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庄镇玉皇堂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2公里,镇政府驻地西12公里,黄河大堤1.5公里。全村现有158人,耕地84亩,2000年全村农副产品业总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2160元。有中共党员18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1625110 | 256600 | 0543 | 查看 玉皇堂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刘王村 |
乔庄镇刘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0华里,七号路南,引黄总干北,属油田腹地。全村123户,415口人,耕地2300亩(含电业局承包1000亩),党员19人,村民代表20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村民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 |
宁家村 |
乔庄镇宁家村位于博兴县城东北22.5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打渔张落李闸北。现有219户,819人,耕地面积1984亩。2011年,全村农业产值288万元,人均收入2200元。 |
西小村 |
乔庄镇西小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乔博路北。现有310户,1115人,耕地1400亩,农业生产以棉花种植为主,工副业有运输、木材加工,另有淡水养殖、禽畜养殖、个体经商业等。2011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全村现有党员38人。 |
大庄村 |
乔庄镇大庄村,位于博兴县城东北22公里,东临博乔路,北临黄河4公里,村南为打渔张灌主干线和县大型淡水库。大庄村是原沾化县县长王玉山、原惠民地区公安处处长王成然的故乡,现有201户,613人,党员29人,耕地1800亩。村民以粮、棉种植为主要产业,工副业有运输,棉花、木板材加工,还有禽畜、淡水虾养殖,个体经商等行业。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5000元。 |
牟王村 |
乔庄镇牟王位于县城北23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落车李引黄枢纽闸东1公里,聚落沿打渔张总干渠之间呈方块状。原名牟王庄,后简称牟王,原属蒲台县,1956年划为博兴县。现有250户,776人,耕地3095亩,党员29人,村民代表23人。 |
榆林村 |
乔庄镇榆林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0公里,205国道东3公里,黄河南2公里,镇政府驻地西13公里。聚落沿乔(庄)——滨(州)公路北侧,东西延伸呈长方形,有260户,978人。榆林村有中共党员40名,耕地1858亩,以粮棉间作为主。林地800亩,主要是以经济林为主;池塘150口,水库2座,总水面820余亩,以养殖南美白对虾及套养淡水鱼类为主,是榆林村主要经济支柱。建规范化大棚小区一处,建立大棚30个养樱桃谷鸭。2011村集体收入5672400元,人均收入5800元。 |
前刘村 |
乔庄镇前刘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3公里,滨乔路南侧,距镇政府驻地11.5公里。前刘村以农业为主,现有耕地300亩,人口189人,现有老粗布加工小企业4家,超市1家。2011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全村现有党员14人。 |
守义李村 |
乔庄镇守义李村,位于乔博路北,东依济青渠,现有24户,224人,耕地360亩,农业生产以棉为主,另有水产养殖。2011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守义李村1949年成立村政权,同年建立党支部,全村现有党员15名。 |
西三新村 |
乔庄镇西三新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5公里,引黄济青输水渠西,聚落沿乔滨公路北呈方块状。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黄河泛滥成灾,地处黄河之阴的龙王崖、王大夫、小高家三村的部分灾民迁此建村,故名三新村。一九七六年因处东三新之西,故名西三新,原属蒲台县,一九五六年并入博兴县。全村土地280亩,20户,61人。现有党员6人,村民代表20人。1964年建立党支部,1946年7月1日,梁花堂成为西三新村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组织的村民。 |
谭家村 |
乔庄镇谭家村位于乔滨路北,现有90户,236人,耕地面积480亩。农业生产以棉花种植为主,养殖为辅,全村现有党员13名。 |
张王村 |
乔庄镇张王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0.5公里,滨乔路北侧,聚落沿榆林铁道以西呈方块状。现有耕地380亩,43户,145人,农业生产以种棉、养殖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全村现有党员10名。张王村1945年建立村政权,1946年建立党组织。2010年在博兴县中小企业局的帮扶下,多方筹资15万余元,完成户户通自来水、村排水沟衬砌、村环境综合治理三大工程,达到了“五化”要求,并被县评为生态文明村。2011又开发虾池60亩,实现村集体收入20万元。 |
程家村 |
乔庄镇程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3公里,全村共36户,115人,耕地210亩。现有党员10名,村民代表20人。村民以粮棉种植为主,另有水产养殖、家庭织布、车辆运输等行业。 |
马家村 |
乔庄镇马家村,位于滨乔路南1公里,现有45户,142人,耕地220亩,农业生产以粮、棉为主,另有水产养殖。2011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现有党员11人,群众代表18人。 |
闫庙村 |
乔庄镇闫庙村,位于滨乔路南1公里,东依引黄济青沉砂池,现有87户,222人,耕地100亩。农业生产以粮、棉为主,另有纺织加工和产养殖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全村现有党员12名。 |
三岔中村 |
乔庄镇三岔中村位于乔庄镇西北1公里,现有179户,767人,耕地900亩,林地400亩,虾池100亩。全村党员15名。三岔中村1945年成立政权,同年建立党支部。2007年,村“两委”组织群众集资75000元,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并引水入户,解决了村民吃水难的问题。2008年,筹资70万元,修建村内公路、下水道,并在两条大街上安装路灯。2011年,在县水产局工作组帮扶下,完成东街的拆迁、搬迁工作,为村东街修路700米。 |
东崔村 |
乔庄镇东崔村位于博兴县城东北28公里,距镇政府驻地5.5公里,打渔张引黄总干渠西侧。现有人口402人,耕地1650亩。2011年全村农业总产值290万元,人均纯收入7600元,现有党员18人。1946年崔明富入党,1956年建立党支部。改革开放后村里通电通水,村民建起新砖瓦房,彻底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 |
三岔东村 |
乔庄镇三岔东村坐落于黄河三角洲腹地,博兴县城北25公里,东临东营市。现有168户,638人,耕地1200亩。农业生产以粮、棉、林业为主,工副业有运输、木材加工。2011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全村共有党员18人。三岔东村1945年春成立村政权,同年冬建立党支部。改革开放以来,三岔东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促进了农民快速增收。2010年被评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村。 |
三岔西村 |
乔庄镇三岔西村,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博兴县城北25公里,东临东营市,历有逢一排六集贸市场。现有165户,641人,耕地1080亩。农业生产以粮、棉、林业为主,工副业有运输、木材加工、个体经商等行业。全村现有党员11名。三岔西村1945年春成立村政权,同年冬建立党支部。改革开放以来,三岔西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2009年,村集体筹资10万元改造自来水,并引水入户,解决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2011年春,筹资30万元,安装路灯30盏。2010年三岔西村被评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村。 |
薛坊村 |
乔庄镇薛坊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2公里,现有281户,1010人,耕地1300亩,林地400亩,虾池400亩,全村现有党员23名。薛坊村1945年成立村政权,同年建立党支部。2002年,通过群众集资等方式筹集资金35000元,安装自来水管道,并引水入户,解决了村民吃水问题。2007年,村集体筹资30多万元,新修村内2条南北公路。2011年,村集体筹资100万元,新修村内3条东西公路,并衬砌地沟,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2011年被县列为示范村。 |
新于村 |
乔庄镇新于村位于博兴县城东北25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黄河大堤南侧,聚落沿稻改干南侧呈方块状。新于村原属蒲台县,1956年3月划归博兴县,1958年至1961年10月曾划为广饶县。现有150户,528人,耕地1300亩,党员21人,村民代表30人。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工副业有畜牧、运输业、外出务工等。 |
肖庄村 |
乔庄镇肖庄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公里。现有350户,1170人,耕地3300亩。农业生产以棉花种植为主,工副业有运输、木材加工、禽畜养殖。2011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全村现有党员43名。 |
王平村 |
乔庄镇王平村,位于滨乔路北,东依济青渠。现有94户,287人,耕地700亩,农业生产以种棉为主,另有水产养殖、纺织加工。2011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全村现有党员25名。 |
盖家村 |
乔庄镇盖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3.1公里,东临薛坊村,西临丁高村,现有137户,438人,耕地面积1200亩,党员19人,村民代表24人。主导产业为有机蔬菜及棉花种植。2011年人均收入7100元。 |
乔庄村 |
乔庄镇乔庄村位于博兴县北首,黄河南岸,现有621户,2021人,村民主导产业为棉花种植、棉花加工、运输、淡水养殖及外出务工。2011年人均纯收入7380元。 |
官庄村 |
乔庄镇官庄村位于博兴县城东北27公里,与东营市龙居镇接壤,为博兴县最东北角的一个自然村。现有145户,460人,耕地1800亩,农业生产以棉花种植为主,工副业有运输、棉柴等加工,另有淡水养殖、家畜养殖、个体经商户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全村现有党员15名。 |
西崔村 |
乔庄镇西崔村位于博兴县城北30公里,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现有67户,256人,耕地1040亩,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工副业有个体经商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300元。全村现有党员14名。西崔村于1947年3月成立党支部,同年成立村政权和群众组织。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西崔村在历史的各个时间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崔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一举进入全县生态文明村行列。1998年,投资14万元硬化村内两条主路,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2010年,筹资13万元把村内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共计面积150亩。 |
北徐村 |
乔庄镇北徐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4公里,现有140户,486人,耕地2500亩,农业以棉花种植主,工副业有经商、养殖、运输等行业。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600元。全村共有党员25名。 |
魏家庄村 |
乔庄镇魏家庄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0公里,总干东1.5公里。现有339户,1368人,耕地3200亩,农业生产以棉花、水稻种植为主,工副业有运输,另有禽畜养殖、个体经商、劳务输出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380元。全村现有党员27名。 |
南贾王村 |
乔庄镇南贾王村位于博兴县城北30公里,现有263户,876人,耕地1950亩。南贾王村以棉花种植为主导产业,另有畜禽养殖、个体养殖等副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650元。全村现有党员25名。南贾王村于1938年建立党支部,1950年成立村政权。南贾王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抢抓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培植种植业,使村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4年—2007年,村集体筹资30万元,修建两条贯穿村庄的柏油路;投资40多万元,修筑桥梁一座,解决全村出行难问题。2010年投资15万元,引水入户,让村民吃上自来水。 |
焦家村 |
乔庄镇焦家村,位于打渔张水库南,乔博路西2公里。现有136户,577人,耕地1308亩,党员23名。农业生产以棉粮种植为主,工副业有运输、建筑、禽畜养殖、个体经商等行业。2011年人均收入8000元。 |
陈家荒村 |
乔庄镇陈家荒村位于镇驻地东北4公里,黄河大堤南,东邻东营市东营区,聚落沿道改干渠南侧南北延伸呈块状。据《陈家荒村史》记载,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14年)因黄河泛滥,北刘家、王家、苑家3村,部分居民迁黄河大堤之南陈家荒场,另立新村,故名陈家荒。1958年更名三合村,1983年复名陈家荒,原属蒲台县。1956年3月划归博兴县。1958年至1961年10月曾划为广饶县。1947年王有荣、王爱英入党。1948年建立党组织及村政权。现有109户,407口人,党员11人,村民代表20人。耕地1600亩,林地150亩,村民以种植棉花为主要产业,工副业以畜牧为主兼有运输业、外出务工。 |
张庄村 |
乔庄镇张庄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公里。全村耕地600亩,现有61户,223人,其中党员21名,村民代表20人。村民以以粮、棉种植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3000元。 |
刘善人村 |
乔庄镇刘善人村,位于博兴县城东北21公里,打渔张水库南首,乔(庄)博(兴)路西1公里。现有622人,耕地1020亩,党员27人。刘善人村是博兴县抗日战争时期的老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此曾发动过抗击日寇的“刘善人伏击战”。1941年建立党组织。改革开放以来,刘善人村因地制宜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粮棉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大幅度提升了村民收入。 |
鲍王村 |
乔庄镇鲍王村位于三合干以西2公里,滨乔路以北1公里,西邻蔡寨办事处,南依滨乔路。全村现有,耕地2400亩,902人,农户280户,其中党员33名,村民代表24人。村民以棉花种植及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收入5700元。 |
十三庄村 |
乔庄镇十三庄村,位于打渔张引黄闸济青渠首以南1.5公里。全村耕地1150亩,现有112户,410人,其中党员19名。农业生产以粮棉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二、三产业有建筑、个体运输、劳务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500元。 |
东三新村 |
乔庄镇东三新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30公里,引黄济青工程渠首。全村耕地900亩,现有118户,341人,其中党员19名。农业生产以粮棉种植、淡水养殖和畜禽养殖为主,二、三产业有建筑、运输、个体经商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 |
王寨村 |
乔庄镇王寨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19公里,引黄济青渠以东。全村耕地1800亩,现有220户,616人,其中党员27名,村民代表21人。农业生产以粮棉种植为主,二、三产业有木材、棉柴加工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 |
刘古村 |
乔庄镇刘古村,位于打渔张森林公园以南14公里,西临三合干渠,北依截渗河。全村耕地2600亩,林地500亩,虾池260亩,现有178户,598人,其中党员34名。村民以粮棉种植、禽畜养殖和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 |
黄家村 |
乔庄镇黄家村位于该镇中西部,南依滨乔路,北靠打渔张水库和乔蔡路。全村耕地1000亩,现有112户,376人,其中党员20人,村民代表18人。黄家村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 |
聂家村 |
乔庄镇聂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角。全村耕地3000亩,现有198户,612人,其中党员26人。村民以粮棉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收入6000元。 |
刘乖子村 |
乔庄镇刘乖子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25公里,北靠十四条大水库。全村耕地700亩,现有110户,370人,其中党员22名。农业生产以粮棉种植和淡水虾养殖为主,二、三产业有塑料加工、运输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 |
河徐村 |
乔庄镇河徐村,位于三合干渠以东,滨桥路以北。全村耕地720亩,淡水养殖水面450亩,现有110户,385人,其中党员26名,村民代表16名。村民以粮棉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9500元。 |
兴魏村 |
乔庄镇兴魏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滨乔路以北30米。全村耕地300亩,现有48户,148人,其中党员12人,村民代表19人。村民以粮、棉种植和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 |
苍上村 |
乔庄镇苍上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21.5公里,引黄闸以南,西临三合干渠,北靠水库。全村耕地340.6亩,淡水养殖水面256.56亩,现有78户,269人,其中党员18人,村民代表16人。村民以淡水养殖为主导产业,2011年村集体收入213.6万元,人均收入8000元。 |
三合村 |
乔庄镇三合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30公里,西邻打渔张森林公园,适宜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全村耕地1200亩,现有105户,412人,其中党员17人,村民代表20人。村民以粮棉、林木种植和淡水养殖为主导产业,另有畜牧养殖、个体经商、交通运输等行业,2011年全村人均纯收入7500元。 |
丁高村 |
乔庄镇丁高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30公里,北依黄河,西邻打渔张森林公园腹地。全村耕地590亩,现有56户,198人,其中党员12人,村民代表20人。村民以粮棉种植、淡水养殖和畜牧养殖为主导产业,另有个体经商、交通运输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 |
张寨村 |
乔庄镇张寨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25公里,西临济青大坝,属济青占地转非单位。现有84户,166人,以粮棉、林木种植为主导产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左右。 |
双台村 |
乔庄镇双台村位于该镇最西处,与滨州市小营镇朱家村交界。全村现有98户,321人,村民主导产业为苇帘加工。2011年人均收入5000元。 |
王旺庄村 |
乔庄镇王旺庄村,位于博兴县打渔张引黄济青闸东首,镇政府驻地以西6华里。全村耕地650亩,现有113户,443人,其中党员15人,村民代表20人。2011年人均收入7300元。 |
西冯村 |
乔庄镇西冯村,位于博兴县北部,黄河南岸,毗邻打渔张灌区引黄闸森林公园风景区。全村现有65户,220人,耕地280亩,鱼塘300亩。农业以粮食作物种植、水产养殖为主,工副业有各种经营、外出务工等行业。全村有9名党员。2011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 |
后徐陈村 |
乔庄镇后徐陈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3公里,黄河之阴,聚落沿黄河大堤南侧东西延伸呈口字状。后徐陈村原名徐陈庄,隶属浦台县。1956年并入博兴县。后徐陈村以农为主,产棉花、大豆、花生、蔬菜、西瓜,工副业有养殖、木工、苇帘加工、个体经商等。一九七八以来,农副并举,户户建起砖瓦房。特别是1996年以来,后徐陈村面貌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前徐陈村 |
乔庄镇前徐陈村,位于黄河大坝南1华里。现有50户,130人,耕地250亩。农业生产以粮、棉为主,工副业有木材加工、维修服务、劳务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000元,全村现有党员12名,预备党员1名。 |
王院村 |
乔庄镇王院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3公里,黄河大坝南,引黄济青渠首3公里。现有124户,428人,耕地450亩。农业生产以粮、有机蔬菜种植和种桑养蚕为主。工副业有水产养殖、建筑、劳务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6800元。现有党员16名,预备党员1名。 |
梁楼村 |
乔庄镇梁楼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25公里,北依滨乔路,南临张洛沟河,西靠三合干渠。全村耕地2800亩,现有293户,995人,其中党员35人,村民代表20人。村民以粮棉、苗木、蔬菜种植和水产、畜禽养殖为主导产业,另有客货运输、个体经商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210元。 |
史王高村 |
乔庄镇史王高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05国道东6公里,黄河南岸,济青渠首西侧。全村现有90户,271人,党员15人,村民代表15人,耕地750亩。村民主导产业为现代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 |
焦常村 |
乔庄镇焦常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乔博路西1公里,张落沟从村内穿过。全村现有186户,710人,耕地面积2000亩,党员36人。农业生产以棉、粮种植为主,工副业有运输,编织袋、木板、棉柴加工,另有虾鱼养殖,个体经商等行业,2011年人均纯收入7800元。 |
七合村 |
乔庄镇七合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13公里,黄河大堤南,黄河大桥东5公里。全村现有213户,686人,耕地1350亩,党员29名。农业生产以粮棉种植为主,工副业有运输、苇帘加工、淡水养殖、个体经商、劳务输出等。2011年人均收入8000元。 |
东冯村 |
乔庄镇东冯村,位于博兴县北部,黄河南岸,毗邻打渔张灌区引黄闸森林公园风景区。东冯村水资源丰富,生态优美,现有120户,365人,耕地780余亩,鱼塘420亩。村民以粮食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并发展多种经营。全村有党员16人。2011年人均纯收入6500元。 |
玉皇堂村 |
乔庄镇玉皇堂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2公里,镇政府驻地西12公里,黄河大堤1.5公里。全村现有158人,耕地84亩,2000年全村农副产品业总收入42万元,人均纯收入2160元。有中共党员18人。 |
蔡寨村 |
乔庄镇蔡寨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5公里,北依打渔张引黄闸区3公里,西靠引黄济青渠首输水高条渠。历有逢五排十集贸市场。现有农户285户,680口人,耕地1200亩。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另有水产养殖水面500亩。全村党员38名。2011年人均收入7000元。 |
刘王庄村 |
乔庄镇刘王庄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16公里,南邻庞家镇,西邻滨州市高新区。全村耕地1100亩,现有117户,296人,其中党员18名。刘王庄村以粮棉种植、禽畜养殖和个体经商为主导产业,2011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人均收入9000元。 |
新店村 |
乔庄镇新店村位于博兴县城以北17公里,东临引济青沉沙条渠,西靠打渔张一干渠东,南北延伸呈长方形。全村耕地1700亩,现有117户,298人,其中党员16名,村民代表17名。农业生产以粮棉种植为主,二、三产业有木材加工、个体经商等行业。2011年全村生产总值181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 |
新民村 |
乔庄镇新民村,位于博兴县城北23公里,黄河之阴,聚落黄河大堤南侧东西延伸呈四字状。现有62户,218人,耕地500亩。农业生产以粮食种植和养蚕为主导,工副业主要是建筑和外出劳务。2011年人均纯收入在6800元左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