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三元区 >> 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城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城关街道简介

  城关街道位于福建三明三元区。下辖:
  350403001001 111 红印山社区
  350403001002 111 复康社区
  350403001004 111 崇宁社区
  350403001006 111 凤岗社区
  350403001007 111 建新社区
  350403001008 111 新亭社区
  350403001009 111 新龙社区
  350403001010 111 下洋社区
  350403001013 111 芙蓉社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403001 365000 -- 查看 城关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城关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城关街道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街道

  城关街道位于福建三明三元区。下辖:   350403001001 111 红印山社区   350403001002 111 复康社区   350403001004 111 崇宁社区   350403001006 111 凤岗社区   350403001007 111 建新社区   350403001008 111 新亭社区   350403001009 111 新龙社区   350403001010 111 下洋社区   350403001013 111 芙蓉社区   

白沙街道

   白沙街道位于沙溪河西岸,辖区是三明的重工业区。辖7个社区。鹰厦铁路过境。   白沙街道1980年4月设立,地处三明沙溪河西岸,东至列东大桥,西至台江工业园区,南至沙溪河岸,北至北山路36号,辖区总面积21平方公里。下辖台江、长安、白沙、桃源、群一、群二、桥西七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2万人),是一个窗口单位多、厂矿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的综合型区域。辖区交通便利,鹰厦铁路贯穿南北,拥有三明火车站、三明汽车西客站, 有连接厦、漳、泉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三泉高速公路,是三明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   辖区工业基础扎实,是三元区重要的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冶金、机械等重点行业,是全市工业原材料和产品的重要集散地。有福建海鑫金属材料制品市场等6家省、市重点项目, 有福建汇天生物药业等规模以上企业24家,有涉及冶金加工、铸造、轻纺、建材、化工等中小型企业100多家,有三明市规模最大的金属材料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粮油批发市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三明市区“南拓北扩西进”发展战略项目“台江开发新区”也在本辖区,已吸引众多科技含量高、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工业项目在区内落户。   辖区精神文明成果丰硕,有全国文明单位、公安系统青年文明号――白沙派出所,全国十佳人民警察林先雄,有省、市、区级文明单位22家;拥有三明市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的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有室内文体活动场所达4260平方米,平均万人拥有1300平方米,室外文体场地也高达2.3万平方米;有秧歌、南音、门球、气排球、拳剑扇等文体队伍27支600余人。街道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省级首批科普示范街道、省级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先进集体、省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示范街道、区级五好街道党工委等称号。   -   行政代码   350403002:~001桥西社区 ~004群二社区 ~005群一社区 ~007白沙社区 ~008长安社区 ~009台江社区 ~010桃源社区   三明市三元区白沙街道   -   历史沿革   1952年为长安乡,1980年建白沙街道。1997年,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3万,辖群一、群二、群三、后山、白沙、桥西、台江、北山、长安、建民、桃源11个居委会。 [1]   

富兴堡街道

   富兴堡街道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1950年属三元县城关镇,1980年建富兴堡街道。1997年,面积8平 方千米,人口1.7万,辖富文、富兴、永兴、新南、富明、长兴、东霞、富元8个居委会。街道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五个社区居委会。现有常住居民7140户,总人口18885人,其中育龄妇女5433人,已婚育妇4218人。流出总人数1250人,流入总人数5938人。该街道街道党委从社区实际出发,本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找准社区工作的切入点,以共建联建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式,提出了“五项机制”的新思路,即:建立社区领导共抓机制,提供有力组织保证;建立社区党建共商机制,带动社区建设全面发展;建立精神文明共创机制,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共驻、共促、共发展;建立社区活动共办机制,共图社区建设协调发展。从二○○四年起连续四年考评名列全区第一,二○○五年获得中央文明办、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十部委授予的“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街道”荣誉称号。   -   党建工作   富兴堡街道在大胆实践“六联六建”活动的基础上,又创新活动载体,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街道根据实际情况,每季度召集社区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召开例会、组织活动,将社区内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摆上桌面,共同协商解决。随着“社区党建联席会”工作的逐步深入,社区内逐步 形成了“各级领导联手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社区党员参与抓”的工作新格局。在“社区党建联席会”工作的推动下,富兴堡靠社区的力量修建了永兴路,铺设了连接十几家企业的水泥道路,解决了货物流通和职工行走难的问题。今年6月,多年群众反映大而又未能解决的这条“企业路”也终于在“党建联席会”工作的推动下,使电杆架起来了、路灯亮起来了。一种在机关以勤政廉政为重点、在企业单位以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在社区以社会公德建设为重点、在家庭以家庭美德建设为重点的活动在社区全面铺开。“党员奉献社区日活动”、“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争当人民满意公仆”、开展“节能增效”、“争当先进工作者”、“小公民道德行动”、“相认相知相助的楼道文化”……各种活动成为社区强有力的抓手和有形载体,促进了辖区单位创建和共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街道积极开展“城乡结亲、联谊共建、创优发展”活动,使这些活动载体合二为一,成为促进社区党建活动开展的“催化剂”。去年以来,辖区内的闽西地质大队与岩前镇星桥村“结亲”,给村里送去了彩电、图书等“聘礼”,并对失学儿童给予资助;市公路稽征处与莘口镇莘口村“共建”,出资8000元为村里修缮水利,同时为村里做乡村道路规划。据统计,该辖区内有15家单位通过城乡结亲、联谊共建,每年约捐资4万元资助特困生和特困户68人,取得了较好成效,他们之间优势互补、加强合作,较好地推动村   -   文明建设   富兴堡街道精神文明建设有坚实的基础。1986年,街道率先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开展“六联六建”活 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良好成效。1992年,-同志视察富兴堡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委员会后,予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题词“好在建设、贵在坚持”。随后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有新进展,实施“一把手两手抓三示范”工程,培育“富兴文明创建群体”,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近几年精神文明建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新时期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继续深化,提出新挑战。为深化精神文明共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新时期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新思路,努力开创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坚持以人为本,结合社区实际,发挥社区优势,找准定位,做好规划,争创各级文明社区和特色社区;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力度,加强文明单位创建指导,加大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丰富创建内涵,要扩大省市级文明单位创建面,形成富兴堡片区文明单位群体;形成整体创建优势,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荆西街道

  西街道,全称: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荆西街道,于1 9 8 1 年由镇制改为街制,2 0 5国道、鹰厦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是三明物资中转站,总面积3 平方公里,以沙溪河为界,分为荆西片区和荆东片区,共有居民2 1 3 2 户,7 4 8 1 人,其中高专学生4 2 0 0 多人。下辖荆西、荆东、后庄、振兴4 个居委会,辖区共有中央储备粮库三明直属库、三明学院、三明林业机械厂、三明荆东收容遣送站、荆西火车站等中央、省、市属企事业单位1 0 多家,属库区、学区、城乡结合部的街道。   福建三元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12月经三明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5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规划区位于三明市区西南部,处于沙溪沿岸星火产业带和205国道、鹰厦铁路、沙溪河“三线”繁荣带重要位置,规划总用地面积75000亩(约49.5平方公里),其中:市政府首期批准的规划面积9460亩。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园林化、生态型”规划建设要求,先后开发了荆东、荆西、汇华、竹洲、台江、吉口、渡头坪等工业小区,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机械、竹木制品、生物制药等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集中区。   -   各工业园基本概况   台江工业园   规划用地总面积1290亩:地处三明市城市规划区,功能定位为:以机械制造为主的工业小区。现已开发710亩,完成“五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入驻22家,合同投资额3亿多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0个,在建项目12个。2007年园区企业实现产值1亿多元,实现税利1000多万元,园区效益初步显现,入园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5—10亿元,实现利税近亿元。园区内规模最大的企业三明市富丽礼品有限公司总用地面积158.7亩,总投资1450万美元,2008年上半年即可投入生产,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税利3000多万元,出口创汇1300多万元,安置社会劳动力3000多人。现已投产企业全部达到规模以上。为拓展该区工业用地发展空间,建设沙溪河西岸经济繁荣带,2008年将着手实施台江工业园至荆西的道路建设,形成连接泉三高速公路、荆西铁路货运场的园区道路网,带动泥坑、官洋坑、大坂三个特色工业小区开发,力争近年内建成泥坑350亩、官洋坑2500亩和大坂2400亩工业小区,实现台江至荆西的连片工业用地开发,解决该区近期项目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全面推进沙溪西岸的快速发展。   汇华工业园   规划用地总面积1287亩,距三明市区、永安市区各20公里,已开发700亩,先后开发水电站3座,装机容量2.12万KW,年发电量近1亿度,直供电电价每度0.40元;建有自来水厂1个,自供水水价每吨1元。现已入驻企业21家,投产15家,在建6家,入园项目总投资37330万元。借助其独特的水电资源优势,汇华工业园已初步建成了以电力资源为依托,冶金机械加工业为支柱的新型工业园。2007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亿多元,上缴国家税收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为拓展工业用地发展空间,拟依托将在楼源规划建设的省重点项目LNG电厂建设,新建汇华工业园至楼源的沙溪河大桥,带动楼源—楼前—乌龙片区10平方公里开发,并与岩前至瑶舍12平方公里工业新区发展规划连成一片,解决全市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   荆东工业园   位于三元区荆东片区,与三明学院相毗邻,占地面积4000亩,其中:一期于1996年开发254亩,入驻企业9家,主要以机械制造业为主;二期于2005年10月开发建设,规划建设面积3700多亩,主要以发展生物医药企业为主,功能定位为生物医药产业集中区。荆东工业园是距三明市区最近,区位条件最优的工业园区。主要发展“生态型、环保型、高科技型”生物医药项目,该集中区计划分三年实施,现已平整土地2000多亩。计划至2010年全面建成,整体开发完成后预计可安排入驻项目30~40个。   竹洲工业园   规划用地面积684亩,地处三元区莘口镇竹洲村,距三明市区14公里,园区紧邻205国道,功能定位为:食品加工小区。现已完成一期开发484亩,正在进行“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首期入驻项目4个;2008年计划实施二期开发200亩,安排入驻项目3-5个。   荆西工业园   规划总用地面积2000亩,位于三明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荆西街道办所在地,与荆东工业园隔河相望,该地距三明市区5公里,紧邻205国道和荆西火车站,距正在建设的泉三高速公路三明南互通口仅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功能定位为以机械制造、轻纺制品为主的多功能工业园区。该小区于2007年动工建设,计划于2009年完成“三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达到项目入驻条件,总体开发完成后可安排项目入驻20-30家,通过荆西工业园的开发,形成荆东、荆西、台江三位一体的沙溪河西岸工业繁荣带。   吉口工业园   规划总用地为477.7亩,位于省道212线旁的吉口农场所在地,距三明市区18公里,距三泉高速公路坂头互通口仅3公里,规划建设为以农副产品加工、竹木制品及其轻纺工业制品为主的工业小区。目前,吉口工业园已签约入驻项目3个,总用地面积300亩,合同投资额近7000万元,其中三明市英汉建设置业有限公司年产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项目和三明市中健生物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年产300吨蔬菜精华素项目均已相继建成投产。   渡头坪工业园   规划用地面积2745亩,位于三元区莘口镇黄砂村渡头坪,处于306省道旁,距205国道2公里,距泉三高速公路坂头互通口1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目前已开发工业用地560亩,初步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三泰木业、莱克木业、盛隆木业等7家民营企业入驻,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年产值达8500多万元。根据项目实施进度,预计2010年可全面完成开发建设,整体开发完成后预计可安排项目入驻20-40家。  

莘口镇

  三明市三元区辖镇。1959年建莘口公社,1984年为街道,1987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区12.5公里。面积223.4平方公里,人口1.6万。鹰厦铁路、205国道、沙溪河贯穿镇中。辖莘口、沙阳、黄砂、曹源、楼源、高山、西漈、柳城、后溪、清溪、龙泉、蓬坑、炉洋、中央溪14个村委会和杉口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烟叶。乡镇工业有木材制品加工、造纸、纺纱等。境内有国家重点森林格氏栲保护区。.  

岩前镇

  三明市三元区辖镇。1958年建岩前公社,1984年改街道,1987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西部,距市区32公里。面积330平方公里,人口2万。省道荆谢公路横贯镇境。辖岩前、吉口、乌龙、下寨、星桥、眉山、富源、欧杭、增坊、白叶坑、忠山、横杭12个村委会和阳岩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西瓜、食用菌和畜禽,是市区副食品供应基地。乡镇工业产品有石灰石、水泥。.  

城东乡

  三明市三元区辖乡。1954年设城关镇,1958年建城关公社,1971年改城区公社,1984年为城东街道,1987年复改为城东乡。面积60.1平方公里,人口0.6万。鹰厦铁路、205国道、沙溪河贯穿乡境。辖城东、城南、白沙、台江、荆东、荆西、村头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蔬菜、柑橘,是市区蔬菜、果品基地。工业有水果系列罐头、食品饮料、药用蛋白冻等厂。.  

中村乡

  三明市三元区辖乡。1958年建群峰公社,1959年更名中村公社,1984年为中村街道,1987年置乡。位于市境东南部,距市区13.7公里。面积197.5平方公里,人口1.4万。212省道贯穿乡境。辖中村、白水、南坑、回瑶、埔头城、居阳、松阳、前村、张坑、米洋、筠竹、大焙坑、吉峰、杜水、蕉坑、坑源、顶太、草洋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乡镇工业产品有大理石、清水笋罐头。.  


城关街道特产大全




城关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