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七星关区 >> 龙场营镇 >> 卧牛村

卧牛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卧牛村谷歌卫星地图)


卧牛村简介

  卧牛村位于龙场营镇东南部、距毕节市108公里,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与金沙马路乡比邻。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
  卧牛村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饮水困难。年平均气温15.7-17.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暖和。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全村有耕地1053亩,田570亩,土483亩;林地400亩;荒地200亩;人均耕地0.6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为主。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5%。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全村总户数552户,总人口2546人,少数民族人口120人(彝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5%;总劳动力1020人,其中:全年外出打工78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0.0%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个别家庭还在严重。
  
  --人口总数:2546人 农业人口:2516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
  --所辖村: 生产总值:28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 办公所在地:龙场营镇卧牛村村公所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5.7-17.1摄氏度,夏季炎热,冬季暖和 资源:水资源困乏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02126 551700 -- 查看 卧牛村谷歌卫星地图

卧牛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卧牛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场营村

  一、地理位置   龙场营村位于毕节市东部、距毕节市100公里全村下辖13个村民组。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龙场村地势高低差别较小,水资源较好,且缺乏有效利用,集镇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年平均气温15.7-16.1℃,其气候较好,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952亩,田95亩,土1857.96亩,荒地200亩;人均耕地0.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花生、马铃薯、小麦、油菜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2%,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人口总数:6321人 农业人口:6300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植加配套,农工贸一体   --所辖村: 生产总值:793.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小麦,花生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小麦,花生 办公所在地:龙场村村委   --自然条件:每年平均气温15.7-16.1度,气候较好,适应农作物生长 资源:水资源较好   

者把村

  一、地理位置   者把村位于毕节市东部、距毕节市100公里,距龙场营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与金沙马路乡比邻。全村下辖14个村民组。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者把地势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饮水困难。年平均气温14.7-15.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暖和。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780亩,荒地200亩;人均耕地0.5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玉米、花生、马铃薯、小麦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5%。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人口总数:2714人 农业人口:2700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主辅结合,综合配套,机制创新。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2.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基地,玉米,花生 名特产品:玉米,花生,马铃薯,小麦 办公所在地:者把村村委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4.7—15.1摄氏度,夏季炎热,冬季暖和 资源:地势高低差别较大,水之源困乏   

卧牛村

  卧牛村位于龙场营镇东南部、距毕节市108公里,距政府所在地4公里,与金沙马路乡比邻。全村下辖12个村民组。   卧牛村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饮水困难。年平均气温15.7-17.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暖和。适应农作物的生长   全村有耕地1053亩,田570亩,土483亩;林地400亩;荒地200亩;人均耕地0.6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等为主。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5%。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全村总户数552户,总人口2546人,少数民族人口120人(彝族为主),占全村人口的5%;总劳动力1020人,其中:全年外出打工78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0.0%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个别家庭还在严重。      --人口总数:2546人 农业人口:2516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   --所辖村: 生产总值:28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 办公所在地:龙场营镇卧牛村村公所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5.7-17.1摄氏度,夏季炎热,冬季暖和 资源:水资源困乏   

安顶村

  一、地理位置   安顶村位于毕节市东部、距毕节市120公里,距龙场营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下辖11个村民组。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安顶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全村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6.7-17.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暖和。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298亩,林地500亩;荒地200亩;人均耕地1亩,农作物以稻谷、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6%。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         --人口总数:2461人 农业人口:246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小麦,油菜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小麦,油菜 办公所在地:安定村区委   --自然条件:平均气温16.7-17.1度,夏季凉爽,冬季暖和 资源:水资源丰富   

上黄村

  一、地理位置   上黄村位于毕节市东部、距毕节市110公里,距龙场营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下辖11个村民组。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上黄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饮水困难。年平均气温14.7-16.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寒冷。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165.5亩,林地2500亩;荒地500亩;人均耕地0.8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20%。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人口总数:2176人 农业人口:2160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65.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以养殖为主导经济为辅助,带动发展,实现畜牧良性循环   --所辖村: 生产总值:325.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油菜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油菜 办公所在地:上黄村村委   --自然条件:平均气温14.7-16.1度,夏季凉爽,冬季寒冷 资源:水资源困乏   

黄金村

  一、地理位置   黄金村位于毕节市东部、距毕节市110公里,距龙场营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下辖16个村民组。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黄金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饮水困难。年平均气温14.7-16.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凉爽,冬季寒冷。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2163.5亩,林地2380亩;荒地500亩;人均耕地0.8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20%。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人口总数:2855人 农业人口:2840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63.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提高全村村民素质,实现科学养殖,倡导畜牧良性循环发展   --所辖村: 生产总值:345.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办公所在地:黄金村村委   --自然条件:平均气温14.7-16.1度,夏季凉爽,冬季寒冷 资源:水资源困乏   

南坡村

  南坡村位于毕节市龙场营镇东南部、距毕节市108公里,距龙场营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下辖7个村民组。   南坡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里人畜饮水困难。年平均气温15.7-17.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暖和。适应农作物的生长全村有耕地1342亩,林地550亩;荒地100亩;人均耕地1亩,人均耕地少,且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土地出产率较低。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等为主。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5%。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全村总户数429户,总人口2011人,总劳动力1010人,其中:全年外出打工612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6.0%以上,计划外生育和重男轻女现象在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个别家庭还在严重。   全村粮食总产量420吨,人均占有粮2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元;猪存栏数1000头;猪出栏数600头;牛存栏数350只;家禽存栏数1000只,家禽出栏数800只;各类肉产量20吨。   交通方便,但是由于夏季雨水大,路面长期被水毁坏,给群众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还有2个组500人面临饮水问题困难。      --人口总数:2011人 农业人口:200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   --所辖村: 生产总值:22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办公所在地:龙场营镇南坡村村公所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5.7—17.1摄氏度,夏季炎热,冬季暖和 资源:水资源困乏   

元岩村

  一、地理位置   元岩村位于毕节市东部、距毕节市120公里,距龙场营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下辖19个村民组。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元岩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水资源短缺。全年平均气温16.7-17.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030亩,林地500亩;荒地300亩;人均耕地0.4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10%。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      --人口总数:3450人 农业人口:343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种为支撑,种养加结合,贸工农一体   --所辖村: 生产总值:396.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办公所在地:元岩村村委   --自然条件:平均气温16.7-17.1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资源:地势高低分别较大,水资源困乏   

川山村

  一、地理位置   川山村位于毕节市东部、距毕节市115公里,距龙场营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下辖8个村民组。   二、地质地貌及水文、气候特征   川山地势较高低差别较大,水资源困乏,且缺乏有效利用,全村水资源短缺。全年平均气温16.7-17.1℃,其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400.8亩,林地1200亩;荒地1100亩;人均耕地1亩,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森林覆盖率不到6%。部分的乔木林和灌木林基本已被农户毁林开荒。土地垦植率高。      --人口总数:1910人 农业人口:190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00.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循序渐进,优势先行,以短结合,种养加配套,农工贸一体   --所辖村: 生产总值:219.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小麦,油菜 办公所在地:川山村村委   --自然条件:全年平均气温16.7-17.1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资源:水资源困乏   


卧牛村特产大全




卧牛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