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七星关区 >> 燕子口镇 >> 燕子口村

燕子口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燕子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燕子口村简介

  燕子口村是燕子口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东邻云台村,西邻雄师村,南邻海子村,北邻中沟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总户数1006户,总人口4189人。聚居汉、蒙古、彝等几个民族,是燕子口镇煤村之一。
  近年来,在燕子口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开拓进取,使全村各项服务行业得到较快发展,燕子口村被列为燕子口镇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建新组、双燕组、晓铺组、晓光组部分、马槽组部分发展第三产业。属于燕子口镇治安模范村、文明村寨。
  地质部门探测,村内煤炭蓄量80万吨,优质无烟煤占80%以上。煤炭区域覆盖建新组、双燕组、晓铺组、晓光组、振兴组。有页岩石沙石厂一个,复合肥厂一个,有各类行业店铺近300余家,有超市6家。退耕还林面积450亩(其中有林地120亩,有核桃、板栗等经果林330亩)。经济作物烤烟种植150亩,玉米种植500亩,小麦种植350亩,马铃薯种植300亩。禽畜20000余。321公路贯穿全村,703,704县道交接处,交通发达,水电路实现组组通。
  跨入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燕子口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在增经济实力、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争创一流的强村。村内有一支农村文化队伍,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4189人 农业人口:3489人 非农业人口:1500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蒙古,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建新组,双燕组,晓铺组,晓光组,振兴组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核桃,板栗,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燕子口村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燕子口镇燕子口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02118 551700 -- 查看 燕子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燕子口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燕子口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罗福村

  罗福村位于燕子口镇——东南部,距集镇6公里,东邻官河村,南接层台镇五一村,西接石街村,北接海子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00人。境内有毕节市烟站一个、育苗机地一个,聚居汉、苗、彝等四个民族,主要以烤烟和农产品种植为主。   近年来,燕子口镇党委、政府按照“、城乡化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先后被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跨入“十二五”,罗福村又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增创一流村寨。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2700人 农业人口:2645人 非农业人口:55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丫口镇   

沔渔河村

  沔渔河村位于燕子口镇西部,距燕子口镇7公里,东邻本镇雄狮村,西邻本镇新光村,南抵本镇大田村和龙洞村,北至林口镇新庄村。优美的沔渔河和704县道穿村而过。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总人口中2232人,其中少数民族30余人,是燕子口镇文化中心枢纽,是我镇经济、文人化发展较快的村之一。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的努力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锐意进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切实改善了农村的家居环境。   目前,全村境内大力发展种养殖技术,具有规模的种植场1个,养殖场3个,年出产商品猪1000余头,仔猪2000余头;种植土特产魔芋500余亩,种养殖技术履盖全村,推动种养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水、电、路畅通,信息基本履盖全村。   跨入“十二五”起首之年,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特色农业,规模化养殖的开发,以农家乐、农家小院、特色旅游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在强辐射力,在紧队伍合力,争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新的挑战,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2232人 农业人口:222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 生产总值:6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沔渔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沔渔河村   

小哨村

  小哨村人口总数1815人,农业人口1808人,非农业人口9人。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00亩。主要民族为汉族1500人,苗族308人,下辖10个自然村民组,本村坐落在燕子口镇南面,距离4公里,东面与层台镇相接,南面与一心村相接,西面与大田村相接,北面与石街村相接。本村与2010年经规划已种植金果林1450亩,其中核桃850亩,板栗600亩。于2011年成立魔芋专业合作社一个,种植500亩魔芋,丰收已在望。      --人口总数:1815人 农业人口:1808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培育文明新风 构筑和谐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4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小哨村   

海子村

  海子村位于燕子口镇东南部,距燕子口街1公里,东临干沟村、罗福村、北连燕子口村,总面积3.6公里,边区内有5个村民组,总人口1220人,境内有金源煤矿和晓东沙厂,是燕子口镇主要产煤的村。   703县道途经海子村,交通方便,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本村通组公路逐步完善,海子村的发展形式前景无限,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赶上一流的村,我村心现以新农村建设为主体,此项工作进程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      --人口总数:1220人 农业人口:1120人 非农业人口:100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 生产总值:5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煤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海子村   

金竹村

  金竹村位于燕子口镇西北部,距镇政府为4.5公里,东邻本镇黄泥村,南接本镇中沟村,西接林口镇新庄村,北接生机镇生机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总人口2235人,531户,全村有耕地2121亩,聚居苗族、汉族。近年来我村抓着能源开发,节省燃料的原则,村64户基本以用沼气做饭,节省能源,地区曾经组织镇干部参观过,2010年8月村委抓着机遇,得到林业部门支持,连遍载重核桃1400余亩,目前全村喂养的母猪120余头,喂养山羊140头。在2010年得到政府协调交通局修建村级公路,从燕林公路到金竹鱼洞3.78公里的砂石路6月动工,12月竣工。我村组组通电,在党委政府的支持领导下,这几年来创造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我村的经济发展正是以烤烟为支柱,其次养殖种植为主导在“十二五”跨入之际,我村要在新农村建设和两创一建工作中作出贡献。      --人口总数:2235人 农业人口:2220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农村要环保 青山绿水好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金竹村   

雄狮村

  雄狮村位于燕子口镇西部,天然树林青山绿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距燕子口集镇500米,平均海拔1200米,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东邻燕子口村,南邻石街村和沔鱼村,西邻林口镇新庄村,北邻本镇金竹、中沟两个村。全村居住汉、苗农户428户1986人,下辖10个村民组。其中:汉族1258人,主要分布在青林、雄狮、阳庆、松竹、上寨、上马、金龙;苗族638人,主要分布在五星、板栗、长沟。全村人均收入1860元。   雄狮村交通枢纽方便,有705县道从上马和金龙穿越而过,有燕子口镇集镇703县道至龙洞的公路从我村的板栗、阳庆组经过;村办公室、卫生室、党员活动室、老年娱乐室、村幼儿园的位置设在板栗组,村办公室到各个组的通组公路畅通。   全村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名贵中药材、经果林及特色农业产品;林地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有用材林2500余亩,灌木林1200余亩,在山林里有自然生长和各种野生名贵中药材。林地适应当前发展畜牧业养殖,适合搞林下养鸡及其它的家畜养殖。全村主产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麦类;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等。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主题:“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的总要求,大力发展我村的各项建设。在十一五期间,我村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开展各项工作,为优化环境,解决了75户农户的房屋环境卫生问题;在此同时,解决了30户农户的房屋危险及给群众造成生命危险等居住问题;黔西北生态文明家园房屋建设主要分布在青林、上寨、松竹、金龙四个组,全村完成了120户农户的房屋亮化,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全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夯实了基础,基本上实现了“四通”:“公路通、水通、电话通、电通”等设施建设。   --人口总数:1986人 农业人口:1970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青林,雄狮,阳庆,松竹,上寨,上马,金龙,五星,板栗,长沟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雄狮村   --自然条件: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河流顺势分流。海拔1500—2100米,全年气候温和,阳光明媚,适合休闲度假。   

中沟村

  中沟村位于燕子口镇政府东北部,离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邻云台村,南接本镇燕子口村,西接本镇雄狮村,北接本镇金竹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总人口1992人,405户,全村有耕地1032亩,全村均属汉族,无一少数民族。   我村在毕节市705县道贯穿我村,交通方便,我村页岩矿产丰富,2000年引进外资在我中沟组办了一个年产1200000万块页砖厂,解决我村劳动力60余人。   2004年在我村安全组引进外资又办了一个年产15000000万块的页岩砖厂,解决剩余劳动力70余人,使我村100余户提前致富,我村以企业为支柱,其次烤烟、养殖为辅助,全村人民安居乐业,村风文明,在十二五跨入之际,和两创一建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人口总数:1992人 农业人口:198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稻谷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中沟村   

黄泥村

  黄泥村位于燕子口镇西北部,面积2.8平方公里,东临甘沟河村,西临云台村,南临亮岩镇,703县道横穿全村,全村有8个村民组,部人口2508人,其中农业人口2464人,非农业人口44人,少数民族238人,有耕地1236亩,林地636亩,全村主要支柱产业为种植业,辖区内有年产30万吨的黄泥煤矿,有私营企业红运砖厂一个,解决了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009年我村被地区列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试点,到目前为止,黔西北民居的修建和改造率达80%,按国家“一事一议”奖补硬化了打石厂组、沟头组、平街组通组公路2275米,美化了村容村貌。   我村自然条件良好,物产丰富,矿藏以煤、铁储量丰富,农产品以玉米、烤烟、花生、油菜为主,2002年在王家寨组建成果林基地400亩,2010年在打石厂组建成核桃园500亩,2011年初建成魔芋基地300亩,村内各组通组公路、水、电、通讯、电视组组通。   跨入“十二五”,我村以“五园新村”建设为载体,以综合性农业开发为主,创“一村一品”结合我村实际,创一流新村,为毕节试验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人口总数:2508人 农业人口:2464人 非农业人口:40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土豆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黄泥村   

云台村

  云台村位于燕子口镇东部,距离燕子口镇政府0.5公里,东邻甘沟河村南接燕子口村,西接中沟村、北邻黄泥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辖区8个村民组,现有489户,总人口1957人,境内有毕节宝黔煤矿,黄泥砂场,聚居汉、苗等两个民族,是燕子口镇主要产煤村之一。   近年来,云台村两委按照“招商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二字”方针,加快改造投资环境为契机,带动农民致富,扎实抓好农业生产科技兴农,养殖业及各行各业专业化管理工作,有效推进农村快速发展,先后授予政党委目标管理,责任奖及“平安村”“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经各部门探明:云台村境内煤矿资源优质、丰富、产业流畅。燕林清老区,全村境内有煤矿一个,蜂窝煤厂两个,砂场一个,大小养殖户20个,年生产仔猪2千余头。6亩仙桃种植,1户年产仙桃6吨余,味道鲜美、蔬菜种植20户,面积20余亩,20余亩年产2600余吨,基本在燕子口、亮岩、清水、林口立足于市。村内水电、路畅通,各个行业蒸蒸日上。   --人口总数:1957人 农业人口:1750人 非农业人口:207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煤炭 名特产品:煤炭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云台村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煤炭   

燕子口村

  燕子口村是燕子口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东邻云台村,西邻雄师村,南邻海子村,北邻中沟村,总面积2.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总户数1006户,总人口4189人。聚居汉、蒙古、彝等几个民族,是燕子口镇煤村之一。   近年来,在燕子口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开拓进取,使全村各项服务行业得到较快发展,燕子口村被列为燕子口镇新农村建设试点之一,建新组、双燕组、晓铺组、晓光组部分、马槽组部分发展第三产业。属于燕子口镇治安模范村、文明村寨。   地质部门探测,村内煤炭蓄量80万吨,优质无烟煤占80%以上。煤炭区域覆盖建新组、双燕组、晓铺组、晓光组、振兴组。有页岩石沙石厂一个,复合肥厂一个,有各类行业店铺近300余家,有超市6家。退耕还林面积450亩(其中有林地120亩,有核桃、板栗等经果林330亩)。经济作物烤烟种植150亩,玉米种植500亩,小麦种植350亩,马铃薯种植300亩。禽畜20000余。321公路贯穿全村,703,704县道交接处,交通发达,水电路实现组组通。   跨入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燕子口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在增经济实力、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争创一流的强村。村内有一支农村文化队伍,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的挑战!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4189人 农业人口:3489人 非农业人口:1500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蒙古,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建新组,双燕组,晓铺组,晓光组,振兴组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核桃,板栗,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燕子口村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燕子口镇燕子口村   

雄峰村

  雄峰村位于燕子口镇东部,离镇18公里,东邻亮岩镇裕民村,西与吉场镇联丰村相连,南与层台镇牛场村、付家沟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12个村民组,361户,总人口1880人,一个汉族的村寨,也是燕子口镇产米、茶的一个基地。   为了使我村经济得到更好发展,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把原寒婆岭林场毁去的580多亩重新造林,现在长势不错,“十一五”规划期间,共栽种300多亩板栗,以种植为主,准备迎接新机遇,创造和谐的优秀村。      --人口总数:1880人 农业人口:187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农村要环保 青山绿水好   --所辖村: 生产总值:4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雄峰村   

庆祝村

  庆祝村位于燕子口镇东部,距燕子口镇15公里,东邻层台镇幸福村,西邻本镇官河村,南抵本镇阳光村,北至本镇雄峰村。优美的太极河擦村而过。总面积5.5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总人口中1600人,有汉、苗、白等五个民族,是燕子口镇茶叶主产地之一。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的努力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锐意进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切实改善了农村的家居环境。   目前,全村境内大力发展种养殖技术,以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种养殖技术履盖全村,推动种养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水、电、路畅通,信息基本履盖全村。   跨入“十二五”起首之年,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特色农业,规模化养殖的开发,以农家乐、农家小院、特色旅游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在强辐射力,在紧队伍合力,争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新的挑战,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1600人 农业人口:1545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余田组   --自然条件: 资源:茶叶   

甘沟河村

石街村

  石街村位于燕子口镇东南部,距镇政府中心2公里,东邻罗福村,南接大田村、雄狮村,北接海子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395户人。其中,农业人口1479人,非农业人口34人,土地面积1261.65亩,境内有正在改建生产30万吨的金源煤矿一个。聚居汉、苗等民族,99%的汉族,是燕子口镇的主要产煤村之一。   近年来,石街村支部两委在燕子口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进取,狠抓落实,各项事业得到很快发展,就2010年至2011年上半年中,引导群众在海拔1500米的大山中种植488.5亩金果林,改建村民居住房屋110户,危房改造17户,新建沼气池17个,群众自建养猪基地2个,由于地理交通便利,农户购买车辆搞运输业的就有30多户,基本形成良好的发展新格局。   跨入“十二五”,石街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煤炭的加工,农业及运输业的发展,争创一流,使全村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人口总数:1479人 农业人口:1449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一心组,冬瓜组,一组,二组,川洞组,兴隆组,上寨组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煤 办公所在地:一心组   

一心村

  一心村位于燕子口镇南部,距燕子口政府所在地100公里,东临层台镇,南邻八寨镇,西和燕子口镇村接镶,北是燕子口镇小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总人口达2761人,其中少数民族(苗族)950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本村范围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煤.硫黄矿.硫铁矿为主;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大南山民族文化中外文明,每年都吸引了成百上千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近年来,本村领导班子紧围绕着一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中心环节,大力发展本村经济,我村现有大南山隆裕硫金晶砂厂一个,每年均有一片百亩以上的优质烤烟连片种植,每年有1200亩以上的杂交玉米种植,年产出栏生猪等1200头,我村的经济发展持续上升。   跨入“十二.五”一心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永长村,永风貌”为主旋律,拓展我村经济发展财源,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一心村建设成一个新时代下的新农村。      --人口总数:2710人 农业人口:269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蜡染 办公所在地:新铺组   

小河沟村

  小河沟村总面积为8.2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总人口26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6人,主要是汉族居住,其中苗族人口118人,有耕地面积1700亩。村内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教师20人,在校学生560人。本村是镇内最边远的村。也是镇内大村之一。   近年来,小河沟村“两委”本着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切发展之源之本的理念,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十二字”方针,抢抓机遇,狠抓落实,使全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先后被市评为“五好”党支部,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   经过调查显示,本村有年产值10万元以上的养殖专业户8户,有年产值8万元以上的酿酒厂3个,每年有生猪出栏380头左右,人均占有粮食16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约2800元。   在这“十二五”的大好时机,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开开拓创新,转变新的工作模式,团结队伍,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更大的成绩和胜利。      --人口总数:2660人 农业人口:2600人 非农业人口:60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响水组   

小堡子村

  小堡子村位于燕子口镇东南部,分别与沓苏村、对坡镇中兴村、八寨镇板厂村、大银镇石马村相邻 。全村国土总面积4.7平方公里 。总户数420户,总人口1961人,小堡子有11个村民组 ,1个村民委员会。境内有704县道,美丽的沔鱼河风光。   近年来,在燕子口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了改变乡村面貌,我村完成新农村建设86户,危房改造11户,村卫生室1个,通过村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关怀下,使我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进入“十二五”规划,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要旋律,以烤烟、农业资源的开发。      --人口总数:1961人 农业人口:1900人 非农业人口:61人   --行政区面积: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榜上组   

沓苏村

  沓苏村位于燕子口镇东南部,分别与小河沟村、龙洞村、沓苏村、大银镇高峰村相邻 。全村国土总面积4.7平方公里 。总户数256户,总人口1296人,其中少数名族7户,人口38人,沓苏有7个村民组 ,1个村民委员会。境内有704县道,美丽的沔鱼河风光。   近年来,在燕子口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了改变乡村面貌,我村完成新农村建设82户,危房改造11户,村卫生室1个,通过村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关怀下,使我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进入“十二五”规划,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要旋律,以烤烟、农业资源的开发。      --人口总数:1296人 农业人口:1200人 非农业人口:96人   --行政区面积: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河边组   

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燕子口镇东南部,分别与小河沟村、龙洞村、沓苏村、大银镇高峰村相邻 。全村国土总面积2平方公里 。总户数526户,总人口2460人,其中少数名族41户,人口286人,大田有7个村民组 ,1个村民委员会。境内有704县道,美丽的沔鱼河风光。   近年来,在燕子口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了改变乡村面貌,我村完成新农村建设162户,危房改造35户,村卫生室1个,通过村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关怀下,使我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进入“十二五”规划,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要旋律,以烤烟、农业资源的开发推动村经济、文化发展。      --人口总数:2460人 农业人口:2456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   --所辖村: 生产总值:5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稻谷 名特产品:稻谷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大田村   

龙洞村

  龙洞村位于燕子口镇西部,距燕子口镇7公里,东邻本镇雄狮村,西邻本镇新光村,南抵本镇大田村,北至本镇沔渔河村。优美的沔渔河和704县道穿村而过。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中2066人,其中少数民族7人,是燕子口镇经济、文人化发展较快的村之一。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的努力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锐意进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切实改善了农村的家居环境。   目前,全村境内大力发展种养殖技术,具有规模的养殖场10个,年出产商品猪1000余头,仔猪5000余头,养殖技术履盖全村,推动养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水、电、路畅通,信息基本履盖全村。   跨入“十二五”起首之年,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特色农业,规模化养殖的开发,以农家乐、农家小院、特色旅游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在强辐射力,在紧队伍合力,争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新的挑战,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2066人 农业人口:2045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5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稻谷 名特产品:稻谷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龙洞村   

新村村

  新村村位于燕子口镇西北部,距燕子口镇集镇12公里,东邻林口镇新庄村,南邻大银镇场坝村,西邻林口镇平坝村,北邻林口镇大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组,总人口1319人,以汉族聚居,有优质高产的烤烟、玉米,是燕子口镇烤烟种植大村之一。   704线道穿村而过,水、电、路覆盖全村,跨入“十二五”起首之年,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特色农业,规模化养殖的开发,以农家乐、农家小院、特色旅游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在强辐射力,在紧队伍合力,争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新的挑战,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1319人 农业人口:1310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所辖村: 生产总值:5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土豆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新村村   

新光村

  新光村位于燕子口镇西部,距燕子口镇10公里,东邻本镇龙洞村,西邻大银镇宝王村,南抵大银高丰村,北至本镇新村村。优美的沔渔河和704县道擦村而过。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中998人,其中少数民族150余人,是燕子口镇较偏僻的村之一。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的努力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锐意进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切实改善了农村的家居环境。   目前,全村境内大力发展种养殖技术,具有规模的养殖场1个,年出产商品猪500余头,仔猪2000余头,以烤烟产业为支柱,种植面积1000余亩,种养殖技术基本履盖全村,推动种养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水、电、路基本畅通。   跨入“十二五”起首之年,我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特色农业,规模化养殖的开发,以农家乐、农家小院、特色旅游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在强辐射力,在紧队伍合力,争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新的挑战,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998人 农业人口:995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所辖村: 生产总值:5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燕子口镇新光村   

阳光村

  阳光村人口总数1486人。面积6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组,村内有汉族,彝族。本村坐落在燕子口镇南面,距离13公里,东邻雄狮村,南邻庆祝村,西邻官河村,北邻本镇官河村和亮岩镇桥头村。有优质高产的茶叶,是燕子口镇的茶叶出产地之一。   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为带动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锐意进取,将我村茶叶确认为优质高产出产之村。   本村由茶叶河贯穿而过,水,电,路基本实现了组组通(土路)现在阳光村以“创和谐,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争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1486人 农业人口:148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火把田,茶园,茶林,杉林,桐林,华山,小坝沟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华山组   


燕子口村特产大全




燕子口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