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城区浮桥街道于2003年2月由原浮桥镇改制而成,位于泉州市区西南,依偎晋江母亲河,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商贸集散地,也是鲤城江南新区核心起步区。原街道区域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1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9万人。2006年11月13日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新浮桥街道办事处辖新步社区、浮桥社区、金浦社区、黄石社区、东边社区、田中社区、岐山社区、延陵社区、坂头社区、仙景社区10个社区,区域面积约10.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1.6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辖34个党支部,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19个,街道现有党员总数820人,其中预备党员18人。2006年街道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6.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88亿元,实现工商总税4522万元,区级工商税1617万元。街道辖区内共有企业288家,其中外资企业123家,内资企业165家,正常纳税企业228家,年纳税超100万以上企业有27家、超50万以上有15家、超30万以上有12家,轻纺鞋服、树脂工艺、机械汽配、包袋、建筑房地产五大行业为街道主要支柱行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0.74平方公里 | 350502005 | 362000 | -- | 查看 浮桥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仙景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仙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浮桥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浮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坂头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坂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延陵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延陵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新步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新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岐山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岐山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田中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田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东边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东边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黄石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黄石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金浦社区 | ·鲤城区旅游·鲤城区特产·鲤城区十大特产·鲤城区十景·鲤城区 | 0 |
---- |
查看 金浦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海滨街道 |
【概况】海滨街道位于鲤城区中南部,因辖区内孔庙立有宋代理学家朱熹的题碑“海滨邹鲁”而得名,是目前泉州市党政机关及鲤城区行政服务中心所在地。辖区商贸繁华、交通便利,是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辖区总面积3.73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4.3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设1个非公党委、1个社区党委、1个党总支、31个党支部,党员829名。 【历史】海滨街道辖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市级以上文物点11处:其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泉州府文庙,有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市舶司遗址等。有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李尧宝刻纸、江加走木偶头、杨氏锡雕制作技艺、曹氏彩扎花灯制作技艺等,方寸之地浓缩着泉州古城悠久历史和现代风华。 【现状】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海滨街道继续以打造“平安、诚信、温馨、魅力”街区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弘扬“团结务实、负重拼搏”的海滨精神,确定了“经济求跨越、民生有保障、平安得民心、城市再更新、党建奋争先”的工作思路,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为推动海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鲤城打造“创新型和谐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街道先后获得全国科教进社区优秀组织单位、国家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蝉联省级文明单位、福建省社区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防范处理-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首批科普先进街道、福建省先进档案室等荣誉称号,培育出金山社区这一全国文明、文化先进典型。 【发展】 党建创先永不止步。2008年8月,街道被中纪委确定为福建省唯一的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街道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社区党员教育、廉政文化及群团组织建设等工作走在全区前列。2007年所辖金山社区党支部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经济工作跨越发展。街道始终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致力于更新发展理念和模式,深化挖潜增效,推动科技进步,确保经济发展。2010年完成工商总税2.2亿元,税收完成情况和经济综合考评均位居全区第一。文化环境健康向上。海滨街道因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每一项创建迎检的使命和挑战。近年来,在配合泉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各项荣誉的争取上,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街区面貌得到巨大改观。街道所辖8个社区有6个被评为区级以上文明社区。和谐构建民本为重。以实行生活、就业、医疗、就学、住房等“五大”援助工程为重点,不断拓展民政优抚工作领域。近年来,先后设立“爱心超市”、“爱心服务点”、“社区爱心互助中心”、“爱心服务一-”等一系列爱心工作领域,为和谐街居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近3年来,街道综治“三率”稳居全区前列。 海西建设,百舸争流;抢抓机遇,时不我待。在全省上下大干“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背景下,海滨街道定将巧借东风,乘势而上,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赢得新一轮发展主动权,确保全面完成区委、区政府交予的各项任务! |
临江街道 |
临江街道地处鲤城老城区南端,东至温陵路与丰泽区接壤;西面、北面分别沿笋浯溪,胭脂巷、金刚巷与海滨街道为邻;南面跨晋江分别与江南街道、晋江池店相连。 辖区总面积1.9平方公里。下辖伍堡、溪亭、隘南、幸福、新桥、跃进、聚宝7个社区,总人口6867户19882人。临江历史上曾有“市井十洲人,樯动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随着时间迁移,几度兴衰更替。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区委、区0跨江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临江街道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如今,临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擎又好又快的大旗,再一次站到改革发展的时代前沿,全力构建滨江商贸繁荣带。 人文潜能较好 历史积淀丰厚。辖区内现有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李贽故居、宝海庵、富美宫、明·来远驿、富美古渡头、车桥头系列碑刻等13处文物古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富美古渡头为古海上丝绸之路东端起点,天后宫、富美宫等场所历来是闽台民间交往的胜地,具有发展旅游产业潜质。文体网络健全。临江街道社区健身俱乐部是全省唯一一个国家级社区健身俱乐部,设立乒乓球、篮球、中国象棋、冬泳、武术等15个分俱乐部。现有文体活动中心1处,健身馆2个,伍堡、江南、金山3个公园,配置有健身路径10套、篮球、门球、足球等场地20个,能基本满足广大群众的不同兴趣爱好。中国体育彩票临江健身馆也在建设中。名校效应明显。辖区汇集了泉州七中、鲤城区实验小学、泉州市第三幼儿园等鲤城区中、小学、幼教的主要名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后勤的社会化服务,带动了街道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疗服务周全。辖区内泉州市中医院、中医外科医院、东方女子医院、博爱医院门诊部等不同等级的公、私营医疗卫生机构,具备看病“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街道”的医疗条件。基础设施完善。城南片区一期改造后,辖区环境更为整洁美观;防洪堤的改建,提高了抵抗洪水灾害的能力;江滨北路的修建,桥南立交桥的建成通车,辖区交通更为便捷,为构建滨江商贸繁荣带提供基础保障。 队伍素质较好 街道办事处现有在编干部职工49人,其中公务员19人,事业人员30人。党政班子成员15人(其中女3人),平均年龄39.7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2人,大专学历3人。社区两委成员52人,平均年龄42.5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4人,大专学历17人,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31人。几年来,我们在抓统一思想中树立干部职工队伍谋发展促发展的信心;在抓制度规范中凝聚了干部职工队伍的力量;在推进各项工作中锻炼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的能力,形成了不甘落后、敢争一流,负重拼搏、服务大局的团队精神,形成了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不出事的浓厚氛围。 经济发展较好 街道现有工业企业8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7家,年纳税50-100万元企业13家,年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11家。商业企业1602家,其中较大规模(年纳税50万元以上)17家。主要表现:①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完成工商税收总收入8060万元,比2003年增加3054万元,区级工商税收完成3298万元,比2003年增加1106万元。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2006年,一、二、三产业比为0.03:40.64:59.33。③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街道共引进62家企业进驻园区(含二次招租企业),共占地696.168亩,工业企业由原来轻纺鞋服、陶瓷工艺为主,逐步转变为以轻纺鞋服、电子信息、机械汽配为主的工业企业结构。2006年,三大产业纳税占街道第二产业税收完成量的94.84%,其中轻纺鞋服产业占67.11%;电子信息产业占20.84%;机械汽配产业占6.89%。2007年1-7月,三大产业纳税额同比分别增长了40.87%、100.05%、14.24%。④专业市场不断拓展。街道现有义全机电、幸福鞋业、伍堡装璜装饰材料、江滨图书等4个开发较早、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义全机电市场,位于义全街、义全西街,有商家243家,主要由温州0的成员单位经营,年纳税420万元。幸福鞋业批发市场,位于义全街到棋盘园之间,有商家109家,年纳税110万元。伍堡装璜装饰材料市场,位于伍堡新街,有商家110家,年纳税210万元,先后获省“百店千柜无假货示范街”、“福建省特色商业街”称号。江滨图书批发市场,位于新建成的江北防洪堤后,是市区唯一一个图书批发市场。有图书批发企业11家,年纳税24.2万元。⑤重点工业项目有序推进。天健特种锦纶(PA66)项目,已完成一层,建筑面积5100㎡。神舟通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建筑面积9391㎡,已引进无线电对讲机及配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开工投产,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500多万元,建筑面积27829㎡,目前工程已封顶,开始进入内外装修。诺普数码工业园项目,设计图纸审批中,已进行地质钻探,8月28日开始路面施工,预计9月15日开始进行主体施工。⑥ 经济各项指标超额完成。今年1-7月,街道工业产值12.9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8.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2.91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8.9%;工商税收总收入469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8.42%,比序时进度增收7万元;区级工商税收214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61.32%,比序时进度增收104万元。合同利用外资4119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457%,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252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0.8%,报表口径774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10.6%。⑦街、居财收支基本平衡。街道有沉洲、灯荣、南环工业区工业楼(含宿舍)5幢24815㎡,房屋、店面、写字楼6348.79㎡,年租金收入230万元。街道年可支配收入500万元。虽然近几年,收入渠道萎缩,但整体收支基本保持平衡且略有节余。7个社区中,自有收入年均超过20万元的有2个,收入在10-20万元的社区有5个,基本能保证社区的正常运作。 和谐创建较好 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示范基地”等国家、省、市、区各级各部门荣誉80多项次。 党建工作跃上新水平。率先开展了党员群众学习活动点、党员责任区、社区党员志愿认岗“十大员”等创建活动;率先开展了社区党支部与非公企业支部组建社区党总支及结对联建活动;率先完成非公企业组织建设“50100”计划;07年上半年,完成组建旭辉电子、江滨汽配2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支部组建任务;典型培育取得突破。伍堡社区、天宇支部先后0完成了包括国家、省委领导在内的多次视察、调研任务,深获好评。 城市管理得到新改善。深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垃圾袋装、“门前三包”、垃圾定时收集等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开展危旧房排查建档工作,逐步实现辖区危旧房情况的动态管理。全面开展“制违”工作,实行“全员动员、责任-”制度,有效开展巡查、督查,辖区“两违”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各种应急预案不断完善,经受今年首个超强台风袭击的考验,实现“不死人,少损失”目标。 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群防群治网络健全。率先开展“十店联防”工作,并由此总结推广组建了“店联防、户联防、警-防”的覆盖全辖区的群防群治体系,“邻里守望、互助联防”的经验在全市“平安建设”工作会上进行交流。工作载体创新。率先开展了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试点工作;率先在全区成立了“家庭暴力报警点”;率先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街道90%以上家庭自愿参加申报,群众在综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 计生工作再创新佳绩。服务方法不断创新。先后实行了社区流管站与社区警务室,与社区房屋托管站联合办公等方法;组建了流动人口之家、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小组等自我服务组织;开展了“新老鲤城人”结对帮扶活动;推行社区居民生育宣传、服务自助活动。服务内涵不断深化。着力开展计生文化宣传;深化落实“三结合”政策;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基地;创建人口早期教育暨独生子女培养辅导站,使计生宣传服务工作实现育龄妇女全年龄段全覆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主动承接全省计生服务管理系统(OA)试点工作任务,为计生工作实现网络化、无纸化办公积累经验,同时也锻炼提高了街道计生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街道连续7年获“泉州市人口与计生工作先进集体”。 社会保障实现新进步。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深化“岗位银行”活动,强化就业信息服务和劳动技能培训,各项优惠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帮老助残服务更加广泛。率先成立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落实好“养老服务社会化”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示范社区”两项试点工作,进一步拓展服务空间。助困解难服务更加温馨。辖区共有低保户159户384人,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深化“爱心银行”活动,广泛开展对城市困难群体的生活、就业、就医、就学、住房5大援助;救灾救济钱款、油米及时足额发放,辖区没有贫困户子女因经济问题而无法上大学的现象。 |
鲤中街道 |
鲤中街道组建于1980年,位于泉州市鲤城区中心地带,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总面积2.16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万人。 〔交通状况〕鲤中街道交通便捷,东起温陵路贯穿305国道,西至城西路与泉永公路接通,南临涂门街、新门街,北望东西两街,所辖12个社区分别与泉州市中心城区的交通主干道中山路、南俊路、九一街、新华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人文景观〕鲤中街道历经沧桑、名人辈出。如:明朝神宗年代立身廉洁、治政爱民,官拜礼部尚书李廷机。开泉州登科第之先河、福建登甲第第一人欧阳詹。北宋政坛上德高望重的政治家曾公亮。历任孝宗、光宗、宁宗三朝为相的留仲至。明神宗年代官拜御史詹仰庇。平定“三藩之乱”有功,官至水师总兵、提督的万正色。清康熙十二年率军统一台湾,官至水师提督、封靖海将军、靖海候的施琅。清嘉庆十九年进士、钦点翰林庶吉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四川省按察使署布政使、总督加兵部侍郎衔苏廷玉。清道光十五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德政、文宗赐勉“忠勤正直”的黄宗汉。 这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游览景观。1、清净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古建筑,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承天寺是泉州佛教三大丛林之一,泉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但是古代文物,也是近代的革命遗址。3、元妙观是泉州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这座古观正以崭新的英姿屹立在泉州古城之中。4、通淮关岳庙,左祀关圣帝君(关羽),右祀-穆王(岳飞)历来香火鼎盛,海内外影响很大,堪称“泉州第一庙”。5、铜佛寺位于百源清池西畔,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便成为善男信女怀古的地方,也是泉州市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还有许多像泉州后城旅游文化街(后城古街巷)一样的古街、古巷、古民居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气候与人居环境〕鲤中街道属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显著,年平均气温为:18-22℃,全年湿润多雨,这里四季分明、风景宜人。又是泉州的著名侨乡,有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1万多人旅居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境内居住着:回、满、侗、壮、黎、苗、畲、朝鲜、蒙古、土家、伯锡、高山等十二个少数民族同胞计657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于共建家园、共创繁荣、共育文明的活动,致力于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平安和睦。构建了一个文化发达、风尚良好、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社会稳定的和谐街道。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鲤中街道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经济总量居鲤城区首位,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00多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0家,现有江南园区、成洲工业区、湖心工业区、溪后池工业区等工业集中区,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客商到此投资兴业。几年来由于经济持续增长推动了街道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因此鲤中街道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最佳街道”的光荣称号,荣获“基石杯”奖,并连续四次被福建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五次荣获“全省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
开元街道 |
鲤城区开元街道位于鲤城区东北部,以西、北环城路、东、西街、崇福路为界,毗邻鲤中街道及丰泽区东湖、清源、北峰街道。辖区面积3.18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17484户、人口63612人,其中常住人口48007人。辖区内分布有泉州师范学院、泉州一中等32所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4所省、市级医院及医药研究所;有著名古刹开元寺、崇福寺、一峰书院、通天观、梅花石及大、小城隍庙、威远楼等名胜古迹。还有中山公园、菲友体育馆、泉州影剧院等文体活动场所,是鲤城区的旅游、教育、文化及卫生服务中心。 几年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奋发有为、负重拼搏、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发扬“节奏快、拼劲足、作风硬”的开元精神,坚持“创新、改造、盘活、稳定”的基本原则,立足实际,放眼将来,遵循“突出中心、有序发展、狠抓两翼、工贸齐进”的整体发展思路,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居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保持经济较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侨乡特色的街居发展路子。街道先后被评为福建省“街道之星”、福建省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社会治安治理先进集体、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福建省科普示范街道、福建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就业再就业先进单位、福建省先进档案室和第一批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浮桥街道 |
鲤城区浮桥街道于2003年2月由原浮桥镇改制而成,位于泉州市区西南,依偎晋江母亲河,是闽南著名侨乡和商贸集散地,也是鲤城江南新区核心起步区。原街道区域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1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79万人。2006年11月13日鲤城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新浮桥街道办事处辖新步社区、浮桥社区、金浦社区、黄石社区、东边社区、田中社区、岐山社区、延陵社区、坂头社区、仙景社区10个社区,区域面积约10.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1.6万人。街道党工委下辖34个党支部,其中非公企业党支部19个,街道现有党员总数820人,其中预备党员18人。2006年街道全年实现工业产值26.9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88亿元,实现工商总税4522万元,区级工商税1617万元。街道辖区内共有企业288家,其中外资企业123家,内资企业165家,正常纳税企业228家,年纳税超100万以上企业有27家、超50万以上有15家、超30万以上有12家,轻纺鞋服、树脂工艺、机械汽配、包袋、建筑房地产五大行业为街道主要支柱行业。 |
江南街道 |
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地处鲤城区西南隅,位于泉州市南大门,是“大泉州”规划江南组团的中心带。街道于2003年撤镇改街,2006年又经行政区划调整,现辖登峰、亭店、乌石、锦美、火炬、展城、东浦、王宫、霞洲等9个社区居委会,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有人口6.84万人(其中常住人口约1.65万人,外来流动人口约5.19万人)。街道民俗传统文化亟具特色,有拍胸舞、闽南传统南音、青狮阵、什音、女子排子吹、大鼓车、火鼎公婆等。辖区还有泉州四大丛林之一的闽南宝刹宿燕寺、十佳古民居杨阿苗故居、乌石山蔡公泉石刻等众多文物古迹。 江南街道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便大力发展经济产业,在泉州市率先规划建立火炬工业区、远太工业区等多个产业集群,现拥有鸿星尔克、宝峰鞋业、火炬电子等众多国际国家知名品牌企业及立大轻工等多家大中型台资企业。2009年,街道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4.46亿元,工商税收总收入13392万元,合同利用外资2545万美元,经济总量位居全鲤城区首位。 |
金龙街道 |
金龙街道办事处2006年11月成立,位于泉州市区西南部,江南新区中部,面积约10.86平方公里,辖金柄、高山、玉霞、赤土、曾林、古店、后坑、坑头、石崎、龙岭、金峰11个社区,辖区内有0紫帽工委旧址、龙岭革命教育基地等红色景点。驻地设在古店社区江南敬老院内(即现江南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大楼),发展定位为以园区为载体,发展城市型现代工业。 交通便捷,区域内有省道、县道、城区道路两横两纵,横有南环路、兴贤北路、纵有池峰路、繁荣大道等。村村通水泥路面,各村都建建环村路。形成四 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金龙街道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区,水、电、路各项设施条件完善,具备大型特色的企业入驻。辖区布局有泉州市高科技园区、泉州市汽配园等。全街道有各类上规模工业企业多家,初步形成了以机械五金、电子电器、纺织服装、塑料化工、汽配纺配、包装包袋、陶瓷工艺、食品加工、建筑建材、制鞋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服装、制鞋、包袋、化工材料、密胺餐具、日用塑料制品及各种织带、织线、陶瓷、树脂工艺品等几十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是城乡企业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 商业网点遍布,有农贸市场、侨乡旧货市场等专业市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空前活跃,医疗卫生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新建成的泉州商贸学院就矗立在宽畅的南环路旁,每年都能为社会输送一大批优秀人才。于2000年12月在原石崎小学校园内动工兴建一幢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三层教学楼,2全校拥有1000多平方米的校舍,90座位的崭新多功能梯形教室,5间专用教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小会议室、电脑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厅)、仪器资料室、储藏室以及教师宿舍、厨房、浴室等教学、办公与生活用房。有较齐全的各类教学仪器、标本,挂图。有1800多册存书,42小时实用科技录相带以及较完整翔实的档案资料,经省教育厅确认为“省一级示范性文化技术学校”。现各社区经过优化组合都有一所6年制完全小学,辖区内的鲤城区第三中心小学新校区规模宏大,设施配套齐全,新华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也已动工建设,街道内包括外来工的子弟都可以就近入学。 |
常泰街道 |
鲤城区常泰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6年11月13日,区域面积约12.93平方公里,总人口数3万多人,辖华星、锦田、新塘、仙塘、上村、树兜、下店、路边、五星、华塑等十个社区,辖区内有五个社区(下店、路边、树兜、五星、上村)宋代时称为“常泰里”,故以“常泰”命名,取“和谐安泰”之意。常泰街道办事处位于鲤城区西南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东邻江南新区核心区域——泉州商贸物流中心,西接南安市滨江工业区,南依紫帽山风景区,北毗晋江水系,鲤城区打造三个百亿产业的主要载体省级高新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南园在街道辖区内开发建设;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泉三高速公路泉州西互通口直达街区,常泰路横贯南北,省道308和县道301贯穿东西,正在规划建设的城市内环路、站前大道、仙岩路等构成四通八达的新区城市交通网络。常泰街道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凸显,对山的苏夫人姑庙背靠紫帽山,历史文化积淀悠久,备受海内外侨胞仰慕,明成化年间苏夫人姑曾敕封为护国夫人,目前“苏夫人姑城市生态文化公园”旅游项目已列入今年鲤城区重点预备项目,将开发建设集文化生态、旅游观光、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态公园,共同构筑紫帽山体自然亮丽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