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博兴县 >> 博昌街道 >> 西八里村

西八里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八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八里村简介

  西八里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西八里村位于博兴老县城以西四公里处,与县城有八里之远,故名西八里。全村现有人口735人,200户,耕地1078亩,村民主要以经营土地、草编、二手车交易为主,2009年人均纯收入5230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5850元,均低于街道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薄弱,近几年年均收入3—5万元,主要依靠承包地。全村现有党员25人,群众代表15名,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3人,两名委员交叉任职。西八里村在全县属于民生问题村,在博昌属于相对后进村。
  二、党工委采取的措施
  结合西八里村的基本情况,街道党工委本着“抓党建就是抓根基,抓党建就是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多项活动,主要有:50岁以下农村党员联户活动、领导干部轮流参加民主议政日活动及“三员两访一谈”活动。
  一、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50岁以下农村无职党员与所有群众户联户。一方面提高了联户党员的党性意识,另一方面联户党员负责所联系群众户的思想动态,向他们传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各项政策,将村民的思想统一到街道党工委的部署决策上来。
  二、领导干部轮流参加“民主议政日”。通过领导干部轮流参加民主议政日,进一步规范“1+5党内民主运行机制”,使票决、提案、质询、评议等切实成为提高党员群众积极性的、创造性的有效平台。今年西八里村共票决大事4件,推出了入党积极分子及道德平议会成员。其中在11月5日民主议政日上票决了“修建文化广场、维修水井、更换电线及变压器”等民生事项,以全票通过,反映了村民对改善当前生活环境的迫切愿望。
  三、“三员两访一谈”活动。“三员两访一谈”活动指领导干部、包村干部、包村计生专干三职责任人员每月15日上午在村委办公室接待来访村民,下午下户走访了解情况,每月25日召开座谈会。通过“双访”活动,三职责任人利用从4月份到12月份这几个月的时间共走访83户党员及群众,搜集了105条意见及建议,了解了村民的想法及西八里村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下一步的改善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走访了解的情况,西八里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经营土地,从事草编等传统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较低;
  二是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僻,没有借上城市发展的东风,集体经济收入少而单一;
  三是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满足不了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支部对年轻党员的培养不够,“两委”班子成员年龄也偏大,导致“两委”的工作创新不够,开拓进取的精神有所欠缺,全村发展比较慢。
  四、具体的转化措施
  按照县委县政府“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安排,县委党校对口帮扶西八里村,街道党工委和县委党校都非常重视,盖校长已经5次来到村里展开工作。在11月5日“民主议政日”上,舒校长发表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讲话,党员群众深受鼓舞。街道党工委不但配备专门的包村干部吃住在村,拨发了专项经费,还安排纪委书记吕友庆同志具体负责西八里村的帮扶转化工作,满书记也多次到西八里村参与工作的开展。经过党工委与县委党校几个月的共同走访调研,征求意见,与村“两委”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帮扶转化措施:
  一是多方筹措资金,迅速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春节之前,清除村南、村内东西、南北主要街道垃圾,建成垃圾集中放置点,逐步实现长期的户集村收,这项工作正在开展并已初见成效;明年之前,与县电业局协调好,切实解决电力不足、设备老化问题;12月15日,已与水利局等部门协调好,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对水井进行了维修,村民用上了健康、卫生的自来水;
  二是细致深入的做好党员群众工作,确保明年顺利选出肯干、会干、能干的“两委”班子。利用年前人比较全,工作不是很忙的有利时机,全面走访党员群众,细致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并传达我们的一些思路,在明年的换届中选出肯干、会干、能干的“两委”班子。
  三是抓好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拓宽增收致富路子。充分发挥好党校的优势,把老师请到西八里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提高素质,学习技能,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种植作物的科技含量,逐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四是落实好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维护村内和谐稳定。切实落实好民主议政、三务公开和“三员两访一谈”等民主管理制度,提前发现问题,靠前解决问题,维护村内的和谐稳定。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我们要抓住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契机,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明确西八里村发展方向,培养出适合西八里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问题。
  一是解决当前问题与解决发展问题相结合。西八里村是民生问题村,我们必须及时解决一些当前的实际问题,但更要考虑西八里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三年之后全村的发展方向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培养出新的主导产业,能不能培养出年轻、有积极性、有活力的后备干部,这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二是要依靠县直单位但不能依赖县直单位。要尽可能的协调好包村县直单位,来帮助我们搞帮扶转化,但不能完全依赖,还是要发挥自身作用,借外力激发内力,从村内部统一思想,培养新人,凝聚发展的合力。
  三是要借好东风,以点带面,实现总体进一步提升。我们更要借好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东风,实现薄弱村的转化,使西八里村融入到新博城建设发展中来,做出更多的贡献,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1625003 256600 0543 查看 西八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八里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八里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谷王村

  东谷王村位于县城的东部,长途汽车站南邻,交通便利。全村现有145户,490人。其中党员27人,村民代表30人。村的主导产业为商贸、旅馆、餐饮等。2012年村集体收入为200万元,人均纯收入为3.2万元。目前东谷王村已有130户盖起了新楼房,100余户从事旅馆行业,形成了四横两纵的村内主要街道,村内规划一致、房屋整齐、路面洁净、绿树成荫,每天平均客流量达到4000人次,配套的科学的整体规划和保障服务体系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街道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以家庭式旅馆服务业为主的创业致富新路子。先后获得“山东省精神文明村”、“滨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滨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滨州市百强村”、“博兴县平安建设先进村”、“博兴县模范村”、“博兴县经济发展带头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做好科学规划,提高旅馆服务质量。   东谷王村从2005年开始实施旧村改造,聘请多名专家对村庄建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东谷王村的地理优势,确定了以旅馆服务业作为村的主导产业。改造后的新村统一规划,家家户户都建起了五层小楼,建筑面积均达到750平方米。村内宾馆经营理念超前,设备先进,水电暖齐全,每个房间都配有电视、电脑、淋浴等基础设施,同时,还设有卫生服务站、餐饮、健身、KTV等多行业的经营门店,成为在博兴县城接待洽谈方面经济实惠的最佳场所,我们还对村内所有宾馆实行规范化管理,严格入住登记制度,秉承“诚信经营、规范管理”的理念,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做好保障服务,提高村庄整体档次。   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村里每年从村集体中拿出部分资金投入公益事业,提高村民的福利水平,构建和谐家园。一是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每年按时发放1200元的生活补助款,二是先后投资500万元建设东谷王村老年公寓,目前已投入使用。三是每年集体出资20万元为全体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有线电视收视费、契约式治安保险,春节期间为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福利,“七一”对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四是为鼓励村民盖楼,形成整体统一规划,村集体为所有新盖楼户补助2万元,两年来新建楼房13500平方米,共发放建楼补助款18万元。五是集体出资62万元为每户通上了天然气、自来水,新上三台变压器,解决了用电问题,实现了与城区的同步对接。六是每年投资约15万余元,进行环境综合整治,配备两名专职保洁员,全天侯打扫卫生,统一清运村内的生活垃圾,村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七是成立10人组成的治安联防队,每天多次对全村进行治安巡逻,为村民及旅客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成立由7人组成的旅馆业协会,定期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对旅馆服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监督村内旅馆的规范经营。   三、做好四个坚持,加快民主管理进程   我们多年来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做法,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大力支持和拥护,各项工作均走在前列。在处理村重大事务中,严格采取“四个坚持”,一是坚持民主决策。村里所有事项均须由“两委”班子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后决定,不但有效的防止重大失误的出现,而且也提高了村民执行决策的积极性;二是坚持民主监督。在村事务的办理过程中,党员和群众代表始终对办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出现的问题随时提出异议,并给与村民明确的答复;三是坚持民主理财。村重大开支均须村民理财小组进行审计和监督,凡是不经理财小组签字的账单,均不能入账;四是坚持村政务、财务按时公开。村“两委”严格落实政务、财务公开制度,将每月的决策内容、财务开支、民主议政等内容在农村信息管理传递平台和村公开栏内进行公开,让群众看得明白,心里清楚。   在今后的工作中,东谷王村“两委”将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群众为主、基础突破、量力而行”的原则,继续以改进宾馆经营方式、增加群众收入为目标,进一步扩大村服务行业的规模,努力开辟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东伏村

  博兴县博昌街道东伏村位于老潍高路以西,和西伏村相邻,全村现有178户,717口人。村民主要产业为外出打工、运输、养殖、种植等,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于企业占地,小区占地,村集体收入40多万元,人均收入12000元。   在2000年至2003年,在适应新农村建设和旧村改造中,东伏村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对房屋和街道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开通了两条东西大街和一条南北大街。通过清理和整顿,,两条300米长,16米宽的东西大街,一条200米长,16米款的南北大街一次性形成。规划房屋80多户,改变了以前村不像村,街道窄小的状况,同时提高了农户的居住水平。   在2001年至2003年,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为主要种植的款打抗旱井40多眼,主要沟渠全部清理,形成田地旱能浇,涝能排的局面。   2006年至2008年,鉴于当时有些年龄较大的村民房屋破旧,无法居住,村集体投资17多万元在村南建起了能容纳20户老年人的老年公寓。同时又投资50多万对村内所有的道路硬化,街道两边的下水道预制并全部开通。又投资四万多元对村里的电线进行了清理和更滑,换上了新表箱,安装了路灯。   2009年至2011年,东伏村从民生服务出发,村集体出资10多万元为全体村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表现和新型养老保险。2011年东伏村新上一台变压器,更换两条主要干线,完成了电改,解决了用电超负荷,用电紧张的难题。   2012年,东伏村投资10万多元对道路两边的辅路进行了硬化,在主要道路两边种上了柿子树。下一步准备建文化广场和停车场,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   现在,东伏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正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前进着,为争创实际文明村积极地准备着。下一步,关于子女上学、养老问题、低保户、困难户这一系列的民生服务工程当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切实让老百姓得实惠,提高群众的满意率。  

西伏村

  西伏村总人口640人,总户数220户,有党员21名,村“两委”由3人组成,全部为交叉任职。全村现有耕地1250亩,主导产业为蔬菜种植、养殖和运输,其中新建的养牛场占地15亩,肉牛存栏70头;养鸡场26个棚,年出栏100万只;蔬菜主要受“三伏”芹菜基地辐射,面积已经发展到600亩(按2008年价格,每亩收入4000元);运输户有10户,每户年平均收入30万。2008年村集体收入1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00元。是县级“文明村”,2008年被授予“远程教育示范村”和“平安建设一等奖”。  

西八里村

  西八里村简介   一、基本情况   西八里村位于博兴老县城以西四公里处,与县城有八里之远,故名西八里。全村现有人口735人,200户,耕地1078亩,村民主要以经营土地、草编、二手车交易为主,2009年人均纯收入5230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5850元,均低于街道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薄弱,近几年年均收入3—5万元,主要依靠承包地。全村现有党员25人,群众代表15名,村“两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3人,两名委员交叉任职。西八里村在全县属于民生问题村,在博昌属于相对后进村。   二、党工委采取的措施   结合西八里村的基本情况,街道党工委本着“抓党建就是抓根基,抓党建就是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开展了多项活动,主要有:50岁以下农村党员联户活动、领导干部轮流参加民主议政日活动及“三员两访一谈”活动。   一、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50岁以下农村无职党员与所有群众户联户。一方面提高了联户党员的党性意识,另一方面联户党员负责所联系群众户的思想动态,向他们传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各项政策,将村民的思想统一到街道党工委的部署决策上来。   二、领导干部轮流参加“民主议政日”。通过领导干部轮流参加民主议政日,进一步规范“1+5党内民主运行机制”,使票决、提案、质询、评议等切实成为提高党员群众积极性的、创造性的有效平台。今年西八里村共票决大事4件,推出了入党积极分子及道德平议会成员。其中在11月5日民主议政日上票决了“修建文化广场、维修水井、更换电线及变压器”等民生事项,以全票通过,反映了村民对改善当前生活环境的迫切愿望。   三、“三员两访一谈”活动。“三员两访一谈”活动指领导干部、包村干部、包村计生专干三职责任人员每月15日上午在村委办公室接待来访村民,下午下户走访了解情况,每月25日召开座谈会。通过“双访”活动,三职责任人利用从4月份到12月份这几个月的时间共走访83户党员及群众,搜集了105条意见及建议,了解了村民的想法及西八里村存在的具体问题,为下一步的改善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走访了解的情况,西八里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大多数村民主要以经营土地,从事草编等传统产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较低;   二是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僻,没有借上城市发展的东风,集体经济收入少而单一;   三是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满足不了党员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支部对年轻党员的培养不够,“两委”班子成员年龄也偏大,导致“两委”的工作创新不够,开拓进取的精神有所欠缺,全村发展比较慢。   四、具体的转化措施   按照县委县政府“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安排,县委党校对口帮扶西八里村,街道党工委和县委党校都非常重视,盖校长已经5次来到村里展开工作。在11月5日“民主议政日”上,舒校长发表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讲话,党员群众深受鼓舞。街道党工委不但配备专门的包村干部吃住在村,拨发了专项经费,还安排纪委书记吕友庆同志具体负责西八里村的帮扶转化工作,满书记也多次到西八里村参与工作的开展。经过党工委与县委党校几个月的共同走访调研,征求意见,与村“两委”确定了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帮扶转化措施:   一是多方筹措资金,迅速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春节之前,清除村南、村内东西、南北主要街道垃圾,建成垃圾集中放置点,逐步实现长期的户集村收,这项工作正在开展并已初见成效;明年之前,与县电业局协调好,切实解决电力不足、设备老化问题;12月15日,已与水利局等部门协调好,多方筹措资金5万元,对水井进行了维修,村民用上了健康、卫生的自来水;   二是细致深入的做好党员群众工作,确保明年顺利选出肯干、会干、能干的“两委”班子。利用年前人比较全,工作不是很忙的有利时机,全面走访党员群众,细致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并传达我们的一些思路,在明年的换届中选出肯干、会干、能干的“两委”班子。   三是抓好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拓宽增收致富路子。充分发挥好党校的优势,把老师请到西八里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提高素质,学习技能,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种植作物的科技含量,逐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四是落实好各项民主管理制度,维护村内和谐稳定。切实落实好民主议政、三务公开和“三员两访一谈”等民主管理制度,提前发现问题,靠前解决问题,维护村内的和谐稳定。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我们要抓住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契机,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明确西八里村发展方向,培养出适合西八里村发展的主导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问题。   一是解决当前问题与解决发展问题相结合。西八里村是民生问题村,我们必须及时解决一些当前的实际问题,但更要考虑西八里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三年之后全村的发展方向在什么地方,能不能培养出新的主导产业,能不能培养出年轻、有积极性、有活力的后备干部,这更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二是要依靠县直单位但不能依赖县直单位。要尽可能的协调好包村县直单位,来帮助我们搞帮扶转化,但不能完全依赖,还是要发挥自身作用,借外力激发内力,从村内部统一思想,培养新人,凝聚发展的合力。   三是要借好东风,以点带面,实现总体进一步提升。我们更要借好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东风,实现薄弱村的转化,使西八里村融入到新博城建设发展中来,做出更多的贡献,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伏郑村

  伏郑村始建于1404年(明永乐2年)由河北省枣强县郑氏迁至博兴县城西北建村,原名郑家庄后因隶属伏李镇管辖后更名伏郑村,以现在的标志坐落于潍高路南侧、离新县城两公里处,耕地面积1152亩,总户198户,人口687人,党员26人,其中女性党员3人,村民代表30人。按人分地998亩,人均1.46亩,以落实延包政策,村与农户签订了延包三十年承包合同,机动地154亩,主要用于农田基本建设和解决人地矛盾。   经济来源: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粮食生产以生产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棉花、蔬菜为主业,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水浇田。粮食生产以达到了吨良田(含两季),副业以草编为主,随着农业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实现,剩余劳动力多数外出打工和干起了服务业等。2010年集体收入15万元(土地承包收入),2010年人均纯收入5780元。   2011年,经村两委研究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筹资7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8000平方,并在公路两侧配套修建了排水沟以及建立长效机制修建垃圾池7个,票决保洁员2名,负责定期卫生清运。   伏郑村搞好新农村建设,修建全民健身广场一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伏邵村

  伏邵村   博昌街道伏邵村位于县城以西三公里,原潍高路西侧。全村270户,976人。耕地2627亩。以种植粮、棉、菜、建筑、运输、经商为主要产业,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7400元。   伏邵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村,为摆脱落后面貌,于2005年投资50万元修了一条村南北中心街和地沟,2007年投资3万元全村安装路灯80盏,2009年投资50多万元修了伏邵环村路,2010年投资40多万元把全村的街道全部修完,彻底解决了出门不便的难题。2010年秋后,投资近20万元修了村民健身广场一处。为解决浇地问题,伏邵村近年来投资20万元修建闸门两处,扬水站一处,清理了沟渠,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   近几年,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1+5”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坚持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提高了村里的透明度,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皂户村

  博昌街道皂户村位于县城以西,与淄博市高青县交界,全村现有215户,人口703人,耕地面积1365亩,党员24名,村民代表30人。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及运输业,村民农闲时到县城打工。2011年村集体收入5万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   2002年村集体投资10余万元为村民通街、整路,修建扬水站解决村民出行难、浇地难的问题。2003年投资78万元硬化村内路面7410平方米,2005年投资37万元(其中镇财政支付一部分)修建村外进村柏油路5000多平方米。2006年至2010年安装路灯,挖灌溉沟800多米,补占地款、办公室整修及美国白蛾防治等工作,共计投资40余万元。2011年至今投资10万余元,对村内办公室、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粉刷、亮化及环境综合治理工作。2012年投资42万元新修皂户至伏邵路6000平方米,投资13万元修建健身广场1560平方米;新上变压器两台,新建变压器屋子及线路改造共计投资8万余元。   近年来,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认真贯彻执行“1+5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广大村民每月都能了解村内财务收支情况,提高了村内政务、财务的透明度。2009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  

王楼村

  博兴县博昌街道王楼村自古至今,人杰地灵,是革命烈士王博昌的故乡。位于县城新城二路西侧,博昌二路以南,耕地1050亩。现有183户,623人,党员27名。村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运输、个体经商和建筑业等,2007年全村就已经实现无零就业家庭,2011年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8700元,   现王楼村党支部三人,村委会三人,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1+5”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和“民主生活会”等活动,扩大党内民主。王楼村近年来在计划生育达标迎查、党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走在了办事处前列,并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近几年王楼村积极筹措资金,为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并集体出资为全体村民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集体出资为全村183户家庭办理财产保险。   2009年开始实施旧村改造,共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达0.97亿元,居住户数207户,新村建成后将节约土地近130亩,土地节约率达37.6%。二期工程占地154亩,建筑总面积21.44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22亿元,包括居住区、商贸区、文教区等主体功能区,集居住、商贸、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既富有城市气息,又体现乡村风情的现代化精品社区。   村两委将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1+5”基层民主运行机制,扩大党内民主,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更好地带领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王楼村“两委”2011年4月完成换届,现有“两委”成员6人,其中支部三人,分别是王丕强(书记)、王兆森、王会三;村委三人,分别是王芳(女,村委主任)、王向升、许振荣(女)。   王丕强从1988年3月至今任王楼村支部书记,自上任以来先后为村内修了路、安装了自来水、安装了路灯、集体为村民交纳新农合保险、水费、契约式保险等,2009年开始旧村改造。王丕强书记2011年被授予“功勋支部书记”荣誉称号,曾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村支部书记称号,是-、第十七届县人大代表。  

伏田村

  伏田村,位于博兴县城西北1公里处。全村274户,987人,党员26人,耕地1583亩。村主导产业是种植和运输业。近年来,伏田村因地制宜,以“发展特色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搞好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12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人均纯收入9900元。先后荣获了“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会建设共建单位”、“山东省第一批清洁工程示范村”“山东省农业机械协会会员”、“滨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滨州市模范村”、“滨州市重点农机合作社”“博兴县城乡清洁工程示范村”、“博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博兴县新农村建设带头村”、“博兴县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博兴县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伏李村

  伏李村位于博兴县城西北三公里处,全村现有150户,560人,党员27人,群众代表30名,耕地842亩,伏李村逐步形成以芹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的种植格局,全村共种植芹菜3000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   伏李村作为街道农企对接的试点村,积极探索上级部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帮扶企业大力支持的农村建设新路子。   2010年投资3万多元,盖起变压器屋1间,并重新安装路灯27盏,协调电业局投资10余万元进行电改,新上100千瓦变压器一台,低压电盘1套,更换电线杆9根,铺设电缆1000余米,解决用电安全问题。   村“两委”带领村民积极打造县级生态文明村。2011年投资3.6万元对村内主道路两侧墙壁进行粉刷美化;投资1.8万元修建排水沟;投资1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装修;配备保洁员2名、垃圾车2辆、垃圾桶10个,形成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  

伏栾新村

  伏栾新村(2011年1月由伏栾村改称为伏栾新村)位于新城三路以东,博城二路以北,行政中心向西500米。全村88户,人口325人。主导产业以木器加工、拖拉机维修、珍珠岩保温材料,外出务工为主。集体收入靠占地补偿款。2011年村集体收入170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   在大力提倡建设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伏栾新村从2009年开始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先后拆迁旧房屋60户,450间,补偿金额达60余万元。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配套齐全的伏栾新村小区一期工程。于2011年1月22日通过抓阄都分到了满意的住房,喜迁新居,村民们的心情非常的喜悦。   2012年3月份又投资25万元搞起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工程,大大改善了居住环境。伏栾新村小区二期工程将投资3500万元,建成120户住房、综合办公楼、老年公寓等配套设施工程。现在基础桩已经完工,预计年底主体全部竣工。   早在2003年全村村民每人每年分到3500元的生活补助款。从2006年涨到了每人每年4000元,60至64岁的老年人每月400元,65以上的老年人每月450元,春节每人补100元,65以上的补200元。村委还出资集体办理了新农合、新农保、财产保险等福利事项,让村民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生活无忧无虑,精神面貌焕发。   近年来,伏栾新村“两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县委、县府的号召,坚持村务、政务、财务三公开。贯彻执行“1+5党内基层民主运行机制”,使党建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有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化解了基层矛盾,解决了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下一步伏栾新村将继续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建设美好家园。成为全县一流的宜居小区。  

伏路村

  伏路村位于博兴城区西北5公里处,西与淄博市高青县相连,北与博兴县庞家镇相接。全村现有人口460人,耕地面积867亩,以种植蔬菜为主,兼种粮食、棉花等作物。为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近年来村里部分种菜户到湖滨、曹王、兴福等地承包土地,大规模种植芹菜,使的村民总种植面积达到1500余亩,2008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   两年来,伏路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成了对村内电网的改造,为村里各项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二是对村庄内所有街巷进行全部硬化、亮化,方便村民生活;三是多方筹集资金80余万元修建了村文化广场,并购置了部分体育器材,丰富群众了的业余生活;四是投资39万元建设了村老年公寓,让广大村民老有所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村文化广场和老年公寓。整个广场由水池、健身广场、门球场、草坪等四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全部安装路灯。其中,水池长40米,宽30米,全部石头衬砌,设有上下人行道,并安装有青石栏杆和观赏阶梯,整个建筑古朴典雅,景色秀丽;健身广场全部由混凝土制成,有篮球场和健身器材,方便村民健身娱乐;门球场按照标准尺寸建成;草坪种植了法桐、栾树、紫薇雪松等十余种花草树木,整个草坪绿树成荫,空气清新。   村老年公寓位于广场西侧,共30间15户,每户厨房、厕所、自来水等设施齐全,设计科学、质量上乘,解决了村老年人的养老顾虑,让他们感到了新社会得温暖。   下一步,伏路村将进一步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美化村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努力将全村建成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先进典型。  

永和村

  永和村位于博昌街道办事处新城二路北首5公里处,全村总面积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45亩,有118户,445口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30人(其中18人为党员交叉任职)。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汽车运输业,近年来村里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业及农民增产、增收。2011年村集体收入为16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   2004年至2006年,先后投资40万余元硬化了村内主要街道,安装了路灯,街道两旁栽种了柿子树。现在全村主要街道已全部实现亮化和美化,农村“三大堆”现象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投资20余万元,新建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健身广场,各种健身器材齐全;投资5万元,建设了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自2005年开始,村每年为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00元补助,对应征入伍和考入大学的青年发放500元奖励。村自来水入户率达100%,电话进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全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无违法生育,晚婚晚育率100%。2011年被县委组织部授予“村级工作规范化建设示范村”。  


西八里村特产大全




西八里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