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村位于普宜镇中部,与柏杨林村、彭家寨村、石榴口村、邵关村等村接壤,辖6个村民组,全村共有483户1949人,总耕地面积944亩。2007年末,全村有劳动力资源总数1140人,大牲畜存栏数82(头,匹),生猪存栏数为1100(头),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绝对贫困户有20户86人。总人口中有妇女930人,党员32人,村集体积累达5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100元。
--人口总数:1949人 农业人口:1896人 非农业人口:53人
--行政区面积:1.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40.9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宜兴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02125 | 551700 | -- | 查看 宜兴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街村 |
新街村位于普宜镇东西部,周边分别与本镇老街村、摆盖村、木窝村、箐脚村等村和阿市乡的木拉村、大方县巨石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1.5公里。 新街村属咔斯特地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坝子。最高的海拔1600米,最低的130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39-279天。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4.2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新街村有铅锌矿产资源,分布在佘家屋基。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60%。 --人口总数:3012人 农业人口:2992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8.7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田坝,山庄,唐家湾,安乐沟,蔡家寨 生产总值:9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安乐沟综合养殖场,蓝天魔芋种植合作社 名特产品:魔芋,核桃,鱼 |
老街村 |
老街村位于普宜镇所在地,周边分别与本镇老街村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0.5公里。 老街村属喀斯特地貌,四周群山环绕。最高的海拔620米,最低的58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60天。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全村共7个村民组,分别是:1-7组 --人口总数:3640人 农业人口:3602人 非农业人口:38人 --行政区面积:2.0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572.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6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第三产业 名特产品:猪 办公所在地:一组 |
木窝村 |
木窝村位于普宜镇东南部,周边分别与本镇摆盖村和大屯乡的木桬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12公里。 木窝村属喀斯特地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坝子。最高的尖山海拔1800米,最低的120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120毫米,无霜期260天。≧10℃年活动积温20℃以上。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50%。 --人口总数:1258人 农业人口:1253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山清水秀好发展 --所辖村:上沟、下沟、半坡、红山组 生产总值:22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木窝村半坡组 |
摆盖村 |
摆盖村位于普宜镇东部,周边分别与本镇木窝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2.5公里。 摆盖村属A地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坝子。最高的尖山海拔1300米,最低的80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摆盖村有煤矿产资源,分布在王家垭口、徐家寨、窝子。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50%。 摆盖村有天然矿泉水,厂址已建,无资金投入生产,地址在滕家寨。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共31个村民组,分别是:周家寨、摆盖上沟、水井、寨上、垭口、岩上、王家垭口、徐家寨、窝子、新桥、野拉上、野拉下、下沟、大土、大元、还扁、八队、小沙田、新庄、高埂、坪子、刘家寨、丫口、桥边、陈家寨、杨柳、黄家寨、中干、三股水、青杠林、周家麻窝 --人口总数:4500人 农业人口:4475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16.1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王家垭口,徐家寨,新庄,新桥,小沙田,野拉沟,黄家寨,三股水 生产总值:8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果,玉米,苗圃场 名特产品:水果 办公所在地:新桥组 |
箐脚村 |
箐脚村位于普宜镇西南部,周边分别与本镇老街村、乐都村、新街村和阿市的田坎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2.5公里。 箐脚村属喀斯特地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坝子。最高的尖山海拔1800米,最低的120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120毫米,无霜期260天。≧10℃年活动积温20℃以上。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箐脚村有煤碳资源,分布在大山、马家寨、箐脚。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45%。 箐脚村全村共16个村民组,分别是:箐脚、马家寨、黄毛沟、蒙家沟、路边、申家寨(上、下)、大路、中心、岩脚、瓦房、薛家、桥边、发土、大山、大路、安家寨。 --人口总数:2810人 农业人口:280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6.49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42.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抢抓"五园新村"发展机遇,创建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桥边,薛家寨,发土,瓦房,岩脚,中心,大路,大山,马家寨 生产总值:9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桥边组 |
乐都村 |
乐都村位于普宜镇东南部,周边分别与本镇乐都、老街、冷水、龙家、摆盖等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1.5公里。 乐都村属咔喀斯特地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坝子。最高的尖山海拔1350米,最低的85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120毫米,无霜期239天。≧10℃年活动积温15℃以上。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12%。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共24个村民组,分别是:上乐都、上丫口、坪子、瓦房、中队、下队、土地包包、白革、田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组,荒都、梅寨、上田、下田、上丫、下丫、中队、上队。 --人口总数:3511人 农业人口:3502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9.4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69.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垭,土地包包,白革,瓦房,坪子,中队,上队,上乐都,下垭口 生产总值:7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上乐都核桃种植园,兴科页岩砖厂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核桃 办公所在地:乐都村四组 |
龙家村 |
龙家村位于普宜镇东部,周边分别与本镇道角村和大屯乡的三官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11公里。 龙家村属喀斯特地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槽子,群众顺槽子而居。最高的海拔1100米,最低的60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60天。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龙家村有铁、矿、太白粉矿产资源,分布在十三个村民组。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50%。 --人口总数:3925人 农业人口:3904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7.24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63.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黄家组,沙坝,大水井,九圣,一组,桥边,石旮旯,坡上 生产总值:7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樱桃,核桃,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
冷水村 |
冷水村位于普宜镇西北部,周边分别与本镇冷水、双河村和阿市乡三关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6公里。 冷水村属山区地貌,80%以上是30°以上坡地。最高的冷水海拔1410米,最低的98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76毫米,无霜期280天。≧10℃年活动积温25℃以上。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70%。 --人口总数:1835人 农业人口:1831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6.2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00.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白 发展口号:学大寨,学华西。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寨上组 生产总值:2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蚕桑种植基地,核桃种植园。 名特产品:蚕茧、核桃 办公所在地:冷水村寨上组 |
道角村 |
道角村位于普宜镇西南部,周边分别与本镇龙家村,双河村,四川古蔺县墙院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镇政府9.5公里。 道角村属山地地貌,四周群山环绕,最高的山顶村民组海拔1000米,最低的下队组海拔15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水量800毫米,无霜期250天。≧10℃年活动积温20℃以上。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 全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10%。 --人口总数:2412人 农业人口:2407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8.0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76.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白 发展口号:经济带动发展 --所辖村:大湾、立新、上、下组 生产总值:34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柑桔 名特产品:柑桔 办公所在地:冷水村立新组 |
双河村 |
双河村位于普宜镇东北部,周边本镇道角、冷水等村和清水镇的南田村接壤,村办公室所在地距乡政府17公里。 双河村属A地貌,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为河流,群众环山而居。最高的张公平组海拔950米,最低的580米。 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资源丰富,境内沟壑纵横,播扎河从坝子中间穿过,直通猴子桥流入赤水河支流的望乡河。 全村土壤肥力中等,适应各种农作物种植。 双河村铜、矿的矿产资源,分布在半坡至岩口组。 森林资源丰富,林草覆盖率30%。 双河村全村共19个村民组,分别是:街上、黄连、青杠、四角、马安、六一、六二、六三、岩口、半坡、彭家、二等坡、河坝、咪都、余家、下佬、上佬、猴子沟、张公平。 --人口总数:2420人 农业人口:2408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4.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71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街上,黄连,青杠,四角,马安,六一,六二,六三,岩口,半坡 生产总值:4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柑橘,桃子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
宜兴村 |
宜兴村位于普宜镇中部,与柏杨林村、彭家寨村、石榴口村、邵关村等村接壤,辖6个村民组,全村共有483户1949人,总耕地面积944亩。2007年末,全村有劳动力资源总数1140人,大牲畜存栏数82(头,匹),生猪存栏数为1100(头),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绝对贫困户有20户86人。总人口中有妇女930人,党员32人,村集体积累达5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100元。 --人口总数:1949人 农业人口:1896人 非农业人口:53人 --行政区面积:1.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40.9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宜兴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