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织金县 >> 龙场镇 >> 金家坝村

金家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金家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金家坝村简介

  金家坝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金家坝村解放前叫金家坝,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金家坝大队,辖现在的新华村,1966新华村从中分离出来叫新华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金家坝村。全村辖10个村民组,371户,1379人,耕地面积71.3公顷,其中田0.7公顷,土70.6公顷。
  自开展农民文化家园建设以来,村两委班子坚持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的引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发展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调动村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评议领导小组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倡导科学文明,掌握和培养地方特色文化,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通过村两委的努力,金家坝村“农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离上级党委的要求还很远,打架斗殴、偷牛盗马的现象还不时出现,针对存在的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有加0律法规宣传力度,在文化宣传队宣传的同时,利用文化书屋的电视等科学器材,分期分批的对村民集中学习,集中培训,使金家坝成为更加文明和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总数:1379人农业人口:1379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我村经济
  --所辖村:生产总值:4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油桐名特产品:油桐办公所在地:学校边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4105 552100 -- 查看 金家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金家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金家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腾龙社区

  腾龙居委会,地处龙场镇中心位置,共有635户,1105人,党员17名,社区班子成员3名,人均收入6000元,66户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合作医疗参合率97%,就业率85%,   发展定位:发挥主体优势,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好、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引导、企业带动”的工作思路,逐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发展型党组织为动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利用腾龙新贸大街开发,招商引资建厂等方式,扩大就业面,引导、帮助居民群众找准一条致富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指标:通过五年的努力和建设,抓好党支部“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力争达到“六新”要求;倾力抓好集镇近1.25万平方米旧街改造和集镇路灯亮化工程、腾龙新贸大街开发后续建设,在集镇街容街貌、基础设施方面得以完善,新增商铺50间,修建休闲广场一个,开办幼儿园一所,逐步建成吃、穿、住、行为一体特色小城镇,使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民主法治进步。力争到2015年,人均收入提高到8000元,集镇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城镇医疗卫生保障覆盖率100%,城镇养老保险有多突破,规划新建120平方米的社区办公楼,改善办公环境。    --人口总数:1105人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1105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青,苗,彝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创造美好未来   --所辖村:居委会生产总值:15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商名特产品:臭豆腐办公所在地:龙场镇老计生办   

高山村

  高山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高山村解放前叫大步垮,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高山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高山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318户,1092人,耕地面积79.1公顷,其中田10.8公顷,土68.3公顷。   --人口总数:1092人农业人口:1092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我村经济   --所辖村:后田坝,瓜一、瓜二、瓜三,关箐生产总值:2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杂交玉米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高山村   --自然条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资源:森林   

新龙村

  新龙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新龙村解放前叫新街,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新龙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新龙村。全村辖8个村民组,513户,2146人,耕地面积97.6公顷,其中田是15.3公顷,土82.3公顷。   --人口总数:2146人农业人口:2141人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仡,布依发展口号:抓好新农村建设,振兴新龙经济   --所辖村:红岩,毛子箐,新街,麻窝生产总值:29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油桐办公所在地:新龙村新街组   

新华村

  新华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1966新华村从金家坝大队分离出来叫新华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新华村。全村辖13个村民组,347户,1305人,耕地面积84.7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1305人农业人口:130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青,白,苗,彝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   --所辖村:关门,月亮井,马朝井,白岩,寨子坡,椅落孔,马路边,石牛角生产总值:2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名特产品:杂交玉米办公所在地:新华村马桑林组   

太平村

  太平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因居住在龙场镇集镇区域内,因集镇区域内有一水池叫太平缸(扫黄时关闭),解放后大队建制,以太平缸的“太平”取名为太平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至今,更名为太平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729户,2170人,耕地面积28.2公顷。   --人口总数:2229人农业人口:2229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仡,布依,菜家,蒙古,侗族,壮族发展口号:引导群众走致富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长冲,高石坎,大水井,小水井,湾子,烂坝生产总值:3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经商业名特产品:麻辣洋芋颗办公所在地:太平村小水井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资源:石灰岩矿   

双山村

  双山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双山村解放前叫地母庙,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双山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双山村。全村辖14个村民组,513户,1943人,耕地面积97.6公顷,其中田是15.3公顷,土82.3公顷。   --人口总数:1943人农业人口:1943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青,白,苗,彝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   --所辖村:白龙,坪子上,学校,龙家洞等14个组生产总值:8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双山巨型香桃办公所在地:龙场镇双山村学校组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资源:无烟煤   

箐口村

  箐口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箐口村解放前叫梦得,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箐口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箐口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222户,891人,耕地面积63.4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891人农业人口:889人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1.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发展口号: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才是硬道理   --所辖村:上箐口,下箐口,老寨,兴发,岩头,中寨生产总值:3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养殖业名特产品:玉米,小麦办公所在地:箐口村上箐口组   --自然条件:资源:2000亩荒地,草地资源,500亩林地资源   

青山村

  青山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青山村解放前叫衙院,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青山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青山村。全村辖9个村民组,369户,1284人,耕地面积39.7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1284人农业人口:1249人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91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6.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仡,布依,菜家,蒙古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半边街,茨蓬,干坝,田湾,衙院,白泥田,罗家坝,称民街生产总值:9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烤烟办公所在地:青山村茨蓬组   

坪寨村

  坪寨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坪寨村解放前叫邓家寨,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坪寨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坪寨村。全村辖7个村民组,236户,846人,耕地面积55.0公顷,其中田4.5公顷,土50.5公顷。   --人口总数:846人农业人口:84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33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青,白,苗,彝,仡发展口号:抓基层,强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所辖村:马倒气坡,邓家寨,坪寨,田坝,山脚,大冲,拜田生产总值:36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畜牧业名特产品:杂交玉米办公所在地:坪寨村马倒气坡组   

民族村

  民族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民族村解放前叫草鞋寨,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民族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民族村。全村辖19个村民组,626户,2476人,耕地面积121.6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2476人农业人口:247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白,穿青,仡佬发展口号:求真务实,和谐发展   --所辖村:上化工,下化公,兴发,讨瓦,曾家寨,猫儿山,草鞋寨等19个组生产总值:3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植业名特产品:蜡染办公所在地:民族村兴发组   --自然条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石灰岩   

幸福村

  幸福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幸福村解放前叫落圈岩,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幸福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幸福村。全村辖10个村民组,267户,899人,耕地面积53.6公顷,其中田3.7公顷,土49.9公顷。   生态文明家园进村寨,我村自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根据我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发展的实际,实施通组公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及沼气池、改院、改圈、改厨、改厕等工程,得到了有关部门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努力,我村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今后除了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还要加大农业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本地适宜的枇杷、核桃、板栗等,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种养殖业项目,切实解决农户增收困难的问题,早日实现我村的脱贫致富。   --人口总数:899人农业人口:899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我村经济   --所辖村:岩头,老屋,三岔田,旧院,长冲,甲翁,营脚,落圈,大土,老鹰生产总值:118.54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玉米,小麦办公所在地:幸福村落圈组   --自然条件: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水资源,四季如春资源:森林资源   

金家坝村

  金家坝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金家坝村解放前叫金家坝,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金家坝大队,辖现在的新华村,1966新华村从中分离出来叫新华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金家坝村。全村辖10个村民组,371户,1379人,耕地面积71.3公顷,其中田0.7公顷,土70.6公顷。   自开展农民文化家园建设以来,村两委班子坚持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的引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以“发展文化建设”为契机,充分调动村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村评议领导小组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倡导科学文明,掌握和培养地方特色文化,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通过村两委的努力,金家坝村“农民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离上级党委的要求还很远,打架斗殴、偷牛盗马的现象还不时出现,针对存在的不足,下一步我们将有加0律法规宣传力度,在文化宣传队宣传的同时,利用文化书屋的电视等科学器材,分期分批的对村民集中学习,集中培训,使金家坝成为更加文明和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总数:1379人农业人口:1379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3.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我村经济   --所辖村:生产总值:4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油桐名特产品:油桐办公所在地:学校边   

新民村

  新民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新民村解放前叫水淹塘,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新民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新民村。全村辖12个村民组,416户,1657人,耕地面积93.3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1657人农业人口:1657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仡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新屋基,大坡,大石板,龙滩,杉树林,大水井,岩脚寨,水淹塘生产总值:16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杂交玉米、烤烟名特产品:杂交玉米办公所在地:新民村瓦瑶组   --自然条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白玉石   

中心村

  中心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中心村解放前叫鸭甸河,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中心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中心村。全村辖10个村民组,495户,1678人,耕地面积40.5公顷,其中田28.3公顷,土12.2公顷。   --人口总数:1678人农业人口:1665人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2.097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6.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水,发展口号:建设生态文明产业   --所辖村:半坡,甑子山,下寨,龙井,簸箕,大坡,中寨,花岩,花滩,寨子生产总值:4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名特产品:鱼办公所在地:中心村中寨组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降水量充沛资源:煤矿   

偏坡村

  偏坡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偏坡村解放前叫偏坡寨,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偏坡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偏坡村。全村辖5个村民组,209户,736人,耕地面积38.7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736人农业人口:73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4.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仡发展口号: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才是硬道理   --所辖村:营寨,熊寨,偏坡,鱼塘,路跨生产总值:6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杂交玉米办公所在地:偏坡村二组   --自然条件:资源:有1000亩山林   

阳光村

  阳光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阳光村解放前叫营上,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阳光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阳光村。全村辖10个村民组,405户,1417人   --人口总数:1417人农业人口:1402人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2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场坝,营上,营门,化起落,大寨,花坡,柯家岩脚,母猪岩脚生产总值:4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油菜籽名特产品:油菜办公所在地:阳光村场坝组   --自然条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玉米,油菜   

大寨村

  大寨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大寨村解放前叫比期,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大寨大队,辖以支村,1966年后以支分离出去,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大寨村。全村辖10个村民组,307户,1177人,耕地面积75.2公顷,其中田1.3公顷,土73.9公顷。   --人口总数:1177人农业人口:1174人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3.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穿青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二屯,上寨,比期,岩脚,营脚,包包,岩下,兴寨,湾子,后山生产总值:103.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名特产品:杂交玉米办公所在地:大寨村营脚组   

营仓村

  营仓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营仓村解放前叫仓边,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营仓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营仓村。全村辖9个村民组,346户,1544人,耕地面积64.7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1544人农业人口:1536人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1.966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仡,蒙古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白龙,湾子组,大水井,坡脚,中心,周家寨,民族中,石板,关家生产总值:96.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名特产品:洋芋,汉烟办公所在地:营仓村中心组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资源:有极大的人力资源,向各大城市输送务工人员   

以支村

  以支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人民公社时期属于大寨村,1966年从大寨村分离出来叫以支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以支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221户,768人,耕地面积53.9公顷,其中田2.1公顷,土51.8公顷。   --人口总数:768人农业人口:76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1.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仡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我村经济   --所辖村:以支,大寨,箐头,旮旯,麻窝,烽岩生产总值:52.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杂交玉米办公所在地:以支村以支组   

美满村

  美满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美满村解放前叫小猫场,解放后人民公社改名为美满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美满村。全村辖12个村民组,425户,1680人,耕地面积129.5公顷,其中田6.7公顷,土122.8公顷。   --人口总数:1680人农业人口:1680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发展口号:建设和谐社会,发展我村经济   --所辖村:上田,康西坝,下田,黄土,普瓜,猫场,向阳,大马,瓦厂,大坡生产总值:2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名特产品:杂交玉米办公所在地:美满村猫场组   

六花村

  六花村属于龙场镇一个村级机构,六花村解放前叫六花寨,人民公社时期取名六花大队,1984年建乡换届更名为六花村。全村辖8个村民组,375户,1375人,耕地面积46公顷,全是旱地。   --人口总数:1375人农业人口:137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白发展口号:创建文明新农村   --所辖村:上大冲、下大冲、六花等8个村民组生产总值:3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玉米粑办公所在地:六花   --自然条件:资源:有极大的人力资源,向各大城市输送务工人员   


金家坝村特产大全




金家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