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大方县 >> 核桃乡 >> 民生村

民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民生村谷歌卫星地图)


民生村简介

  民生村位于核桃乡东面,距核桃乡政府2.3公里,东抵安乐乡白岩村,南至营光村新关组,西靠双龙村大冲组,北连核桃村新光组,全村总面积为8.7公里,管辖11个村民组,728户,3244人。
  --人口总数:3244人 农业人口:324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苗,菜,仡佬,穿青,蒙古,满 发展口号:
  --所辖村:鞍山,溪落,民生,合兴,木弄,绿化,典母,新前,定兴,定丰, 生产总值:352.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合兴生猪养殖场,民生标砖厂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民生组
  --自然条件: 资源:民生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1213 551600 -- 查看 民生村谷歌卫星地图

民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民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营光村

  营光村坐落于新街组原锅厂公社现核桃乡敬老院内。距核桃乡人民政府2.5公里东北角上,面积32.5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小组,1272户,人口5672人。聚居着汉族、彝族、仡佬族、白族、苗族等十来个民族,本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是烤烟,拥有大牲畜326头,森林覆盖率38%,含有丰富的煤矿,铁矿高岭土等资源,适宜农业畜牧业的发展。   为了推进工业化城乡化带动特设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步伐,两委班子的同心协力。各项工作都得到上级的表彰,曾先后被县、乡评为“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现村具体情况:有一个15万吨的大型煤矿——营丰煤矿。新关组畜牧基地一个,有杂交波尔山羊50头。新关组天麻基地一个,约35亩,现逐步辐射到周边地区。各组引种脱毒马铃薯30万斤以上。逐步形成的核桃树种植约2519亩,为农业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有力保障。全村组组通电;除2个组外,其余各组都通路。全村饮水工程基本得以解决。方长路贯通全村,衔接大纳公路。   面对新形势,两委以良好的姿态,紧密团结,建设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搞农业发展,发展乡村旅游,为前来我村投资的能人提供一个发展平台。      --人口总数:5672人 农业人口:5560人 非农业人口:112人   --行政区面积:3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1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所辖村:营前,新街,新关,玉关,群管,遮勒,营丰,营坡,营坪等 生产总值:18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新街组原锅厂公社现核桃乡敬老院内   

民生村

  民生村位于核桃乡东面,距核桃乡政府2.3公里,东抵安乐乡白岩村,南至营光村新关组,西靠双龙村大冲组,北连核桃村新光组,全村总面积为8.7公里,管辖11个村民组,728户,3244人。   --人口总数:3244人 农业人口:324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苗,菜,仡佬,穿青,蒙古,满 发展口号:   --所辖村:鞍山,溪落,民生,合兴,木弄,绿化,典母,新前,定兴,定丰, 生产总值:352.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合兴生猪养殖场,民生标砖厂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民生组   --自然条件: 资源:民生村   

石艳村

  石艳村位于核桃乡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东抵安乐乡边界,南抵东关乡罗寨村边界,西抵东关乡龙泉村边界,北抵核桃乡营光村边界;全村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共有16个村民组,总户数846户,总人口3993人,划地人口2023人,耕地面积2725亩,荒山、草坡、荒土5450亩(山林及林地2713亩,其中重点公益林2422亩,一般公益林168亩,商品林123亩,荒地2723亩)   主要资源有煤、白石、流金沙、粉砂、林木、荒山。农民主要收入:烤烟、辣椒、小麦、玉米、养殖(猪、牛)。   石艳村境内有一个年产90万吨的煤矿,有5个粉砂厂。      --人口总数:3993人 农业人口:399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保民生,促发展   --所辖村:石艳组,金钟组,丫口组,旮旯组,石兴组,石联组,石梯组,箐脚 生产总值:4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核桃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石艳组   --自然条件:干旱 资源:白石,煤炭   

中坝村

  中坝村位于核桃乡西北部。距核桃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大纳公路4公里。东接大寨村,北接八堡乡八一村,南接双龙村,西接响水乡柱鲁村,全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山面积5556亩,森林覆盖率95%,平均海拔16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225天,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有河流一条,山清水秀,全村总人口1781人,辖区6个村民组,分布居住,汉族、苗族、白族、彝族、布依族、蒙古族等6种民族。   近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水电路组组通,生态建设排列全县之最。   两委班子:刘开松,男,汉族,1965年2月21号出生,高中文化,村主任,负责村全面工作,主抓村务、经济发展、扶贫开发工作;熊贤进,男,汉族,初中文化,负责党务工作,主抓安全,维稳、计生工作。   纯天然野生杨梅:本村杨梅5000多亩,生长于遍山各地,每逢杨梅季节,南来北往的游客无数,有个民间俗言叫:满山游客,片地游客。   野生龙爪菜:生长于山上每个角落,面积达5000多亩,通过当地群众采集后销售全国各地。   仿野生天麻种植 :野生天麻生长于遍山每个地方,本村具有天麻种植的条件,大方县天麻之乡,我村在大方县属天麻之村,天麻质量好,含天麻元素高。已种植天麻400多亩,2万个平方,年产20万斤以上。   九里香糯谷,味道可口,香味及浓。三国时,刘备路过此地,闻到香味,走进农家吃了后而得名。后来因人们不重视化学肥料的影响,造成品种杂,品位低。现通过改良以恢复原质。现扩大耕种面积。口碑及香味远近闻名。   民间工艺品:本村民寨组全居住苗族(六寨苗),有着传统的工艺刺绣,蜡染。做出的裙子,腰带,褂子海外闻名。   休闲避暑:本村有着独特的山水,风景迷人,交通便利,气候条件好。有的高层次领导及企业家在此投资修筑5栋楼房以供避暑休闲。   矿产资源:经地质探测,我村矿产产量大,品种多。主要有金,银,铜,锡等矿产资源。经开采后,现因资金欠缺技术不高,未得很好的开采。      --人口总数:1781人 农业人口:177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8.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彝族,布依族,蒙古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74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天麻,九里香糯谷,野生杨梅 办公所在地:中坝村村委会   

木寨村

  木寨村位于核桃乡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六公里,全村总面积7.27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共614户,2598人,共有党员45名,聚居汉、彝、苗、白蒙古等多种民族,是核桃乡土地肥沃、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主要村之一。   近年来,木寨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主旋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先后引资办起了两个苗圃场,一个建筑模板加工厂,解决剩余劳动力近两百人,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全村百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共有3户以上,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先后被毕节地委、大方县委、大方县人民政府、核桃乡党委、核桃乡人民政府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居)民自治、政法、综治、维稳、文明村寨”等   荣誉称号。   跨入“十二五”,木寨村以“创和谐、促发展”以毕节地区新一轮发展为契机,以工业园区为抓手,以大力发展中药材、经果林、养殖业为突破口,在发展经济上,增创一流村,以崭新的风姿,为-献礼!   --人口总数:2598人 农业人口:2565人 非农业人口:33人   --行政区面积:7.2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苗,蒙古,彝等 发展口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所辖村:蚂蝗,木寨,谢寨,箐头,银厂,玉民,阳光,大坡,远大,马白 生产总值:589.9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畜牧业,工业,农业等 名特产品:优质烟叶,中药材等 办公所在地:大方县核桃乡木寨村   --自然条件:冬暖夏凉 资源:淡水资源,交通便利,土地肥沃   

核桃村

  核桃村于核桃乡东北面,距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接达溪镇达溪村,南接安乐乡平坝村,北接木寨村,西与民生村相连,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683亩,田139亩,共14个村民组,796户3927人。主要民族为白族、彝族、苗族、汉族。农业人口3900人,非农业人口27人。主要经济产业烤烟,其它产业有畜牧、养殖特色经果核桃。   --人口总数:3927人 农业人口:3900人 非农业人口:27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核桃村核桃组   

伐木村

  伐木村位于核桃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12.8公里。东抵安乐乡彬林村、石省坎子,南抵的岩、西抵核桃村、北抵达溪镇,总面积9.6平方公里。有排丰、坡脚、伐木、新丰、新民、海坝、海丰、新胜、连丰、大寨、路海、连山、群峰、新田。共十四个村民组,总户数685户,总人口3084人,其中男1564人,女1520人,劳动力1987人,贫困户319户,贫困人口897人。全村含汉族、白族、苗族、穿青、蒙古、彝族、蔡族等9个民族,人口共有460人,占全村总人口30.15%,耕地总面积1974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经济来源主要靠发展畜牧业养殖为主。   --人口总数:3084人 农业人口:3073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7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白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淡水鱼 办公所在地:伐木村路海组   

双龙村

  双龙村位于核桃乡北面,大纳公路22公里地段。交通便利,信息捷达,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东低民生村绿化组,南低文坪村坝一组,西低中坝村窑厂组,北低木寨村裕民组,村委会同双江加油站并排,双龙村于2004年同高枧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10.5平方公里,17个村民小组。1288户,5288人,境内有条大河,聚居汉、彝、白等多种民族。常住人口3488人,流动人口1800人,已婚育龄妇女1200人,其中无孩38人、一孩285人,二孩380人,多孩400人。   (一)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村级管理。2011年度人口出生34人、完成手术38例、其中二女结扎户2例,环孕情服务率95.2%,产、术后访视率95%以上,出生缺陷干预比例88%,宣传品入户率和政策知晓率90%以上。   (二) 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有力措施。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当作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按要求,全村上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力促成效。召开群众会等多层次会议,每月召开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人口计生工作,及时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实行计划生育领导干部包村包户-责任制同奖同罚,节育措施的落实实行月清月结。制定有效强化措施,明确第一责任人,把人口计生工作作为两级干部实绩考核、先进评比的主要依据,靠实了工作责任。   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以宣传中央《决定》为契机,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增强宣传效应,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一是举办各式培训。重点学习中央《决定》和计生法律法规等知识,二是进行广泛宣传。刷写永久宣传性标,树立宣传标牌,三是开展多样活动,上街下村接受群众面对面的咨询,发放计生宣传资料,使人口计生政策家喻户晓。   3、坚持文明行政,严格依法管理。一是加强“一法四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法守法。运用广播、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二是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执法活动都合法。对通知节育手术、社会抚养征收费等计划生育对象,逐个签订计划生育诚信合同,实行生育过程的合同化管理,提前送达《通知书》。三是严厉查处各类违法生育现象。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前提下,对一些钉子户、调皮户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依法予以严惩。   4、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工作水平。创新农村基层管理机制,扎实有效地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完善利益导向,促进少生快富。全面落实人口计生优先优惠政策,更多计生家庭分享到社会改革成果,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中有地位,走上了少生快富的小康之路。   今年以来,在县委、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计生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密围绕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一升双降的目标,(符合政策生育率上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下降)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城乡化带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方向,万亩核桃基地,葡萄园经果林,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面,锐意进取,搞好新农村建设,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中央《决定》和省、市《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优质服务,狠抓任务落实,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根据新一轮改革发展若干实施方案,推进全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人口总数:5288人 农业人口:5253人 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彝族,蒙古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4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辣椒 办公所在地:双令村双江加油站旁   

文坪村

  文坪村位于大方县北部核桃乡西北部,距大方县城21公里。核桃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西南出海辅助通道大纳公路(大方至四川纳溪)横穿本村,具有优越的地域优势。   文坪村西面与响水乡原河村连接,南面接竹园乡显母村,北面接响水乡沙湾村、拉鲁村。   文坪村属全县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村。总面积10.28平方公里,全村辖13个村民组、940户、4503人,耕地面积2098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7亩,荒山草坡面积3500亩,聚居汉、苗、彝、白、蒙古等民族。核桃乡主要经济作物,烤烟、辣椒、蔬菜、药材和粮食作物村之一。   近几年来,文坪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乡党委,县委整村推进,走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科学化肥化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家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着眼长远,狠抓当前,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工作事业得到较快发展,光后被乡党委,县委政府授予“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被县委政府例为倒县整体推进示范点村。   几年来修建两栋教学楼,两座大桥,两条公路窄溪至岔河民生、民生至显母10.5公里,硬化文明村寨建产路3700米长,组建九大基地,养鸭养鹅基地,蔬菜基地,梨子和苹果基地,核桃基地,2010年基础设施建设,营中一二三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05公里村组公路硬化正在实施中。   “跨入十一五”文坪村“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为旋律,2011年生态园文明家园建设从三岔河到新发组建成黔西北发居住户165户,危房改造27户,将推动我文明村寨建设快速发展,为城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以农业资源的开发,加大科技含量、增加经济视力,加强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协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争创一流强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的挑战,争取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取得更好的胜利!   文坪村史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建镇并乡撤区,撤销十三个区,将原来108个乡(镇)合并建立为10个镇,26个乡(其中18个民族乡)、文坪村是原来的白泥乡管辖的一个村,白泥乡并立给东关乡时转文坪村并给核桃乡管辖,窄溪村是原高枧乡的一个村,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建镇并乡撤区时高枧乡并立结核桃乡窄溪村也就是核桃乡的一个村,二00四年并村由窄溪村并立文坪村合建为文坪村。   --人口总数:4503人 农业人口:4400人 非农业人口:103人   --行政区面积:10.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苗族,仡佬族等 发展口号:发展生产,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所辖村:1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大方县北部核桃乡西北部   


民生村特产大全




民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