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三明 >> 沙县 >> 南阳乡

南阳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阳乡谷歌卫星地图)


南阳乡简介

  沙县辖乡。1958年建红专公社,后更名南阳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南阳、竹山、华村、坡科、西坑、大基口、大基、本科、凤坡洋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乡镇工业有石板材、竹凉席、食品加工。境内罗岩庙,为县重要古迹。.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万人 66平方公里 350427203 365000 0598 查看 南阳乡谷歌卫星地图

南阳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凤坡洋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凤坡洋村谷歌卫星地图
木科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木科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基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大基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基口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大基口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坑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西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坡科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坡科村谷歌卫星地图
华村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华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竹山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竹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阳村 ·沙县旅游·沙县特产·沙县十大特产·沙县十景·沙县名人·沙县 0

----

查看 南阳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阳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凤岗街道

   凤岗街道街道办事处座落于闽江一级支流沙溪的西北岸和二级支流东溪的东、西两岸之盆地,辖域版图呈西南——东北长方状斜向贯穿于沙县中部。东南面、正南端一带,濒临沙溪,与虬江街道、三明市洋溪乡隔溪相望;西南面,与三明市陈大镇接壤;西北、正北和东北端,分别与富口和高桥镇相邻。西部、北部、东部三面高山、丘陵环列,山林地25.28万亩,耕地13122.47亩,林地174087.85亩、其中竹林39417亩;松、杉、毛竹、水力等森林资源和花岗岩、砂石、粘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全街道森林覆盖率74%。东南部,为地势平坦宽阔的盆地,盆地中心自古即为沙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现城区建成区约16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下辖大洲、西门、西山、北门、东山、庙门、西霞、根坑、村头、际口、际核、古县、西郊、垅东、水美、井后、龙坑、灵元、三姑、际岩等20个行政村村民委员会和石桥、城西、府前、莲花、城北、城东、东门等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置了143个村民小组和114个居民小组,城郊自然村落77个、较大自然村36个,社区共建单位147个、共建安全文明小区25个。   -   气候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处北纬26。06’—26。41’、东经117。32’—118。06’之间。地处沙县中心的凤岗,依山傍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9℃;1月平均气温9.4℃,7月平均气温27.2℃;最高气温40.1℃,最低气温-7.1℃;≥10℃积温6135℃;年降水量1583毫米。   -   特产   适宜发展各种种植、养殖业,基本形成城郊型农业之专业化、规模化、工厂化的生产格局,是闽中、闽西北各市县较大的生猪、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和县内板鸭生产的原料供应基地。有笋干、香菇、茶叶柑桔、花柰、板鸭、竹凉席、陶器等名优土特产品;   -   社会事业   “沙县小吃”、“沙阳板鸭”以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名闻遐迩。小吃一条街、文化一条街和步行一条街亦独具地方特色。邮电通讯设施完善,电话普及全街道家家户户,道路设施完备,全街道20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辖区内共有省市属、机关企事业等单位200多家,高素质的人才集聚。县城建成区在不断扩大,规划面积为18平方公里的三明市省级高新科技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已在城区北侧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与沙县县城南民营科技工业园和正在兴建中的金古开发区、三明沙县机场仅隔二、三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是以三明市为中心、以永安和沙县为两翼的城市群体体系中的重点城镇建设区域。  

虬江街道

   虬江街道位于福建省沙县城区、沙溪南岸。东与高砂镇、南阳乡接壤,南与大洛镇、南霞乡毗邻,西南与梅 街道一角列区洋溪乡交界,北与凤岗街道隔沙溪河相望。2003年9月由原虬江乡、琅口镇撤并整合设立,虬江街道现辖街道办事处办公大楼在沙县嘉禾路1号。全境总面积114.14平方公里,辖金泉、水南、洋坊、墩头、长红、管南、琅口、茅坪、镇头、柱源、茶丰峡、后底、麦元、田口、曹元、田坑、肖墩、安坪、山峰19个行政村和城南、翠绿社区2个社区居委会。其中金泉村、水南村、洋坊村地处沙县城区,属城中村。辖区总人口约2.6万人,土地面积114.14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120767亩,耕地面积17637亩。有19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2个村民小组;4636户17189人。虬江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建设“海西明珠”发展大局,围绕构建“一城三地”总体目标,按照“强工兴农、提升三产、再造新城、跨越发展”的工作思路,精于谋划,强化项目,优化服务,做大体量,做优特色,着力推进虬江街道各项工作,全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沙县建设生态工贸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   自然资源   虬江街道境内丘陵起伏,群山环抱,山水相间,溪流密布。沿沙溪河及南溪、洛溪、村尾溪三条支流一带村庄多属丘陵盆地,地势平坦,多数行政村所在地海拔在100—140米之间,所在地海拔在220米左右,山峰、安坪村海 拔在500—550米左右。辖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255—297天,初霜期出现于11月下旬,晚霜多终止于2月下旬,年平均降雨量1510—1840毫米,以5—6月雨量最多。境内气候温缓,年平均气温19.3℃,7月份最热,一年四季明显,夏有炎署,冬有霜雪,雨水充沛,雨量集中,干湿明显。街道自然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114481亩,其中毛竹山面积39903亩。活立木蓄积量34.01万立方米,毛竹立蓄量900.89万根。现有耕地面积17637亩,其中水田16482亩,旱地1155亩。水果面积8539亩,茶叶面积2624亩,其中千亩烟叶示范项目烟叶种植面积增加300亩,新垦果园230亩,新植果树1万株,金泉、琅口百万只养鸭基地建设顺利。辖区水资源丰富,有畔坑垅水库、田坑水库、罗坑水库、下村洋水库、七里坑水库、墩南渠道等,流域广、水量充沛,为农业生产灌溉提供良好条件。水能资源方面也十分丰富,省属沙县城关水电有限公司,县属沙县琅口电站、沙县虎跳电站都在虬江境内。矿产资源方面主要有钾长石、高岭土,花岗岩等,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青州镇

  沙县辖镇。1958年为青州乡,同年归万能公社,1963年并入高砂公社,1972年析建青州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36公里。面积140.7平方公里,人口2万。鹰厦铁路、205国道、沙溪河过境。辖青州、澄江楼、胜地、涌溪、管前、坂山、异州、洽湖、溪坪、后洋、前山、朱源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蔬菜。工业有纺织、竹制品、化工、建材、造纸。.  

夏茂镇

  沙县辖镇。1958年建夏茂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9公里。面积210.6平方公里,人口3.2万。205国道过境。辖东街、中街、西街、俞邦、松林、倪居山、乐厝、李窠、洋元、大布、水头、儒元、上碓、岩坑、罗坑、车溪、岩观、后垅、洋邦、长阜、溪口、新建、瓦溪23个村委会和夏茂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晒烟、蔬菜、茶叶、水果。境内有文昌宫、罗帮塔、俞肇墓等古迹。   夏茂镇地处沙县西北部,与将乐、顺昌、明溪三县毗邻,福银高速公路、304省道和向莆快速铁路贯穿全境,京福高速公路在我镇有互通口,距县城38公里。土地总面积24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夏茂镇辖2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7万人,全镇70%的劳动力外出。    夏茂镇年平均气温19.2℃,无霜期290多天,年降雨量1700毫米,是沙县的粮食主产区、沙县小吃发源地和苏区县重点乡镇,也是省级文明乡镇、省级商贸重镇和三明市小城镇建设中心乡镇。    夏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建镇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境内有0福建省委沙县特别支部旧址——文昌宫、全省著名的女子佛教圣地——天湖净寺及桃源洞、进谷桥等一批人文景观,有西山崖景区、溪口瀑布等一批自然景观。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古代有唐朝高僧惭愧大师潘了拳、清朝武探花罗英笏,现代有原0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将军,厦门大学资深教授邓子基,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省政协副主席邓力平,原省社科院院长严正等一批名人。    近年来,夏茂镇坚持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创新工作载体、健全工作机制,围绕打造“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城建重镇、文化名镇”目标,全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业产业特色明显,依托金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信托公司平台,加大土地流转,流转率达76%,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亩现代烟草基地、永辉农超对接大棚蔬菜基地、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水稻育种基地、宏苑茶业、铁皮石斛、太子参等一批项目,形成粮食、烟叶、茶叶、中药材和水稻制种等主导产业。工业生产规模发展,建成金茂和茁芜山两个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1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初步形成食品、木竹加工等产业。小吃产业蓬勃发展,从业人员达1.8万人,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镇村面貌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镇区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集镇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商贸、人气不断集聚。社会事业协调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朝着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和谐”的新夏茂迈进。   

高砂镇

  沙县辖镇。1958年建高砂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5公里,距三明机场19.5公里。面积164.9平方公里,人口1.8万。鹰厦铁路、205国道和沙溪河并贯全境。辖高砂、椒畔、岭兜、端溪、上坪、阳溪、樟墩、龙慈、龙江、渔珠、冲厚、小洋、柳源、员砿溪14个村委会。有煤、石英石、石灰石、铌钽等矿藏。农业主产水稻、淡水鱼。工业企业有化工、建材、手工艺等。.  

高桥镇

  沙县辖镇。1958年建0公社,1961年改称高桥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79.6平方公里,人口1.4万。205国道过境。辖高桥、安田、官庄、新坡、黄溪坑、上里、正地、杉口、官林窠、上坑、桂岩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乡镇工业有竹木加工、造纸、包装、食品、水电、轻纺化工。.  

富口镇

  沙县辖镇。1952年成立富口区,1958年建东风公社,1963年改富口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233.1平方公里,人口1.5万。辖富口、岩地、白溪口、延溪、姜后、池村、洋花坑、白溪、柳坑、荷山、郭墩、堆积坑、盖竹、山氽、罗溪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乡镇工业有冶金、造纸。境内有七仙洞和萝卜岩楠木种源自然保护区。.  

大洛镇

  沙县辖乡。1958年建上游公社,后称洋溪公社,1960年改大洛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万。205国道过境。辖官昌、昌荣、高坑洋、后溪、中洋、华口、前村、陈山、文坑、山漈、宝山11个村委会。205国道过境。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蔬菜。是县毛竹基地。乡镇工业有水泥、造纸、竹制品加工。官昌水库在境内。.  

南霞乡

  沙县辖乡。1958年建南坑仔公社,1984年改南霞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西坑仔、龙泉、洋岭、下洋、东周、龙松、松树坑、霞村、蒋坡、茶坪、溪源11个村委会。其中洋岭村被省政府评为“明星村”。农业主产水稻。乡镇工业有纸袋、竹制品、建材和农副产品深加工。.  

南阳乡

  沙县辖乡。1958年建红专公社,后更名南阳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南阳、竹山、华村、坡科、西坑、大基口、大基、本科、凤坡洋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乡镇工业有石板材、竹凉席、食品加工。境内罗岩庙,为县重要古迹。.  

郑湖乡

  沙县辖乡。1961年建郑湖公社,1963年并入南阳公社,1979年析置郑湖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9.3公里。面积111.5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郑湖、杜坑、大炉、箭坑、长村、上洋、郑墩、徐墩、高地、庆洋、岭头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水果、食用菌。乡镇企业有造纸、石英砂、竹凉席、食品加工。.  

湖源乡

  沙县辖乡。1949年属洋溪区,1958年属洋溪公社,1961年析建湖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端,距县城44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0.6万。102省道过境。辖圳头、锦街、锦湖、城前、西洋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水果。是沙县黄花梨生产基地。.  


南阳乡特产大全




南阳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