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同村位于金碧镇北面,中同村中心点距政府所城地约4。5公里,本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6亩,其中田790亩,土570亩,森林1200亩,有水库一个面积25亩左右,溶水量5万多立方,本村由多种族别组面,有汉、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白族七种民族,本村土地肥沃,主要适应的农副产品有水稻,玉米,油菜,烤烟马铃薯等,有农户440户,1680人,外出务工经商400人左右,有中心小学1所,村卫生室一所,有服务型小商店3个,汽车运输车辆七辆,黔织高速路穿本村五组。
桂荷园农家乐位于金碧镇万家寨村。我村舒适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我村发展旅游业,创建农家乐特色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金碧镇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桂荷园以经营家常菜为主,原料大多是从农民的地里直接选购的,所以吃的人总是很放心,桂荷园也因此深受各位来客的喜欢。随着金碧镇的改建,桂荷园也打算扩大经营面积,创办成集吃、住行一体化的农家乐,以便能接待更多的来客!
--人口总数:1680人 农业人口:1672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2.0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中同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2101 | 551500 | -- | 查看 中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辉煌社区 |
辉煌社区位于金碧镇镇政府周边,最远的距镇政府500米,行政区域面积为5.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116户,共有7640人,其中居民人口为1414人,总耕地面积为1901.3亩,其中田:1053.1亩;土747.2亩,退耕还林面积为566.7亩。划分为4个责任区,有党员70人。 金碧中学自创办以来年,经过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2004年建设成为完全高中, 被评为“贵州省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现有师生1000人。由于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该校被授予全国教学先进单位、全国面向未来阅读工程示范学校、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国际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学校、省中学校长培训调研基地等称号。 --人口总数:7640人 农业人口:6226人 非农业人口:1414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01.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仡佬族,蒙古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责任区,二责任区,三责任区,四责任区 生产总值:267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第三产业 名特产品:小榨油 办公所在地:中寨村一组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050米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1100毫升以上。 |
荷花村 |
荷花村位于黔织公路的主干线上,距县城12公里,距金碧镇政府1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605户2508人,总面积1236亩,其中,田819亩,土417亩。境内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盛产香米,家庭式养殖十分发达,是金碧镇典型的“鱼米之乡”。 --人口总数:2521人 农业人口:2510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341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2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布依、仡佬、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桃、烟、油菜、西瓜 办公所在地:荷花村六组 |
高山村 |
高山村位于金碧镇南面,距离镇政府9公里,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共489户,总人口1888人,有耕地面积1724.4亩,其中田356亩,森林面积30645亩,全村外出务工432人,农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为主。 --人口总数:2124人 农业人口:212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24.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金碧镇高山村8组 |
绿丰村 |
绿丰村位于金碧镇东南面,离镇政府所在地约7.5公里,辖区面积4.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5亩(其中田260亩、林地面积450亩),居住着汉、苗、布依、仡佬、蒙古、白、彝等民族。新修建的六勒煤矿部分矿区坐落本村,四周分别与雨朵镇登高山村、金碧镇红寨村、金碧镇高山村接壤,辖9个村民组,常住居民446户,、536人、外出务工385人。村内土质较好,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1100毫升以上,非常适宜种植玉米、烤烟、油菜、马铃薯等。由于气候好、水质佳,本村现有小型酿酒加工厂6个,年产优质白酒30吨以上。 近年来,绿丰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城镇带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科教兴县”战略和“一基五化”建设内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人口总数:1923人 农业人口:1921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4.86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生产总值:5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烤烟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绿峰村二组 |
红寨村 |
红寨村位于金碧镇东南部,距离镇4公里,覆盖面积为3.56平方公里,辖12个村落小组,总户数704户人家,总人口3086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065人,非农业人口21人)有汉族、布依族、仡佬族、蒙古族、彝族、苗族、南京族等大杂居村寨,全村农业生产总值2772000万元,主要产业有水稻、玉米、油菜等。 红寨村是一个少数族村寨,随着外出打工和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让这个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少数民族村寨的村民对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催生了一个又一个的致富能手,其中又以种植青蒿为突出,占地约为200亩左右。 --人口总数:3086人 农业人口:3065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3.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277.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辣椒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 办公所在地:平寨 |
双寨村 |
双寨村位于金碧镇东部,距离镇政府3公里,双寨有3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42户,人口1848人。其中农业人口1836人,非农业人口12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154亩,其中田1360亩,有林地350亩,本村有多民族组成:汉族、向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族、侗族、苗族组成,本村的主要产业种植业,水稻、玉米、油菜为主要产业,本村有大客车两辆,客运沙窝至贵阳,高山至黔西,货运车三辆,本村有362人在外务工和经商,本村固也想接连与雨朵镇工化村,本镇铧口村,张家桥村,红寨村,村农有小经营户6户,有村办公室,远程教育室,村卫生室。 --人口总数:1848人 农业人口:1836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89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向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族、侗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有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双寨 |
中同村 |
中同村位于金碧镇北面,中同村中心点距政府所城地约4。5公里,本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6亩,其中田790亩,土570亩,森林1200亩,有水库一个面积25亩左右,溶水量5万多立方,本村由多种族别组面,有汉、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白族七种民族,本村土地肥沃,主要适应的农副产品有水稻,玉米,油菜,烤烟马铃薯等,有农户440户,1680人,外出务工经商400人左右,有中心小学1所,村卫生室一所,有服务型小商店3个,汽车运输车辆七辆,黔织高速路穿本村五组。 桂荷园农家乐位于金碧镇万家寨村。我村舒适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我村发展旅游业,创建农家乐特色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金碧镇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桂荷园以经营家常菜为主,原料大多是从农民的地里直接选购的,所以吃的人总是很放心,桂荷园也因此深受各位来客的喜欢。随着金碧镇的改建,桂荷园也打算扩大经营面积,创办成集吃、住行一体化的农家乐,以便能接待更多的来客! --人口总数:1680人 农业人口:1672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2.0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中同村 |
新团村 |
新团村现有人口2563人,共有568户,其中少数民族1360人,汉族1263人,农业人口2541人,非农业人口22人,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7.6亩,所辖组8个,新寨一组,高石坎二组,曹家寨三组,潘家寨四组,余家坝五组,寒婆岭六组,白岩脚七组,新桥脚八组。 --人口总数:2563人 农业人口:2541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97.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寨一组,高石坎二组,曹家寨三组,潘家寨四组,余家坝五组,寒 生产总值:1895.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种植业 办公所在地:新团村一组 |
中寨村 |
中寨村位于金碧镇南面,全村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北面与张家桥村接壤,西靠五里乡,南连杨家店村,东邻红寨村、双寨村。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全村所辖11个村民组,共有人口2719人,由汉、布依、水、苗、白、蒙古、彝等八个民族组成。 近年来,中寨村新农村建设正搞得风声水起,走进这些农家小院,不再是从前那些破房烂路,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洋楼,干净的院落以及农民脸上惬意的笑容…… --人口总数:2719人 农业人口:2714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布依、仡佬、苗、蒙古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油菜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中寨一组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金碧镇西面,村办公室距镇人民政府5.5公里,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全村辖15个村民组,656户,2510人,总耕地面积2300亩,其中田690亩,土1610亩,境内交通有8组,13组未通公路,林木覆盖面积约3000亩,土地质中等,主要生产水稻、玉米、烤烟、油菜、大豆、等农作物。 --人口总数:2510人 农业人口:250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6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布依 发展口号:增强发展理念,加快发展步伐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 生产总值:3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联合村 |
土桥村 |
土桥村位于金碧镇东北角,离县城8公里,全村辖19个村民主小组,居住着715户人家2910人,农业人口2896人,非农业人口4人,现有党员36名,预务党员2名,民族组成有“布依族、仡佬族、苗族、白族、彝族“。有可耕地面积2350亩,其中土1250亩,田1100亩,林地1461亩,其中山地1245亩,荒山215。6亩,公益林600。65亩,经济林860。45亩,主要产业有“蔬菜产业”经果林产业“名特产品,原生态乌鹘鸡,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花生为主,畜牧业米泉市以养猪、牛,家禽为主。 2011年3月以来土桥乡就干旱少雨,造成农作物普遍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我村积极组织群众进行生产自救,对饮水方面,首先是确保人畜饮水。干群同甘共苦,迎难而上,在抗旱面前取得一定成效。 --人口总数:2910人 农业人口:2896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族,布依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抓好科技兴农,平安建设 --所辖村:1,2,3,4,5,6,7,8,9,,,,, 生产总值:36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原生态乌骨鸡 办公所在地:土桥村四组 |
折坤村 |
折坤村位于金碧镇东南角,距离金碧镇5公里,共有12个村民组,总户数664户,总人数有2590人,党员38名,可耕地机种1708亩,其中田888亩,土820亩,林地1153亩,山地98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烤烟、西瓜、蔬菜为主,畜牧业主要有猪、牛家禽为主。 --人口总数:2596人 农业人口:2560人 非农业人口:36人 --行政区面积: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蒙古,白,苗,布依 发展口号:保稳定,抓发展,促和谐 --所辖村:1,2,3,4,5,6,7,8,9,10,11,12 生产总值:36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辣椒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折坤一组 |
新富村 |
新富村位于金碧镇政府驻地北面,距离县城8公里,离镇政府驻地5公里,黔织公路穿村而过,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全村面积6.2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729户,3030人。有耕地面积1826亩,其中田826亩,土1000亩,水域面积650亩,森林面积1560亩,森林覆盖率45.7%。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占有粮食400余公斤。主要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烤烟、西瓜、小辣椒等。 村班子年富力强,富有朝气,在村党支部带领下,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建成养兔场1个,现有种兔6000余只;有养猪场1个,仔猪500余头。山地、林木及水资源丰富,村内“湖山倩影”湖泊群是贵州省三大湖泊群之一,有大小湖泊33个,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潜力。 --人口总数:3030人 农业人口:2000人 非农业人口:1030人 --行政区面积: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十二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种植 办公所在地:在移名街 |
铧口村 |
铧口村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所辖7个村民小组,人口2716人,耕地面积2060亩,林地220亩,山塘3人18亩,男性人口1615人,女性1200人,人均纯收入2816元。 但铧口村村民根据本村实际,发扬本村原有的手工技术,大量纺织,全村共有30户人从事筛货手工,主要经编织,筛子为主,如每个劳动每天编织3个筛子,按每个筛子15元计算,天收入在50元左右,一月收入在1500元左右,除掉200元的本钱,纯收入在1300元左右,按每户两个劳动力市计算,每月纯收入在2500亩左右,我村以此为契机,因此大力发展编织业。 今年经村两委研究确定,大力发展编织业,发动1.2.3.6.7组农户大量编织筛子,充分利用农休时间大量编织,提高农民收入。 我村观音洞距我村委会1公里,在我村北部位置,观音洞距仿今已有百年历史观音洞分二层,一层通行西面文阁现在的敬老院,另一层通往东面,铧口村一组方向,洞里面要以前有石制天然大白菜,天然,罗汉像,经过人工改造后,观音洞换然一新,每逢农历2月初9,六月初9,9月初9来观音洞烧香的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一片和谐关观的观象。 --人口总数:2716人 农业人口:2711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布依 发展口号:以科学发展观办指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优质水稻 名特产品:筛子 办公所在地:黔洪路 |
杨家店村 |
杨家店村位于金碧镇南面,距镇政府驻地约四公里,辖11个村民组,702户2998人,耕地总面积2354亩,其中稻田966.5亩,土1388亩,人均种地约0.78亩,土地较为贫瘠,大部分在海拔1350-1500米之间,土地较为薄弱,经不住干旱,全村有林地1000亩,山塘水库15亩,退耕还林23.5亩,荒山荒坡35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为主,畜物业主要有大牲畜、猪、家禽等,总体上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不多,2008年统计,该村人均粮食300公斤,人均纯收入1580元,是全县贫困村之一。 2011年8月8号,规划局来我村规划,规划我村的未来发展方向,规划我村广场的修建,在金碧镇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堪查地形和地理位置,认真倾听老百姓的意见,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做了不懈的努力。 --人口总数:3268人 农业人口:3261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仡佬、苗、蒙古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中药材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杨家店 |
万家寨村 |
万家寨位于金碧镇西南面、村办公室所在地距县城14公里,村域面积为1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60亩、其中田650亩、土610亩,森林覆盖面积2503亩,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总人口1488人,其中农业人口1469人,非农人口19人,居住着汉、水、仡佬、布依、等民族,私营企业火口厂1个、种植经果林面积140亩、全村第一产业以科技种植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经果林为主。 万家寨村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高极具开发价值,境内沙嘎坡被人们称之为金碧镇“屋脊”、“绿色银行”。沙嘎坡境内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水红杜鹃、露珠杜鹃等杜鹃品种,花色多样,绚烂生辉,色彩缤纷,每年3月到5月开放。 地理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西北、西南及西部山峦绵延。中部为浅洼地、梯田、缓丘坡地和丘峰洼地,境内沙嘎坡最高点海拔1679.3米。 气候特征: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多样,四季分明,水热同季,雨量较为充沛,小气候差异显著等特征。 矿产、旅游资源:矿产主要高岭土、软质黏土、土陶原料黏土、沙土,旅游资源:森林、杜鹃花。 主要作物:土地肥沃,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麦类、豆类、马铃薯、甘薯、等;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向日葵、芝麻、苏麻、蓖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经果林、茶、野生蕨苔、野生板栗、茅栗、等多种。 主要植物:在用材林中,针叶林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等;在经济林木中,主要有水果类:桃、李、杏、梨、樱桃、花红、葡萄、石榴等。 主要动物:饲养畜禽种类多,有猪、黄牛、水牛、马、山羊、鸡、鸭、鹅、兔、蜂等。 桂荷园农家乐位于金碧镇万家寨村。我村舒适的生态环境,秀美的自然风光以及良好的区位优势为我村发展旅游业,创建农家乐特色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金碧镇党委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休闲旅游,桂荷园以经营家常菜为主,原料大多是从农民的地里直接选购的,所以吃的人总是很放心,桂荷园也因此深受各位来客的喜欢。随着金碧镇的改建,桂荷园也打算扩大经营面积,创办成集吃、住行一体化的农家乐,以便能接待更多的来客! --人口总数:1488人 农业人口:1469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水族,仡佬族,布依族等民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2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第三产业 名特产品: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经果林 办公所在地:金碧镇西南面 --自然条件: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类型多样,四季分明,水热同季,雨量较为充沛,小气候差异显著等特征 资源:金碧镇万家寨村 |
张家桥村 |
张家桥村位于金碧镇西南面,距离镇政府最远的地方1.5公里,辖6个村民,全村现有人口302户,1517人,耕地面积652亩,行政区域面积2550亩,林地469.5亩,其中退耕还林地416.9亩,劳务输出407人,经商22人,运输业9人,医疗8人,石料加工27人,农副产品收购10人,建筑业13人。 全村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势比较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1210毫升以上. 全村以水稻、玉米、油菜种植为主。 --人口总数:1517人 农业人口:1510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发挥支部凝聚力,党员带富奔小康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15组 生产总值:83.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油菜 办公所在地:金碧镇黔洪大道 --自然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1210毫升以上 资源:金碧镇张家桥村 |
新兰村 |
新兰村位于金碧镇西北面,距离镇人民政府所在地4公里,辖7个村民组、417户、1509人,总耕地面积1783亩(其中田694亩、土1089亩)人均耕地1.16亩,土地较为贫瘠,大部分海拔在1200—1300米之间,是原沙龙乡有名的干旱村。全村共有林地1014亩,2007年林改全部划分给群众管理,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烤烟为主,畜牧业以饲养水牛、黄牛、生猪家禽等。 --人口总数:1636人 农业人口:163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仡佬、苗、蒙古 发展口号: --所辖村: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新兰村三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