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启村位于大方县西南部,东与理化乡偏坡村相连,西、南与高店乡石桅村、营兴村接壤,北接珠场村,距大方县城18公里,距小屯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有耕地5000亩,其中稻田300亩,下辖10个村民组,875户,3445人,居住有哈伲、仡佬、水、苗、彝、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51人。法启村地质概貌主要为山地与河谷,山地面积占4%,梯田占60%,地势呈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070米,年日照时间为1333小时,无霜期为270天,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年均气温为16摄氏度。矿藏主要有优质无烟煤、大理石等,农产品主要以玉米、水稻、芸豆、大豆、生姜等为主,经济林木有红果、柑橘、柚子、桃子、李子、核桃、板栗、花椒、杏子、梨树等10余个品种。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有“七十二道鸡道拐”、“一对蜡”、“象鼻搅水”、“支嘎阿鲁湖”和“文笔”等自然景致。法启村建有基层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55名,其中农民党员53名,占党员总数96.3%。2010年,人均收入3026元人民币,人均粮食收入320公斤。这里交通便利,所辖10个村民组均已通车,大方至法启油路贯穿全村,现建有法启码头与洪家渡库区相连和拟建隆黄铁路法启货运站、火电厂运煤大道等。法启村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民族和谐,以“秀才村”著称,欢迎四方有识之士旅游投资。
--人口总数:3445人 农业人口:344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汉族,水族,苗族,哈伲,彝族 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 生产总值:10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西南屯启种植园 名特产品:米酒,河鱼,河虾 办公所在地:法启村一组
--自然条件:法启村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070米,常年气候温和,年日照量1333小时,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气温16摄氏度。 资源:大理石,煤炭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1208 | 551600 | -- | 查看 法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大田村 |
大田村位于小屯乡东部,东临羊场镇平寨村,理化乡营盘村,南接理化乡金鸡村,西靠小屯乡珠场村、市院村,北抵小屯乡滑石村。村民委员会驻地距小屯乡政府5公里,距大方县城10公里。全村土地面积10.17平方公里,辖15个村民组,共4435人(2011年普查结果),耕地面积4064.6亩。 大田村近年来的经济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以岔河生态养殖示范服务基地为带动,调整产业结构,取得明显的成效。 大田村党支部共有党员47人,近年来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全村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人口总数:4435人 农业人口:4424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0.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64.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蒙古”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田组”,“红旗组”,“陡滩组”,“半坡组”,等15个组 生产总值:97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岔河生态养猪示范服务基地” 名特产品:“生态猪”, “中药材” 办公所在地:小屯乡大田村大田组 --自然条件: 资源:林业 中药材 |
滑石村 |
滑石村位于小屯乡东北部,东接羊场镇穿岩村,南连大田村,西靠市院村,北临大方镇路唐村,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距大方县城10公里,辖26个村民组,总人口5699人。由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滑石村60%的耕地都进行了退耕还林。境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气候温和,是人居的理想佳处。近年来,随着境内生态的不断恢复,滋生了许多名贵中药材,其中以天麻最具代表性。滑石村极具生态优势,是发展畜牧养殖和中药材种植的理想之地,欢迎四方朋友来滑石观光旅游,投资创业。 --人口总数:5699人 农业人口:569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穿青人 发展口号:依托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畜牧业、中药材种植业。 --所辖村:龙滩,弯子,兴寨,梨树,长田,放山,八一,德跨等24个组 生产总值:350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 名特产品:天麻 办公所在地:滑石村滑石组 --自然条件:海拔1500-1900米,日照量270天,平均气温18摄氏度,无霜期310天。 资源:森林资源,优质天麻,名贵中药材,成片小杜鹃 |
石墙村 |
石墙村位于小屯乡北部,东抵小屯乡滑石村,南接小屯乡市院村,西与大方镇金星村隔河相望,北与大方镇新铺村大方火电厂接壤。村委会距小屯乡政府不足1公里,距大方县城11公里。全村面积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0亩,辖11个村1102户3796人。石墙村交通便利,大方至法启码头油路、贵毕高速公路贯穿全村。年近来,石墙村在乡远教站的帮助下,依托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逐步建立定位成大方县城肉鸡供应养殖基地,全村现建有肉鸡养殖基地2个,养殖专业户63户,散养户150余户,日供应优质肉鸡500羽以上。石墙村豆制品加工业发达,建有豆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大方县石老祖公豆制品有限公司,所注册的“九股水”牌系贵州省著名商标,“九股水”牌系列豆制品远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东南亚各国。 石墙村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可开发项目众多,全村又处于大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范围,发展潜力巨大,欢迎四方宾朋来石墙旅游投资。 --人口总数:3796人 农业人口:3735人 非农业人口:61人 --行政区面积:4.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 发展口号: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全村可持续发展 --所辖村:石墙,瓦窑,屯中,屯华,乌栖,营盘,屯山,架木,樱桃,杨柳, 生产总值:21486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肉鸡养殖基地,豆制品加工 名特产品:九股水牌系列豆制品 办公所在地:小屯乡石墙村石墙组 --自然条件:全村地形呈东高西低,海拔在1200—1450米之间,以山地为主,全年气候温和,日照量280天,无霜期340天,平均气温18摄氏度。 资源:优质无烟煤,石龙洞旅游资源 |
市院村 |
市院村位于大方县西南部,距县城13公里,系小屯乡政府所在地的村。市院村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土3.2平方公里、田3.6平方公里,海拔1280米;主产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土豆、小麦、大豆、辣椒等。以精品刺梨为主要经济作物;全村1687户、5778人、其中男2915人、女2863人、人均年收入:3260元。 --人口总数:5778人 农业人口:5354人 非农业人口:424人 --行政区面积: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回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科技兴村 教育兴村 教育强村 --所辖村:市院组,竹林组,碾子组,屯林组,屯兴组,花洞组,屯沙组,蚂蝗 生产总值:376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小屯村市院村刺梨基地 名特产品:斗棒,豆干,梨子,大蒜 办公所在地:小屯乡市院村大坡顶 --自然条件:小屯乡自然条件较好,是通往子噶阿鲁湖入口的必经之道。 资源:大方县小屯乡市院村 |
法启村 |
法启村位于大方县西南部,东与理化乡偏坡村相连,西、南与高店乡石桅村、营兴村接壤,北接珠场村,距大方县城18公里,距小屯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总面积4.5平方公里,有耕地5000亩,其中稻田300亩,下辖10个村民组,875户,3445人,居住有哈伲、仡佬、水、苗、彝、汉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651人。法启村地质概貌主要为山地与河谷,山地面积占4%,梯田占60%,地势呈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070米,年日照时间为1333小时,无霜期为270天,年降雨量为1100毫米,年均气温为16摄氏度。矿藏主要有优质无烟煤、大理石等,农产品主要以玉米、水稻、芸豆、大豆、生姜等为主,经济林木有红果、柑橘、柚子、桃子、李子、核桃、板栗、花椒、杏子、梨树等10余个品种。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有“七十二道鸡道拐”、“一对蜡”、“象鼻搅水”、“支嘎阿鲁湖”和“文笔”等自然景致。法启村建有基层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55名,其中农民党员53名,占党员总数96.3%。2010年,人均收入3026元人民币,人均粮食收入320公斤。这里交通便利,所辖10个村民组均已通车,大方至法启油路贯穿全村,现建有法启码头与洪家渡库区相连和拟建隆黄铁路法启货运站、火电厂运煤大道等。法启村土地肥沃、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民族和谐,以“秀才村”著称,欢迎四方有识之士旅游投资。 --人口总数:3445人 农业人口:344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汉族,水族,苗族,哈伲,彝族 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 生产总值:10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西南屯启种植园 名特产品:米酒,河鱼,河虾 办公所在地:法启村一组 --自然条件:法启村东高西低,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070米,常年气候温和,年日照量1333小时,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均气温16摄氏度。 资源:大理石,煤炭 |
珠场村 |
珠场村位于大方县城北部15公里,大方至珠场公路15里处,大方至珠场油路通全村7个组,交通极为方便。 资源优势:小屯乡有灌木林草地1357公顷,是牛羊的主要放牧地,有毒有害植物少,利用价值大,放牧时间长,从早春至初冬均可以放牧。珠场村有宣慰墓、财神庙、杨家院等人文资源,有珠场特色的灰腌豆干。 市场优势: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业是个新兴产业,随着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健欲望的增强,是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业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们可以断言,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永远是“朝阳产业”,是市场的需求,是人们减缓压力,返璞归真的需要,是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需要。 社会经济条件 1、劳动力资源;有劳动力1320个。 2、土地资源(园区土地面积及状况):珠场村土地总面积51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80公顷,林地180公顷,未利用地30公顷。 3、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自来水管13000米,解决珠场2800多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沼气池45,建成“黔西北民居”60栋。珠场村有一个简易的村级卫生室,群众看病十分困难。 房屋状况 珠场村规划的核心地区目前已经有60栋民居按照黔西北民居的模式建设完成,有200多户民居仍然是近代的建筑模式,需要改造。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珠场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远远赶不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步伐,目前,在村有破旧的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各1个,小学有简易篮球场1个。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