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河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北面,全村辖5个村民组410户1704人,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生姜、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目前尚有2个村民组不通公路。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23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
全村共有劳动力675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干河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704人农业人口:170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干河、大田、小干坝、穿洞、大干坝等生产总值:4.65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办公所在地:干河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4219 | 552100 | -- | 查看 干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屯口村 |
屯口村位于熊家场乡人民政府西南部,距熊家场13公里,东至珠藏镇鱼塘村,西至少普乡的狗场村,南至本乡的宝山村,北至少普乡的银山村,全村共32户、1329人,7个村民小组,有苗族、彝族、青族、白族、水族、仡佬族等族别,少数民族占总人口60%以上。本村煤矿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产业以种养殖业为发展经济。 --人口总数:1329人农业人口:1329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1.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彝族、白族、仡佬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屯口、雄星、兴文、河边、梯子、屯头、上屯生产总值:6.543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小麦等办公所在地:兴文组 |
马店村 |
马店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东北面,全村辖6个村民组360户1303人,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生姜、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1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共有劳动力468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马店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346人农业人口:134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彝族、仡佬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粑粑店、小寨、马店、茶林、塘华沟、坡头上生产总值:4.23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办公所在地:茶林组 |
糯冲村 |
糯冲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西面,距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北与磨石村相接壤,西与白泥乡大坝村是比邻,南接普定县鸡场坡纳指村,东与陶家洞村相连。全村8个村民组1929人,土地面积1640亩(其中田213亩)聚居着苗、回、仡佬、白、穿青人、蒙古等民族。主要产业有烤烟、养殖业。现有专业养殖合作社一个。 --人口总数:1929人农业人口:1929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回、仡佬、白、穿青人、蒙古等民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街上、中寨、玉荷、小尧、糯冲、干坝、下坝、林场等生产总值:6.75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名特产品:玉米、烤烟等办公所在地:糯冲组 |
陶家洞村 |
陶家洞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西面,全村辖8个村民组413户1242人,人均占有耕地1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2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交通运输方面,目前基本实现通组公路,但除安织公路外,其余均未经过壤边改造,路面差,公路或路面特别狭窄。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3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劳动力丰富,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陶家洞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244人农业人口:124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86.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下尧、蚂蚁、堰口、田坝、格长坡、陶家洞、马路、鱼塘等生产总值:5.365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烤烟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小麦、烤烟等办公所在地:下尧 |
高粱村 |
高粱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西南面,全村辖7个村民组372户1438人,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生姜、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交通运输方面,目前尚有2个组不通公路。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36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共有劳动力678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高粱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438人农业人口:143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5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2.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道子、后麻窝、包包寨、偏坡、半坡、高粱、滑口嘴生产总值:6.74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矿产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小麦等办公所在地:高粱组 |
蒙坝村 |
蒙坝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东南面,全村辖7个村民组468户1840人,人均占有耕地0.78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生姜、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25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共有劳动力714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蒙坝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840人农业人口:1840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穿青、苗组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偏坡、桥边、上坝、垮岩组等生产总值:4.63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等办公所在地:偏坡组 |
何家寨村 |
何家寨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东面,全村辖5个村民组368户1153人,人均占有耕地0.75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2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15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共有劳动力404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何家寨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153人农业人口:1153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3.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穿青、苗发展口号: --所辖村:何家寨、谭家寨、水坑、田坝、河边生产总值:5.36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等办公所在地:何家寨组 |
磨石村 |
磨石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西北面,全村辖4个村民组276户848人,人均占有耕地1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2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交通运输方面,目前基本无通组公路。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3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共有劳动力314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磨石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847人农业人口:847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沙冲、塘冲、核桃、老獐冲生产总值:3.56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办公所在地:沙冲组 |
宝山村 |
宝山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北面,全村辖7个村民组413户1523人,人均占有耕地0.56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高粱、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16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共有劳动力652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宝山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523人农业人口:1523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5.3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穿青、苗发展口号: --所辖村:十三湾、螺丝塘、马鞍山、黄土坡、高石坎、刷把寨、上冲等生产总值:6326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玉米、土豆等办公所在地:宝山高石坎 |
群潮村 |
群潮村属于熊家场乡政府驻地,全村辖7个村民组579户2043人,人均占有耕地0.6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等。常年平均气温114.9℃,年降雨量1500mm,无霜期312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一、土地优势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1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 二、劳动力优势 全村共有劳动力914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三、优越的气候优势 群潮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四、丰富的资源环境 场乡境内蒙坝河、歹阳河、干河河流流域面积30多平方公里,水能蕴藏量2300多KW,可开发900余KW,可为乡村发展提供能量; 五、突出的区位优势 场地处毕节和安顺两个试验区交界之处,织金县城38公里,距安顺58公里。黄望高速修通之后,熊家场到安顺只需30左右分钟,到贵阳只需1个半小时,到毕节不到两个小时,加上熊歹、熊黑、熊白等通乡油路形成两横三纵公路、铁路网,使熊家场成为织金南部乃至黔中重要特资集散地。 六、政策优势 正值国家进行中西部地区大开发,许多优势政策大力往中西部地区倾斜的历史机遇,熊家场又是全国工商联重点帮扶乡镇,是地区生态文明家园集镇建设试点,县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乡镇和县明星乡镇,只要主动出击,积极争取,要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是完全可能的。 群潮村属商贸型村镇,可发展小商品市场,种植业,养殖业和畜牧加工业等。 --人口总数:2043人农业人口:2000人非农业人口:43人 --行政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族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草地冲、小桥、健康、中街、南群、新场、月亮洞生产总值:9.6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名特产品:腊肉办公所在地:新街 |
石马村 |
石马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西面,全村辖10个村民组498户1754人,人均占有耕地1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2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交通运输方面,目前尚有2个组未通公路。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4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 全村共有劳动力710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石马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754人农业人口:175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1.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彝族、仡佬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岩、螺丝、格打、中寨、半坡、树林、老顶、沙沟、海坪生产总值:5.65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烤烟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烤烟等办公所在地:石马组 |
大寨村 |
大寨村位于熊家场乡西南面,距熊家场乡政府驻地七公里,东至本乡高粱村,南至鸡场坡乡纳支村,西抵陶家洞村,北接化作村田比邻,全村305户,925人,五个村民组,主要产业有铅锌矿,种养植业等。 --人口总数:925人农业人口:92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白族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组、大坡组、大坟组、幺岩组、茶耳组生产总值:3.6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矿产业名特产品:玉米、土豆、铅锌矿办公所在地:大寨组 |
大桥村 |
大桥村位于熊家场乡西部,西与石马村接壤,东与化作村接壤,南与本乡大寨村,北与宝山村接壤,全村共283户总村计965人口,分7个村民组,经济条件差,主要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以种植业烤烟为主。 --人口总数:965人农业人口:96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蒙古族、穿青人、彝族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桥上、大湾、二屯、车田、尖山、石板、破岩。生产总值:5.34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烤烟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烤烟、玉米、土豆办公所在地:桥上 |
穿硐村 |
川硐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北面,全村辖7个村民组384户1341人,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2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交通运输方面,目前基本实现通组公路,但除安织公路外,其余均未经过壤边改造,路面差,公路或路面特别狭窄。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18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 全村共有劳动力590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川硐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341人农业人口:1341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穿洞、下坝、补龙、上中、下中、龙井生产总值:4.12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办公所在地:穿硐 |
化作村 |
化作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西面,全村辖8个村民组503户1800人,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彝族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生姜、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3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 全村共有劳动力815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化作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800人农业人口:1800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族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化作、二上、沙冲、水落、田坝、二下、先锋、小坝生产总值:9.6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玉米、土豆等办公所在地:化作组 |
干河村 |
干河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北面,全村辖5个村民组410户1704人,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生姜、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目前尚有2个村民组不通公路。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23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 全村共有劳动力675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干河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704人农业人口:170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干河、大田、小干坝、穿洞、大干坝等生产总值:4.65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办公所在地:干河组 |
白马村 |
白马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北面,全村辖8个村民组508户1964人,人均占有耕地0.79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5.1℃,年降雨量1450mm,无霜期313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高粱、小麦等农作物、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2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直接经济收入和畜牧业特别是大牲畜存栏将会翻2—3翻。全村共有劳动力918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白马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964人农业人口:1964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族等发展口号: --所辖村:石丫口、大水井、大寨、箐脚、水淹、中心、红星、何家坝生产总值:7.8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高粱、茶叶等办公所在地:红星组 |
木汪村 |
木汪村位于熊家场乡政府北面,全村辖7个村民组506户1940人,人均占有耕地0.9亩。主要民族有汉、穿青、苗等。常年平均气温114.9℃,年降雨量1500mm,无霜期312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数1102小时,适宜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茶叶、油菜籽等经济作物生长。交通运输方面,目前基本实现通组公路,但均未经过壤边改造,路面差,公路或路面特别狭窄。 全村共有宜林宜草(林草间作)荒山、坡耕地共3000多亩,这些土地若实现牧草或牧林作。 全村共有劳动力764个,若在产业结构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整,在种好耕地的的同时,经营好这片广阔的荒山,二耕地和坡耕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木汪村处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季不算冷,夏季湿润温凉,年与年温差不大,雨热同季,干湿有别,适宜于黔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牧草生长,对发展经济林,畜牧业极具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2005人农业人口:1994人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7.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穿青人、彝族、仡佬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格长、上寨、水巴岩、小木汪、上木汪、偏坡寨、鄢家生产总值:8.32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名特产品:玉米、土豆办公所在地:上木汪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