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黔西县 >> 锦星镇 >> 东庄村

东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庄村简介

  东庄村位于锦星镇西部,地处黔西县、大方县、织金县三县交界地,距政府驻地约16公里。辖八个村民组,712户3110人,面积15.35平方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0.1%。全村耕地面积3030亩。多半耕地偏僻薄弱,有300亩左右肥沃土壤连年受到洪水威胁,沙质土地和黄壤各占一半为主,不经旱。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5091.95亩,其中山林面积11179.35亩,荒坡面积为3912.6亩。大部分海拔在1140-1420米之间相对差约28米,年均降雨量1006mm,年约气温13.1度,无霜期250天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畜牧业主要有牛、猪、家禽等。总体上经济发展特别缓慢,经济结构单一,无规范化养殖种植。2007年统计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1150元,是全县贫困村之一。县农业局党建“1+1”帮扶联系点,是全县一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3110人 农业人口:311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发展旅游
  --所辖村:八 生产总值:18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油菜,玉米,茶叶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东庄村五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2112 551500 -- 查看 东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街村

  新街村有村民小组7个,有1112户,共4950人。有耕地8500亩。其中田1426亩,有集体山林3个,30亩。土地以黄壤为主,土地肥沃,气候迷人。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油菜。全村支柱产业以养殖业为主,人均纯收入达1855元。有示范服务基地5个分别是王大平养殖场、万洋养殖场、新街养殖场、刘厚明养殖场、绿塘子速生杨基地。   --人口总数:4950人 农业人口:4750人 非农业人口:200人   --行政区面积:3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苗等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发展旅游   --所辖村:七个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等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猪,鸽等 办公所在地:新街村一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苦鱼井水库,代家弯水库,仙秀塘水库   

白泥村

  白泥村位于锦星镇西南面,和金碧镇相接,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辖12个村民组,996户,471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15%。耕地面积3868亩。土地以尖山、马家岩、荷塘为主,土层中上等。全村共有林地886.7亩(其中山林面积161.7亩,定界公益林地668亩)大部分海拔在126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107㎜,年均气温16℃左右,无霜期280天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畜牧业有大牲畜、猪、家禽。总体经济、社会 稳定发展,但产业结构单一,无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2007年全村人均粮食收入300公斤,人均纯收入2053元,是全县二类贫困村,是县农业局帮扶联系示范点。      --人口总数:4719人 农业人口:4361人 非农业人口:358人   --行政区面积: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落实产业结构调整   --所辖村:十二组 生产总值:30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等 名特产品:锦星乡无公害大米 办公所在地:锦星镇白泥村二组四叉路   --自然条件:交通便捷,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小二型水库五个   

文阁村

  文阁村位于锦星镇西南面,距锦星镇政府驻地约2公里,辖7个村民组,20个自然村寨,979户4514人,耕地总面积3902亩,人均耕地0.9亩。全村有林地面积1788.4亩(其中:山林面积168.6亩;宜林荒地1619.8亩)界定公益林906.25亩,商品林882.15亩。   --人口总数:4514人 农业人口:4500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水,蒙古等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落实产业结构调整   --所辖村:七个 生产总值:3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烤烟等 名特产品:种植 办公所在地:文阁村二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文峰塔,黑神庙   

红旗村

  红旗村位于锦星镇中部,面积 10.5 平方公里,辖 6个村民组, 578户, 2563人,耕地面积2152亩,其中水田 631农民人均纯收入1968元,全村支柱产业以种养植业为主。   --人口总数:2563人 农业人口:2560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彝,布依等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科学发展,落实产业结构调整   --所辖村:六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果蔬等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油菜 办公所在地:红旗村二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   

青沟村

  青沟村位于锦星镇西南部,与金碧镇、五里乡交界。面积约8平方公里,距锦星镇政府5公里。辖5个村民组545户2680人,少数民族人数占0.8%,耕地面积2210亩,有小二型水库一个,全村共有林地250亩,全部承包到户。人均收入1100元,我村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烤烟等,还有少量畜牧养殖。总体上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经济结构单一,无规模化种、养殖。   --人口总数:2680人 农业人口:267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蒙古,白,水等 发展口号:发展第三产业,带动群众致富,快步走上小康路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等 名特产品:油菜、烤烟,水稻,玉米等 办公所在地:青沟村五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 资源:有小二型水库一个   

木渣黑村

  木渣黑村位于锦星镇中部,距锦星镇政府驻地约8.5公里。辖6个村民组,477户2407人,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650亩(其中田620亩,土1030亩),人均耕地约0.8亩。土地以黄壤为主,全村共有林地面积335亩,草坡面积1836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茶、烤烟,畜牧业主要有牛、猪、家禽等。总体上经济社会发展平稳,经济结构单一,无规模化种养殖业,据统计人均粮食425公斤,人均年纯收入1050元,村办公楼一栋100平方米。   --人口总数:2407人 农业人口:2351人 非农业人口:56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苗族,布依族,蒙古族,仡佬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六 生产总值:26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木渣黑村街上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交通便捷   

庆民村

  庆民村位于锦星镇西南部,地处黔西县、大方县、织金县三县交界地,素有“鸡鸣三县”地之称,二、三、四组部分自然村寨位于洪家渡湖面东岸,距离湖面0.8公里。岸边有天然溶洞一个,美名“观音拜弥陀”,具有潜在的旅游开发价值。村内现存水西“安氏庄园”遗址。   庆民村距政府驻地约12公里。辖五个村民组,808户3510人,面积14.5平方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1.5%。全村耕地面积3155亩,人均耕地约1亩。小(2)型水库一个,无自来水源,靠雨季从白泥文阁田坝引水。土地以黄壤为主,土层较厚,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853.2亩,大部分海拔1200-1500米之间相对差350米,年均降雨量1100mm,年约气温15度左右无霜期280天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茶、烤烟,畜牧业主要有牛、猪、家禽等。绿色产业有香葱,因交通问题、曾制约发展,不能大规模种植。人均粮食25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0元,是全县一类贫困村之一。县民政局党建“1+1”帮扶联系点。   --人口总数:3510人 农业人口:3495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蒙古族,仡佬族,白族,壮族等 发展口号:搞好水电路,发展又致富   --所辖村:五 生产总值:19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庆民村五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资源丰富 资源:小二型水库一个   

东庄村

  东庄村位于锦星镇西部,地处黔西县、大方县、织金县三县交界地,距政府驻地约16公里。辖八个村民组,712户3110人,面积15.35平方公里。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30.1%。全村耕地面积3030亩。多半耕地偏僻薄弱,有300亩左右肥沃土壤连年受到洪水威胁,沙质土地和黄壤各占一半为主,不经旱。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5091.95亩,其中山林面积11179.35亩,荒坡面积为3912.6亩。大部分海拔在1140-1420米之间相对差约28米,年均降雨量1006mm,年约气温13.1度,无霜期250天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畜牧业主要有牛、猪、家禽等。总体上经济发展特别缓慢,经济结构单一,无规范化养殖种植。2007年统计人均粮食180公斤,人均纯收入1150元,是全县贫困村之一。县农业局党建“1+1”帮扶联系点,是全县一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3110人 农业人口:311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发展旅游   --所辖村:八 生产总值:18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油菜,玉米,茶叶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东庄村五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   

洪湖村

  洪湖村位于黔西县西部,距锦星镇政府驻地约25公里。辖8个村民组,581户227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21%。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田1300亩,土地以黄沙、沙砾为主,土层较厚,不经旱。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980亩,在“三定”时期分给群众作自留山约为750亩,大部分海拔1150-1950米之间相对差80米,年均降雨量1003mm,年约气温12.5度左右,无霜期24天左右。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畜牧业主要有牛、猪、家禽等。总体上社会发展较缓慢,经济结构单一,无规模化养殖业,人均收入610元。      --人口总数:2276人 农业人口:2269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开拓创新,发展旅游   --所辖村:八 生产总值:6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大米 名特产品:大米 办公所在地:洪湖村一组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 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   


东庄村特产大全




东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