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大方县 >> 响水乡 >> 响水村

响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响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响水村简介

  响水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北面与凉水村接壤,南与以拉村接壤,东与竹园乡老街村拉壤,西与前进村接壤。东西相距1.7公里,南北相距1.6公里,总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158.1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7个村民组,1337户,3450人,少数民族人口1450人,占总人口的32%。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花生等。
  本村距毕节飞雄机场2.5公里,村两委积极发展全村经济,先后建立了柯农桥养鹅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帮助全村农民获取增收致富信息。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3450人 农业人口:3150人 非农业人口:300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58.1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大井组,小桥组,平桥组等1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1202 551600 -- 查看 响水村谷歌卫星地图

响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响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古打村

  古打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西北面,距县城26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西与毕节飞雄机场,东与凉水村毗邻,北与官寨村毗邻。东西相距4公里,南北相距3公里,总土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100亩,其中田占275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2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7个村民组,768户,2786人,少数民族人口529人,占总人口的19%。地貌属高原山地,东南地势平坦,西北有青龙山穿村4公里,有新基河流经过。山环水绕,背靠青龙山,气候温和。林地面积4850亩,森林覆盖率25%。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早熟蔬菜基地、玉米制种基地、烤烟、油菜、花生、叶子烟等。   毕节飞雄机场修建跨越古打村平原,麻窝,罗寨3个村民组,机场北有古打村金秋梨种植基地,现金秋梨基地见成效,果实己大量投入市场。早熟无公害蔬菜基地距飞机场1公里。玉米制种基地覆盖全村。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立了古打村辣椒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形成了以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的生产方式,建立了古打村玉米制种基地,大力发展玉米制种,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帮助社会提高了绿色玉米种植科技含量。      --人口总数:2786人 农业人口:277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彝族,蒙古,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古打,曾寨,平原,树子等17个组 生产总值:98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辣椒,烤烟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曾寨   --自然条件: 资源:青龙山(林地)   

新基村

  新基村位于大方县西部,响水乡政府所在西面,距县城35公里,北面与粮丰村接壤,南与官寨村接壤,东与古打村拉壤,西与小坝镇河尾村接壤。东西相距8公里,南北相距4公里,总土地面积12.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480亩,水田330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3个村民组,451户,1608人,少数民族人口113人,占总人口的81%。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林地面积6300亩,森林覆盖率55%。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花生等。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帮助全村农民获取增收致富信息。建立养牛基500平方米,发展树育苗基地,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1608人 农业人口:160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2.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苗族,蒙古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新基组等1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82.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林地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万寨组   

岔河村

  岔河村位于大方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东面,距县城2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2.5公里,西与青山村接壤,东与核桃乡文坪村接壤,南与竹园乡醒母村接壤。北与沙湾村接壤,东西相距5公里,南北相距5公里,总土地面积2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3610亩,其中田占325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2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0个村民组,618户,2350人,少数民族人口1080人,占总人口的18%。地貌属高原山地,有响水河中上游流域经过。山环水绕,气候温和。林地面积7300亩,森林覆盖率41%。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杉、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半夏、党参、何首乌、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等。   村两委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建立蔬菜大棚10个基地2.8亩,养猪基地520个平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7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积极为基地提供信息服务,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帮助农民更好地实现致富增收。      --人口总数:2350人 农业人口:2399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2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蒙古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岔河组等1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70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皱椒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岔河组   

拉鲁村

  拉鲁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西北面,距县城30公里,北面与八堡乡八一村接壤,南与岔河接壤,东与竹核桃乡文坪村拉壤,西与沙湾村接壤。东西相距3公里,南北相距3公里,总土地面积4.2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497亩,水田280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5个村民组,267户,1108人,少数民族人口801人,占总人口的81%。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林地面积3500亩,森林覆盖率50%。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烤烟、油菜、花生等。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   --人口总数:1108人 农业人口:110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亩开组,拉鲁组,水田组,头道组,月亮组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名特产品:水花酒 办公所在地:拉鲁组   

火山村

  火山村位于大方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东北面,距县城39公里,北面与八堡乡水洞村接壤,南与粮丰村接壤,东与沙湾村金一组接壤,西与小坝镇新场村接壤。东西相距2公里,南北相距1.7公里,总土地面积3.4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473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3个村民组,333户,1260人,少数民族人口123人,占总人口的11%。地貌属高原山地,东西、南北地势山高坡陡。气候温和。林地面积1404亩,水田135亩。森林覆盖率51%。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猪、兔等,中药材有黄柏、何首乌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等。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3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人口总数:1260人 农业人口:1249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3.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汉族,蒙古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火山组,水洞组,塔坝组 生产总值:37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辣椒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火山组   

飞雄村

  飞雄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南面,距县城23公里,北面与双山镇沙子村接壤,南与官寨村接壤,东与前进村接壤,西与吊兰村接壤。东西相距3公里,南北相距2.5公里,总土地面积5.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30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0个村民组,555户,3120人,少数民族人口735人,占总人口的35%。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有响水河环绕,山环水绕,气候温和。林地面积1625亩,森林覆盖率25%。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烤烟、油菜、花生等。   飞雄村全体群众正大力支持毕节飞雄机场建设,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8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立了烤烟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形成了以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的生产方式,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起到很大的辐射作用。      --人口总数:3120人 农业人口:311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蒙古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街上组,松林组等1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9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吊兰村

  吊兰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西面,距县城32公里,北面与官寨村接壤,南与飞雄村接壤,东与官寨村拉壤,西与梨树镇村接壤。东西相距3公里,南北相距7公里,总土地面积7.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235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0个村民组,585户,2309人,少数民族人口231人,占总人口的81%。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林地面积530亩,森林覆盖率32%。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花生等。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帮助全村农民获取增收致富信息。建立金果林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2309人 农业人口:2300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白路组,吊兰组,山脚组等1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692.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皱椒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吊兰组   

前进村

  前进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西面,距县城32公里,北面与古打村接壤,南与双山沙子村接壤,东与响水村拉壤,西与飞雄村接壤。东西相距5公里,南北相距4公里,总土地面积7.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921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7个村民组,634户,3050人,少数民族人口231人,占总人口的70%。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花生等。   本村紧挨毕节飞雄机场,全村群众积极支持毕节飞雄机场建设。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帮助全村农民获取增收致富信息。建立辣椒基地1000多亩,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3050人 农业人口:304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以堵组,胜利组等1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9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皱椒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前进组   

粮丰村

  粮丰村位于大方县西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西北面,距县城3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西与小坝镇踏塔新村接壤,东与沙湾村接壤,南与火山村接壤。北与新基村接壤,东西相距5公里,南北相距5公里,总土地面积12.2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60亩,其中田占824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2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20个村民组,762户,3381人,少数民族人口1122人,占总人口的33%。地貌属高原山地,气候温和。林地面积11560亩,森林覆盖率41%。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杉、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半夏、党参、何首乌、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等。   村两委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建立高蜜桃种植基地30亩,李子种植20亩,。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积极为基地提供信息服务,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很大程度地发挥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帮、带的作用。   --人口总数:3381人 农业人口:3371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2.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小学组,太山组,转山组等2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946.6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皱椒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小学组   

青山村

  青山村位于大方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北面,距县城29公里,北面与沙湾村接壤,南与竹园乡歹鸡村接壤,东与岔河村拉壤,西与凉水村接壤。东西相距3公里,南北相距5公里,总土地面积8.1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478.5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2个村民组,688户,2379人,少数民族人口1582人,占总人口的66.4%。地貌属高原山地,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花生等。   本村距毕节飞雄机场6公里。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帮助全村农民获取增收致富信息。建立辣椒基地1000多亩,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2379人 农业人口:2360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8.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青山组等1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713.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皱椒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青山村   

凉水村

  凉水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北面,距县城27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西与古打村接壤,东与青山村接壤,南与响水村接壤。北与粮丰接壤,东西相距2公里,南北相距5.6公里,总土地面积12.3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659.5亩,其中田占179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45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2个村民组,627户,2517人,少数民族人口422人,占总人口的19%。地貌属高原山地,东南地势平坦,北有青龙山穿村1公里,有凉水河流经过。山环水绕,背靠青龙山,气候温和。林地面积4220亩,森林覆盖率40%。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烤烟、油菜、叶子烟等。   村两委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建立杂交玉米基地250亩,皱椒750亩,大豆基地410亩。距飞机场5公里。本村地理位置东西是河谷,南面是粮仓,北面大部分是森林和天然林地,一年后将是毕节飞雄机场飞机起降的观赏点,夏天是旅游的避署点。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7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立了凉水村皱椒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750亩,形成了以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的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杂交玉米制种,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帮助社会提高了绿色玉米种植科技含量。      --人口总数:2517人 农业人口:2506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2.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59.5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彝族,蒙古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   --所辖村:凉水组,和平组,寨子组,联盟组,坝子组等12个组 生产总值:755.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皱椒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凉水组   

沙湾村

  沙湾村位于大方县东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东面,距县城30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西与八堡乡水西朗村接壤,东与核桃村接壤,南与粮丰接壤。北与八堡乡水洞村接壤,东西相距8公里,南北相距2.5公里,总土地面积2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547亩,其中田占660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8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8个村民组,738户,2936人,少数民族人口422人,占总人口的18%。地貌属高原山地,东南地势平坦,有沙湾河流经过。山环水绕,气候温和。林地面积6130亩,森林覆盖率41%。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杉、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半夏、党参、何首乌、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等。   村两委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建立杂交玉米基地230亩,水稻基地210亩。距毕节飞雄飞机场13公里。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8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立了立杂交玉米基地230亩,水稻基地210亩,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帮助社会提高了绿色玉米种植科技含量。      --人口总数:2936人 农业人口:2924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74.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仡佬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杉树组,偏坡组,瓦房组,梨树组等1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880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沙湾组   

以拉村

  以拉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南面,距县城23公里,北面与响水社区接壤,南与双山镇幺塘村隔河相望,东与竹园乡竹园村毗邻,西与前进村隔河相望。东西相距3公里,南北相距3.5公里,总土地面积6.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554.9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6个村民组,643户,2538人,少数民族人口317人,占总人口的12%。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有响水河环绕,山环水绕,气候温和。林地面积1625亩,森林覆盖率25%。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烤烟、油菜、花生等。   以拉村将修建客货两用火车站要(响水物流货运中心),杭瑞高速公路、隆黄铁路、成贵快铁将经过以拉村境内,现杭瑞高速公路正在修建中。杭瑞高速公路联络线出口距毕节飞雄机场4公里。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8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建立了以拉村辣椒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形成了以公司、农户、基地、协会的生产方式,建立了以拉村葡萄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葡萄种植,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起到很大的辐射作用。      --人口总数:2510人 农业人口:9人 非农业人口:2501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54.9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苗族,仡佬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以拉组,营脚组,新井组,大塘组,茶园组,竹丰组 生产总值:15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辣椒,烤烟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以拉组   

官寨村

  官寨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响水乡政府所在地西北面,距县城3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西与吊兰村接壤,东与古打村接壤,南与前进村接壤。北与小坝镇中屯村接壤,东西相距3公里,南北相距7公里,总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369亩,其中田占261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2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0个村民组,518户,2069人,少数民族人口396人,占总人口的19%。地貌属高原山地,气候温和。林地面积8325亩,森林覆盖率35%。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杉、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羊、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半夏、党参、何首乌、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等。   村两委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建立高粱种植基地420亩。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积极为基地提供信息服务,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先进传媒的帮助下,基地运行良好,帮助农民更好地实现致富增收。      --人口总数:2069人 农业人口:2056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67.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苗族,蒙古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这惠   --所辖村:官寨组,法路组,大树林组,塘坎组,罗冲组等1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379.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红高粱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15934709041   

响水村

  响水村位于大方县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北面与凉水村接壤,南与以拉村接壤,东与竹园乡老街村拉壤,西与前进村接壤。东西相距1.7公里,南北相距1.6公里,总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158.1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1340米,年日照1163小时,日均气温13.45℃,降雨量976毫米,无霜期265天。   全村17个村民组,1337户,3450人,少数民族人口1450人,占总人口的32%。地貌属高原山地,南北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植被种类多样,阔叶林和针叶林交错分布,主要有赤松、马尾松、杉、漆、桃、李、杏梨等。动物有马、牛、猪、兔等,中药材有杜仲、黄柏、银花、半夏、党参、何首乌、板蓝根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有辣椒、油菜、花生等。   本村距毕节飞雄机场2.5公里,村两委积极发展全村经济,先后建立了柯农桥养鹅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站点建在村活动室,站点布局合理,能更好地帮助农民朋友提供信息技术。建立远程教育播放户26户,覆盖全村各组,能有效地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农村适用技术、计划生育等信息。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扎实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帮助全村农民获取增收致富信息。带动全村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3450人 农业人口:3150人 非农业人口:300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58.1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所辖村:大井组,小桥组,平桥组等1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 名特产品:皱椒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响水村特产大全




响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