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屯村位于马场乡西北部,东与马场村、鸡场坝村相邻,西与牛场镇毗邻,南接台子村,北与鸡场坝村相邻。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12个村民组,738户2715余人,耕地面积1665.5亩,其中田199.5亩,土1466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布依、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2715人农业人口:2681人非农业人口:34人
--行政区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5.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布依、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干群齐创业,共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石干山,郎冲,桥边,白果树等生产总值:23.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水稻办公所在地:马家屯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4212 | 552100 | -- | 查看 马家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布底组村 |
布底村位于马场乡南部,东与小河村、营合乡相邻,西与文丰村、大陌村接壤,南与猫场镇毗邻,北与过弓村接壤。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10个村民组,683户2337余人,耕地面积1178.5亩,其中田387亩,土791.5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2337人农业人口:1935人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穿青人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沙冲,八耳岩,田坝头,后冲,碓窝冲,布底,大坡,大坝生产总值:2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大米办公所在地:布底组 |
文丰村 |
文丰村位于马场乡西南部,东与布底村接壤,西与牛场镇毗邻,南接猫场镇,北与大陌村邻。全村总面积2.6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8个村民组,564户2043余人,耕地面积1016亩,其中田567亩,土449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仡佬、穿青等民族。 村内有卫生室一栋,占地面积60平方米,位居人口密集地带。村内常见病以高血压为主,地方病以地氟病为主。公共卫生开展情况:一是对我村的高血压、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慢性疾病进行仔细排查,并建档立卡;二是对0—36月龄儿童进行随访登记,并建档立卡入库。我村公共卫生工作开展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从实际出发,把工作开展落到实处。 --人口总数:2043人农业人口:1864人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仡佬,穿青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苗寨,付家寨,康大田,新桥,大土,田坝头生产总值:1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大米办公所在地:新桥组 |
大陌村 |
一、资源总体状况 发展现状:大陌村由于多年来历史形成的原因,全村除了沿袭以前的种植模式和分散的畜牧养殖以外,到现在为止未有上规模的种养殖产业和二、三产业存在。 存在问题:由于起点低,发展晚,资金欠缺,技术力量薄弱,群众的发展意识有待提高,未能充分国家对运用“三农”政策重视的历史机遇。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迟缓。 发展潜力:全村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丰富,较适宜发展养殖业,特色蔬菜种植、特色经果林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产业。 二、基本情况 自然地理情况:大陌村位于马场乡西部,东面台子村相连,南与布底村、过弓村毗邻,西部、北部与牛场镇大营村为邻,村委会驻地距乡政府所在地3.5公里。 社会经济情况:大陌村位于马场乡西南部,东与台子村、布底村接壤,西与牛场镇毗邻,南接文丰村,北与台子村相邻。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9个村民组,534户2042余人,耕地面积1730亩,其中田740亩,土990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仡佬、穿青等民族。 资源情况:全村水田面积多,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能发展多种种养殖项目。 基础设施情况:全村各组均通公路,交通便利,在2007年全村9个组的“农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村办公楼和村级卫生室建设完毕,通村公路已贯通,大陌小学新教学楼漂亮整洁,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全村各项事业正处蓄势待发阶段。 三、发展前景 通过对全村的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能充分改善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全村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休闲旅游的农业观光基地。 --人口总数:2042人农业人口:2027人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仡佬,穿青发展口号:高举“发展、团结、奋斗”三面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大陌,小山,偏坡园,中寨,河湾,茨壕,母羊田,大坡,穿洞,生产总值: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织金白菊,蚕丝产品办公所在地:河湾 |
台子村 |
台子村位于马场乡西部,东与马场村接壤,西与牛场镇毗邻,南接大陌村,北与马家屯村相邻。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6个村民组,455户1636余人,耕地面积1007亩,其中田375亩,土632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彝、仡佬、穿青等民族。老年公寓就位于台子村。 --人口总数:1636人农业人口:1620人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大家一条心 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旧院,磨支,后寨,台子等生产总值:4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名特产品:茶叶办公所在地:台子村后寨组 |
马家屯村 |
马家屯村位于马场乡西北部,东与马场村、鸡场坝村相邻,西与牛场镇毗邻,南接台子村,北与鸡场坝村相邻。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12个村民组,738户2715余人,耕地面积1665.5亩,其中田199.5亩,土1466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布依、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2715人农业人口:2681人非农业人口:34人 --行政区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5.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布依、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干群齐创业,共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石干山,郎冲,桥边,白果树等生产总值:23.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水稻办公所在地:马家屯村 |
鸡场坝村 |
鸡场坝村位于马场乡北部,东与龙井村、营上村相邻,西与马家屯村接壤,南接马场村、马家屯村,北与自强乡毗邻。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17个村民组,928户2994余人,耕地面积1375亩,其中田36亩,土1339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2994人农业人口:299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诚实守信,勤劳致富 --所辖村:上寨,青龙山,尖岩,后一等生产总值:1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玉米,土豆等办公所在地:鸡场坝村 |
马场村 |
马场村位于马场中部,东与陈家寨相邻,西与台子村、马家屯村接壤,南接过弓村、台子村,北与鸡场坝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8个村民组,523户2217余人,耕地面积1163亩,其中田288亩,土875亩,主要种植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布依、白、蒙古、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2217人农业人口:1916人非农业人口:301人 --行政区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白、蒙古、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全党动员,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所辖村:后寨,大冲,下街等生产总值:5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服务业名特产品:土豆办公所在地:马场 |
陈家寨村 |
陈家寨村位于马场乡中部,东与中心村相邻,西与马场村接壤,南接过弓村,北与营上村毗邻。全村总面积2.7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6个村民组,332户1206余人,耕地面积697亩,其中田92亩,土605亩,主要种植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蒙古、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1206人农业人口:1196人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蒙古、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 --所辖村:煤洞,田坝头,陈家寨等生产总值:22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玉米办公所在地:陈家寨村 |
营上村 |
营上村位于马场乡北部,东与清镇市隔河相望、营上村毗邻,西与鸡场坝村接壤,南接鸡场坝村、营上村,北与自强乡相邻。全村总面积7.1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13个村民组,675户2462人,耕地面积1124亩,其中田270亩,土854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仡佬、穿青等民族。 花园客栈型,以营上村的花园型等为代表。把农业生产组织转变成为旅游企业,把农业用地通过绿化美化,使之成为园林式建筑,以功能齐全的配套设施和客栈式的管理,使之成为在档次上高于“农家乐”低于度假村的一种休闲娱乐场所。向现代化谱写上光彩的一笔。 花园客栈型,对促进农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区域经济、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些地方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分片开发出“农家乐”品种系列。 --人口总数:2462人农业人口:2451人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2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受益每个人 --所辖村:河尾巴,包包上,小陡坡等生产总值:11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河鱼办公所在地:营上村 |
龙井村 |
龙井村位于马场乡北部,东与清镇市隔河相望、营上村毗邻,西与鸡场坝村接壤,南接鸡场坝村、营上村,北与自强乡相邻。全村总面积3.3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13个村民组,670户2461人,耕地面积917.98亩,其中田270亩,土647.98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2461人农业人口:2429人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7.9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推动龙井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所辖村:河尾巴,包包上,小陡坡等生产总值:22.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河鱼办公所在地:河尾巴组 |
过弓村 |
过弓村位于马场乡中部,东与小河村、中心村相邻,西与马场村、台子村接壤,南接布底村、小河村,北与陈家寨村毗邻。全村总面积7.7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9个村民组,336户1388余人,耕地面积1569.15亩,其中无水田耕地,土11569.15亩,主要种植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白、蒙古、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1388人农业人口:1349人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69.1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蒙古、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所辖村:上院,大梨树,过弓等生产总值: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开采业名特产品:铝铁矿办公所在地:过弓村 |
小河村 |
小河村位于马场乡东南部,东与营合乡毗邻,西与过弓村接壤,南接布底村,北与关上村、中心村相邻。全村总面积5.3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9个村民组,274户1077余人,耕地面积970亩,其中田210亩,土760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彝、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1077人农业人口:1068人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农村要环保青山绿水好 --所辖村:上河,中河,下河等生产总值: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李子办公所在地:小河村 |
关上村 |
关上村位于马场乡东部,东与平坝县隔河相望,西与中心村接壤,南与营合乡毗邻,北与清镇市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7.3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11个村民组,456户1636人,耕地面积1611亩,其中田621亩,土990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彝、仡佬、穿青等民族。 --人口总数:1636人农业人口:1642人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 --所辖村:坉脚,关上,瓦房,正河等生产总值:21.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桃子办公所在地:关上村 |
中心村 |
中心村位于马场乡东部,东与关上村接壤,西与营上村、陈家寨村相邻,南与小河村毗邻,北与清镇市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约7.3平方公里,位于东经106°04′北纬26°37′,海拔1395米,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1290毫米,年均日照1070小时,无霜期290天。 全村辖8个村民组,630余户2165人,耕地面积1167亩,其中田553亩,土614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经果林等。村内聚居有汉、苗、彝、仡佬、穿青等民族。 中心村乡村驿站座落在中心村,背靠着田,春耕的泥土中散发着春天气息,在油菜花的季节里春,夜晚可以闻到花香,蛙声,感到接近大自然,冬天,看到大地铺满了一层厚厚的白雪,有很多的小孩打雪仗堆雪人,回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在乡村的夜,在宽敞的农家大院内,还可以高歌一首,尽情的在这里跳与唱,是在旅途中的你和朋友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温馨小屋,简洁的房间,配置却不简陋,让你有城市的享受,乡间的品味,乡村驿站有服务设施健全,透过窗外,明媚的阳光射在床让,让你有一种春眠不觉晓的感觉。乡村驿站的农家饭馆,让长途之旅的朋友享受农家风味大餐,是旅游出行途中的休养生息最好的场所。 --人口总数:2165人农业人口:2133人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6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仡佬,穿青等发展口号:大家一条心共建新农村 --所辖村:河边,小龙井,青山等生产总值:153.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河鱼,桃子,李子,樱桃等办公所在地:中心村汪家寨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