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大方县 >> 星宿乡 >> 棕树村

棕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棕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棕树村简介

  棕树村是全星宿乡八个一类贫困村之一,位于乡政府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与云峰村、梯子村、龙山村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321户1215人,其中少数民族692人,基本为苗族,劳动力768人,耕地面积1973亩,林地面积2760亩,荒山草坡及灌木林5190亩,境内无矿产资源。全村石漠化严重,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棕树村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程度深,返贫因素多,脱贫致富机制难以形成,2007年人均纯收入1230元。近年有大幅提高。
  
  --人口总数:1215人 农业人口:121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生产发展,生活小康
  --所辖村:棕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野生天麻 办公所在地:棕树
  --自然条件:地势起伏大,气温年日较差大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1225 551600 -- 查看 棕树村谷歌卫星地图

棕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棕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棕树村

  棕树村是全星宿乡八个一类贫困村之一,位于乡政府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与云峰村、梯子村、龙山村接壤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总面积9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组321户1215人,其中少数民族692人,基本为苗族,劳动力768人,耕地面积1973亩,林地面积2760亩,荒山草坡及灌木林5190亩,境内无矿产资源。全村石漠化严重,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制约,棕树村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程度深,返贫因素多,脱贫致富机制难以形成,2007年人均纯收入1230元。近年有大幅提高。      --人口总数:1215人 农业人口:121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生产发展,生活小康   --所辖村:棕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野生天麻 办公所在地:棕树   --自然条件:地势起伏大,气温年日较差大   

重山村

  重山村位于星宿乡西北面,距星宿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与大山乡接壤,与峻岭村、河山村、松树村相邻。   全村辖5个村民组,总户数231户884人,少数民族32户115人,以苗族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13%。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其中:荒山草坡面积8000亩,森林覆盖率48%,耕地面积1593亩,人均占有耕地1.8亩。   2009年人均纯收入2140元,人均占有粮食505公斤,全村大牲畜存栏523头,生猪存栏228头,羊存栏2180只,全村有外出务工202人。   --人口总数:884人 农业人口:88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重山,带富农民   --所辖村:重山,青山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中草药 办公所在地:重山   --自然条件:山高谷深,气温年日较差大 资源:煤矿   

河山村

  河山村位于星宿乡政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与本乡龙山村、峻岭村、松树村、重山村和雨冲乡接壤,地域面积12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组145户490人,其中:少数民族187人,全村有劳动力290人,其中外出务工275人。境内有小学1所,教师2人,在校学生45人。有通村公路经过2个村民组,另外1个村民组未通公路。   全村有耕地746亩,林地6250亩、荒山草坡8000亩,海拔在1050-17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12℃,降雨量约120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60%,无霜期约250天,境内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以温带温润季风气候为主,本村有丰富的荒山草坡资源,适于发展畜牧业。有油杉河风景区旅游资源,还有铅锌矿资源。本村无矿产资源,居民收入来源于农业和外出务工。主要农产品有玉米、马铃薯、大豆、杂豆、生猪、牛等。   由于受地理、文化、资源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本村从业居民除农业外就是外出务工,经济发展缓慢,属于我乡一类贫困村,还有绝对贫困户18户,绝对贫困人口49人,低收入户17户,低收入人口67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109人。   近几年来,由于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群山、河山组已通公路(银山还未通公路)。全村实现户户通电,大部分农户的饮水问题已得到解决。2010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地区经贸局等单位的帮助支持下,河山村完成粮食总产248吨,人均粮食506公斤。有大牲畜存栏292头,生猪出栏278头,羊存栏1612只,农民年均纯收入1780元。      --人口总数:490人 农业人口:488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所辖村:河山,银山,群山 生产总值: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野生天麻,天麻,中草药 办公所在地:群山   --自然条件:山高坡陡,水热充沛 资源:野生植物资源   

麻岭村

  麻岭村位于星宿乡北部,距星宿乡政府20公里,与本乡的峻岭村、大方县雨冲乡、金沙县箐门乡接壤,地域面积12.75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175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12℃,年降雨量约1200毫米,地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形成植物多样,生长较快。   全村辖4个村民组170户623人,其中:少数民族188人,劳动力356个,党员18名,耕地面积683亩,林地面积10700亩,荒山草坡面积7500亩。   由于受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缓慢,属于一类贫困村,近几年来,由于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提高,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了户户通水、通电,组组通公路。   2009年,完成粮食总产225吨,人均占有粮食361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80元。年末大牲畜存栏236头,生猪存栏210头,羊存栏1610只,外出务工人员129人。      --人口总数:623人 农业人口:62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发展漆树,改善民生   --所辖村:麻岭,雄岭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竹笋 办公所在地:麻岭组   --自然条件:山高坡陡,雨热充沛 资源:煤矿   

云峰村

  一、基本情况   云峰村位于乡政府西北部,距政府驻地5公里,与本乡龙山村、棕树村、梯子村、松树村接壤,地域面积9.2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305户1002人,其中:居住着蒙古、苗、白等少数民族共372人,全村有耕地1150亩,林地7763亩、森林履盖率达55%,荒山草坡5000亩,120海拔在1000-175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12℃,降雨量约1200毫米。现地质队正在勘探煤炭储量。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农民人均占有粮食505公斤。   (2)、人口构成及文化素质:全村共有1002人,主要由汉族、蒙古族、苗族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全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有12人。   (3)、基础设施:全村共有钢筋混泥土房屋227户;户户通电;已解决776人1500余头匹大牲畜的人畜饮水问题;2个村民组通公路,另外4个村民组未通。   (4)、产业发展: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的种植业和喂养牛、羊的畜牧业为主,种植方式粗放,养殖技术落后,未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   (5)、社会事业:境内有小学一所,教师7人,在校学生255人,学生主要来自本村及棕树村、梯子村;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教育、维护稳定等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6)、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各项事业得到顺利开展,村党支部、村委会有办公楼一栋,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全村共有学员27名,平均年龄52岁,年龄结构偏大,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党员的“双培双带”能力较弱;村“两委”班子成员共6人,全部是初中文化,平均年龄45岁。   --人口总数:1002人 农业人口:998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蒙古 发展口号:勤劳发展,产业致富   --所辖村:云峰,杉林 生产总值:2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特色种植业 名特产品:天麻 办公所在地:云峰   --自然条件:山高坡陡,雨量充沛,气温适中 资源:煤矿   

峻岭村

  峻岭村位于星宿乡北部,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与本乡河山村、重山村、麻岭村、大方县雨冲乡、金沙县箐门乡接壤。地域面积11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组151户582人,其中:少数民族198人,全村有劳动力341人,有三个村民组已通公路,白岭组还未通公路,境内有小学1所,教师6人,在校学生158人,村卫生室已建成。粮食总产量26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760元。   现有大牲畜存栏301头,生猪存栏388头,羊1663只,全村有耕地面积947亩,全部为旱地,林地面积6800亩,荒山草坡面积7000亩,海拔约在1000-200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约11℃,年降雨量约1200毫米,无霜期约240天,以温带湿润季风气候为主,森林覆盖率达65%。   境内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有丰富的荒山草坡资源,适于发展畜牧业,还有油杉河旅游资源和铅锌资源,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畜牧业和外出务工,主要在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杂豆等。由于受地理、文化、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单一,农民从事行业为农业和外出务工,经济发展缓慢,属于一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582人 农业人口:58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加快发展 脱贫致富   --所辖村:峻岭,雄岭,峨岭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天麻 办公所在地:峻岭组   --自然条件:山高谷深;冬暖夏凉   

漆树村

  漆树村位于星宿乡政府东北面,距星宿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是星宿乡一类贫困村之一。总面积2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78亩,荒山草坡面积9500亩,林地面积8620亩。   辖7个村民组340户1380人,人口密度62人/平方公里。全村有党员32名。几年来,村支两委个人和集体均多次获县乡表彰。全村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户为117户257人。   有纵贯村境内的公路两条,一条是星宿经烂坝、白泥组、毛坪、后河至雨冲乡油杉村;一条是星宿经烂坝、漆树、大石、大路组至雨冲鹏营村,目前,这两条路建设都分别在实施中。以种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经济林木主要有漆树,同时还盛产多种中药材,粮食作物主要种植玉米、脱毒马钤薯、大豆等作物。海拔1000-1700米之间,气候宜人,年均温度12度,无霜期220天,森林覆盖率达45%。境内有特色的油杉河风景区旅游资源和丰富的荒山草坡、林地资源,是我乡发展畜牧业和旅游开发的主要村之一。   2010年,年末大牲畜存栏729头匹,出栏125头匹;生猪存栏1052头,出栏401头;羊存栏4568只,出栏1025只,畜牧业已成为本村农户增加收入的主要产业。粮食总产量720吨,人均纯收入1500元。   由于地县领导及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帮扶,漆树村目前完成了55户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另有地直单位联系的20户在建中,将对我村新农村建设起着以点带面的辐射和推动作用。至2010年7月,全村预计完成茅草房改造任务101户,基本实现村内无茅草房。      --人口总数:1380人 农业人口:13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发展漆树,脱贫致富   --所辖村:漆树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天麻 办公所在地:漆树组   --自然条件:山高谷深,气温年日较差大 资源:无   

松树村

  松树村位于大方县城东北部,星宿乡政府北部,离星宿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与本乡云峰村、龙山村、河山村、重山村及大山乡沙土村接壤,总面积5.7平方公里,辖2个村民组(松树组、深山组)188户729人,耕地面积1039亩,林地面积2450亩,荒山草坡4900亩。居住汉、苗、彝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81人;有党员23名,劳动力396人,低保人口40户97人,2009年人均粮食407公斤,人均纯收入2980元,现有绝对贫困人口33人。   根据地委秦如培书记指示及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我村的发展思路是: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提出的重大项目拉动、招商引资带动、城镇建设推动,实施工业强乡、旅游兴乡、生态畜牧业和特色农业富乡的战略,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转变,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支柱产业基本形成,社会事业较大发展,小城镇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建成全省文明富裕的小康之村。   --人口总数:729人 农业人口:720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7.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 发展口号:抢抓机遇 跨越发展   --所辖村:松树,深山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商业 名特产品:天麻 办公所在地:松树组   --自然条件:土地平阔,气温适宜 资源:煤矿   

梯子村

  梯子村位于星宿乡政府西北部,距星宿乡政府8公里,与本乡的棕树村、云峰村和大山乡、三元乡接壤,海拔约1000—1800米,平均气温约13℃,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地域面积6.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5亩,全部为旱地,林地面积4580亩,牧草地2500亩。   我村辖5个村民组377户1406人,其中少数民族613人。有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6人,预备党员2人。   境内无矿产资源。   农民从业主要为农业和外出务工,主要农产品有玉米、大豆、杂豆、马铃薯、生猪等。本地为喀斯特地貌,地势起伏较大,石山多,土层薄,由于过去过度垦植,石漠化严重,约占地域面积的45%,如遇待续干旱,农作物普遍减产,风调雨顺年农业喜获丰收。   经过近几年不断努力,实现全村户户通电,4个村民组已通砂石公路。      --人口总数:1406人 农业人口:140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7.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所辖村:梯子,法窝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天麻,桃子,李子 办公所在地:梯子组   --自然条件:地势较低,水热丰沛,适宜作物果木生长 资源:野生植物资源   


棕树村特产大全




棕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