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无棣县 >> 柳堡镇 >> 傅圈苏家村

傅圈苏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傅圈苏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傅圈苏家村简介

  相传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傅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地形很像晒盐用的圈池,以地形冠以姓氏,取村名“傅圈”,转写为傅O。1404年(明永乐二年),段、张、王、苏4姓从山西洪桐县迁入定居,因村址扩大,分为四村,分别以4姓各冠以傅O二字取村名。傅圈苏家村因苏姓而得名傅O苏家,又名付O苏家。付O苏家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0.5公里,东临箭里村,西邻付O张家,北临付O王家,南邻西小王乡小屯河北村,临近仝家河、郝家沟、滨港路、蔡河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21户、人口720人,土地面积2240亩,耕地2072亩、林地168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1623107 256600 0543 查看 傅圈苏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傅圈苏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傅圈苏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邢家圈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邢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临近付O,以姓氏缀以O字取村名邢家O村。邢家O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9.5公里,东临谭庄子,西邻常家三村,北临辛庄子,南邻孙家O村,临近郝家沟、滨港路、蔡河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64户、人口218人,土地面积863亩,耕地846亩、林地17亩,村民主要以棉花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9200元。今年以来,邢家圈村在县科技局的帮扶下,高标准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按照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的“五化”标准,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清理村庄内“三大堆”101堆,配备专业保洁员6名,定期打扫卫生,基本消除了“五乱”现象,净化标准不断提升;栽植冬青等各类花草6000余株;投资5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修理边沟已衬砌2000余米,彻底改善了村庄排水问题;完成了位于村东部村民健身广场垫土工程。通过工程实施,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冯王庄村

  相传1630年(明崇祯三年),冯姓从沧州城东枣园迁居于此,后王姓又迁于此,以二姓取村名而得名冯王庄。冯王庄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北3.5公里,东临郭义庄,西邻赵王O,南临闫家庄,北邻北海新区(原马山子镇),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93户、人口317人,土地面积880亩,耕地748亩、林地132亩,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近年来,冯王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大力气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冯王庄村从县住建局、林业局请来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村庄总体规划;通过村干部捐款、群众自发集资、部门帮扶、村集体收入列支等渠道,先后筹资260万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规划高标准修建村内“三横两纵”柏油路2.4公里;栽植白蜡、冬青、龙爪槐等观赏树木5000株,安装路灯36盏;建设标准化办公场所一处;改造村内低压线路2000米;衬砌路边沟2.5公里,硬化街巷7000平方米;建设标准篮球场、村健身场所各1处;拆除沿街旧房屋,在村中心建设占地3000平方米的公园一处;投资10万元修建门球场一处,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运动场所;投资30多万元修建桥涵16座。特别是今年以来,被列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村,搭乘全市农村环境整治的东风,在帮扶部门和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春,对村内所有街道和农户庭院进行了补植完善,村南进村路两侧进行了围村林建设,村前王山支沟河道绿化1公里,绿化外环路3公里,共栽植白蜡6600株,冬青450株,黄杨1500株,垂柳360株,其他树种1100株。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的目标;拆除空房61间,乱搭乱建、残墙断壁36处,在村外统一设置柴草堆放场地,村内街道两侧见不到三大堆;高标准修建外环路3公里,村内街巷全部用砖硬化,计11000平方米,街道平整,无杂草、杂物;房屋喷刷立邦漆7200平方米,包墙皮4270平方米,喷刷宣传标语16副,墙体绘画60平方,安装宣传栏和村名标志牌各1个,安装路灯36盏,摄像头16头,为村民夜晚出行,提供了很大方便,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昔日崎岖不平的乡村路,如今变成了笔直平坦的柏油路;原本光秃秃的路旁现在是一排排茁壮成长的小树;村里大小街道整齐划一,村民房屋错落有致。为保证村内环境不反弹,冯王村通过各种形式教育村民自觉维护村内卫生。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邻里”评选,全村上下人人争当“卫生标兵”、户户争创“和谐家庭”。村内妇女自发成立巾帼文明队,义务清扫街道,宣讲家庭和睦、卫生、节约知识。群众的观念和精神风貌有了质的改变,群众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好。  

箭里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刘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当地地形似箭,故取村名为箭里村。箭里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3公里,东依疏港路,南邻新海路,进村路位于新海路与仝家河交叉口向西20米处。全村88户,308人,耕地面积832亩,以棉花种植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200元,是县级文明村。今年以来,箭里村在市外侨办和柳堡镇政府的帮扶下,制定了高标准村庄发展规划,按照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的“五化”标准,先后投资近179万元(帮扶单位19.4万元,县政府启动资金3万元,镇政府20万元,村级136万元),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实现了在建设文明村庄道路上的大跨步。一是净化标准显著提高。截至目前,清理村庄内“三大堆”98堆,配备专业保洁员4名,购置2辆垃圾流动收集车,定期清扫卫生,消除了“五乱”现象。二是硬化标准显著提升。衬砌边沟3980米,彻底改善了村庄排水问题;主街道两侧铺砖硬化4800平方米,胡同预制完成3600平方米;新建占地800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广场一处,配备高档健身器材,为村民日常健身休闲提供了一个好去处。三是绿化面貌显著改善。新修花池40个(4米*1.2),栽植蔷薇2.4万株、鸢尾2000株、蜀侩3600株、白蜡、柳树等苗木2200多棵,基本实现了村庄道路、房前屋后空闲隙地绿色覆盖。四是美化标准显著提高。购置景观石3座,沿街房屋进行了统一粉刷,设置隔离墙7处,对空闲宅基地安扎花篱进行美化。五是亮化实现全覆盖。新安装更换路灯30盏,实现了村庄亮化无缝隙全覆盖,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提升了幸福指数。  

崔庄子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崔姓从京都珠市口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崔庄子。崔庄子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4.5公里,东临西小王乡刘庄子,西邻箭里村,北临谭庄子,南邻西小王乡陈庄子,临近郝家沟、滨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40户、人口486人,土地面积4420亩,耕地4354亩、林地66亩。  

杨庄子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杨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杨庄子。杨庄子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3.5公里,东临盐田,西邻辛庄子,北临北海新区(原马山子镇)付家台子,南邻谭庄子,临近郝家沟、滨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87户、人口907人,土地面积11527亩,耕地11482亩、林地45亩。  

谭庄子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谭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为谭庄子。谭庄子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4公里,东临盐田,西邻箭里村,北临杨庄子,南邻崔庄子,临近郝家沟、滨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48户、人口957人,土地面积7200亩,耕地7158亩、林地42亩。谭庄子村2012年被列入市级生态文明村,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进行低压线改;二是村内两条东西主街硬化;三是进行自来水改造;四是进行绿化。   

傅圈苏家村

  相传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傅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地形很像晒盐用的圈池,以地形冠以姓氏,取村名“傅圈”,转写为傅O。1404年(明永乐二年),段、张、王、苏4姓从山西洪桐县迁入定居,因村址扩大,分为四村,分别以4姓各冠以傅O二字取村名。傅圈苏家村因苏姓而得名傅O苏家,又名付O苏家。付O苏家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0.5公里,东临箭里村,西邻付O张家,北临付O王家,南邻西小王乡小屯河北村,临近仝家河、郝家沟、滨港路、蔡河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21户、人口720人,土地面积2240亩,耕地2072亩、林地168亩。  

傅圈段家村

  相传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傅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地形很像晒盐用的圈池,以地形冠以姓氏,取村名“傅圈”,转写为傅O。1404年(明永乐二年),段、张、王、苏4姓从山西洪桐县迁入定居,因村址扩大,分为四村,分别以4姓各冠以傅O二字取村名。傅圈段家村因段姓而得名傅O段家,又名付O段家。段家村位于柳堡镇政府东部14公里处,东邻张家,西临小开河,南邻小王村,北临新海路,全村170户680人,耕地面积1500亩,主要以棉花种植为主,2012年创建县级生态文明村,今年争创市级生态文明村。   今年以来,傅圈段家村在县经济开发区的帮扶下,高标准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按照创建市级生态文明村的“五化”标准,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清理村庄内垃圾20方,配备专业保洁员2名,定期打扫卫生,基本消除了“五乱”现象,净化标准不断提升;栽植白蜡、柳树近2400余株,树木涂白1100余株;投资157万元,对1974米村级主干道进行了硬化。   今后,段家村将抓牢帮扶机遇,乘势而上,按照“一赶二拉三快”的发展思路(即赶超市内优秀村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拉动农业增产增收;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加快村庄规划实施和环境整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幸福新段家。  

汪家庙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汪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以村内有一古庙,故名汪家庙。汪家庙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东临周家柳堡,西邻胡家柳堡,北临柳堡街,南邻李家柳堡,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73户、人口1005人,土地面积1930亩,耕地1642亩、林地288亩。  

傅圈王家村

  相传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傅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地形很像晒盐用的圈池,以地形冠以姓氏,取村名“傅圈”,转写为傅O。1404年(明永乐二年),段、张、王、苏4姓从山西洪桐县迁入定居,因村址扩大,分为四村,分别以4姓各冠以傅O二字取村名。傅圈王家村因王姓而得名傅O王家,又名付O王家。付O王家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0公里,东临箭里村,西邻付O张家,北临孙家O村,南邻付O苏家,临近仝家河、郝家沟、滨港路、蔡河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12户、人口364人,土地面积1454亩,耕地1367亩、林地87亩。  

辛庄子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娄、门二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取村名新庄子,后演变为辛庄子。辛庄子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8.5公里,东临杨庄子村,西邻常家西村,北临北海新区(原马山子镇)南O村,南邻邢家O村,临近滨港路、新海路、蔡河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326户、人口1104人,土地面积4743亩,耕地4574亩、林地169亩。  

孙家圈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孙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临近付O,以姓氏缀以O字取村名孙家O村。孙家O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9.5公里,东临谭庄子,西邻常家三村,北临邢家O村,南邻付O段家,临近郝家沟、滨港路、蔡河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497户、人口1668人,土地面积7020亩,耕地6878亩、林地142亩。  

常家北村

  相传元代,常姓从中书省永平路滦州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常家。后因人口增多、村址扩大,由一自然村分为三个行政村。又因村居北侧,故名常家北村。常家原为常家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30公里。常家北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东临邢家O村,西邻常家西村,北临王干家,南邻常家南村,蔡河路、新海路穿过境内,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46户、人口744人,土地面积2310亩,耕地2207亩、林地103亩。  

常家南村

  相传元代,常姓从中书省永平路滦州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常家。后因人口增多、村址扩大,由一自然村分为三个行政村。又因村居南侧,故名常家南村。常家原为常家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30公里。常家南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东临邢家O村,西邻常家西村,北临常家北村,南邻付O段家,蔡河路、新海路穿过境内,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15户、人口492人,土地面积1673亩,耕地1595亩、林地78亩。  

常家西村

  相传元代,常姓从中书省永平路滦州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常家。后因人口增多、村址扩大,由一自然村分为三个行政村。又因村居西侧,故名常家西村。常家原为常家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30公里。常家西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东临常家南北二村,西邻杨姑娘村,北临王干家,南邻付O段家,蔡河路、新海路穿过境内,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59户、人口794人,土地面积2670亩,耕地2595亩、林地75亩。  

王干家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王干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以人名取村名王干家。王干家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5.5公里,东临辛庄子村,西邻闫家庄,北临北海新区(原马山子镇)南O村,南邻常家三村,蔡河路、新海路穿过境内,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10户、人口347人,耕地面积800亩,以棉花种植为主。近年来,王干家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农工并举的发展格局,现有特色养殖和融雪剂企业两家,投资1000万元的无棣县孚斯通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与投资200万元的无棣县孚斯通农牧专业合作社正在筹建中。王干家村班子团结,民风纯朴,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全县“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近年来,王干家抓住各种帮扶机遇,坚持开展美化家园活动,筹资120万元硬化村内“三横两纵”道路2.5公里,栽植白蜡、冬青1500株,安装路灯32盏,修建健身广场和篮球场两处、公共浴室一处,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12年,王干家被确定为市级生态文明创建村,由无棣县委组织部对口帮扶,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庆霞同志担任王干家村“第一书记”,柳堡镇党委书记张代传同志任包村干部,形成了“县乡真帮实扶、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基层组织建设年同步推进”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县、乡、村共投入72万元,修建边沟1500米,拆除废弃土屋48间,清理坑塘4000平米,平整土地1万平米,栽植白蜡、蔷薇、竹柳、紫叶李、女贞等10余种苗木4.2万株,新增绿化面积25亩。加强生产设施及民生设施建设,正海路东延工程和村西北项目区道路正在施工,5月初完成自来水改造,入户率达到100%。按照整体规划,王干家着眼长远,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和产业发展规划上做足文章:一是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在村西北部建设以无污染加工业为主导、占地约80亩的孚斯通加工业项目,将为王干家村及周边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二是在王干家村周边及郝家沟两岸规划5处孚斯通园林基地及一处特色农业项目,作为适宜本地土壤条件的育苗基地,充分利用本地充沛的淡水资源,也达到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和改良土壤的功效。  

小苟家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南、赵、王三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建东方子、西方子二村。后东方子村迁址于西方子村的北侧,中间仅隔一条小河,遂并为一村,定名小沟家。清初受大苟家村读音写法的影响,转写为小苟家。小苟家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东临付O段家,西邻黎敬三村,北临杨姑娘村,南邻东西岳里,郝家沟、蔡河路、新海路穿过境内,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84户、人口965人,土地面积3648亩,耕地3571亩、林地77亩。  

赵王圈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赵万、赵千二人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取村名赵万千,讹读赵王千,又演变为赵王圈、赵王O。赵王O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东临郭义庄,西邻碣石山镇冯家楼,南临闫家庄,北邻冯王庄,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85户、人口347人,土地面积1088亩,耕地878亩、林地210亩。  

傅圈张家村

  相传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傅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地形很像晒盐用的圈池,以地形冠以姓氏,取村名“傅圈”,转写为傅O。1404年(明永乐二年),段、张、王、苏4姓从山西洪桐县迁入定居,因村址扩大,分为四村,分别以4姓各冠以傅O二字取村名。傅圈张家村因张姓而得名傅O张家,又名付O张家。付O张家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10公里,东临付O王家,西邻东岳里庄,北临付O段村,南邻付O苏家,临近仝家河、郝家沟、滨港路、蔡河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28户、人口770人,土地面积2906亩,耕地2825亩、林地81亩。  

四教房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杨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先盖4间小房暂住,遂取名四间房,后在村名欠雅,改称四教房。四教房地处柳堡镇最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西南10公里,郝家沟南岸,东临宋家庄,西邻车王镇坡庄村,北临大苟家,南邻水湾镇白杨村,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78户、人口593人,土地面积3073亩,耕地2935亩、林地138亩。村西有一荆条树林,年份久远,当地名气较大。  

李家柳堡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李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的废墟之上,称李家溜堡,后演变为李家柳堡。李家柳堡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西南1.5公里,东临汪家庙,西邻胡家柳堡,南临黎敬三村,北邻柳堡街,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08户、人口770-人,土地面积1305亩,耕地971亩、林地334亩。  

郭义庄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郭、张等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义气相处,以年长者郭姓取村名和睦村名——郭义庄。郭义庄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东临北海新区(原马山子镇)小孙O,西邻赵王O,南临闫家庄,北邻冯王庄,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72户、人口587人,土地面积634亩,耕地576亩、林地58亩。  

阎家庄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阎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以姓氏取村名而得名阎家庄,后演变为闫家庄。闫家庄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东临郭义庄,西邻赵王O,南临刘家柳堡,北邻冯王庄,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49户、人口972人,土地面积2146亩,耕地1736亩、林地410亩。  

东岳里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田、石二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村内有一颗被雷击劈裂的老槐树,箍有铁箍,取名铁箍槐家。清末,以村名不雅,根据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似处于山岳之里的特点,改称为岳里庄,又名岳礼庄。后村址扩大,分为东西两村。因村居东侧而得名东岳里庄。东岳里庄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东临付O苏家,西邻西岳里庄,北临小苟家村,南邻西小王乡,蔡河路、新海路穿过境内,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333户、人口1123人,土地面积3152亩,耕地2874亩、林地278亩。  

西岳里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田、石二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村内有一颗被雷击劈裂的老槐树,箍有铁箍,取名铁箍槐家。清末,以村名不雅,根据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形似处于山岳之里的特点,改称为岳里庄,又名岳礼庄。后村址扩大,分为东西两村。因村居西侧而得名西岳里庄。西岳里庄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东临东岳里庄,西邻宋家庄,北临小苟家村,南邻西小王乡,蔡河路、新海路穿过境内,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499户、人口1670人,土地面积5718亩,耕地4955亩、林地763亩。  

黎敬西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黎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人口增多、村址扩大后一自然村分为三个行政村,因地处西部而得名黎敬西村。此地曾是明代德王府的牧马地,盛产芦苇、荆条、蒿籽、黄蓿。黎敬西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郝家沟北侧,东临黎敬东村,西邻大苟家,北临黎敬北村,南邻南家庄,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05户、人口684人,土地面积2416亩,耕地2313亩、林地103亩。  

黎敬东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黎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人口增多、村址扩大后一自然村分为三个行政村,因地处东部而得名黎敬东村。此地曾是明代德王府的牧马地,盛产芦苇、荆条、蒿籽、黄蓿。黎敬东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郝家沟北侧,东临小苟家,西邻黎敬西村,北临黎敬北村,南邻南家庄,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39户、人口798人,土地面积2847亩,耕地2627亩、林地220亩。  

南家庄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南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故名南家庄。南家庄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6.5公里,郝家沟北岸,临近大济路、新海路、海港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83户、人口344人,土地面积929亩,耕地869亩、林地60亩。特产“南家大葱”,年种植面积约360亩,亩产纯收入约6500元。  

大苟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苟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故名大苟村。此地曾是明代德王府的牧马地,盛产芦苇、荆条、蒿籽、黄蓿。大苟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郝家沟北岸,东临南家庄,西邻车王镇,北部土地广袤,南临四教房村,交通便捷,土地资源丰富,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为全镇人口最多的村庄,农户568户、人口1812人,土地面积8190亩,耕地7932亩、林地258亩。  

刘家柳堡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许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的废墟之上,称许家溜堡。1523年(明嘉靖二年),刘姓迁入,改称刘家溜堡,后演变为刘家柳堡。刘家柳堡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0.5公里,东临闫家庄,西邻柳堡街,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35户、人口869人,土地面积1604亩,耕地1293亩、林地311亩。  

宋家庄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宋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取村名,故名宋家庄。此地曾是明代德王府的牧马地,盛产芦苇、荆条、蒿籽、黄蓿。宋家庄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8.5公里,郝家沟南岸,东临岳里二村,西邻四教房村,北临南家庄,南邻西小王乡,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464户、人口1668人,土地面积4732亩,耕地4447亩、林地285亩。  

杨姑娘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阎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因村北已有一阎家村,取名前阎家,后因杨天官(杨巍)私访时路过此地,认过义女,为纪念此事,故更名为杨姑娘村。杨姑娘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东临常家西村,西邻周家柳堡,北临王干家村,南邻小苟家村,临近新海路、蔡河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80户、人口1005人,土地面积3173亩,耕地3038亩、林地135亩。  

杜家柳堡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杜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的废墟之上,称杜家溜堡,后演变为杜家柳堡。杜家柳堡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0.5公里,东临刘家柳堡,西邻碣石山镇,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92户、人口607人,土地面积2768亩,耕地2465亩、林地303亩。  

柳堡街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刘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废墟的中心,称溜堡街,后演变为柳堡街。柳堡街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距县城32公里,海港路、新海路交错穿过,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74户、人口641人,土地面积1187亩,耕地1018亩、林地169亩。  

周家柳堡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周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的废墟之上,称周家溜堡,后演变为周家柳堡。周家柳堡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1.5公里,东南临杨姑娘村,西邻汪家庙村,北邻柳堡街,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97户、人口734人,土地面积1399亩,耕地1202亩、林地197亩。  

胡家柳堡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胡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的废墟之上,称胡家溜堡,后演变为胡家柳堡。胡家柳堡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东临汪家庙,西邻大王柳堡,南临李家柳堡,北邻柳堡街,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208户、人口792人,土地面积1448亩,耕地1345亩、林地103亩。  

大王柳堡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王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于古代一溜海堡的废墟之上,称王家溜堡,后演变为大王柳堡。大王柳堡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东临胡家柳堡,西邻车王镇宋家什坊店,临近海港路、新海路,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360户、人口1284人,土地面积3946亩,耕地3442亩、林地504亩。  

黎敬北村

  相传1404年(明永乐二年),黎姓从山西洪桐县迁此立村,人口增多、村址扩大后一自然村分为三个行政村,因地处北部而得名黎敬北村。此地曾是明代德王府的牧马地,盛产芦苇、荆条、蒿籽、黄蓿。黎敬北村地处柳堡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郝家沟北侧,东临小苟家,西邻大苟家,北邻李家柳堡,南邻黎敬东西二村,交通便捷,水利条件优越。全村现有农户143户、人口492人,土地面积1516亩,耕地1390亩、林地126亩。  


傅圈苏家村特产大全




傅圈苏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