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七星关区 >> 小吉场镇 >> 龙岭村

龙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岭村简介

  龙岭村位于小吉场镇东部,村东至大方县,西至本镇龙兴村,北至本镇大吉村,南至大方县兴隆乡。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10个村名组,一个村委会,总人口2964人,聚居汉族、苗族两个民族。
  近年来我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全村村民黔西北民居建设的危房改造有了较大的变化,人民经济发展也更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电路通讯组组通,人畜饮水户户通。跨入十一五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2964人 农业人口:2939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大竹林,勾皮沟,方家寨,大坡头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02124 551700 -- 查看 龙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岭村

  龙岭村位于小吉场镇东部,村东至大方县,西至本镇龙兴村,北至本镇大吉村,南至大方县兴隆乡。总面积5平方公里,辖10个村名组,一个村委会,总人口2964人,聚居汉族、苗族两个民族。   近年来我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的发展,全村村民黔西北民居建设的危房改造有了较大的变化,人民经济发展也更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电路通讯组组通,人畜饮水户户通。跨入十一五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2964人 农业人口:2939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大竹林,勾皮沟,方家寨,大坡头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吉兴村

  吉兴村位于小吉场镇东南部,是本镇政府所在村。有10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1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农业人口的05%。有苗族、彝族、南京族、汉族4种民族。该村40%是以农带商,60%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响应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和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理论和“-”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核心指导。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养殖业,带动全村和经济发展,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和谐。   面临十二五期间,该村更加努力促发展,抓效率,创和谐,全面落实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以三个主题为中心,全面落实做好各种工作。以实际行动来尽职尽责的搞好本村工作。      --人口总数:5580人 农业人口:400人 非农业人口:5180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场口,猪市,张家湾,岩家湾,王家湾,河坝,下街,上街,中街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上街   

吉坪村

  吉坪村现有人口4212人,全场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0亩,全村主要民族为汉族,所下十个村民组。全场主要经济以种养为主,全村种桑养蚕已成规模,蚕桑面积达500余亩,养殖的大户6户,条件优越,土地肥,2011年吉坪村被列为地区生态家园、五园新村的精品点,全村生态家园建设改造工程完成50%以上,力争对改造工程2012年全面完成,精品点大梨树组农户串户路、院坝改造工程已结束。全村一事一议进组公路水泥硬化工程基本结束,全村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现正在建设农家乐一个,力争在今年10月开业。      --人口总数:4212人 农业人口:421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三叉路,大坡头,大坪子,湾湾子,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南风村

  南风村位于小吉场镇西南部,东邻南山村,北部接层台镇,西南接孩子街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总人口2486人,耕地面积1512亩。聚居汉族,境内放湾公路和海龙公路贯穿而过。有南丰小学教学楼2栋,村卫生室一所,以种植农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养殖以猪、牛为主,发展经济以劳务输出及返乡农民工创业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房子为主旋律,锐意进取,使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人口总数:2486人 农业人口:2481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猴子沟,下沟,湾沟,坡坡上,石山,小箐沟,大树脚,田埂 生产总值: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田埂上组   

南山村

  南山村位于小吉场镇西南方向,距小吉场镇10公里处,东邻红旗村,西接层台镇,北与总基村相连,南接南丰村。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1482亩,田980亩。全村由7个自然寨组成,9个村名组,总人口2540人,其中男性1271人,女性1269人。   今年来,本村是以个以生产为主的村,主要生产大米、包谷、洋芋等为主的生产基地,养殖业也是本村的发展途径。   在“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五园新春”是本村的方针主旋律,2011年将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2012年底将覆盖全村95%。   全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种植业以“三江源”为发展路线。深入煤炭资源开发。增创较强的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2258人 农业人口:2252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29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黄家寨,刘家寨,南山堡,大水沟,大房子,包房,包包上,班竹林 生产总值:17.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南山村公所   

总基村

  总基村位于小吉场镇南面,距镇政府10公里。东邻红旗村,南邻梨子村,西邻余庆村,北岭南山村。总面积2474亩,耕地面积737亩。辖5个村民组,总人口1256人,境山清水秀,全村聚居汉族。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双色灰新农村建设,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员思想教育培训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科学种田,同时抓好植树造林,使荒山绿林化,促进畜牧业发展,映出多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抓好民生工作和创业致富工作。      --人口总数:1256人 农业人口:1248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下坪子,上坪子,鞍山 生产总值:3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新建村

  新建村位于小吉场镇南部,距离镇政府18公里,东邻大方县,南邻小坝镇,西邻海子街镇,北岭本镇中心村。本村总人口1763人,346户,农业人口1760人,非农业人口3人,教师8人,学生234人,村干部4人。居住着汉族、彝族、白族、蒙古族。低保人数203人,121户。特困户13户,36人。海拔1621米,灌木林4315亩,核桃320亩,人工造林2200亩,人均收入2139元。党员19人,村民组9个,耕地面积2205亩。主产玉米。洋芋。小学一所,村办公室4间,卫生室2间。目前要建立养殖场一个。      --人口总数:1763人 农业人口:1760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蒙古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箐脚,瓦岗寨,小龙塘,天生桥,岩脚,青杠林,兔儿山,火石弯 生产总值:3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天生桥   

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小吉场镇北面,东与本镇四伦村、大方县中箐村地界相连,南与红旗村、梨子村地界相接,西与海子街镇地界相接,北与新建村地界相连接。本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5.5亩,总人口1405人。其中:农业人口1393人,非农业人口12人,由汉族、彝族两民族组成。所辖8个村民组:工农、营脚、后朝、麻窝、周家寨、张家寨、大地、武家坪。主要产粮:玉米、水稻。属省级评定一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1405人 农业人口:1393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5.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引进投资,承办企业   --所辖村:工农,营脚,麻窝,后朝,周家寨,张家寨,武家坪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麻窝组   

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小吉场镇南部,距镇政府10公里,东接中心村,南接毕节市海子街镇,西接本镇南山村,北接吉场镇总基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2亩,辖区10个村民组,现合并为4个大的村民组。总人口1176人,境内有奇山好水,聚居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四种民族。是小吉场镇村中水质优良,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最多的村之一。      --人口总数:1172人 农业人口:1167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跨越发展奔小康   --所辖村:红岩,红星,红旗,红色 生产总值:2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双林村

  双林村位于小吉场镇东北部,距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邻毕节市阿市乡熊,南邻河尾村,西邻高兴村,北邻高兴村。总面积5.24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组。农业人口957,非农业人口7人,聚居汉族,苗族两个民族。主要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水稻。耕地面积558亩,其中田36亩。村有小学一所,教师4人,学生100人左右。有卫生室1所,卫生员1人。板栗基地100亩,核桃30亩。   我村将跨入“十二五”,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商场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生为主旋律。以发展林业为突破口,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的基础上,创建一个自强不息的村,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964人 农业人口:957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5.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二陡岩,上寨,柏香林,下木拉,上木拉 生产总值: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上木拉   

岩湾村

  岩湾村东接高兴村猴子桥组,南接高兴村落水洞组,西接联丰村大寨组,北接清水镇。   全村人口总数1417人,农业人口1413人,非农业人口4人。耕地面积938亩,全村全部为汉族,辖6个村民组,主要产业:水稻、玉米。      --人口总数:1417人 农业人口:1413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石丫,箐脚,马岭,曾家寨 生产总值:3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德胜村

  德胜村位于本镇西面,距小吉场镇2.3公里,东临吉兴,吉坪,西邻永桥,北临永兴,南邻梨子树,全村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户数681户,人口2810人,农业人口2730,非农业人口80人,所辖6个村民组,。德胜村有小学一所,办公楼70平方米二间,卫生室一所,有水田760亩,耕地面积1180亩,主要产业以水稻、玉米为主。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务工发展经济,现有养殖场一个,水利砖厂2个,瓦厂一个。      --人口总数:2810人 农业人口:2730人 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搞好计生,创建致富道路   --所辖村:青龙嘴,聂家湾,周家寨,邱家寨,张家寨,徐家寨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聂家湾公路边   

高兴村

  高兴村位于小吉场镇西北部,距镇12公里,东邻爽林村,南接永坪村,西接联丰村,北接阿市乡公子河村。   总面积8.9屏风公里,辖12个村民组,总人口4280人,居住着1082户人家,共有田土2161亩。聚居汉族、苗族、彝族、蒙古族等4个民族,人口住房的分布和地理位置构成三条山脉狭两河,境内有学校两所,村委会一个,煤矿一个,水电站一4个,主要资源有煤、铁、硫磺、石材等,主要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粮食以水稻、玉米为主。      --人口总数:4280人 农业人口:426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蒙古族 发展口号:与时俱进   --所辖村:花园,大水井,大房子,深洞,余家寨,箐口,新庄,红星,猴子桥 生产总值:237.7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梨子村

  梨子村位于小吉场镇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东至新伦、四伦村,北至德胜村,南至红旗村,西至余庆村。   村总人数3124人,683户,非农业户口13人,教师10人。有村干部3人,全村全部为汉族。有耕地1600亩,有荒山草坡2000亩,水贴757亩。   村办公楼,建筑面积165平方米,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有卫生室一所,建筑面积6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学校一所,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全村以养殖、种植业为主导产业。      --人口总数:3124人 农业人口:3111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坪子,周家寨,刘家寨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龙兴村

  龙兴村位于小吉场镇东北部 ,距镇6.5公里,人口2026人,行政区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99.3亩,近年来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双色灰新农村建设,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员思想教育培训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科学种田,同时抓好植树造林,使荒山绿林化,促进畜牧业发展,映出多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抓好民生工作和创业致富工作,年产总值6000余万元。   跨进十二五,我村以创业和谐促发展,抓好新农村建设,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的挑战,争取赢得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2026人 农业人口:1999人 非农业人口:27人   --行政区面积: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9.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龙门,大坡,大寨,希贤,长埂,水箐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龙门组公路边   

河尾村

  河尾村位于小吉场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8.8公里。辖6个村民组,458户1924人。全村耕地面积为1160亩,其中田264亩,地896亩。   村里群众以种粮食农作物为主,刀舞经济是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洋芋、豆类等。   近年来,村两委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房子为主旋律,锐意进取,使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人口总数:1924人 农业人口:192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下坝,后天坝,坡上,后背 生产总值: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永坪村

  永坪村位于小吉场镇西北角,距镇政府7公里。总面积1347.9亩,辖7个村民组,543户2642人,村内有一河流坝高10余米,著有小瀑布之称。   村内石山较多,科选作4---5个石料沙厂。全村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每当夏日来临,四处山水环绕,是一个避暑的休闲好地方。雨季之时,洪水暴涨,更是浏览逛逛的景地之一。      --人口总数:2642人 农业人口:2600人 非农业人口:42人   --行政区面积:1347.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7.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与时俱进,共创家园   --所辖村:和平,合心,湾子,张家寨,街上,大坪字,巴家沟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永坪街上组   

永丰村

  永丰村位于小吉场镇西北角,距镇政府5公里。总面积1152.5亩。辖6个自然村名组,407户2096人,村内有一条河流坝,高10米,有瀑布之称。   村内石山较多,可开采石山几座,可供4—6村沙厂。本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每当春天来到时,是一个休假的好地方。      --人口总数:2096人 农业人口:208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15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0.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与社会同时俱进,共建家园   --所辖村:凉水井,宋家寨,刘家寨,高家湾,后田坝,高桥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刘家寨公路边   

联丰村

  联丰村坐落于毕节市的东部,离吉场镇15公里,有人口1989人,共有田地面积880亩,一个村委会,10个村民组,有一个小学,在2009年新修了卫生室。联丰村人口住房和地理位置构成一个“乡”字型,南面与层台镇的牛场村相邻、东面与高兴村相邻、北面与清水镇的小丫村相邻、西面与亮岩镇的裕民村相邻,该村的条件太差,河流位置较低,水源不丰富,满足不了10个村民组群众的饮用。我村自改革开放以后,多部分的青年都外出务工,大抓经济,从2009年到2011年危房改造以来,我村的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房屋的建设都离不开政府的关怀和指导。      --人口总数:1989人 农业人口:1979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田坝,路脚,路边,长房子,坪子,青杠,红星,中山,营脚,岩头 生产总值:7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永兴村

  永兴村位于毕节市海龙公路永兴段,距离小吉场镇政府3公里,东邻小吉场镇吉坪村,南邻永桥村,西接毕节市层台镇,北邻永丰村。办公所在地在海龙公路永兴段定水寺200米处。全村行政区域面积5.1平方公里,总户数716户,总人口3073人,农业人口3028人,非农业人口45人。辖区内有9个村民组,小学一所,卫生室一所,耕地面积1390亩(其中田、地各占二分之一),聚居汉族、苗族、彝族等民族。以种植农作物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生产养殖业,返乡农民工创业和劳务输出发展经济。      --人口总数:3073人 农业人口:3028人 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曾家院,苏家寨,季家寨,石龙,海子坝,中一,中二,胜利,岩脚 生产总值:11.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永桥村

  永桥村座落与海龙公路中段,位于毕节市中东部,离小吉场镇只有4公里地,人口1895人,居住着372户人家,共有田土740亩,一个村委会,六个村民组,有一所小学,在2010年又新修了卫生室,村公所。   永桥村人口住房的分布和地理位置构成了一个三角形。东面与德胜村相邻,南面与余庆村相邻,北面与永兴村相邻,西面是油沙坡梁子,坡上种植了大量板栗,面积共有420亩。纳沙坡与徐家坡中隔着一条河,两坡一河护着我村老百姓,护着六个村民组与时俱进的理想。   我村在1980年前是一个落后的村寨,改革开放以来,善良的人们各有理想,多部分人出外打工,老年人在家种田耕地,积极粮食逐年增加,人们富裕起来了,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面。      --人口总数:1895人 农业人口:1881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76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与时俱进   --所辖村:毛栗林,平子,大寨子,向阳,罗家湾,平桥 生产总值:80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永桥村公所   

余庆村

  余庆村位于小吉场镇西南部,距政府7.5公里,东邻梨子村,南邻南山村朱家寨组,西邻层台镇,北邻永桥村。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266户农户,总人口1389人,耕地面积645亩,其中田103亩,地542亩,辖区范围内有学校1所,党员24人。   近年来,余庆村在党委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人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跨入“十一五”,余庆村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1389人 农业人口:1374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引进投资,承办企业   --所辖村:战火地,坪子,杨家寨,熊家桥 生产总值:150.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坪子组   

吉丰村

  吉丰村位于小吉场镇东南部,距镇5公里,东临大方县兴隆乡、西邻四伦村、南邻八堡乡、北临吉兴村,总面积88平方公里,总人口2323人。该村有一所小学,但是还不完善,有一个小型养殖场,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近年来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带动特色产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社会新农村建设,以党员支部为核心,大力发展农业科学种田,同时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了人口的增长。吉丰村以崭新的状态迎接新的挑战,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争取迎来新胜利。      --人口总数:2320人 农业人口:231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8.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2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搞好计生,创建致富道路   --所辖村:半坡,官寨,屯上,大木厂,小木厂,崩土坎,河沟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半坡组公路边   

四伦村

  四伦村位于小吉场镇东南部,东接大方县八堡乡中箐村,南接大方县中箐村石钟组,西接本镇中心村、红旗村、梨子村,北接本镇得新伦村。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1亩,用材林1000亩。总人口1665人,农业人口1657人,非农业人口28人,聚居汉族、苗族两个民族,7个村民小组,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收入以务工和农业支撑。由于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没有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如荒山、树林等发展主导产业,使本村的经济停止不前。   跨入“十一五”,四伦村以“创和谐,促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种植经果林,大力发展养殖业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的挑战。      --人口总数:1665人 农业人口:1657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搞好计生工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养殖业为主   --所辖村:罗家寨,常家岩,赶场组,石门,金竹沟,王家寨,方家寨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方家寨   --自然条件:天然绿化林3500亩,经济用材林1000亩,可用于发展种植、养殖的荒地1000亩 资源   

新伦村

  新伦村位于毕节市东北部,小吉场镇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平均海拔1270米,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全村所辖10个村名组,人口2314人,汉族占总人口的99%,有耕地1499亩,其中田772亩,图722亩,农业主要以种植水稻和玉米为主。   其中廖家院4个村民组除种植粮食外,还专门栽桑养蚕。养蚕历史已有200多年了,多数村名可以一条龙加工丝织产品,操丝纺线、织丝绸、编丝毯、做丝棉、做丝被,加工的丝棉被天然纯净,可以治风湿,冬暖夏凉,是保护人体的产品。   新伦村廖家院北面的兰花洞是新伦村的天然景点,洞中石钟乳千姿百态,晶莹璀璨,景致神奇,十分壮观。洞口外凉风幽幽,犹如一把大扇扇风。炎热夏日,行人至此,感觉心旷神怡。传说洞下还有底层,非常宽阔,要半天时间才能游出来,兰花洞是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      --人口总数:2341人 农业人口:2302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抓好斗生,创业致富   --所辖村:桂花,朝门,寨子,湾子,砖天坡,陈家寨,高埂,高榜,田坝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村公所   

大吉村

  大吉村位于海龙公路上,距毕节市49公里,距镇政府7.5公里。东邻本镇河尾村,南接龙邻村,西接龙兴村,北接高兴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3644人,农业人口3414人,非农人口230人。农田面积618亩,耕地面积1438亩。本村全部由汉族居住。我村的主要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体。   我村还有丰富林木资源,重要有松树200亩,杉树100亩,核桃种植基地200亩,猪场一个,牛场一个,鱼塘一个,沙厂一个。   在我们小学一所,人数大约1000人左右。初中部一所,人数800人左右。属我镇重点中学之一。   跨入“十二五”,我村又以“创和谐,促发展,绿化家园”的建设中,加速发展。以林木,种植业的发展,增强我村的经济发展。以一个崭新的风貌,迎接党和人民,争取新的胜利。      --人口总数:3644人 农业人口:3414人 非农业人口:230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所辖村:新街,聂家寨,田坝,和平,灯台树,陶家湾,大坡头,茶林沟 生产总值: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水稻 名特产品:洋芋 办公所在地:新街   


龙岭村特产大全




龙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