谋划芦苇生态湿地建设,确立以造纸厂带动芦苇湿地开发,用芦苇湿地处理造纸废水的建设思路,确保10万吨纸浆生产项目建设开工。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民增收。一是依靠提高农业效益增收。突出发展枣业,重点发展牧业,稳 步发展棉业。按照“建小区、抓大户、发展规模养殖”的思路,大力发展以养鸡业为龙头的畜牧业,力争畜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二是依靠构筑生态优势增收。启动全民绿化工程和芦苇湿地恢复工程,计划完成冬枣经济林5000亩,农田林网3000亩,公路绿化30公里,建设绿化示范村10个,栽植芦竹2万亩,借“北带”开发机遇,着力构筑新海路两侧万亩枣林和10万亩芦苇荡生态奇观。三是依靠拉长农业产业链增收。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生产,以中纺棉业、利泰棉业项目为龙头,拉长特色农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依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收。以芦苇湿地开发建设为契机,完成小开河灌区与郝家沟灌区的相互贯通,解决西部村庄用水难的问题。五是依靠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领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开辟更多的劳务输出基地。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建厂我上岗、你发财我发展”的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以最宽松的发展环境,最优质的服务环境,吸引外商安家落户。.  

佘家镇

  佘家镇位于县城东南部23公里。东、南毗邻沾化县,西南与无棣镇相邻,西连水湾镇,北接西小王乡,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辖46个自然村,55个行政村,3.4万人,耕地面积10.2万亩。信河路、蔡古路、张东路穿越全径,即将建设的津汕、威乌两条高速公路在该乡交汇,交通便利。境内有大寨河、青坡沟、白杨河、小米河、小开河五条河流,农田排灌便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健全,有冬枣、棉花、畜产品、手套、苇帘以及水产品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品。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实施“131”经济发展战略,即:抓好一条命脉(水利建设)、调优三大产业(冬枣、棉花、畜牧)、突出一个重点(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全乡有金丝小枣资源100万株,栽植、嫁接冬枣树300万株,建设密植园近6万亩,每年冬枣产量5000吨,并投资建成了总库容3000多吨的冬枣保鲜库306座,拥有具   有独立进出口经营权的龙头企业——山东无棣富民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冬枣生产、加工保鲜、销售“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并同有关单位签订了共同开发冬枣资源的协议,使冬枣成为全乡支柱产业,是全县冬枣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乡镇。棉花生产是该乡传统优势,是全区重点植棉乡镇,近年来着力提高棉花科技含量,植棉面积稳定在9万亩,人均棉花收入1500元。畜牧业积极推广“波尔山羊”等优质良种,进行奶牛杂交改良,以家庭为主的小规模羊、牛、鸡、猪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被命名为全省畜牧业发展强乡。   招商政策 1、搞好协调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土地征用、租赁和电力设施的配套;协调贷款;由乡招商办公室为外商办理营业执照等有关手续。   2、抓好治安环境。切实抓好治安环境,并在重点外商企业设立派出所值班室,为外商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强化生产企业的领导。重点外商企业由乡党委、政府领导兼任名誉经理(厂长),确保为企业搞好各方面的服务,解决好难点问题。   4、子女照顾。外商企业的子女需上学的,可在本乡内安排上学,免交学费,也可将户口安排在本乡派出所。   我们将以最优惠的的条件,诚邀国内外客商和有志之士到冬枣之乡考察、商洽业务,共图发展大计。.  

信阳镇

  信阳镇因汉代名将韩信屯兵而闻名,位于无棣县南部,倚县城北邻而居,西与庆云县接壤,省道大济路纵贯南北全境,205国道、黄大铁路傍境而过,距威乌高速公路入口处15公里,津汕高速公路入口处10公里,距黄骅港70公里,滨州港60公里,是一个地处冀鲁要津的滨海明珠。版图面积50.08平方公里,辖57个行政村,3.3万人,耕地4.06万亩。   信阳地灵人杰,是词人李通判李之仪的故镇。抗日将领冯安邦出自信阳。境内有信阳城、汉垒墓等遗址;树龄达1300多年唐朝老枣树叶茂果累,与海丰唐塔遥相呼应,尽显塔影唐枣美景。   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即:在镇驻地打造一个商贸繁荣、设施完善的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塑料和钢材深加工为主的两个工业园,培植大济路、大庄路、新大济路三条区域经济横轴,全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园区、钢材市场集散区、商贸物流园区及文物风景旅游区四个特色园区建设,努力培植塑料加工、畜牧一条龙、工艺品出口、电缆生产、钢材批发五大产业板块),全面推进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农民增收、城镇建设、文化旅游、和谐构建等工作,着力打造繁荣富裕、生态宜居、开放文明、平安和谐的新信阳,将信阳建设成为环城经济带的重要一环和环城游憩带的重要节点,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好又快发展。被评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全省扶贫开发红旗乡镇”、“滨州市农村住房建设工作先进乡镇”、“全市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并多次获得全县“平安无棣”建设先进单位、“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人口与计生工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在全镇干群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以塑料制品、工艺品、水泥制品生产、饲料、电缆、棉纺、渔油、钢材、建材加工、种鸡养殖孵化、肉食鸡宰杀等产业为主体的民营工业体系和以钢材销售、废旧渔网购销、建筑建材经营、农副产品购销、网线及渔网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体系,农业上形成了以标准化肉鸡养殖、肉牛养殖、规模养猪、蛋鸡饲养、小麦良种繁育、速生林种植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  

西小王镇

  西小王镇位居山东省最北端的无棣县正东部,属华北平原东端的黄河三角洲部分,濒临渤海。全乡境域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1.85万人口。境内有近20万亩土地,有6万亩可耕地,土质为红粘质重上或滨海碱上。且滩涂资源丰富,草场广阔,地下石油资源丰富(属胜利油田钻区),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西小王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县里的重点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工业兴乡,努力实现由农业乡镇到工业化城镇的转变。搞好新海路两侧万亩生态工业园建设和蔡古路两侧千亩民营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强化领导,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专门的工作班子,借助外力求发展。确保香港顺洲生态园按期竣工生产,努力做大做强渤海油脂投资的明德油棉加工项目,河北客商兴建的金宝食品有限公司脆冬枣、脱水蔬菜项目,广东客商投资的华龙化工产品扩大项目,千方百计拉长产业链条。通过棉价的涨跌现实,教育全乡上下确立无工不富的思想,努力实现西小王由农业到工业的转变。    突出招商引资,实现工业投入的大突破。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加快发展的唯一选择,确立全党抓经济、突出抓工业、重点抓招商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叫响""砸破坏经济环境者的饭碗,为外来投资者铺路""的口号,组建专业招商队伍,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方式,落实招商责任制,严格奖惩考核,发挥西小王人少地多、水电充足、资源丰富的优势,招进几个大企业、引进几个大项目,并争取在高新技术项目引进上尽快实现突破。    加快城镇建设,打造发展平台。根据西小王乡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大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变目前的蔡古路线状建设为块状发展,抓好综合市场二期工程建设,启动东西大街建设工程,构筑""三纵三横""框架,努力打造经济发展平台。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努力把西小王建设成无棣东部资源加工型经济重镇。    进一步抓好民营经济、劳务输出、特色农业等重点工作。西小王乡民营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民营经济的任务和压力巨大。我们坚持内资外资一起上,重点靠招商,基础在民营,全力抓大项目、抓龙头企业,努力使赛尔、明德、顺洲、金宝等企业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作用,新上一批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民营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全乡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埕口镇特产大全




埕口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