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山村位于钟山乡东南部,距政府8公里,东与铁石乡油沙坡村相连,西南与我乡铜鼓村相连,北与我乡箐山村及白龙村相接,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7亩,其中稻田面积846亩。全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猫山、治庆、小坝)三个小村共16个自然组,总人3213人,居住着布依、汉、苗、彝、白、仡佬等民族,主体民族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80%。
猫山村原属素朴区治中乡管辖,1991年撒区并乡时并入钟山、2001年实行并村时将猫山、治中、小坝三个自然村合并为目前的一个大村——猫山村。
2001年并村后,猫山村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于2002年修建猫山村供水站,2006年修建小坝一组100立方米、小坝三组60立方米、治庆四组20立方米、猫山五组60立方米的四个小水窖,2008年至2010年共修建沼气池20口,2010年抗旱救灾、乡党委、政府为我村匹配了救灾物资,汽油泵2台,清水泵2台,水管24圈,电线11圈,2008至2011年解决危房264户,生态家园建设507户。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在工作中由于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自身的工作努力,于2008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五好基层党组织”,2009年至2011年连续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9月我村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人口总数:3213人 农业人口:32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汉,苗,彝,白,仡佬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猫山,治庆,小坝 生产总值: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第一产业 名特产品:粽子,香肠,野生鱼,粽粑凉帽,米草草鞋,布鞋 办公所在地:钟山乡猫山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2205 | 551500 | -- | 查看 猫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钟社区 |
金钟社区的前身是钟山居委会、松狮村合二为一的一个大社区,成立于2011年元月1日,金钟社区位于钟山乡钟山街道,社区东邻箐山村,南接白龙村、西邻长顺村,北接协和乡地庙村;距县城21公里,是谷里、大关、素朴、铁石、协和的交通咽喉重地。也是连接周边县和省城贵阳的交通枢纽和出海通道。所辖面积约为3.65平方公里,目前共有住房1339户,人口4841人,流入人口户274户,共782人。金钟社区自成立以来,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工作宗旨,社区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切实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人口总数:4841人 农业人口:520人 非农业人口:4321人 --行政区面积:3.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 发展口号:团结奋进,共创辉煌 --所辖村:松柏,狮龙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加工业,手工业,商业,农业 名特产品:臭豆腐 办公所在地:钟山乡街上 |
箐山村 |
--人口总数:3021人 农业人口:302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新家园,创建美丽新农村! --所辖村:祝丰,中发,香樟,秀山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砂石厂,砖厂,果蔬基本,烤烟 名特产品:辣椒,金秋梨,速生杨,烤烟 办公所在地:箐山村委会办公室 --自然条件:丘陵 资源:沙石 |
猫山村 |
猫山村位于钟山乡东南部,距政府8公里,东与铁石乡油沙坡村相连,西南与我乡铜鼓村相连,北与我乡箐山村及白龙村相接,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47亩,其中稻田面积846亩。全村三个自然村组成(分别为猫山、治庆、小坝)三个小村共16个自然组,总人3213人,居住着布依、汉、苗、彝、白、仡佬等民族,主体民族布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80%。 猫山村原属素朴区治中乡管辖,1991年撒区并乡时并入钟山、2001年实行并村时将猫山、治中、小坝三个自然村合并为目前的一个大村——猫山村。 2001年并村后,猫山村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于2002年修建猫山村供水站,2006年修建小坝一组100立方米、小坝三组60立方米、治庆四组20立方米、猫山五组60立方米的四个小水窖,2008年至2010年共修建沼气池20口,2010年抗旱救灾、乡党委、政府为我村匹配了救灾物资,汽油泵2台,清水泵2台,水管24圈,电线11圈,2008至2011年解决危房264户,生态家园建设507户。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在工作中由于得到群众的支持和自身的工作努力,于2008年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和“五好基层党组织”,2009年至2011年连续被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9月我村被省人民政府定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人口总数:3213人 农业人口:32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汉,苗,彝,白,仡佬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猫山,治庆,小坝 生产总值: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第一产业 名特产品:粽子,香肠,野生鱼,粽粑凉帽,米草草鞋,布鞋 办公所在地:钟山乡猫山村 |
白龙村 |
白龙村位于钟山乡中部,周边分别与金钟社区、长顺村、陶家坝村、铜鼓村、猫山村、箐山村接壤,耕地面积1861亩,辖13个村民组,贵毕公路和钟桂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页岩和青石资源,现有中小型加工企业10余家,运输车辆30多辆,养殖、种植大户30余户。 全村总户数663户,总人口2673人,其中彝族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还杂居这苗、蒙古、哈尼等少数民族。 --人口总数:2673人 农业人口:267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蒙古、布依族、彝族、哈尼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龙、碧林、下坝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水产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白龙村碧林1组 |
长顺村 |
长顺村位于钟山乡西面离政府驻地月1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12户,总人口2113人,至2003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村支两委研究,率先在全县成功实行村民自治,并被上级部门立为典范,在全地区进行推广。并与2004年创国优,顺利通过国家计生委验收。 --人口总数:2113人 农业人口:21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高峰1、2、3、4;凤梁1、2、3、4、5、6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速生杨 名特产品:速生杨 办公所在地:高峰1组 |
银丰村 |
银丰村是由原银松、联丰两寸合并为银丰村,辖16个村民组,719户,2813人,以汉族为主体民族,还杂居着彝族、苗族、白族、布依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东与素朴镇新强村接壤,南与新光村箐山林比邻,西与金钟社区相连接,北与明灯村相接。全村总耕地面积2233亩,其中水田380亩,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 --人口总数:2813人 农业人口:281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白族、布依族、蒙古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银松1-8组、联丰1-8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小麦、烤烟、油菜 办公所在地:银松3组 |
明灯村 |
明灯村坐落在钟山乡东北部,紧邻协和乡石浪场村、素朴镇牛家坝村,离乡镇府7公里,辖9各村民组,3个自然村寨,有434户人家,1938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总面积人口的20%,有耕地面积1580亩,林地290亩,经果林1个,供水站1个,村级完小1所,卫生室1所,至2002年合并村以来,2004年获得县退耕还林先进集体奖,连续两年获得乡党委五好基层党组织,2004年在乡-王正鹏的领导和关怀下,修通全村公路1条,全长7公里,从此解决了老百姓运输难的问题. --人口总数:1713人 农业人口:1680人 非农业人口:33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明星1,2,3组;灯塔1,2组;青安1,2,3,4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明灯村青安3组 |
新光村 |
新光村位于钟山乡东南面,由原来的旭光村和重新村两村合并而成(2011年合并),距乡所在地2.5公里,辖区面积6平方公里左右,辖10个村民组,村民共504户2146人,村内苗族、布依族、白族、穿青族与汉族杂居,有耕地1595亩,其中水田404亩,荒山208亩,林地263亩。 --人口总数:2146人 农业人口:214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白族,穿青族,汉族。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立足现实,依靠科学,加快发展。 --所辖村:重新一、二、三、四组,旭光一、二、三、四、五组。 生产总值:361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考烤烟种植,水稻、玉米种植。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新光村旭光二组 |
铜鼓村 |
铜鼓村位于钟山乡西部,由原来的铜鼓、笼盖和外坝三个小村合并而成(2011年合并),距乡政府所在地6.5公里。 辖区面积6.7平方公里,17个村民组,居住着 670户2509人,是本乡布依族、彝族、苗族、白族的聚居地。 耕地2458亩,其中水田698亩;荒山2100亩;山林3820亩;地下储有丰富的原煤资源。 --人口总数:2509人 农业人口:250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彝族,苗族,白族,汉族等 发展口号:整合资源,团结一致,加快转型,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所辖村:17个村民组(铜鼓1—7组、笼盖1—6组、外坝1—4组) 生产总值:752.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种植,金银花种植,青蒿种植,马铃薯种植,生态养牛、羊、猪、及三个砂石场。 名特产品:土特产;马铃薯,高产黄豆。手工业:专业刺绣。 办公所在地:铜鼓四组 --自然条件:卡斯特地貌 资源:大面积的荒山和林地,地下丰富的原煤,生态旅游等。 |
陶家坝村 |
陶家坝村位于钟山乡政府驻地西南面,距钟山乡政府驻地2公里,全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640亩,耕地4360亩,水田412亩,有农户812户,2941人,外来我村暂住、务工、经商、办企业人口有1000余人,有砂石厂2个。本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适宜各类果蔬种植,地下储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村级办公设施齐备,现代远程教育设施使用正常,制度健全,工作开展有序。 受区位优势的驱动,年产120万吨的桂箐煤矿公司于2004年12月在我村落户建设,现正在建设中,预计2012年5月份正式投产。煤矿公司在我村落户,带动了我村的经济快速发展,涌现出一批农村经济人,乡土人才带动了我村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的发展。农户种植的蔬菜已成规模,土豆、密本南瓜、毛冬瓜,反季节蔬菜、莲花白、大白菜等都同大城市各大市场接轨。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跟着时代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吸收了大批人员来我村暂住、务工和经商,使我村经济逐步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全村约100%的农户受益村组公路,80%以上的农户运输物资可直到家门前,村支两委正在为改善我村交通而努力。农网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白岩龙潭饮水工程主管和分管已全面贯通所有农户,农村危房改造正在逐步完成,生态家园建设也正在实施中,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资金在我村大见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彰显,全村百姓正在为改变自己的居住环境、生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而踌躇满怀、跃跃欲试,村支两委以积极为本村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力争把陶家坝村建设成黔西县乃至毕节地区新农村的示范村。 --人口总数:2941人 农业人口:2815人 非农业人口:126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白族,苗族,汉族,彝族,穿青族等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共建和谐。 --所辖村:13个组(上坝1—4组,石林1—9组) 生产总值:970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果蔬产业,煤炭产业 名特产品:密本南瓜,金瓜等 办公所在地:钟山至桂箐路边 --自然条件:喀斯特地形 资源:煤炭资源,林业资源等 |
龙洞村 |
龙洞村位于钟山乡东南面,由原来的龙洞、高坡、长坡三个小村合并而成(2000年),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14个村民组,居住着布依族、苗族、彝族、穿青族、白族和汉族,共576户2266人,耕地面积2014亩,其中水田面积360亩,荒山2200亩,山林180亩,金秋梨已挂果470亩,金秋梨也成为带动本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土地适合烤烟其它农作物种植。 --人口总数:2266人 农业人口:226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14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加快转型,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所辖村:龙洞1—5组,高坡1—5组,长坡1—4组 生产总值:4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种植,金秋梨种植。 名特产品:金秋梨 办公所在地:龙洞三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