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乡地处福建省清流县中南部,是省定的革命老区乡之一,全乡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58亩,林业用地96643亩,林地面积94203亩,林木蓄积44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17525亩。全乡4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48人,总户数1490户,其中农业人口5748人,农村劳动力3100多人,辖区内气候适中,土质肥沃,适于种植水稻、烤烟、大豆、花生、甘薯、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发展牛、羊、鱼等草食动物。煤炭、林竹资源丰富,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田源乡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硬”,牢固树立“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意识,与时俱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外引内联及山海协作硕果累累,先后引进客商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电化厂、养鳗厂、体育用品厂,2001年引进资金400多万元创办了永明千亩育苗中心,现已种植绿化苗木280多万株,并以此带动了全乡各村苗木业的发展,苗木产业逐步成为该乡的新兴产业。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2092多万元,财政收入111.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56元,全乡现有民营企业8家,工业产值占全乡经济总量的60%以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14平方公里 | 350423203 | 365000 | 0598 | 查看 田源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新村村 | ·清流旅游·清流特产·清流十大特产·清流十景·清流名人·清流 | 0 |
---- |
查看 新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廖武村 | ·清流旅游·清流特产·清流十大特产·清流十景·清流名人·清流 | 0 |
---- |
查看 廖武村谷歌卫星地图 |
田口村 | ·清流旅游·清流特产·清流十大特产·清流十景·清流名人·清流 | 0 |
---- |
查看 田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
田源村 | ·清流旅游·清流特产·清流十大特产·清流十景·清流名人·清流 | 0 |
---- |
查看 田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龙津镇 |
清流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属城关公社,1973年析建城关街道,1981年设龙津镇。位于县境中部,龙津河两岸。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1.8万。省道洋万线过境。辖城南、城东、蔬菜3个村委会和渔沧、翠园、凤翔、长兴4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烟叶、淡水鱼。是县主要副食品基地。工业有运输、建筑等业。古迹有建于唐代的金莲寺。. |
嵩溪镇 |
嵩溪镇地处清流县东北部,北与宁化县接壤,是清流县次中心城镇,素有“豆腐皮之乡”美称。全镇人口1.8万人,面积18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耕地面积24万亩,省道岭文线和即建的京福高速公路三宁延伸线纵贯全境,交通便利,距三明110公里,距县城20公里,通讯发达,商业服务活跃,自古便是清流县北部重要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 嵩溪镇资源极其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矿产资源已探明并可开采的有石灰石、大理石、石英石、钨、稀土矿等,其中钨储量达3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斑岩型钨矿;森林覆盖率82%,林木蓄积量达54万立方米,盛产松、杉、毛竹等;主要农副产品有优质稻谷、豆腐皮、粉条、高地贡米、红菇、蜜雪梨、笋干等特色农副产品。“七星岩”牌豆腐皮1996年在省林业博览会中获得最畅销产品称号。2000年获福建省名优特新展销会金奖,远销广东、浙江、上海、河北及本省各地,深受广大销费者青睐;全镇小水电共有装机1160千瓦、年发电量400万度的时州电站和在建的装机640千瓦、年发电量290万度谢地电站;嵩溪山林奇石屹立,旅游资源丰富,正在建设中国家AAA-北斗山风景区,总投资达7000万元,以地貌发育优良,景点集中紧凑,森林植被原始和温泉富氡如沸而独具一格。 近几年来,全镇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富兴小区一期工程竣工,镇区面积由0.45平方公里扩大至1.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增至8000人,城镇化水平达42%以上,2000年被列入全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精神文明上新水平,连续三届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1996年被省政府评为“家园杯”新型村镇建设优胜乡镇,1997年被授予省农科教结合示范乡镇,1998年被授予“三明市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 |
嵩口镇 |
嵩口镇位于清流县东南部,安砂库区上游,距县城18公里,是清流县最大的城镇,素有“企业重镇”“鱼米之乡”的美誉,全镇人口1.8万人,面积22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耕地面积16092亩,山地面积32万亩。境内有县属企业5家,外资2家,乡镇企业7家,民营企业28家,省道307线贯穿南北,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商业服务活跃,是清流县东部物质主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 近年来,嵩口镇围绕“农业富镇、工业强镇、温泉旅游旺镇”的工作思路,培育了“群策群力、少说多干、立足岗位、争创一流”的嵩口精神,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2003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1066.1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303万元,农业总产值7763.18万元,镇财政收入265万元。农业产业方面:建立了茔木、烤烟、水果、食用菌、水产、林竹、蔬菜、油茶、优质米九大基地,打出了“久利”永得里绿色食用茶油品牌,其中建立了1万多亩优质果园,5000亩的烤烟、2万多亩的茶山,3000亩的苦菜、1万亩的苦竹等多种农副产品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嵩口农业服务中心,是专门为农业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的职能部门,为全镇的粮食生产、烤烟、地瓜、果树生产、种苗、药材等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农业服务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4人。. |
灵地镇 |
灵地镇位于三明、龙岩两市交界处,集镇距龙岩市的连城县仅25公里,距清流县城58公里,大灵线、北沙线在镇区交汇。灵地镇是三明通往龙岩及广东省的重要通道之一,是清流县南部五乡镇和连城县北部乡镇商品交易的枢纽,是清流县最重要的商贸集镇。全镇辖7个村,42个村民小组,6828人,其中农业人口6470人,区域面积77.47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9685亩,山地面积134520亩,山林面积97343亩。 灵地镇距冠豸山机场25公里,龙长高速公路30公里,赣龙铁路40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境内有出水量达300升/秒的冷泉资源,对发展冷水性鱼类养殖业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全镇近年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烤烟、红心地瓜、朝天椒、莴苣等种植,并着力发展肉牛养殖,鼓励农民代种牧草,去年以来组建的清流县灵地广益牧业有限公司已成为清流县肉牛产业的龙头企业。. |
长校镇 |
长校镇位于福建省清流县之南,地处闽西北交通要冲,东邻本县邓家、灵地,西与龙岩长汀接壤,南接古雕版印刷之乡连城四堡,北毗本县里田。行政区域面积141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全镇总人口12821人,是清流县的农业大镇,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镇。集镇距清流县城46公里,距国家“四A”级旅游风景区连城冠豸山32公里,省道建文线穿越全境,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商业服务活跃,是三明市与龙岩市结合部 的重要边贸古镇。 长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2′55″,北纬:25°57′,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少严寒、夏无酷暑、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无霜期229— 274天,年平均降雨量1770毫米。集镇所在地海拔401米,境内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山脉连绵,是典型的内陆山区。现有土地面积17.18万亩,林业用地14.4万亩,其中有林地13.9万亩;耕地面积13980亩,人均1.09亩。境内复杂的地貌和悬殊的海拔形成了明显多样的小气候,河谷、山间、盆地和山地气候差别显著,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长校镇历史悠久。自唐武年间,中原汉人经过不断辗转,择居此地肇基立业,繁衍生息,历经千年,串缀成客家文化的华彩珠链,同时也形成了热情好客、勤劳善良的客家风情。境内山清水碧,景色宜人,有创建于唐代的瑀公庙、千年古杉和拥有闽西北最大的寺庙群并被列入客家旅游专线景点的佛教旅游圣地—灵台山风景区。人文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绮旎,是集旅游观光、休闲朝圣和经商办厂的理想地。 近年来,长校镇紧紧围绕围绕“抓基础、强服务、增活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抓好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和新经济亮点的培育。形成了“真抓实干、务实创新、热情服务、奋发有为”的长校精神。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镇10个行政已有9个村通水泥公路,境内拥有装机5000千瓦时的县属竹青背发电厂和装机分别为300千瓦时、445千瓦时的镇属岗背、沙坪两个小电站,并均已与省网110KV变电站联网,电力资源充足。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闭路电视网覆盖全乡,文化、教育、健身、娱乐等较为发达。集镇所在地建有日供水2880吨的优质自来水厂,全镇90%的村也已通上自来水。同时,公民道德、诚信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治安稳定,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不断宽松,有力推动了全镇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
温郊乡 |
温郊乡地处清流县城北部,总面积139.67平方公里,全乡人口4046人,1009户,辖属4个行政村,30个村民小组,分布在22个自然村,共有耕地面积5463亩有林地面积122638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分里30人,属于中山、低山地貌区,平均海拔500-800米,河谷发育多是V形,残坡积土厚2—5米,平均气温15—19℃,平均降雨时1735毫米,是清流县的用材林的毛竹主产区,蕴藏着大量的莹石矿及其他矿种,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林区蓄藏着大面积的阔叶林和3237亩国家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乡内有县级重点文物——海会塔。种羊养殖成为我乡的特色产业;赤坑种养基地,全乡养羊93户6420头,养牛大户2户,果树种植1130亩,其中密雪梨800亩。各类果树330亩,农业155信息人员4人,交通便利,我乡距省道14公里,现在筹建塘温(嵩溪塘背到温郊)三级公路,企业现有华腾矿业有限公司、金山萤石精粉年产可达6吨;台板厂、火柴厂、莒林水电站和正在筹建的杨竹溪电站等。. |
林畲乡 |
林畲乡地处清流县东北部,素有清流“北大门”之称,东临明溪县,西与嵩溪黄沙口村接壤,南与温郊乡毗邻,北连宁化,是清流监狱所在地。辖8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080人,农业人口9465人。全乡土地总面积96.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15人/平方公里。耕地1.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9%,人均耕地占有量1.2亩;林地14.6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4.59%,人均占有量为10.95亩;水域面积0.13万亩,占本乡土地面积的0.77%. 林畲乡平均海拔46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9oC,无霜期275天,年活动积温5015oC-5157oC,年平均降雨量1788mm,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境内山间、盆地、山地气候差别显著,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一、种植业 传统的种植业有:淮山、烤烟、大豆、花生、地瓜。常年种植淮山500亩以上,享有“中国淮山之乡”之美誉,产出的淮山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上乘的中药材,又是桌上美味佳肴,畅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年产烟叶90万斤以上,是清流县烟叶种植强乡。黄豆、花生深受周边乡镇的欢迎。受连城地瓜干产业的影响,我乡种植红心地瓜2100亩,生地瓜全部销往连城。我乡还种植优质茶叶2000亩,主要有福云6号、福鼎大白、黄旦等绿茶系列和金萱茶、四季春、铁观音、软枝乌龙的乌龙系列。在营销大户的带动下,全乡果树种植2000亩,主要有李、桃、梨、奈等。 养殖业主要有:猪、羊、牛等。全乡养猪5000头,养羊1100头,养牛800头。猪和牛以农户散养和大户集中养的形式养殖,羊以专业户养殖为主。林畲乡的猪、羊、牛肉质好,营养丰富,深受客商青睐,主要销往明溪、清流县城及周边乡镇。水面养殖300亩,盛产草鱼、鲤鱼、鲢鱼等。 二、旅游资源 毛泽东旧居座落在林畲乡林畲村塘堀组,这幢整体建筑主土木结构的三进大屋,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三0年一月十五日,经过林畲塘堀村时的旧居,故居原名“诒燕第”,占地面积1386平方米,主房间二十四间,三排厢房二十三间,为清代建筑。现尚存留有红军七师一团、红军十二团等红军刷写的标语。一九八三年,清流县人民政府公布该故居为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是理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参观的好去处。. |
田源乡 |
田源乡地处福建省清流县中南部,是省定的革命老区乡之一,全乡总面积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58亩,林业用地96643亩,林地面积94203亩,林木蓄积44万立方米,生态公益林17525亩。全乡4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48人,总户数1490户,其中农业人口5748人,农村劳动力3100多人,辖区内气候适中,土质肥沃,适于种植水稻、烤烟、大豆、花生、甘薯、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发展牛、羊、鱼等草食动物。煤炭、林竹资源丰富,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田源乡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手硬”,牢固树立“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的意识,与时俱进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外引内联及山海协作硕果累累,先后引进客商投资1000多万元创办电化厂、养鳗厂、体育用品厂,2001年引进资金400多万元创办了永明千亩育苗中心,现已种植绿化苗木280多万株,并以此带动了全乡各村苗木业的发展,苗木产业逐步成为该乡的新兴产业。2003年,全乡农业总产值达2092多万元,财政收入111.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756元,全乡现有民营企业8家,工业产值占全乡经济总量的60%以上。. |
沙芜乡 |
清流县沙芜乡综合利用九龙湖水库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网箱养鱼”,至使渔业产业成了沙芜乡农民增收的支柱。由于当时的网箱成本低,洞口村村民黄某等人率先搞起了“网箱养鱼”,看到黄某等人的收益,许多农民都纷纷加入这项“投资少、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的产业中来。沙芜乡因势利导,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还专门成立了渔业协会,常邀请有关专业技术人员为村民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让农民掌握有关的技术要领,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农民做大做强养渔业;同时还兴办了九龙湖鱼干加工厂,提高其附加值,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今年沙芜乡库湾已得到了充分利用,发展了“网箱养鱼”2000多箱,预计今年网箱养鱼户人均可增收230元。. |
赖坊镇 |
赖坊镇位于福建省清流县南部,东临永安市罗坊乡,南接连城县,辖8个行政村。宋朝末年永安安沙赖氏迁来建居,取名为“赖坊”村,1958年建社,1984年改乡。全乡面积110平方公里,人口9364人。土地面积16.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1%,人均耕地1.6亩;山林面积13万亩,占土地面积的79.3%,人均山林面积13.9亩。人均森林蓄积量23.9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8665万元。水面面积2500亩,盛产草、鲤、鳙、鳗鱼等。农副产品丰富;西瓜、大蒜、烤花生等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无污染而远近闻名。 一、种植业 传统种植业有烤烟、花生、西瓜、东山席草。年产烤烟100万斤以上,是清流仅有的几个万担烟乡之一;深加工的烤花生外观美洁,味道纯香,年年供不应求,西瓜以润喉清肺甘甜可口享誉周边县市,远销广东、浙江等省份;传统席草质地上秉卧于草席之上有回归自然之感,在独有的自然之香的熏陶之下逐酣然入睡。在连城地瓜干产业的带动下,我乡种植红心地瓜2000亩以上,半成品及生地瓜全部销往连城;以赖坊、东山、南山三个村为主的水果“三蜜”(蜜雪梨、水私桃、温蜜)种植800多亩,其中丰产果园400多亩,幼林果园300多亩。 二、大丰山生态旅游 大丰山生态旅游区为未开发纯自然生态旅游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海拨1705米,拥有省重点保护珍贵植物长苞铁杉、壳斗科、福建樱花、青冈等,拥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植物闽楠、樟树、白颈长尾雉。虎纹蛙、苏门羚、大灵猫等。该山山高林密、怪石粼峋,拥有神龟对话、藏龙卧虎、仰天卧佛、七里林、观月台、望日峰、棋盘峰、拦牛石、土地祠、迎客松等20余处胜景,山上“顺真道院”始建宋代,历史悠久,院内有孝宗皇帝封为“通天妙应欧阳真君”等道家的偶像。 三、地矿资源 赖坊乡地矿资源丰富,经地质部门探明:石灰石储量5亿多吨,铁矿储量1亿多吨,煤矿储量1500万吨,锰矿储量6.6万吨,铅、锌、铜矿也很丰富。陈坊、半山庵两处井田正在进行煤矿勘查,陈坊井田已完成硐探460多米,完成投资105万元;2004年4月份又一龙岩客商来我乡投资兴办铁矿厂,到目前为止已投入资金100万元左右。. |
余朋乡 |
清流县辖乡。1958年建余蛟公社,1959年属沙芜公社,1960年复置余蛟公社,1962年改名余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68公里。面积174平方公里,人口0.6万。通公路。辖余朋、蛟坑、芹溪、东坑、太山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有林业、林化工、矿采。是县主要林区。境内有唐、明、清古建筑群。. |
李家乡 |
清流县辖乡。1958年建吴家公社,1961年改李家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74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李村、河背、鲜水、长灌、早禾排、吴家、古坑、罗坑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淡水鱼、木材,是省乌桕重要产地。. |
里田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