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印村位于黄山办中西部,东临黛溪湖,南临景观大道,西接西外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91户,总人口302人,耕地面积43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1626002 | 256600 | 0543 | 查看 抱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侯家村 |
侯家村位于邹平县鹤伴一路56号,是典型的城中村,共有80户,总人口220人,村集体经济以商贸开发为主,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完成了村综合楼18000平方米规划,投资4000万元,于2011年国庆前投入使用。完成村民楼二期工程2011年11月投入使用。老年公寓二期工程配套完善健身房,成立食堂。5%的商贸用地完成规划设计。 |
小杨堤村 |
小杨堤村地处黄山街道办事处东南部,共有216户,总人口776人,耕地30亩。2012年投资1000万元新建老年公寓,改善了老人的居住条件。小杨堤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市级百强村”、“省级优秀农家书屋”、“省级远程教育规范化站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小杨堤村基层服务点”荣誉称号。小杨堤村主导产业是第三产业,近年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积极鼓励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学技术、学特长,拓宽就业渠道。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业技能,村党支部多次邀请有关专家为村民培训实用技术。为确保村民能顺利外出,主动为他们代办相关证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村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0余人,每年打工经济收入过300万元。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党员,按市、县、办三级联创要求,重点抓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先后投资8万余元装修了村办公场活动场所;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责任明白卡活动,认真落实党员申岗定责,开展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办事。同时,村两委通过开源节流,增加集体收入,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
月河村 |
月河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东部,鹤伴二路以北,西邻周邹路。全村共122户,198人,现已全部入住公寓楼。月河小区占地面积14000平米,共有7栋楼房,其中公寓楼5栋,老年公寓1栋,村办公楼1栋。小区现全部安装了监控设施,对楼间空地进行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并进行亮化。村两委班子健全,村两委成员共5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交叉任职1人,有党员14人,其中55岁以下党员4人,村年集体收入25万元。建有村阅览室、图书室,有各类图书、杂志2000余册,并定期进行图书更新,以输入新鲜的知识,图书室全天免费开放。在室外建有1处300多平方米健身场所,投放了40余件成套的健身器材,建有篮球场、乒乓球等娱乐健身场所。此外,还组建了老年秧歌、广场舞等队伍,常年早、晚在健身场所活动,活跃了村民的业余文体生活。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黄山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果,相继获得市级文明村、全市绿化示范创建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尊老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
唐家村 |
唐家村地处黄山办事处南部,共有87户,337口人,拥有耕地500亩。先后获得“黄山办事处三年无违法生育村庄”荣誉称号。唐家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近年来,唐家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集体年均纯收入12000元。村民推广新品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我们大力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扩大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社会化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种植方法,而优良的种植方式就是机械化作业。全村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机整机收率均达到95%。积极鼓励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学技术、学特长,拓宽就业渠道。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业技能,村党支部多次邀请有关专家为村民培训实用技术。为确保村民能顺利外出,主动为他们代办相关证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村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余人,每年打工经济收入过100万元。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责任明白卡活动,认真落实党员申岗定责,开展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办事。同时,村两委通过开源节流,增加集体收入,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
高家村 |
高家村地处黄山办事处东南部,共有85户,306口人,拥有耕地170亩。共有村两委成员4人,其中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交叉2人。共有党员20名,其中55岁以下党员13名。7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主要从事机械加工。高家村主导产业是机械加工。先后获得“2010年度黄山办综合考核三等奖、县委“五个好”村党组织”荣誉称号。近年来,高家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集体年均纯收入50000元。一是推广新品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我们大力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扩大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二是抓农业科技推广,提高社会化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种植方法,而优良的种植方式就是机械化作业。全村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机整机收率均达到95%。三是抓技术培训,发展“打工经济”。积极鼓励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学技术、学特长,拓宽就业渠道。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业技能,村党支部多次邀请有关专家为村民培训实用技术。为确保村民能顺利外出,主动为他们代办相关证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村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余人,每年打工经济收入过120万元。四是开展党员阵地标准化建设。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党员,按市、县、办三级联创要求,重点抓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先后投资20万元新建了村办公场活动场所;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责任明白卡活动,认真落实党员申岗定责,开展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办事。同时,村两委通过开源节流,增加集体收入,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几年来,高家“两委”一班人,带领广大村民,坚持党的领导,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产,进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得到上级肯定和群众拥护,多次被县、办表彰。 |
刘家村 |
刘家村地处黄山办事处东南部,共有132户,484口人,耕地面积30亩。先后获得“黄山办综合考核2010年度三等奖”、"黄山办计生考核2010年度二等奖"、"县委“五个好”村党组织”荣誉称号。刘家村主导产业是木器加工,近年来,刘家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集体年均纯收入10000元。积极鼓励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学技术、学特长,拓宽就业渠道。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业技能,村党支部多次邀请有关专家为村民培训实用技术。为确保村民能顺利外出,主动为他们代办相关证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村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余人,每年打工经济收入过120万元。村两委干部带领全村党员,按市、县、办三级联创要求,重点抓好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建设、保障建设。先后投资10万余元新建了村办公场活动场所;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责任明白卡活动,认真落实党员申岗定责,开展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同时,村两委通过开源节流,增加集体收入,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
柳泉村 |
柳泉村地处黄山办事处南部,共有415户,1400口人,拥有耕地1450亩。柳泉村主导产业是木器加工,近年来,柳泉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集体年均纯收入13000元。村民大力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扩大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推广农业科技,提高社会化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种植方法,而优良的种植方式就是机械化作业。全村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机整机收率均达到95%。积极鼓励村里的年青人外出学技术、学特长,拓宽就业渠道。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业技能,村党支部多次邀请有关专家为村民培训实用技术。为确保村民能顺利外出,主动为他们代办相关证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全村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60余人,每年打工经济收入过300万元。 |
大李村 |
大李村地处黄山办事处西部,距离办事处10公里,西临青阳镇,省道寿济路穿境而过。全村共有700户,辖设6个村民小组,2563口人,拥有土地2400亩,大李村共有两委成员5人,其中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交叉1人,全村共有党员61人,其中30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主要从事经商、橡胶加工。大李村主导产业是金属与橡胶深加工。近年来大李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兼顾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打造环境优美的适居新农村。大李村先后获的:平安黄山建设示范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见埠村 |
黄山街道办事处见埠村地处黄山街道办事处南部,邹鹤路以东。北邻邹平县黄山实验初中和黄山实验小学,月河水系横贯南北。地理位置优越,是县政府城南开发的重点。见埠村约800户,2700人,其中党员88人,村民代表41人。村两委班子一班人,在街道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团结奋进,服务群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完成县政府城南开发的多项重点任务。多次被县政府和黄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授予先进单位。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紧密团结带领全体党员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合理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严格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已建设居民公寓楼9栋,积极协调商贸开发用地130余亩,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
代庄村 |
代庄村地处城南新区高速路以北,现有人口301人,85户,其中47户居住在新村,户型为二层楼结构。村集体经济收入105万元。38户居住在旧村。村经济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商业,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新村及黛溪不夜城。村老年公寓、综合办公楼正在规划建设中。思想建设上,代庄村两委一班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农村实践。作风建设上,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实现角色定位有管理这项服务着转变,工作重点着力解决群众生活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近年来代庄村两委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建起了图书室、文化室、居民学校、文化健身广场为一体的,设施比较完备、功能比较齐全、服务质量较高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派、选、聘、考等途径,不断加强农村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满足了农村社区服务的需要;初步解决了农村社区“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的问题。同时,注重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搞好农村道路、水电、通讯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社区环境。 |
杨寨村 |
黄山街道办事处杨寨村地处黄山街道办事处南部,邹鹤路以东。南部与西董办事处接壤,月河水系横贯南北。地理位置优越,是县政府城南开发的重点。杨寨村约280户,1068人,其中党员39人,村民代表30人。村两委班子一班人,在街道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团结奋进,服务群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完成县政府城南开发的多项重点任务。多次被县政府和黄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授予先进单位。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紧密团结带领全体党员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合理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严格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现已建设居民公寓楼4栋,商贸用地开发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
西杨村 |
西杨村位于黄山办事处东部,全村有耕地520亩,人口869人,约260户,土地面积有1200亩,全村有党员30人,入党积极分子3名,村民代表30人,其中交叉2人。村两委成员5人,村党支部成员3人,村委委员3人,村委主任交叉任职。村内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有养殖户两家,以养猪为主。木器加工户有七八家,主要制作沙发底座。橱柜加工户有五六户。村民外出务工人员约50人左右,大多在周村、张店等地打工经商。村内现有低保户12个,每月靠财政补助生活,困难户9个,多因车祸、家庭意外变故造成。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承包费为主,村民人均土地0.4亩,村零星土地以承包到户,按承包合同收取承包费,承包费主要用于村内正常开支及村内公益事业开支。村委办公室已于2012年在原址上新建,现有房屋9间。 |
贺家村 |
贺家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以西,北临济青高速公路,南外环路从村南经过,南临长白山余脉,村西南有万松山,登山俯视,整个村庄如在画中。村庄四周绿树环绕,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素有梁邹天然“氧吧”之美誉。贺家村现有325户,总人口1167人,耕地面积167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贺家村主导产业为林果、地瓜、红芽香椿的种植。这里的红薯有口感好、甜度大、耐储存、出淀粉量高等优点,远销东北三省、天津、河北、济南、东营、淄博等省市。贺家村是邹平县万亩水杏重要基地之一,被县政府列为“科技示范园”,贺家村水杏具有成熟早、品种多、个头大、口感好、产量高等优点。 |
郎君村 |
郎君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以西,距山南新区2公里、西临我县西外环,全村共有380户,总人口1380元,耕地736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郎君村西部区域为半山区,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水杏种植业,建有“万亩杏园”水杏种植区,水杏品种有金太阳、红荷包、糯米杏、凯特及红杏等品种,郎君水杏有个大、味甜、汁多等特点。近年来,郎君村依托“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水杏种植,并成功举办“杏花节”、“采摘节”,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增加了农民收入。村两委投资硬化了村内公路设施,新建垃圾池,绿化了沿街两侧道路,村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
黄西村 |
黄西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以北,鹤伴一路以南,西邻醴泉四路。全村共195户,575人,现已全部入住公寓楼。黄西小区占地面积30000平米,共有20栋楼房,其中公寓楼18栋,老年公寓1栋、办公楼1栋。小区现全部安装了监控设施,修建了小区大门,对小区内空地进行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并进行亮化。村两委班子健全,村两委成员共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4人,交叉任职1人,有党员32人,其中55岁以下党员15人,村年集体收入500万元。现在村民每人每月领取生活费500元,65岁以上老年人和18岁以下未成年人领取600每月,取暖费补助每人每年400元,老年人每年500元。建有村农家书屋,有各类图书、杂志2000余册,并定期进行图书更新,以输入新鲜的知识。在室外建有多处健身场所,投放了20余件成套的健身器材,建有篮球场、门球场等娱乐健身场所。此外,还建有300平米室内老年活动场所,组建了秧歌队、太极拳队、扇子舞、广场舞等队伍,常年早、晚在健身场所活动。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黄山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果,相继获得省级文明村、全市绿化示范创建村、计划生育模范村、滨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尊老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
黄东村 |
黄东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北部,鹤伴一路以北。全村共320户,960人,现已全部入住公寓楼。黄东小区占地面积49000平米,共有20栋楼房,其中公寓楼19栋,老年公寓1栋。小区现全部安装了监控设施,修建了小区大门,对小区内空地进行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并进行亮化。村两委班子健全,村两委成员共5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交叉任职2人,有党员43人,其中55岁以下党员31人,村年集体收入280万元。建有村阅览室、图书室,有各类图书、杂志10000余册,并定期进行图书更新,以输入新鲜的知识,图书室全天免费开放。在室外建有多处健身场所,投放了60余件成套的健身器材,建有篮球场、网球场、门球场等娱乐健身场所。此外,还建有2000平米室内活动场所,组建了秧歌队、太极拳队、扇子舞、广场舞等队伍,常年早、晚在健身场所活动。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黄山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果,相继获得省级文明村、山东省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全市绿化示范创建村、平安建设示范村、计划生育模范村、滨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尊老敬老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
小吕村 |
小吕村西邻周邹路,位于鹤伴一路以南,小吕村以北。全村共45户,180人,现已全部入住公寓楼。小吕小区占地面积22000平米,共有5栋楼房,其中公寓楼4栋,老年公寓1栋,。小区现全部安装了监控设施,对楼间空地进行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并进行亮化。村两委班子健全,村两委成员共5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有党员17人,其中55岁以下党员7人。建有藏书1000余册村农家书屋,有各类图书、杂志,并定期进行图书更新。在室外建有1处280多平方米健身场所,投放了12余件成套的健身器材,建有篮球场、乒乓球等娱乐健身场所。此外,还组建了老年秧歌、广场舞等队伍,常年早、晚在健身场所活动,活跃了村民的业余文体生活。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把建设富裕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取得了一些成果,相继获得市级文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尊老敬老模范村、全市绿化示范创建村、生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
韩家村 |
韩家村地处黄山办事处东南部,共有425户,1450口人,拥有耕地1150亩。韩家村先后获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度县级卫生村、2010年度平安邹平建设先进村、2010年度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一等奖,2012年度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一等奖”荣誉称号。主导产业是不锈钢,近年来,韩家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立足农业,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增强自身“造血”功能。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集体年均纯收入70000元。我们推广新品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扩大优质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优良的品种和优良的种植方法,而优良的种植方式就是机械化作业。全村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机耕机整机收率均达到95%。全村顺利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每年打工经济收入过400万元。在全体党员中开展责任明白卡活动,认真落实党员申岗定责,开展党员与困难户结对帮扶活动;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办事。同时,村两委通过开源节流,增加集体收入,保障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
乔木村 |
乔木村位于邹平县鹤伴三路中段,是典型的城中村,共有178户,总人口647人,村集体经济以商贸开发为主。 |
东杨村 |
东杨村现有人口1104人,约322户,党员34人,代表34人,耕地1200亩,两委成员4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交叉任职2人,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有纸箱加工厂3家,木器加工5家。养殖户1家,硬化村内道路1000米,方便村民出行,按照办事处的环卫一体化要求,对村内的街道进行了整治,种植绿化树木,现有保洁员6名,坚持每天清扫街道,定时清运村内的生活垃圾,村民有了比较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
石家村 |
石家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西部山区,共323户,总人口1155人,耕地面积1010亩。村民以种植地瓜、水杏等农作物为主,人均收入达万元。村集体经济来源是荒山承包费,2010年修通西外环道路,发展一村一品“石榴基地”,石榴种植面积达200余亩。 |
张山村 |
张山村地处黄山办事处西部山区,距离办事处11公里,西临青阳镇,全村共有384户,辖设8个村民小组,1420口人,拥有土地900亩,共有村两委成员6人,其中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共有党员27人,其中11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主要从事经商、橡胶加工,张山村主导产业是香椿、水杏、橡胶深加工。近年来张山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本为主导先后获的:平安黄山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樊家村 |
樊家村地处黄山办事处西部,坐落于著名的唐李庵风景区下,全村共有108户,363口人,拥有土地400亩,共有村两委成员4人,其中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交叉2人,共有党员19人,其中10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主要从事经商、运输。樊家村主导产业是香椿、水杏、地瓜深加工。樊家村先后获的:滨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平安黄山建设示范村、城乡环境综合管理先进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鲁西村 |
鲁西村地处黄山办事处西部山区,距离办事处8公里,全村共有113户,辖设3个村民小组,422口人,拥有土地600亩,共有村两委成员6人,其中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共有党员19人,其中9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主要从事经商、种植,鲁西村主导产业是香椿、水杏、地瓜深加工。近年来鲁西村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本为主导先后获的:平安黄山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鲁东村 |
鲁东村地处黄山办事处西部山区,坐落于著名的唐李庵风景区下,全村共有117户,398口人,拥有土地320亩,共有村两委成员4人,其中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交叉2人,共有党员19人,其中13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主要从事经商、运输、工程施工。鲁东村主导产业是香椿、水杏、地瓜深加工。鲁东村先后获的:县级卫生村、平安黄山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
溪河村 |
溪河村位于邹平县黛溪不夜城西侧,共有92户,总人口375人,溪河村主要发展第三产业。 |
小李村 |
小李村位于邹平县鹤伴三路西段,共150户,总人口542人,耕地面积68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发包为主,人均收入万元以上。 |
崔家村 |
崔家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中西部,西临西外环,东临黛溪河,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全村共有185户,总人口512人,耕地面积78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发包为主,村民以种植蔬菜、肉鸭养殖等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达万元。 |
东景村 |
东景村位于邹平县鹤伴三路西段,是典型的的城中村,共有278户,总人口978人。村集体经济以商贸开发为主,在一年的时间里建成新村小区一处,新居楼10栋500余户,建筑面积70000平方米。 |
王家村 |
王家村位于黄山办事处西部,距离办事处8公里,地处西外环以东,寿济路以南。全村共有150户,550口人,拥有土地670亩,王家村共有两委成员6人,其中支部成员3人,村委成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21人,其中10名党员有致富项目,主要从事经商、项目施工。王家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与第三产业。近年来王家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兼顾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打造环境优美的适居新农村。共建成休闲广场一处,安装路灯30盏,监控6个,垃圾池5处,王家村先后获的:平安黄山建设示范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太和村 |
太和村现有人口419人,约130户,党员19人,代表30人,两委成员4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交叉任职2人,按照办事处的环卫一体化要求,对村内的街道进行了整治,在主要街道两侧种植绿化树木,现有保洁员2名,坚持每天清扫街道,定时清运村内的生活垃圾,村民有了比较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新建文化广场一处,购置音箱,方便村民健身。太和村以特种养殖和木器加工业为特色产业,临开发区和淄博的地理优势,人力资源流通,促进增收明显。2011年以来新建办公场所一处,新铺村内水泥路2条,安置迁占16户楼房,及配套设施活动场所一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成就。 |
中杨村 |
中杨村现有人口692人,约192户,耕地702亩。党员37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村民代表30人,交叉10人,两委成员6人,党支部3人,村委会3人,村内主导产业以种植为主,有木器加工3家,机械加工1户,村两委一班人积极凑措,硬化村内南北道路一条,积极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在村内主要街道两侧种植绿化树木。计划在村中部修建文化广场一处,方便村民健身娱乐。 |
抱印村 |
抱印村位于黄山办中西部,东临黛溪湖,南临景观大道,西接西外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91户,总人口302人,耕地面积43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 |
姜洞村 |
姜洞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西部山区,东临县城西外环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90户,总人口290人,耕地面积17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发包为主,村民主要种植水杏、地瓜等农作物,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民人均收入节节攀升。村两委班子引导群众走致富路,积极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硬化村内公路设施,方便了群众出行。新打深水井一眼,解决了全村群众的吃水问题,积极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要求,新建垃圾池一处,为群众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 |
碑楼村 |
碑楼村位于黄山街道办事处以西,西邻西外环、东邻黛溪湖,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全村共有386户,总人口1236人,耕地面积130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发包为主,村民以种植水杏为主,人均年收入达万元以上。 |
惠杨村 |
惠杨村地处黄山街道办事处南部,邹周路以东。惠杨村约97户,350人,村两委班子一班人,在街道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团结奋进,服务群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多次被黄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授予先进单位。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紧密团结带领全体党员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合理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严格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建设文化大院和村委办公室一处,新建深水井一眼,严格搞好环卫一体化建设,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 |
代家村 |
代家村地处黄山街道办事处南部,邹周路以东,共有145户,总人口570人,耕地面积310亩,主要包括林地、坑塘、荒地等。村两委班子一班人,在街道党工委的关心指导下,团结奋进,服务群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多次被黄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授予先进单位。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紧密团结带领全体党员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主要途径。合理制定新村建设规划,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严格四民主两公开制度,积极推进居民公寓楼建设。严格搞好环卫一体化建设,极大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
周家村 |
周家村位于邹平县鹤伴三路中段,是典型的城中村,共382户,总人口1328人。村集体经济以商贸开发为主,周家村已完成国家新区征地建设任务,小区总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老年公寓70户,先后完成了于祖山生态园、大学城征地和中轴线南延征地迁占工作。商贸用地开发方面,已完成规划设计,完成后可安置周家村剩余劳动力,解决村民的生活保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