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县辖镇。1958年建红光公社,1961年析建白莲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1.6万。省道洋万线过境。辖白莲、村头、三溪、小王、大王、大里、古楼、天许、铜岭、牛岭、翪厚11个村委会和白莲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茶叶、毛竹。乡镇工业有化工、采矿、建材。.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6万人 | 243平方公里 | 350428103 | 365000 | 0598 | 查看 白莲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古镛镇 |
古墉镇位于将乐县中部,是我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总面积220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金溪河北岸,为将乐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五代十国闽天德三年(964年),将乐升县为州时,县城西郊有西台山,形如覆钟,取名“镛州”,后因历史悠久改称“古墉”。 1991年8月,山门、洋坊村恢复行政村建制。2005年,全镇辖3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76个村民小组,有10724户33277人。2015年,全镇社区重新划分管辖区域,新增东门社区,截止2016年,全镇辖13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3775人,其中农业人口3749户,13763人,非农业人口7006户,20012人,暂住人口10000余人。 古镛镇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百强,先后荣获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平安库区”创建先进集体、安全社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休闲农业示范乡镇、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8个,全市人口普查先进集体、农村经济发展十佳乡镇、文明乡镇、造林绿化工作先进集体、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先进集体、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重点乡镇工业竞赛第一名、先进文化乡镇、平安乡镇等9个市级荣誉,乡镇工作综合考评年年位居全县前三。 |
万安镇 |
万安镇位于将乐县北部,东接高唐镇与顺昌县,西连大源乡,南毗古镛镇、光明乡,北抵安仁乡、总面积147.5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万安村距县城27公里,省道304厦甘线贯穿全镇,有7个主村在公路旁,京福高速公路在我镇通过并设立互通口,交通十分便利。北达泰宁、建宁,南通顺昌、沙县。万安镇建制于宋元年间(约公元1081年)始称为“万安寨”。1984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改为万安镇。 万安镇辖区面积157平方公里,下辖福匡、寺许、正溪、万安、高坊、坊头、良坊、吴厝地等8个行政村和一个孙坊良种场。全镇共有2684户,10193人,其中农业人口9670人,非农业人口523人,现有耕地16120亩,其中水田15769亩,旱地351亩,山地面积215780亩,有林地面积176796亩。 万安镇属丘陵山区,大体“八山一水一分田”,海拨279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其中森林 、水利、矿产资源相当丰富。现有森林面积175142亩,森林蓄积量达73万立方米,毛竹面积10521亩,毛竹储量60多万根。水利资源相当丰富,已建成洋坑口、山院、大明坑等三座小水电,装机总容量350千瓦,灌溉面积为12650亩。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方解石、五彩玉石、大理石、石灰石、钾长石、高岭土、铅、锌、锰、铁等矿产储量较大、品位较高,有一定开采价植。目前已进行开采的有寺许方解石矿,解放桥、灯头磁铁矿,坊头高岭土矿等,形成以建榕矿业、榕禹矿业为龙头的矿产开发、加工企业,并逐步成为镇里的支柱企业。 集镇配套建设日趋完善,现有年供水量9.1万吨自来水厂一座,保障了集镇人民的饮水。集贸市场、邮政、电信、银行、学校、卫生、广播电视等公共配套设施齐全。集镇建设按统一要求规范建设,现有振兴、万寿、天安等三条商业大街,建成晖安、下埂、高厝敦、桥头等四个新区及下瑶21世纪新型住宅小区。98年镇政府投资80万元将天安街原来的柏油路改为长800米,宽7.5米,厚20CM的水泥路。经过多年努力,初步形成集工、农、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新型集镇。. |
高唐镇 |
将乐县辖镇。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1年析建高唐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259平方公里,人口1.2万。省道沙甘线过境,金溪河纵贯境内。辖常口、楼杉、高唐、上坊、赖地、常源、高山坊、元坪、邓坊、班州、会石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竹木。乡镇企业有建材、矿采和饮食服务。. |
白莲镇 |
将乐县辖镇。1958年建红光公社,1961年析建白莲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243平方公里,人口1.6万。省道洋万线过境。辖白莲、村头、三溪、小王、大王、大里、古楼、天许、铜岭、牛岭、翪厚11个村委会和白莲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茶叶、毛竹。乡镇工业有化工、采矿、建材。. |
黄潭镇 |
将乐县辖镇。1958年建红专公社,1959年析建黄潭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292平方公里,人口1.4万。金溪河横贯全境。辖元埕、将溪、黄潭、吴村、里地、源俚、洋伯、祖教、西湖、泰村、上峰、谢地、大坪、大言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茶叶。乡镇工业有矿产开发、化工、木制品加工。. |
水南镇 |
水南镇位于将乐县境中部,总面积25.4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溪南村处县城金溪河南岸,距县城1公里。福银高速公路、省道金泰线、岭文线纵贯境内。1998年1月,水南建镇。原农场1至6管区分别改为乾滩、渡头、溪南、三班、水南、新兴等6个村委会;6月,水南镇设立林场、黄紫墩、金华园、白云山庄、陈厝陇、金华等6个居委会。2003年5月,林场、黄紫墩、金华园、白云山庄、陈厝陇、金华等6个居委会整合为金华、银华2个社区居委会。2005年1月,镇政府从水南村迁至溪南村。全镇辖2个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20个村民小组,有3944户11772人。 全镇有耕地面积1488亩,其中水田1232亩;林业用地面积3.06万亩,其中有林地3.03万亩,森林覆盖率79.5 %,林木蓄积量7.67万立方米,立竹量18万根。矿藏有煤、铁、铅、锌、石灰石、粘土等。 境内人文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人类生息,现存遗址5处。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葬于乌石山腰。九八洞位于境内东南,内有1万年前哺乳动物化石。四望台、春岩、宝头岩、蛟窟等处景观壮美。 - 农业 199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8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160元。粮食作物种植3906亩,经济作物种植2699亩。1993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部分农田实行稻、菜轮作,扩大商品菜种植面积,建立商品菜基地,开发更新果园,发展养殖业。1997年,农场第二、三、四管区引种烟叶共80亩,烤烟产量6吨。1998年,引进饲养淡水白鲳、单性罗非鱼、彩虹雕等新品种。1999年,乌石坑茶园失管抛荒。2000年,引种花卉。2001年,三间渡茶园改造开发为耕地。至2002年,水南镇茶叶种植面积减为零。 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56元。粮食作物种植1113亩,种植面积比1991年减少72%;经济作物种植2437 亩,种植面积比1991年减少10%。粮食总产量416吨,亩产374公斤;果园1013亩,产果302吨,其中柑桔园372亩,产量237吨、梨园113亩,产量30吨;食用菌干品产量76吨;烟叶种植 406亩,产量51吨;蔬菜与瓜果种植1653亩,总产量5123吨;淡水产品产量692吨 ;牛存栏116头,羊存栏10头、猪存栏3320头;家禽存栏2.53万只。 - 乡镇企业 1991年,全镇有企业329家,从业人员2224人,总产值3178万元。工业企业有化工、木制品、雕刻、机械修理制造、建材、采掘、农副产品加工等。此后,相继引进矿产品加工、彩色印刷、变形拖拉机组装改造、豆腐条加工、小家具、人造板等私营工业企业。个体、私营批发零售企业和餐饮、旅馆、运输、娱乐、健身等服务企业迅速发展。雕刻、小家具等产品销往日本、东南亚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各村以出租厂房、住房等方式办有粮食加工、竹木制品、机械修理、旅馆、饮食等企业。有相当部分农户在自家房屋开办小饮食、旧商品杂货店等。1998年后,水南茶厂、三涧渡茶场、水南茶队、鸿泰房地产公司、机砖厂、木雕总厂、漆艺厂等集体企业相继改制为民营企业或破产。2005年,镇内有企业633家,从业人员2478人,总产值18948万元,实现利税831万元。其中三华胶合板厂、木雕厂、锦达木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年产值达500-1000万元,三农重钙公司、综合农场煤矿、东南矿业、华田木业等企业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 |
光明乡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1年析建光明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光明、永吉、各布、渠许、际下、禊俚、界源、曹地、山头、台上、上地11个村委会和界口良种场。农业主产水稻、烟叶、食用菌、柑橘、竹木。乡镇工业有采矿、建筑、食品加工。. |
漠源乡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星公社,1961年更名漠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人口0.7万。辖漠源、伍坊、上洋、大坊、张源、圭洋、坡坑、湖管8个村委会和坑口良种场。农业主产水稻、柑橘、竹木。乡镇工业有矿采、建材等。境内银华洞为县重要旅游点。. |
南口乡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光公社,1961年析建南口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188平方公里,人口1.4万。省道洋万线横贯全境,金溪河纵贯境中。辖上仰、南胜、井垄、大拔、陈厝、南口、温坊、松岭、里坊、舍坑、蛟湖、小拔、东坑13个村委会和南口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乡镇工业有化工、建材、矿产开发。. |
万全乡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专公社,1961年析建万全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62公里。面积193平方公里,人口0.8万。金溪河横贯全境。辖万全、良地、常安、阳源、陇源、上华、高坪、竹舟、杏溪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柑橘。乡镇工业有化工、木器加工。. |
安仁乡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旗公社,1962年析建安仁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泽坑、安仁、石富、福山、蜈蚣鼻、伍宿、半岭、余坑、元洋、洞前、上际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烤烟,有果林、茶林、用材林。乡镇工业有矿采、建材、木制品加工。. |
大源乡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旗公社,1961年析建大源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增源、廖家地、西田、将王坑、长甲、大源、山坊、溪源、崇善、肖坊10个村委会和东岭良种场。农业主产水稻、烟叶。乡镇企业以林、矿产品开发为主。. |
余坊乡 |
将乐县辖乡。1958年建红旗公社,1961年析建余坊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57公里。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1万。省道下甘线过境。辖隆兴、余坊、马嘶、瓜溪、周厝、余源、洋源、张都、朱岭头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毛竹。乡镇工业有森工、矿产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