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金沙县 >> 大田乡 >> 白泥村

白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白泥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泥村简介

  白泥村位于大田乡政府东面,距离大田乡所在地1.5公里,距离金沙县城28公里,背靠金沙最高峰——娄山山脉的白泥窝大山,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全村总面积9.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58.85亩,均为旱地。下辖6个村民组,汉、苗、彝、白等民族聚居,现有常驻人口1346人,农业人口占总人的99%以上。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63.7%。全村以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要的粮食产业、以种植烤烟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林灌覆盖率达45%以上。曾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杨坤华;男;汉族;39岁;是白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是优秀的00员,是发展烤烟种植的大户。在去年种植烤烟20亩,赚钱了,还盖起了两层的小洋楼。这让本村的群众看见了实效,也调动了农民种植烤烟的积极性。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他更是又增加了10亩烤烟的种植量,同时也带动了自己两哥哥杨坤举、杨坤玉各种植烤烟30亩。也给我们本村闲置的劳动力带来了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1346人 农业人口:1333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58.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泥组,下寨组,上寨组,高坎组,弯子组 生产总值:49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种植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大田乡白泥村白泥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3217 551800 -- 查看 白泥村谷歌卫星地图

白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白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大田村

  大田村位于大田乡政府所在地,距金沙县城30公里,全村6个村民组,488户,总人口1804人,人均纯收入1800元,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村党支部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5人,全村有耕地面积3817.5亩,林地4236亩,荒坡、草地等276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有沼气池30口,境内气候温和,地势宽阔,交通方便,春风纯正,民风淳朴,林业、畜牧业资 源丰富,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其中烤烟种植426亩,核桃种植面积1500亩。   大田村更是有个人人赞叹的“凉风洞”,凉风洞处于大田乡西面。沿着凉风路线一直走,刚到洞口就有一种想要止步的冲动,因为凉风洞气候有个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也适中。走进洞内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洞内岩石机构复杂多样、丰富多彩,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与其它舒展圣洁的景观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让游客流连忘返。      --人口总数:1804人 农业人口:1465人 非农业人口:339人   --行政区面积: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金毕组,凉风组,高峰组,大树组,太平组 生产总值:415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大田乡大田村街上组   

白泥村

  白泥村位于大田乡政府东面,距离大田乡所在地1.5公里,距离金沙县城28公里,背靠金沙最高峰——娄山山脉的白泥窝大山,平均海拔高度1500米左右。全村总面积9.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58.85亩,均为旱地。下辖6个村民组,汉、苗、彝、白等民族聚居,现有常驻人口1346人,农业人口占总人的99%以上。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63.7%。全村以种植玉米和马铃薯为主要的粮食产业、以种植烤烟为主要的经济作物。林灌覆盖率达45%以上。曾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杨坤华;男;汉族;39岁;是白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是优秀的00员,是发展烤烟种植的大户。在去年种植烤烟20亩,赚钱了,还盖起了两层的小洋楼。这让本村的群众看见了实效,也调动了农民种植烤烟的积极性。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他更是又增加了10亩烤烟的种植量,同时也带动了自己两哥哥杨坤举、杨坤玉各种植烤烟30亩。也给我们本村闲置的劳动力带来了经济收入。      --人口总数:1346人 农业人口:1333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58.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泥组,下寨组,上寨组,高坎组,弯子组 生产总值:49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种植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大田乡白泥村白泥村   

白坪村

  白坪村位于大田乡集镇东面,与毗邻新华乡、安落乡、平坝乡、西洛乡相接攘。本村8个村民组,456户、1416人、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9亩(其中:田230亩)。居住有汉、彝、苗等三个名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   一是种殖业:结合我村土地、荒山草坡宽广的地理条件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现种有脱毒马铃薯1500亩,杂交玉米种植1000亩,核桃1500亩,争取三年内核桃种植面积达5000亩。   二是养殖业:根据我村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现有10家大型养殖场。生猪存栏数500头。   三是矿产业:我村境内蕴含丰富的煤炭,通过招商引资在我村开采,现有煤炭企业一家------开发煤矿,年产30万吨。采石厂1个,砖厂3个。   我村交通运输便利。杭瑞高数公路、326国道线互穿我村境内岂有一个匝道口。2011年纳入县经济开发地段且成为金沙县七大经济板块之一。      --人口总数:1416人 农业人口:1402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石笋组,石笋组,青树组,平寨组,白果组,堰沟组,石院组,大房组,箐脚组 生产总值:13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大田乡大田村平寨组   

新隆村

  新隆村位于大田乡东南面,东连安洛乡、南邻大方县黄泥乡、西与白泥村接壤、北与白泥村相连,总面积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2.8亩。所辖5个村民组:新阳组、高兴组、新杠组、热潮组、李家沟组。全村总户数275户,总人口9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人,彝族人口138人,苗族人口35人,满族人口2人,土家族人口2人,白族和穿青族人口各1人。   新隆村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米,平均气温11℃,森林覆盖率82.5%,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春季温暖,夏季凉爽,秋季多雨,冬季无严寒。我村境内有连绵数里的杜鹃花林带,是大田“杜鹃花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避暑、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新隆村的土壤多为中性黄壤泥地,适宜玉米、马铃薯、烤烟、蔬菜、小麦等农作物生长;野生的中药材有何首乌、五味子、龙胆草、天麻、金银花等。目前的主导产业有反季节冷凉蔬菜、烤烟、核桃、马铃薯种植和养殖业。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杜鹃花这一优秀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不断扩大核桃种植、反季节冷凉蔬菜种植和养殖业规模,以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利用牲畜→沼气池→蔬菜的生态循环模式,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度。   改革开放以来,在大田乡党委、人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历届新隆村两委班子团结奋进,励精图治,新隆村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2010年末,新隆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      --人口总数:975人 农业人口:971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3.0亩 办公所在地:大田乡新隆村新杠组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满族,土家族,白族,青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阳组、高兴组、新杠组、热潮组、李家沟组 生产总值:301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生态旅游 名特产品:何首乌,五味子,龙胆草,天麻,金银花等   

龙坪村

  龙坪村位于大田乡人民政府西面,是金沙县的西大门,距集乡所在地2公里,东北邻大田村,南邻白泥村,西接大方县雨冲乡,总面积9.0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346户人家,1184人,其中农业人口1100人,非农业人口84人,有耕地面积1626亩,其中田70亩,土1556亩,聚居汉、彝、苗,穿青等民族,是大田乡的农业大村之一。   近年来,龙坪村支两委按照“加快毕节实验区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即“富裕新生活,经济新组织,和谐新氛围,文明新风尚,平安新家园。”于03年获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县关心下一人委员公“三无两有”先进村,金沙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颁发“五好”基层党组织。乡组织08、09连续两年获经济评比一等奖。   经有关专家鉴定,龙坪村境内拥有制造陶瓷的泥土面积100公顷,分布集中在和平与高炉两个村民组,是商家投资的好地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已种植核桃1500亩,生态烤烟500亩,村内326国道线贯穿而过,水、电、路实现组组通。   红二六军团长征途中曾在龙坪村麻窝厂住宿一夜,红二六军团集结地纪念碑座落我村,是大田乡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的基地。   跨入“十二五”在省委、省政府对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大会精神的指引下,龙坪村特此调整产业结构,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村支两委合力,诚请商家来龙坪投资,龙坪人民欢迎您。   --人口总数:1180人 农业人口:1100人 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2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塘,高炉,金龙,和平,白银,新厂 生产总值:1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核桃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和平组   

幸福村

  幸福村,地处金沙县与大方县交界,位于金沙县大田乡中西部;与大方县雨冲乡,金沙县平坝乡为邻,与大田村与绿竹村相接,我村海拔较高,气候寒冷,但地宽物博,矿产资源丰富。全村行政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3亩,共13个村民组1158人,其中农业人口1150人,非农人口8人,少数民族人口421人。主要有汉族、彝族、苗族等混合居住。   整村自然地貌复杂,包括山地、丘陵、草地等自然地貌。基于本村村情概况,本村居民主要以以下几种产业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一、养殖业:我村第一优势就是荒山草地多,水源丰富,交通方便,发展牛羊养殖,有很好的条件,荒山草地有上千余亩,农户虽有养殖基础,但经济条件不足,按“五强化,五促进”的工作思路。致力发展养殖业、对我村整体经济收入将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种植业:本村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黄豆、土豆等特色产品,以最有利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来说,更适宜的经济产物以种植核桃、漆树为最优,以及胡柴、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材为适宜。   三、林业:本村林业发展主要以木星片区的几个村民组为代表,因为地势平坦宽广,地处相对较低,水源充足,比较适宜林木生长和看管。就现有林业资源也给该片区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若开展经果林,则更是有效;本村主要经果林为核桃,每株年均产量50公斤,市价大体为20元每公斤,若形成一定规模,将成为全村农户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经果林营造是本村的发展的潜在优势。   四、矿产业:我村矿产资源丰富,如铝土矿、磁铁矿、硫磺矿、硫铁矿等,但大都未引进外资投产。现目前正在开发的铝土矿贮量丰富,含矿量高;铝土矿厂的开采创办是本村的“希望”工程。矿产业是本村的潜在发展路子,也是全村人民经济收入转型的希望。也是村支两委努力争取引进外资进行投资投产的目标,希望能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合理投资开发幸福村,使幸福村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幸福村地势较高,自然地貌复杂,特征各异,或高山重峦叠嶂、或丘陵此起彼伏、或山林深幽寂静、或草地一望无垠,又因海拔较高和特殊喀斯特地貌影响,在本村存在着大量地下暗河形成的天然溶洞景观,是野外探幽,酷夏避暑的好去处。      --人口总数:1158人 农业人口:115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黄堰,高炉,高脚仓,陈家寨,绿竹坪,麻窝,石圈子,木哪嘎等 生产总值:8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核桃,山羊 办公所在地:高炉   

绿竹村

  绿竹村距离大田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计226户901人。人均收入1300元,人均粮食300公斤。全村党员20人,其中女党员1人。共有耕地面积980亩,林地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是一个居住着彝族、苗族的少数民族村寨。全村以种养殖为主,养殖方面以绿竹黄牛和黑山羊著称。2010年开始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核桃种植1500亩。      --人口总数:901人 农业人口:10人 非农业人口:891人   --行政区面积:1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木星组,梨子树组,中心组 生产总值:39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种植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大田乡绿竹村中心组   

双合村

  双合村位于大田乡最北端,东邻绿竹村,南接大方县,西接箐门乡,总面积10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组,有汉、苗、布依等民族聚居。总人口880人,全村森林覆盖高达60%以上。双合村位于冷水河源头,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每位游客青睐的好地方。双合村主要以种植为主,其中尤以中药材种植最为著称。   开展“信用村”建设是事关当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具体抓手,是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具体手段,是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民诚信意识整体提高的具体做法,事关有效巩固改革发展成果、事关有效加强社会管理、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是一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民心工程。   该村要求广大农户要认清当前经济发展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配合,做好宣传,开好群众会议,做好农户建档评级授信工作,确保创建工作质量。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大好经济形势下做好“信用村”创建工作,要按照创建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推进计划,强化“一把手”责任,确保在2012年底以前完成“信用村”创建目标,迎接乡镇信用联社的检查验收。      --人口总数:880人 农业人口:875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丫口,凉水井,沙田,纸厂,椒子坝,们坡,窄沟,坪子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山羊 办公所在地:丫口   


白泥村特产大全




白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