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织金县 >> 八步镇 >> 荣源村

荣源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荣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荣源村简介

  荣源村位于八步镇东北面,离织金县城28公理,离镇机关所在地4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1200至1400米之间,辖6各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有农户308户1126人,居住着汉、苗、彝族、仡佬、布依、侗族、白族和穿青人8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0.34%.有荒山荒坡3600亩,退耕还林502.6亩,适宜畜牧业发展。有耕地1051亩,其中田59亩,旱地992亩,有60%是偏坡和水淹地,中下等地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村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本村人均收入仅为1880元,有84户180人靠领取低保金维持生活。尚未脱贫,属织金县二类贫困村之一。
  --人口总数:1126人农业人口:112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族、仡佬、布依、侗族、白族和穿青人8个民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能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所辖村:德恩,小石井,穆家寨,坝子,坪寨,大石。生产总值:674.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德恩组
  --自然条件:四季宜人。资源:无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4106 552100 -- 查看 荣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荣源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荣源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桶井村

  桶井村位于八步镇西南面,东与山脚村接壤、南与利民村交界、西与马坎村相邻、北抵沙冲村,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342户,1430人。土地面积885.9亩,其中水田面积201亩,旱地面积683.9亩,荒山草坡1040亩。居住着汉族、苗族、青族、彝族等多种民族。农民人均粮食300公斤左右,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全村主要以玉米、马铃薯、油菜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逐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不断提高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人口总数:1430人农业人口:1430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5.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青族、彝族等多种民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所辖村:桥边,测基,麻窝,桶井,长土,猫猫。生产总值:286.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主要以玉米、马铃薯、油菜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桶井组   --自然条件: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新利村

  新利村地处八步镇西南面,全村辖17个村民组,村委会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八步至板桥的通村公路从境内穿过。东与利民村相连,北与马坎村相连,南与同心村相连,西与板桥乡跃进村相连。全村共有786户2886人,居住着汉、穿青、苗、彝、布依、白等多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全村荒山荒坡较多,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00亩(其中田700亩、土1000亩),人均耕地面积0.55亩;林木面积2842亩(其中人工林面积249亩,生态公益林面积2593亩)。目前,786户村民中,居住一级危房的有113户332间,居住二级危房的有173户529间。该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属全区一类贫困村,人均占有粮食仅300公斤,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全村主要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   新利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好,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改善道路交通运输条件后,解决了群众运输难、行路难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改变村容村貌整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民主法治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人口总数:2886人农业人口:288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苗、彝、布依、白等多种民族。发展口号: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所辖村:箐头,铁冲,岩头,中寨,兴发,小寨等17个组生产总值:776.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克妈组   

水东村

  水东村位于八步镇东北面,距八步镇政府6.5公里,面积为12.25平方公里,东底沟边村和荣源村,南底院墙村,西底茶店乡与桂花村河界,北底茶店乡及桂花村地界。地处洪家渡库区上游,四面环山,风景优美,山水结合仅缺少开发然而洞中有洞,洞中形态各异、无奇不有,若身临其境、简直别有一番风味,在库区水上,若行船吹啸,简直是人在画中游,如神仙般快乐。   全村共有156户536人,有耕地353.8亩,退耕还林林区4248.5亩。居住有汉族、苗族、彝簇、依族、青族、仡佬族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村的89%。全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全靠养殖,经果林种植。水东只有走发展畜牧业和经果林种植之路,创建养殖和经果林种植专业村,培育种植、养殖大户,才能发展全的的产业经济。   --人口总数:536人农业人口:53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3.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簇、依族、青族、仡佬族等民族。发展口号:走发展经果林种植和畜牧业养殖之路,创建种植养殖专业村。   --所辖村:移民组,罗家寨组,下坝组。生产总值:1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经果林种植。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罗家寨组   --自然条件:四季宜人。资源:水上旅游   

荣源村

  荣源村位于八步镇东北面,离织金县城28公理,离镇机关所在地4公里,总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1200至1400米之间,辖6各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有农户308户1126人,居住着汉、苗、彝族、仡佬、布依、侗族、白族和穿青人8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0.34%.有荒山荒坡3600亩,退耕还林502.6亩,适宜畜牧业发展。有耕地1051亩,其中田59亩,旱地992亩,有60%是偏坡和水淹地,中下等地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二,由于村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本村人均收入仅为1880元,有84户180人靠领取低保金维持生活。尚未脱贫,属织金县二类贫困村之一。   --人口总数:1126人农业人口:112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族、仡佬、布依、侗族、白族和穿青人8个民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能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所辖村:德恩,小石井,穆家寨,坝子,坪寨,大石。生产总值:674.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德恩组   --自然条件:四季宜人。资源:无   

边沟村

  边沟村位于八步镇的东面,距镇政府有7公里,居住着汉、苗族、穿青人等民族,与支都、水东、荣源、新华、茶店乡、洪家渡电站相邻。有152户512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0%以上。全村五个村民组,其中有一个组为了支持洪家渡电站全部迁走。   本村主要以种植玉米,脱毒马铃薯为主。有大面积的荒山草地,石头十分丰富,属于海拔高地区。   现有在职村干部2名,其中分别是:支部书记王荣祥、主任:张军、两名村委委员:杨念明、王光友以村支部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完成全村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有0党员11名。   本村有387.8亩耕地,无水田。   近年来得到上级党组织的关心,被评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人口总数:512人农业人口:512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7.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族、穿青人等民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能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所辖村:白果,旮旯,沟边,坪寨四个组。生产总值:1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种植玉米,脱毒马铃薯为主。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坪寨组   --自然条件:四季分明。   

支都村

  支都村位于八步镇东北面,东与黔西县一河相隔、北与沟边村接壤,西与新化村相连,南与瓜种村毗邻,该村地形为山高坡陡,山地多.平地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距镇政府驻地13.5公里,共有313户1237人.全村面积558亩,其中田180亩,土378亩。居住着汉族、苗族、青族、彝族.蔡家人等多种民族。村级无集级经济收入,农民人均粮食250公斤左右,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全村主要以粮食种植、油菜种植、畜牧业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土地贫脊,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八步镇既边远.又贫困的一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1237人农业人口:1237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青族、彝族.蔡家人等多种民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能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   --所辖村:小寨,大寨,枫香,岩脚,河边五个组生产总值:2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粮食种植、油菜种植、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岩脚组   --自然条件:海拔较低,适合水果等种植。   

瓜种村

  瓜种村地处八步镇东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9.5公里,平均海拔1310米,全村辖9个村民组,463户1873人,其中农业人口1871人,非农业人口2人,居住着汉、苗、彝、布依、穿青人等多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5%左右。行政区面积3.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5.5亩,其中水田617.7亩,旱地557.8亩,生态林和自然林区3490.5亩。全村主要以盛产玉米、水稻、大豆、油菜为主,部分组可发展养殖业。   近年来,瓜种村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县委书记马培译亲自在我村进行了长期的扶贫助困活动,在马书记的带领下,教育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帮扶,全村共有64家贫困户得到了扶持,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黔织旅游公路贯穿全村6个村民组,有386户1434人受益,胜利组、上寨组修通了连户道路和庭院硬化。2007年至2008年在织金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万余元修建水窖136个、水井整修8处,解决了广大群众的人畜饮水问题。目前全村仍有2个村民组不通公路。   全村有丰富的煤、铁、高砱土等矿产资源,特别是高砱土的储量较为丰富。   --人口总数:1873人农业人口:1871人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3.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5.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布依、穿青人等多个民族。发展口号:争取用5年时间,使该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以上,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基本要求。   --所辖村:老渡口,龙井,上寨,下寨,白岩,高茶林,花地,瓜种,胜利。生产总值:4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盛产玉米、水稻、大豆、油菜为主。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瓜种组   --自然条件:四季气候分明。资源:有丰富的煤、铁、高砱土等矿产资源   

新化村

  新化村,全称为新化村民委员会,位于八步镇东部,分别与瓜种村、支都村、荣源村、田坝村接壤。总人口2061人,其中农业人口2057人,非农业人口4人,居住着穿青、苗、汉、白等民族,穿青人占人口总数的80%。全村辖九个村民组。总面积为6500亩,有水田400亩,耕地680亩,经济作物以油菜、辣椒为主,水果以梨子为主,是附近闻名的优质梨子产地,其产品以大、甜而闻名。该村民风简朴,人民勤劳,过着传统的田园生活,风景秀丽,山川清新,气候宜人,是乡村旅游的好去处。   --人口总数:2061人农业人口:2057人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苗,汉,白等民族。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所辖村:团结,岩头,鱼塘,新化,青杉,营脚,营脚,营杉,猫洞,坉上。生产总值:473.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农业生产为主,主产油菜,优质稻谷,辣椒等名特产品:优质甜梨办公所在地:新化组   --自然条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风景秀丽,山川清新,气候宜人。   

阿作村

  阿作村位于八步镇西南面,北与本镇营盘村,西南分别与土锅村相比邻,南与绮陌乡相接,东与官寨乡接壤。全村辖八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2017人,居住着汉、穿青、苗、仡佬、白、彝等民族。全村现有耕地1091亩,林地3258.7亩。村名的由来是由彝语“gazuo"演绎得来的。   全村现有通村公路两条。一条与土锅村连接,全长约7.9KM,一条由官寨乡罗家店到花果组后与通村主线相连,全长约4.3KM。黔织高速公路途经本村后麻窝组穿村而过。   本村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煤、铁、重晶石、耐火石等。已开采的有煤碳资源,青龙煤矿就于位本村冲头组,其它矿藏有待开发。   --人口总数:2017人农业人口:2017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苗、仡佬、白、彝等民族。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所辖村:谢家寨,花果,许家寨,栋青,冲头,大马窝,竹林,后麻窝。生产总值:534.5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农业为主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阿作村竹林组   --自然条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资源:煤、铁、重晶石、耐火石等   

坪上村

  坪上村住于八步镇西南面,离八步镇中心有五公里左右。东与水塘村相连,北与茶店乡接壤,西与以那镇毗邻,南与马坎村相连。全村共13个村民组735户3102人。耕地面积有4100亩。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满族等民族。农民人均粮食400公斤左右,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全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适宜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目前主要以玉米种植、养殖、烤烟生产为主导产业。在镇政府关怀下,坪上村修建了养牛场一个,并购养了肉牛150多头,已初具规模,积累了一定养殖经验,但仍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档次。   近年来,坪上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通组公路基本连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村委正在努力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以交通、养殖、沼气池、农村危房改造为中心,着力打造畜牧养殖示范点和农业种植科技示范点,协调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坪上村居住的少数民族中,以苗族居多,占全村人口的85%左右。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是苗族同胞在坪上村新寨组跳花节的日子,这天,邻近乡镇、镇村的苗族同胞们穿着节日盛装,带上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乐器——芦笙来到花场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   --人口总数:3102人农业人口:3102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彝族、满族等民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能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所辖村:下坪,中坪,前进,上坪,偏坡,新寨,麻窝,河边等13个组。生产总值:887.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种植、养殖、烤烟生产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肉牛生产办公所在地:上坪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肉牛供应,烤烟生产   

土锅村

  土锅村位于八步镇南面,距织金县城13公里,距八步镇人民政府9公里,辖7个村民组,居住苗、汉、彝、布依等十多个民族。全村总户数505户,总人口2074人。耕地面积1295亩。其中水田面积265亩,旱地面积1030亩。   与绮陌乡相隔的陈家河沿村而过,全村地势偏僻,丘陵众多,适宜种植玉米、水稻和其它农作物。全年气候良好,适宜种植金银花等中草药;全村荒山较多,但畜牧养殖还比较落后,畜牧业上升空间大,可大力发展养殖业。   近年来,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逐步改善。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自2007年3月以来我村荣获禁毒工作考核评比“二等奖”,2008年荣誉荣获安全生产工作“三等奖”,2008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评比获“三等奖”。2008年度政法综治禁毒工作获“二等奖”。荣获2008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半年综合评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获“二等奖”。2010年度人口计生工作动态跟踪核评比获“一等奖”。2010年度上半年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完成好,受党委政府嘉奖。2011年完成黑沙、坉脚、桥边、新寨四组通乡、村道路硬化共计2238米,受益群众1200余人。   --人口总数:2074人农业人口:207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彝、布依等十多个民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能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   --所辖村:坉脚,黑沙,土锅,新寨,桥边,峰子,茶林。生产总值:404.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玉米、水稻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土锅组   --自然条件: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利民村

  利民村位于八步镇西南面,距离镇政府6公里,省道S209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村面积8.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295亩,其中水田505亩,森林覆盖率60%。村内群山林立,丘陵起伏,山脉之间,多有山谷坝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290米。   全村辖辖20个村民组,1010户,4280人,其中党员50人。居住着汉、穿青、苗、彝、布依、白等多种民族,人均纯收入1850元,人均占有粮450公斤,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水稻、玉米和小麦,畜牧业以肉牛、猪、禽为主,目前大小牲畜存栏9460头(只)。   近年来,利民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土地贫脊,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该村属八步镇三类贫困村。   村境内有煤、铁、磷、重晶石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人口总数:4280人农业人口:4280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苗、彝、布依、白等多种民族。发展口号:抓好即将建设的年产180万吨戴家田煤矿等大项目,为今后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后劲。   --所辖村:夏泥,石灰,大田,牛角,后冲,小寨,代家田等20个组。生产总值:898.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马路组   --自然条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平均海拔1290米。资源:煤、铁、磷、重晶石等   

山脚村

  山脚村位于八步镇南面,与本县绮陌乡接壤,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山脚村辖7个村民组,378户,1555人,土地面积851亩,其中水田面积234亩,旱地面积617亩。居住着汉族、青族。村级无集级经济收入,农民人均粮食300公斤左右,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全村主要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但目前仍有几个组不通公路,给这些组的群众生产活带来了困难。   村委计划在五年之内全部实施农村危户改,充分利用国家惠民政策,实现“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通组公路和连户路,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一是以交通、养殖、沼气池、农村危房改造为中心,着力打造200亩玉米单株定向移栽示范点,协调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二是大力发展绿肥养畜,加快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畜牧业,施养殖规模化,使山脚村成为八步镇的酿酒养猪大村。   --人口总数:1555人农业人口:155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穿青人等民族。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畜牧业,施养殖规模化,使山脚村成为八步镇的酿酒养猪大村。   --所辖村:龙潭,山脚,院墙,烂坝,青杠,八0,寨子。生产总值:326.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畜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院墙组   --自然条件: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资源:生猪销售   

院墙村

  院墙村位于八步镇西北面,距离镇区3.5公里。全村行政区面积7.8亩,耕地841.5亩,水田27亩。全村共有村民组9个,377户,人口1514人。居住着汉、穿青人、苗、彝等民族。本村无矿产资源。主要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是八步镇典型的农业村。   --人口总数:1514人农业人口:151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8.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人,彝等民族。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产业基础,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而奋斗!   --所辖村:生产总值:451.2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无名特产品:元办公所在地:院墙村院墙组   --自然条件:海拔1103-1277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年日照数1000小时,全年无霜期280-300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塘村

  水塘村委位于八步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村委会与八步、田坝、院墙、坪上、马坎等村委会相连接,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耕地面积1089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耕地总面积中:田358亩,地731亩,是典型的山区村。   辖区内有八个村民小组,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共571户人家,总人口2216人,全村以汉族、穿青人、苗族为主。目前,农民人均粮食465公斤左右,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全村主要以粮食、养殖、烤烟为主导产业。   全村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粮食、烤烟、蔬菜、皮烟、畜牧”五个产业为主;大季以种植粮食、烤烟、皮烟为主;小季以种植绿肥、蔬菜为主。   利用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关政策,结合本村工作实际,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着手,利用本村环境优势、抓住大项目落户我村的机会,大力发展绿肥养畜、大棚蔬菜种植、服务行业运输建筑业和劳务输出,增加群众收入。   --人口总数:2216人农业人口:221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穿青人为主。发展口号:充分利用本村环境优势、抓住大项目落户我村的机会,大力发展绿肥养畜、大棚蔬菜种植。   --所辖村:水塘,困牛,大寨,后寨,大兴,麦子,万人,坝子生产总值:554.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主要以粮食、养殖、烤烟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绿肥种植,食用优质肉牛办公所在地:困牛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资源:绿肥饲料   

田坝村

  田坝村位于八步镇南面,与本县绮陌乡接壤,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织毕油路穿境而过。全村辖11个村民组,639户,2437人。土地面积1082.8亩,其中水田面积532.9亩,旱地面积549.9亩。居住着汉族、彝族,青族等民族。村级无集级经济收入,全村农民人均粮食300公斤左右,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全村主要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   --人口总数:2437人农业人口:2437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2.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青族等民族发展口号: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所辖村:田坝,小桥,大坝,龙井,杨家寨,梁子,龙潭等11个组生产总值:852.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田坝组   --自然条件:四季宜人   

沙冲村

  沙冲村处于八步镇政府腹地,是织金——毕节主干线的必经之地。全村辖823户、3336人,居住着十几个少数民族。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有村办公楼一栋三层。多年来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使我们村每年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每个组都通电、通水、通路。在去年的“一事一议”项目我村还硬化了八条通组公路5000多米。   --人口总数:3336人农业人口:333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彝,仡佬,白,蒙古,穿青,侗、水等十几个民族发展口号:在群众中大力宣传引导老百姓大搞科技兴农,要在有限的耕地里多增加收入   --所辖村:大冲,坡脚,胜利,偏江,卫星,上街,兴发,前街,等12个组生产总值:1017.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名特产品:稻、玉米办公所在地:移民大街   --自然条件:资源:种植业以水稻、玉米为主   

八步村

  八步素有“织金北大门”之称,三级油路四通八达,而八步村又位于八步镇镇区老街,北大街,移民街一带,是八步镇镇府的所在地,又是镇区的工商业经济中心,全村下辖七个组,面积0.9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2亩,人口443户,2010人,有布依族,穿青族,苗族,水族,彝族,白族等多个民族居住,S209省道横穿而过,有正在建没中的火电厂移民安置点,文化街,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区位优势招来众多客商落户八步,必将为八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启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口总数:2010人农业人口:2010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0.9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穿青人,苗族,仡佬族,彝族,水族,白族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仓边,营盘,院子,小坡,德胜,沙井,兴龙生产总值:1008.8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蔬菜,工商业名特产品:臭豆腐办公所在地:北大街老街接合部   

同心村

  同心村位于八步镇北部,全村面积为5.6平方公里,距八步政府最远的组14公里,最远的组,西底以那镇,东底新利村,南底坪上村,北底板桥乡,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有耕地面积1330亩,其中水田面积330亩,旱地面积1000亩。全村共有536户,人口2338人,其中汉族126户人口1021人,水族1302人,其余为其他民族。全村主要以粮食、养殖、油菜为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粮食300公斤左右,大部分群众还在贫困线下生活。   近几年来,我村得到上级政府的关怀,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修通该村乡村公路,南方电网在对全村进行了农网改造。以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以通村公路、养殖、沼气池、农村危房改造为中心。将把同心村建设成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村容村貌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民主法治进步,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村。   同心村是八步镇最后一个建设完成通村、通组公路的村,这些公路的建设,使同心村走出了山外的世界。同心村特产走出了大山,同心村的民众走出了大山,同心的风景走出了大山,同心村的乡村旅游、乡村休闲也走出了大山。   

马坎村

  马坎村位于八步镇东南面,距离镇政府6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全村有耕地面积1312亩,其中水田245亩,土1067亩。森林覆盖率60%。全村有624户,2441人,居住着汉、穿青、苗、彝、布依、白等多种民族。马坎村属八步镇二类贫困村,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畜牧业以肉牛、猪、禽为主,目前大小牲畜存栏5640头(只)。全村境内有煤、沙石、荒山、草坡等资源。   近年来,马坎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人口总数:2441人农业人口:2441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苗、彝、布依、白等多种民族。发展口号: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所辖村:莲花,莲心,青龙,砂路,大坡,马坎,石龙,下坝等11个组生产总值:654.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以水稻、玉米和小麦为主,畜牧业以肉牛、猪、禽为主,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马坎组   --自然条件:四季宜人资源:煤、沙石、荒山、草坡   

营盘村

  营盘村位于八步镇东南面,离八步镇政府4公里左右,与土锅村、山脚村、阿作村相毗邻,本村共有5个村民组,183户,805人,,属人口小村,有旱地509.8亩,荒山草坡612亩。全村主要以粮食种植、油菜种植、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居住着汉族、苗族、青族、彝族等多种民族。村级无集级经济收入,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在1200元左右,农民人均粮食300公斤左右。近年来,该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了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住所等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   --人口总数:805人农业人口:80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9.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青族、彝族等多种民族。发展口号:全面推进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所辖村:六垮,青山,营盘,后麻窝,大田。生产总值:14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以粮食种植、油菜种植、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名特产品:无办公所在地:营盘组   --自然条件:四季气候分明。   


荣源村特产大全




荣源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