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邹平市 >> 台子镇 >> 长船村

长船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长船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船村简介

  长船村位于台子镇府约2.5公里。地势平坦。全村人口346人,其中党员15名,代表30名,交叉10人。已外出务工,农业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1626114 256600 0543 查看 长船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船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长船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红宋村

  红宋村位于台子镇政府一公里,总人口309人,户数79户,党员数14人,村民代表33人,耕地面积847亩。主要产业为农业。  

刘家村

  刘家村地处台子镇东部,距离镇驻地4公里,总人口550人,辖两个村民生产小组,总耕地面积1350亩,小麦、玉米是传统种植业,基本上以农业为主,长期外出务工的有260余人,主要是在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工作。  

宋坊村

  宋坊村位于台子镇驻地,总人口253户,850口人,以农业生产和三产服务业为主,充分利用位于镇驻地的区位优势,积极对接镇项目区企业,解决了群众务工难的问题,积极鼓励群众从事个体经营,增加群众收入。近年来,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发展村内经济,通过“一事一议”完成全村道路硬化工程,新建文化广场一处,积极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群众生活安居乐业,呈现出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  

城关村

  城关村,座落在台子镇东北部,北邻黄河大堤,南邻教场村,西邻台东村,东为旧城村,现有人口548人,146户,耕地面积786.3亩,无集体收入,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旧城村

  旧城村在台子镇的东北方,西邻我镇的明星村教场村,东邻全镇最小的小桥村,北邻城关村,南面与院新村遥遥相望,距镇中心3公里。现有农户92户,共312人,党员12名。耕地面积62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和经济林木为主。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也没有集体经济。主要经济来源为村内的机动地承包费。近年村两委致力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村内已硬化南北大道两条,分别是与小桥村和教场村合作建成,东西走向大道若干条,并进行了亮化和绿化,实现了村民梦寐以求的硬化道路户户通,并建成了小广场,成为广大村民休闲好去处。现在干群关系基本稳定村民安居乐业。  

北位桥村

  北位桥村位于台子镇驻地,有116户,468口人,耕地面积1326.1亩。近年来,村两委团结带领全村人民,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对村内道路进行了整修,新建文化广场,并对村内闲散土地进行了绿化,村庄达到“五化”标准,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新建养殖小区一处,肉牛养殖有了一定规模;充分利用位于镇驻地的优势,积极发展三产服务业,鼓励群众经商、创业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教场村

  教场村位于台子镇北部,距镇政府3.2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全村总户数98户,有人口362人,全村有党员20名,土地总面积587亩。主要以蔬菜种植业为主。   

台西村

  台西村属于台子镇台子责任区所管辖村庄,背靠黄河南岸大堤,位于台子镇驻地,台莱路从村中穿过,交通便利。全村165户,人口数736人,耕地面积1016亩,现已全部流转,辖六个村民小组,年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村“两委”成员人数共6人,平均年龄47周岁,村党员数25人,村班子发挥职能作用较好,能主动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包村人员配合一致,党员发挥作用比较好。村内办公室5间,占地12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已建文化广场,健身设备齐全,村内已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现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和谐稳定。  

院新村

  院新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东北方向,台高路向东1.5公里处,台高路穿村而过。全村现有2个村民小组,固定居民113户,共计437人,耕地987亩。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比较齐全,有东西大街1条,南北大街5条,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全村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主要以在魏桥创业集团上班和外出做家具为主。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和谐稳定。  

绳刘村

  绳刘村位于台子镇北部,北部紧靠黄河大堤,东部紧邻242省道,与镇商贸区相连,交通便利,三产服务业发展较快。受历史原因,全村仍有部分群众居住在黄河大堤上,大部已搬至大堤以南平坦地带。村庄东部、北部有大片水塘环绕,环境优美。全村有90户,342口人,耕地面积799.3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村民收入以经商、打工、劳务收入和运输为主,人均纯收入达到10816元,村民生活比较富裕。  

沙里村

  沙里村位于台子镇府以东,距镇政府1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全村总户数98户,有人口388人,全村有党员19名,土地总面积752.6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店西村

  台子镇店西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以东2公里,人口937人。全村群众以农业种植为主,另有外出务工、农机、农资门市部等。  

店东村

  店东村位于台子镇东部,共305户,1079人,3624亩土地。村两委成员共4人,张荣成兼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员27人;村民代表30人。群众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大卢村

  大卢村地处台子镇东南部,距离镇驻地2公里,总人口395人,辖两个村民生产小组,总耕地面积1106.44亩,小麦、玉米是传统种植业,基本上以农业为主,长期外出务工的有30余人,主要是在邹平县魏桥创业集团工作,农闲时节外出务工的有30余人,主要是到济南等地流动打床。  

小卢村

  台子镇小卢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以东2公里,人口218人。全村群众以农业种植为主,另有外出务工、打工等。  

卢新村

  卢新村地处镇驻地东南,总人口328人,83户,耕地面积754亩,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传统种植和外出务工。其中外出加工席梦思床是卢新村特色产业之一。  

小桥村

  小桥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以东1500米,人口116人,26户,耕地面积376亩。为了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家园,2013年3月对村内道路进行了绿化、亮化,投资17.5万元,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居住、生产生活环境。  

大齐村

  大齐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东北方向1.5公里处,全村有固定居民137户,520口人,耕地1085亩,房屋1467间。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有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器材齐全,道路全部硬化,公路两旁均已绿化,有专职环卫工人,全村环境卫生整洁,基本达到了美化、绿化、亮化标准。全村以农业种植为主,经商、外出打工日益增多,经济条件比较富裕,广大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和谐稳定。  

赵水村

  赵水村位于台子镇东北部,紧靠黄河大堤,东与高青县接壤,全村有44户,人口185人,耕地423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村民收入以打工、劳务收入和运输为主,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村民生活比较富裕。全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4纵2横主要道路安装路灯,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固定电话入户率达100%。  

张石辛村

  张石辛村位于台高路中段,共86户,344口人,1016.86亩土地,以农业为主,外出打工为辅。  

大张村

  大张村位于台高路中段,共196户,713口人,2140亩土地。村两委成员共3人,全部兼职,王守平兼任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党员25人,其中男22人,女3人;村民代表30人。群众经济收入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  

常家村

  台子镇常家村,在台子镇的东北方,西邻盛家村,东领邻南董村,南邻大张村,北邻黄河大堤,南,距镇中心4公里。1958年10月成立行政村,全村现有56户,234口人。党员13名。全村有耕地421亩,主要以农业为主。村民房屋排列有形,有东西走向大街4条,南北走向大街5条,房屋多是砖瓦、混凝土结构。村无集体经济企业,属集体经济严重贫乏的村庄。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和谐稳定。  

盛家村

  盛家村,在台子镇东北3公里处。全村现有52户,193口人。全村有耕地4158亩,主要以农业为主。村民房屋排列有形,房屋多是砖瓦、混凝土结构。村无集体经济企业,属集体经济严重贫乏的村庄。  

张家庵村

  张家庵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东北部,距镇驻地约4公里,全村44户,186人,党员11名,耕地面积558亩。农业产业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东安村

  东安村地处台子镇驻地以东南,紧靠黄河大堤,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30人,全村105户,456人,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  

高桥村

  高桥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东侧,现有人口262人,总户数67户,耕地面积325余亩,党员7名,村民代表为户代表。村内土地大部分流转,少数农户发展个体经营经济,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均收入约10999元,村年集体收入约10000余元。村内多数房屋为商住两用房,交通情况良好,环境优美。  

北董村

  北董村位于台子镇东北部,西接南董村,位置偏辟,交通条件一般,北董村先前在黄河滩里,为防汛及安全需要,1976年从黄河滩里与其他村庄交换土地,搬迁建设的新村。全村现有人口533人,132户,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18亩,人均占有耕地2亩,其中村集体有40亩,生产小组有12亩。村集体收入来源主要靠出租土地及发包沟渠,年收入约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00元。  

大赵村

  大赵村位于台子镇东部,历属店子责任区,户数211、农业人口734人,耕地面积1887亩,人均收入10770元,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孟胡村

  孟胡村位于台子镇东北部离镇驻地3.5公里,人口546人,下设2个小组,耕地1333,以种小麦为主,21名党员,是典型的农业村庄。  

宋四排村

  宋四排村位于台子镇东北角,向东与高青县接壤,北连黄河大堤,全村共有186户,763口人,耕地面积2060亩。村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  

台东村

  台东村位于台子镇北部,紧靠黄河大堤,距镇府驻地2公里,向西一条出村路与省道242相连,向南一条出村路连接到台子通高青的主干道,交通便利。台东村耕地面积692亩,现已全部土地流转。有人口454人,115户。村里有两家能人创办的企业,其中,邹平海华纸业有限公司是我镇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全县纳税100强企业。村内户户都有在厂上班人员,工资高的可达2000元左右,解决了村内部分剩余劳动力。村集体收入每年20000元,是黄河浮桥建设时租用台东村土地的承包费。村内办公室5间,占地120平方米,办公设备齐全,远程教育设备运行正常,已建文化广场,健身设备齐全,已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是我镇较好的村庄之一。  

田家村

  田家村位于台子镇驻地西北方向2公里处,全村有固定居民65户,265口人,耕地600亩,房屋1340间。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齐全,有南北大街2条,东西大街1条,连同村内所有通向各户的小胡同全部硬化,村内设垃圾池三处有专人收集垃圾、施行了门前“三包”制度施行了村庄净化。全村以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村民安居乐业,村内和谐稳定。  

杨家村

  杨家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以西1.5公里,乡村路贯穿东西,1976年因黄河泛滥成灾,由滩区迁入此处,街道整齐,房屋排列有序,民风淳朴。杨家村现有土地1000余亩,耕地面积850亩,111户426口人,多以种植为生,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逐步走出家门务工经商,从而提高了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  

新邵村

  新邵村位于台子镇北部,距离镇驻地约3公里,有住户55户,人口211人,耕地面积440余亩,以农业种植为主。  

老邵村

  老邵村位于台子镇镇驻地中心街西北侧,村庄北邻大堤,总户数52户,人口204人,党员9名,村民代表为户代表。全村耕地面积334亩,耕地大部分在大堤以北,今年已全部流转出去。老邵村的木器加工已在村书记、主任带领下逐步扩大到7-8户,其它有许宗仁的电锅线加工小企业规模已达到20人左右。村干部的致富、带富能力逐步加强。农业种植方面,蔬菜种植也增加了一部分农民的收入。  

南董村

  南董村位于台子镇台莱路以东3公里处,全村108户,443口人,劳动力230余人,其中村干部4人,808亩耕地,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南董村务工,今年人均实际收入9800元,南董村党员有11人.  

北高王村

  北高王村隶属于曹务责任区,人口917口,总户数224户,村民小组6个,党员数24名,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661亩,电话入户率90%,有线电视入户率90%。   高王村特色产业为食用菌种植,以郭敦海种植食用菌大棚为依托,先后发展郭晓功、张道新、毕延明等种植户4家,已发展食用菌大棚14个,除搞食用菌种植外,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为主。人均占有土地少,全村1661亩土地,人均占用面积只有1.8亩左右,三分之一的土地是盐碱地。企业多以木皮加工为主,板子厂、苇板厂数量较少,村内企业目前规模小,经济收入还可以,相对外出打工,时间上自己说了算,挣的钱也比打工多不少。养殖业零星分散,以养羊、养猪为主没有形成大的规模。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北高王村在外打工人员二百多人,占了全村总人口的30%。根据调查,家庭收入主要构成:一是劳务收入,二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收入。  

双庙村

  双庙村位于台子镇东部,全村70户,271口人,耕地面积630亩。双庙村以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东升村

  东升村,位于台子镇西2.5公里处,原名“东生”村。相传唐王东征时,路经东升村,安营扎寨。恰逢此夜一孕妇产子,村人及这对夫妇视为吉祥,便给东升村更名“生官寨”,并打一口水井命名“官井”。自此东升村便称作“东生官寨”(传说这个孩子后来真的升为将军)。解放后东升村简称为东升村。   现东升村有91户人家,总人口347人,耕地面积614亩。近年来,东升村逐步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的“五化”目标,为东升村民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除此之外,东升村两委积极筹措资金,建设文化广场,安装各种健身娱乐设施,并组建东升文艺队,普及推广广场舞,极大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西升村

  西升村位于台子镇镇政府西5公里、黄河大堤南1公里、台子镇截渗沟北0.5公里处。全村人口有267人,耕地面积490亩。村委成员胡修波一家五口雇佣西升村青壮年12人在魏纺集团从事铝合金门窗安装工程,村民魏友贞在西升村村南有一个木板加工厂雇佣西升村村民15人,西升村在魏纺集团工作的有37人,其余在西升村零散加工木板户20余户从业人员40余人。  

豆八村

  豆八村位于台子镇府西部2公里处,全村450户,1785人。其中,党员50名、代表30名、交叉3名。村民以务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过万元。  

曹务村

  邹平县台子镇曹务村地处台子镇以西5公里,总人口890人,耕地面积1547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农业为主,木板加工企业2家,带动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发家致富,村民收入比较好,生活富裕。  

牛张村

  邹平县台子镇牛张村地处台子镇以西5公里,北临黄河,总人口606人,耕地面积1400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农业为主,木板加工企业2家,加油站一家,带动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发家致富,村民收入比较好,生活富裕。  

刘先生村

  刘先生隶属于豆八责任区管辖。位于台子镇西北部,属典型的农业村。人口333人,71户,土地面积708亩,村两委班子健全,交叉兼职率百分之百。目前,刘先生村有种植物大棚蔬菜10余个,“一村一品”工作走在了全镇的前列,村集体公益事业正稳步推进。  

东刁村

  东刁村位于台子镇台莱路以西5公里处,全村92户,372口人,劳动力200余人,其中村干部3人,450亩耕地,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今年人均实际收入9100元。东刁村党员有17人,80岁以上10人左右。经济收入来源是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在位棉打工的有40多人,有3户以木材加工为主导产业;另外有一个蛋鸡养殖户,目前存栏1000只。  

位家村

  位家村位于台子镇西北部,现有119户人家,506口人,耕地面积1578亩,农产品加工作坊2处,经销点1处,每年劳务输出150人。   在上级党委正确领导下,党支部村委一班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方针的要求,努力改变生产和生活条件,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展望未来,位家村两委班子将坚定不移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把位家村的明天建设得更好而不断努力!  

马家村

  马家村位于台子镇西部,全村96户,378口人,耕地面积739亩。以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村北空闲地有肉鸭养殖专业户3户,肉鸭养殖效益不错。  

方家村

  方家村位于二号路以南,曹务张博路以东。总人口446人,党员15名(男13名,女2名),耕地面积1010.8亩,经济收入来源是主要以农业种植,家庭式作坊和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在位棉打工的有80多人,有木板加工业11家;另外有一个养猪场,存栏量在100头左右。  

张博村

  张博村地处台子镇以西5公里,北临黄河,总人口705人,耕地面积805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农业为主,木板加工企业5家,带动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发家致富,村民收入比较好,生活富裕。  

邵家村

  邵家村位于台子镇西北部北靠黄河,人口540人,耕地629.56亩。邵家村村两委共有4人,田希亮兼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经济收入来源是主要以农业种植、浅水藕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村内成立有浅水藕合作社。  

胡楼村

  胡楼村位于台子镇东南方,距离镇驻地7公里,82户,341口人,耕地560亩,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大部分年轻人在外打工,村内有李庆存木板厂一家。  

玉皇村

  玉皇村位于台子镇西部,与码头镇接壤,人口364人,有88户人家,716.5亩耕地。玉皇村村两委共有5人,梁德荣兼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玉皇村党员有18人。经济收入来源是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在位棉打工的有40多人,有2支以玉皇村为主的建筑、道路施工队伍。  

型六村

  型六村地处台子镇最西边,与码头接壤,居镇驻地8公里。全村共66户,260人,党员11名,耕地470.48亩,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  

西刁村

  西刁村位于台子镇莱台路以西1公里月强路以北,人口在390人,有98户人家,600亩耕地。西刁村村两委共有4人,张道荣兼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西刁村党员有16人,80岁以上3人。经济收入来源是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在位棉打工的有50多人,有3支以西刁村为主的干室内装饰的队伍;另外有一个养猪场,存栏量在200头左右。  

官道村

  官道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以南3公里,西靠242省道,人口523人,全村共有土地52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9800元。全村群众以农业种植为主,其中外出务工约70余人。  

小赵村

  小赵村位于台子镇东部,东隔小清河与九户镇、高青县接壤,西邻一号路,总人口169户,643人,主要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通过镇万亩方田改造,村庄形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木器加工是村庄的特色产业。   

李金村

  李金村位于台子镇最东部,共有235户912口人,耕地面积2700余亩,特色产业以农业、特种动物养殖、无花果栽培、沙发加工为主。  

贾寨村

  贾寨村位于台子镇东部,全村361户,1442口人,耕地面积3413.95亩。贾寨村以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康家村

  康家村位于台子镇东南部,属店子责任区的一个小型村庄。人口313人,户数79户,属典型的农业种植村,筒子队。始终把党员致富、党员带头致富作为工作的总抓手,在村班子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上下功夫,逐步形成了制度健全、管理民主、文明和谐、经济发展、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发展。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村庄绿化、硬化和亮化,村内平安和谐,尊老爱幼蔚然成风。  

官道李村

  官道李村位于台子镇东南部,人口346人,耕地297亩。官道李村村两委共有4人,李作山任村支部书记李红星任村委会主任。官道李村党员有15人、代表26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经济收入来源是主要以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其中在位棉打工的有40多人。  

姚家村

  姚家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东南方向,南靠镇主干渠中心河,北距店子小学500米,东西分别与官道李村、姜陈村接壤,全村有2个村民小组,共有居民102户,人口407人,耕地926亩。村内基础设施完备,一纵一横主要街道全部硬化,建有村标准办公场所一处,文体广场一处。全村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村民多外出打工或到附近企业上班,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多元,村民生活比较富裕。先后获得全镇“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平安台子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闫家村

  闫家村地处台子镇驻地以西,紧靠黄河大堤,由7个村民小组,村组干部10人,其中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34人,村民代表20人,全村298户,1182人,其中劳动力550人,2720亩耕地,人均2.3亩,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  

刘湾村

  台子镇刘湾村位于台子镇东南部,台莱路以东,中心河路以北,有3个村民小组,115户,440人,党员18名,村民代表30名,耕地面积1000亩,主导产业粮棉,村内和谐稳定,无违法乱纪现象。  

北郑村

  北郑村位于台子镇西南部,全村187户691口人,耕地面积1600亩。北郑村以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型寨村

  型寨村位于台子镇东南部,距镇政府5公里,交通比较便利,全村总户数130户,有人口530人,全村有党员18名,土地总面积1049亩。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  

高家村

  高家村又名高家铺,位于台子镇东南部,南靠中心河,北连三卢,西接刘湾村总人口565人,户数135户。耕地面积1369亩,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700元,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和木材加工为主。近年来,村两委带领群众完成了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处,村文化广场3处。2012年对村庄南部涝洼地和出村路进行了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大大改观。新建了村配电室进行了电网改造,满足了村庄生产及生活电力需求。   

沙窝村

  沙窝村地处台子镇驻地以西,紧靠黄河大堤,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12人,户代表,全村60户,278人,土地845亩,已流转735亩。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  

北苏村

  北苏村地处台子镇驻地以西,紧靠黄河大堤,村两委成员3人,党员24人,村民代表30人,全村116户,448人,主要收入来源为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  

长庄村

  长庄村位于台子镇西北部,601人,21名党员,30名代表。全村土地已流转,劳动力以经商、进企业、打工为主。人均收入过万元,名列全镇全茅。  

长船村

  长船村位于台子镇府约2.5公里。地势平坦。全村人口346人,其中党员15名,代表30名,交叉10人。已外出务工,农业为主  

老鸦赵村

  老鸦赵村位于台子镇驻地以西2.5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建村,赵氏由枣强迁来定居,起名赵家村,后因村内一大树老鸦成群,惯称老鸦赵。人口116户,446口人,耕地面积866.17亩,产业以种植业外出打工为主。  

姜陈村

  姜陈村位于台子镇东南3公里,人口113户,480口人,耕地面积1116.17亩,人均纯收入11100元,主要产业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完成了道路硬化工程,达到了户户通。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一处,新建村文化广场一处,村内主要街道完成了绿化、亮化、美化,村容村貌大大改观。  


长船村特产大全




长船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