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大方县 >> 雨冲乡 >> 油杉河村

油杉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油杉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油杉河村简介

  油杉河村位于大方县东部,距县城60公里,距雨冲乡政府25公里,全村总面积25.89平方公里,东与金星村接壤,南面、西面与星宿乡相邻,北接金沙县箐门乡。
  油杉河村辖8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623户,总人口230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9.1人。全村农业人口2307人,占总人口的100%。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全村有劳动力1282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840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1人,第三产业劳动力421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832人,初中文化的19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35人,文盲半文盲223人。
  油杉河村位于省级森林公园油杉河的腹地,目前乡境内通村公路不能到达该村,必须绕道其它乡境才能进入,也是目前大方县唯一一个乡境内不通公路的村。村境内有5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在通组公路中,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油杉河村属赤水河流域,全境均为山地河谷地带;全村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700米,平均海拔为1200米。全村属三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河谷区域。油杉河风景区的峡谷地带,海拔在1400米以下,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也是发展水果、蔬菜的重点区域,发展马铃薯、天麻,经果林、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
  油杉河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2307人 农业人口:2300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25.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 发展口号:开发秀美油杉,构建和谐雨冲
  --所辖村:四新,石笋, 生产总值:2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玉米,烤烟,马铃薯,荞子 办公所在地:油杉河村四新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珍惜物种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1218 551600 -- 查看 油杉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油杉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油杉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大方县东部,距县城60公里,雨冲乡政府坐落于红旗村,属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21.44平方公里, 326国道途经乡政府驻地,东与金沙县大田乡接壤,南与金门村连接,西与鹏银村为伴,北与金星村相邻。   红旗村辖13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682户,总人口2791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30.2人。全村农业人口2616人,占总人口的93.7%,非农业人口175人,占总人口的6.3%。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全村有劳动力1510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989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5人,第三产业劳动力496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979人,初中文化的224人,高中及以上文化47人,文盲半文盲260人。   326国道途径红旗村,经过乡政府驻地,村境内有5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就是通组公路,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雨冲乡分属赤水河流域和乌江流域,其中:红旗村属乌江流域水系,全境均为山地;全村最低海拔1380米,最高海拔1410米,平均海拔为1395米。全村为二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河谷区域。海拔在1400米以下,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好,是发展马铃薯、天麻,经果林、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也是发展水果、蔬菜的重点区域。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   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2791人 农业人口:2720人 非农业人口:71人   --行政区面积:21.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 发展口号:争当雨冲旗手,全力脱贫摘帽   --所辖村:大桥,龙滩,纸厂,磨沙,白果,青山,大路,麻窝,高坡,青木 生产总值:5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玉米、烤烟、马铃薯、荞子、大豆、芸豆、辣椒、大蒜、白菜、青菜、莲花白、土烟 办公所在地:红旗村白果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鹏银村

  鹏银村位于大方县东部,距县城60公里,全村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东与百纳乡接壤,南与星宿乡连接,西与油杉河村为伴,北与红旗村相邻。   全村辖12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670户,总人口2329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6人。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全村有劳动力1261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825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2人,第三产业劳动力414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817人,初中文化的187人,高中及以上文化38人,文盲半文盲219人。   全村有5个村民组通公路,有7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就是通组公路,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全村境内均为山地;最高海拔1510米,最低海拔1420米,平均海拔为1465米。地处高寒山区,全村为二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中低山区域。海拔在1420-1510之间,是发展马铃薯,经果林、天麻、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   鹏银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2329人 农业人口:2320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20.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 发展口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让农民脱贫致富   --所辖村:青山,坡头,三元,栏杆,半坡,坝子,银洞,水坝,石门,红艳,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烤烟,脱毒马铃薯,杂交玉米 办公所在地:鹏银村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资源:生物资源多样,矿产资源丰富   

油杉河村

  油杉河村位于大方县东部,距县城60公里,距雨冲乡政府25公里,全村总面积25.89平方公里,东与金星村接壤,南面、西面与星宿乡相邻,北接金沙县箐门乡。   油杉河村辖8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仡佬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5%。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623户,总人口2307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9.1人。全村农业人口2307人,占总人口的100%。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全村有劳动力1282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840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1人,第三产业劳动力421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832人,初中文化的192人,高中及以上文化35人,文盲半文盲223人。   油杉河村位于省级森林公园油杉河的腹地,目前乡境内通村公路不能到达该村,必须绕道其它乡境才能进入,也是目前大方县唯一一个乡境内不通公路的村。村境内有5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在通组公路中,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油杉河村属赤水河流域,全境均为山地河谷地带;全村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700米,平均海拔为1200米。全村属三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河谷区域。油杉河风景区的峡谷地带,海拔在1400米以下,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也是发展水果、蔬菜的重点区域,发展马铃薯、天麻,经果林、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   油杉河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2307人 农业人口:2300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25.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 发展口号:开发秀美油杉,构建和谐雨冲   --所辖村:四新,石笋, 生产总值:2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玉米,烤烟,马铃薯,荞子 办公所在地:油杉河村四新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珍惜物种   

金门村

  金门村地理坐标在东经106°00″,北纬27°22″之间,全村总面积17公顷,正在建设中的瑞杭(瑞丽-杭州)高速公路途经境地。   该村海拔700—1700米之间,平均海拔1250米。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180毫米,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总日照数1800小时,全年平均气温22度。   --人口总数:1630人 农业人口:1619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依托陶瓷,工业兴村!   --所辖村:五一,上山,高峰,金槽,桂花,木旮,马路,河坝,庆丰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暂无 办公所在地:金门村五一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高岭土   

金星村

  金星村位于大方县东部,雨冲乡政府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全村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东与红旗村接壤,南与鹏银村连接,西与油杉河村为伴,北与金沙县大田乡相邻。   全村辖10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590户,总人口219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8人。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全村有劳动力1186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776人,第二产业劳动力21人,第三产业劳动力389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768人,初中文化的176人,高中及以上文化36人,文盲半文盲206人。   全村有8个村民组通公路,有2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就是通组公路,由于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全村境内均为山地;最高海拔1510米,最低海拔1450米,平均海拔为1480米。地处高寒山区,全村为二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中低山区域。海拔在1450-1510之间,是发展马铃薯、天麻、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   金星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人口总数:2190人 农业人口:2182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等 发展口号:抢抓机遇,谋求发展   --所辖村:凉风,毛窝,金星等 生产总值:2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畜牧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杂交牛,天麻,烤烟,脱毒马铃薯等 办公所在地:雨冲乡金星村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生物物种多样   

鸣放村

  一、地理位置   鸣放村位于大方县东部,距县城74公里,距雨冲乡政府14公里,全村总面积11.44平方公里,东与金星村接壤,南与油杉河村互邻,西与金沙县箐门乡为伴,北与金沙县大田乡隔河相望。   二、人口状况   鸣放村辖6个村民组,居住着汉、彝、苗、白、布衣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0%。2009年末,全村总户数415户,总人口148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9人。全村农业人口1480人,占总人口的100%。人口出生率5.1‰,符合政策生育率96.7%以上。全村有劳动力801人,在劳动构成上,第一产业劳动力525人,第二产业劳动力13人,第三产业劳动力263人。在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的519人,初中文化的119人,高中及以上文化24人,文盲半文盲139人。   三、交通状况   鸣放村位于省级森林公园油杉河的腹地,目前通村公路只能到村公所驻地。村境内有3个村民组不通公路,在通村公路中,由于山坎大,歧角深,坡陡湾急,路面狭窄、路基不好,路面质量较差,晴通雨阻的现象较为突出。   四、地质地貌   鸣放村有一条河流,属油杉河下游,系赤水河流域,全境均为山地河谷地带;全村最低海拔700米,最高海拔1500米,平均海拔为1100米。全村属三迭系岩层。土壤主要是黄壤、黄棕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土壤的综合肥力条件普遍较差。地面切割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出露岩层和成土母质类型多样,酸性壤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地貌为河谷区域。是发展水果、蔬菜的重点区域,油杉河风景区的峡谷地带,海拔在1400米以下,气候温和,热量条件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也发展马铃薯、天麻,经果林、草地生态畜业的区域。   五、气候特点   鸣放村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0%;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气温2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而四季分明的季风气候。   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   鸣放村土地总面积1.7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0.3260万亩,占总面积的18.7%;林业用地1.368万亩(有林地0.73万亩、灌木林地0.41万亩、蔬林地0.0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0.16万亩、宜林地0.008万亩),占77%。森林覆盖率75%;难利用地0.07万亩,占4%;其他用地(村镇、道路等)0.06万亩,占3.4%,荒山荒坡面积0.03万亩,占1.7%。石漠化面积382亩(石漠化耕地135亩,荒山石漠化247亩)。   二、水利资源   鸣放村有一条河流,属油杉河下游,境内流域长度均为10公里左右,年均流量0.4立方米,水流平缓,水质较好,水温较低,清澈透明,是发展冷水类水产的理想环境。   三、旅游资源   雨冲境内以油杉河为主要河流,发源于九龙山北麓,属赤水河水系,流域面积约为41平方公里。湾流沟涧达数十数条之多,最高点是后河天门峰,海拔1810米;最低点是三岔河河口,海拔700米。形成赡岩峭壁,深壑幽谷,山高水低,大起大落的雄伟气势,属于典型喀斯特峰丛中切割而成的谷地,大峡谷风光神秘幽森,是未开发的原始生态旅游区。鸣放村也属油杉河景区范围内。   四、生物资源   一是农作物资源主要有:玉米、烤烟、马铃薯、荞子、大豆、芸豆、辣椒、大蒜、白菜、青菜、莲花白、土烟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二是林木资源主要有:杉木、福建柏、红豆杉、云南松、华山松、滇杨、杜鹃、野山茶,生漆、核桃、板粟、梨、桃、杏等用材林、新炭林和经济果木林。有国家二类重点保护植物福建柏等。   三是畜禽品种资源:畜禽品种资源主要有:猪、牛、马、羊、鸡、鸭、鹅等;油杉河有野生猴类、野猪等野生动物。   其它资源主要有铁、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石灰石较为丰富。   --人口总数:1480人 农业人口:1471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1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鸣改革之歌,放致富之音   --所辖村:大河,鸣放,红旗,丫口,草坝,新丰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畜牧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杂交水稻,烤烟,天麻,脱毒马铃薯等 办公所在地:鸣放村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资源:旅游资源   


油杉河村特产大全




油杉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