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织金县 >> 板桥镇 >> 龙井村

龙井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井村简介

  龙井村位于织金县板桥乡东北面,距政府驻地5公里,东邻八步镇同心村、南邻跃进村,西邻白果村、北邻白果村,四周青山环绕,龙井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全村总人口1174人,劳动力583人,占人口总数的49.66﹪,外出务工人数34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8.7﹪,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391人。住有汉、穿青、布衣、水等少数民族,利于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龙井村交通方便,织纳路横穿境内,文化发达,我村矿产资源丰富,全村总占地面积1400亩,耕地面积814亩,林地,920亩,人均耕地0.7亩,(水田400亩、旱地414亩,林地170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水果。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475人农业人口:1430人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布依族”,“水”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发展
  --所辖村:“丫口”,“井头”,“破岩”,“河边”,大土”,“龙井”生产总值:5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龙井大棚蔬菜基地名特产品:“黄瓜”,“朝天辣”办公所在地:永久村委会
  --自然条件:奇峰异石,沟渠交错资源:林草地,森林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4216 552100 -- 查看 龙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井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井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玉龙村

  玉龙村位于板桥乡政府西北面,距政府驻地12公里,辖17个村民组共784户,人口2963人,住有汉、穿青等少数民族,其基本情况如下:   基本情况   1、全村总人口2963人,总户数784户,劳动力1536人,外出务工人数256人,党员23人,贫困党员13人,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户422户,其中无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需民政救济的136人。   2、耕地面积1616亩,人均0.54亩,粮食总产量433吨,,农民人均产粮263斤,劳务经济收入135万元,人均纯收入1454元。   3、基础设施建设,全村17个村民组全部通电,通公路的村民组有大水洞、罗家田、坡背后、黄家寨、大山林、大山林、火龙洞黑石、瓦厂、共7个村民组,未通公路的有10个村民组。人畜饮情况:全村17个村民组有瓦厂有瓦厂、黑石、后寨、高坡、野物寨、赖皮才、6个组接通自来水,还有11个组未通自来水。   4、扶贫工作,没有得到扶贫资金。   下一步规划:   1、计划修通黄家丫口至高坡、大水洞至野物寨、坡背后至赖皮才、大竹林至火龙洞的通组公路。   2、计划发展种植业500亩,养殖业饲养生猪100头以上,木弄沟至赖皮才种植柒树500亩。   --人口总数:5436人农业人口:5200人非农业人口:236人   --行政区面积:82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发展口号:构建和谐   --所辖村:陈家寨生产总值:8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名特产品:玉米办公所在地:玉龙村   

红光村

  红光村位于板桥乡东北面,距乡政府驻地约10公里,是原多吉乡政府的所在地,东与白果村,西与玉龙村,北与以那镇的化泥、化合接壤。总面积3300亩,耕地面积为2190.19亩,其中田1803.32亩,土386.87亩。辖20个村民组,1067户,4080人,其中,男2086人,女1994人,人均耕地0.545亩,居住着汉、青、布依、白族等民族,人均粮食340公斤,人均纯收入1680元。   交通方便,织纳公路横穿境内,文化发达,入学率达98%以上,地下矿产资源无烟煤丰富,煤层厚,煤质好,有年产6万吨矿井两口,群众勤劳致富,经商,劳务输出,能工巧匠层出不穷。   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矿产丰富的红光,具有发展经济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4080人农业人口:4000人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3.3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白”,“布依族”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产业大村   --所辖村:“黄泥洞”,“大竹林”,“三香”,麻园生产总值:10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基地,蔬菜基地名特产品:“八角”,“金银花茶”,“酸杨梅”办公所在地:红光村委会   --自然条件: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资源:煤炭、森林、水、砂石   

白果村

  白果村位于织金县板桥乡东北面,距政府驻地5公里,东与跃进村、南与幸福村,西与箐龙龙村、北与红光村相邻,四周青山环绕,白果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位于我村白果树组有一棵千年“神树”银杏树。地方百姓都叫它“白果树”,树干粗约5个成人牵手才能围得住,约60米高,大树又发了很多枝。活像一把大伞撑在全村的中央,成为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白果村因此而得名。全村总人口2333人,劳动力1214人,占人口总数的46.5﹪,外出务工人数44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2﹪,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266人。住有汉、穿青、布衣等少数民族,利于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白果村交通方便,织纳路横穿境内,文化发达,有年产15万吨矿井两对我村矿产资源丰富,全村总占地面积2400亩,耕地面积906亩林地1120亩,人均耕地0.65亩,(水田400亩、旱地506亩,林地170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水果。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2333人农业人口:210人非农业人口:223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布依族”发展口号:推动村科学发展,促进村社会和谐   --所辖村:山脚,黄大土,邵家寨,何家寨生产总值:8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种植”,“养殖”,名特产品:“土豆”,“当归”办公所在地:白果村村委会   --自然条件:空气清新,山青水秀,资源丰富资源:草地,林地,煤矿   

箐龙村

  箐龙村位于板桥乡政府驻地东北角,距政府驻地六公里,全村辖久个村民组,365户,1475人,均穿青人,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为1200元,森林覆盖率达69%左右,属村传统单一典型农业农村,全村均以生产玉米、马铃薯为主,辅以畜牧养殖。交通不便,属典型闭塞贫困村。   今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党委的关心和支持,各项扶贫开发等优惠政策得到落实,村情村貌不断得到改善,人民生产生活不断得到提高,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发展正在健康、快速提升,逐步向富裕村靠拢,贫富差距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安居乐业。   --人口总数:1475人农业人口:1430人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穿青人”发展口号:发展养殖业,形成养殖示范带   --所辖村:“安支陇”,“坡头上”,“后冲”“彭家寨”,“沙冲”生产总值:5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名特产品:“土豆”,“当归”办公所在地:永久村委会   --自然条件:林草资源丰富,气候宜人资源:草地,林地,   

龙井村

  龙井村位于织金县板桥乡东北面,距政府驻地5公里,东邻八步镇同心村、南邻跃进村,西邻白果村、北邻白果村,四周青山环绕,龙井村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全村总人口1174人,劳动力583人,占人口总数的49.66﹪,外出务工人数34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8.7﹪,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391人。住有汉、穿青、布衣、水等少数民族,利于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   龙井村交通方便,织纳路横穿境内,文化发达,我村矿产资源丰富,全村总占地面积1400亩,耕地面积814亩,林地,920亩,人均耕地0.7亩,(水田400亩、旱地414亩,林地170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马铃薯,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水果。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人口总数:1475人农业人口:1430人非农业人口:45人   --行政区面积: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布依族”,“水”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发展   --所辖村:“丫口”,“井头”,“破岩”,“河边”,大土”,“龙井”生产总值:5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龙井大棚蔬菜基地名特产品:“黄瓜”,“朝天辣”办公所在地:永久村委会   --自然条件:奇峰异石,沟渠交错资源:林草地,森林   

跃进村

  跃进村位于板桥乡政府东北面,距政府驻地4公里,辖6个村民组共358户,人口1527人,住有汉、苗、白、穿青等少数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方,总人口1527人,劳动力1013人,占人口总数的66﹪,外出务工人数36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5.5﹪,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户121户252人,其中无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需民政救济的48人。村庄总面积555亩,旱地350亩,水田150亩,林地20亩,宅基地50亩,粮食总产量170吨,折算340000斤,平均亩产680斤,农民人均产粮224斤,劳务经济收入197万元,人均纯收入1300元。符合政策生育率97﹪,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水利设施有从富阳到本村的供水管道,解决70﹪的农户人畜饮水问题,30﹪的农户自建供水管道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全村已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全村通组公路6公里,贯通3个组。目前全村有大田、联合组涉及自然地质灾害、山体滑坡共涉及45户,房屋48栋,急需整体搬迁。   --人口总数:1527人农业人口:1480人非农业人口:47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白”,“布依族”发展口号:加速发展,实现跨越   --所辖村:大田,联合,宋家寨,仓上,大岩角生产总值:2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林业名特产品:“八角”,“金银花茶”,“酸杨梅”办公所在地:跃进村委会i   --自然条件:水源丰富,交通便利资源:水利,矿产,树林   

幸福村

  幸福村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全村辖7个村民组,437户,1554人。居住汉、穿青人、白、布依等民族。该村境内主要有煤等矿产资源,主要经济支柱以种植、养殖为主。   --人口总数:1554人农业人口:1500人非农业人口:54人   --行政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布依族”,“水”发展口号:加快发展,实现跨越   --所辖村:“寒坡岭,小箐脚,中寨,白泥田,大湖坝,把那沟,大寨生产总值:5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种植”,“养殖”名特产品:“土豆”,“当归”办公所在地:幸福村两委会   --自然条件: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山青水秀资源:煤炭、森林、水、砂石   

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板桥乡政府周边,距乡政府直线距离不到3000米,是乡政治、文化、经济建设的中心。全村森林覆盖率为69.4%,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全村、共辖8个村名小组,总户数为496户,共2018人,居住着汉族、穿青两类民族,劳动力766人占人口总数的37.9%,。外出务工人员187人,占总劳动力的24.4%,人均纯收入为1280元,属一类脱贫村,自2006以来,在村支两委的辛勤工作下,每年年终考核成绩都名列前茅。   --人口总数:2018人农业人口:2001人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穿青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和平,永平,和林,河包田,后冲,桥边,街上生产总值: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商业名特产品:豆腐干办公所在地:街上   

永久村

  永久村位于板桥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北角,距党地政府一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共374户,总人口1448人,其中人口构成男760人,女688人,10周岁以下228人,11周岁-=20周岁262人,21周岁---40周岁541人,41周岁--60周岁279人,60周岁以上136人,境内居住着汉、白、穿青人等少数民族。有劳动力809人,占人口总数的56%,外出务工人数329人,占劳动力人总数的40%,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贫困户达150户256人,其中,其中五无劳动力收入,需民政救济的256人:全村占地面积1280亩,耕地面积830亩,林地450亩,水田580亩,旱地250亩,宅基地100亩,户均0.15亩,人均耕地0.15亩/人,粮食产量160吨,平均亩产600斤,农民产粮222斤,劳务收入150万元,人均纯收入1246元,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符合政策生育率98%,适年儿童入学率100%:全村农网改造人畜饮水工程,通组毛路都在进行完善中,力争组组通公路,联户道路。硬化;煤矿地灾时有发生,三个村民组村民住房不同、程度开裂下陷;村民文化素子逐年提高,有村民自发办企业,其家庭人均年、收入50万元;现有一本大学生12人,二本大学生7人,三本大学生7人,有教育工作者10人,有中专生4人,有高中毕业生25人,有初中毕业生160人。   全村常年气候、宜人,有历史悠久的砂锅业技术,有储藏量丰富的低硫无茵优质煤,交通便利,吸引总多外商来村投资带动,织纳三等级硬化公路、夏榕高速公路横穿中部,是理想的投资环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村人民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共奔小康。   --人口总数:1448人农业人口:1432人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白”,发展口号:创建无毒村寨,构建和谐永久   --所辖村:“果中”,“桂花”,“上德雨”,“下德雨”,“老街生产总值:5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种植”名特产品:“砂锅”,“酸杨梅”办公所在地:永久村委会   --自然条件:煤炭资源丰丰富,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资源:煤炭、森林、水、砂石   

永兴村

  永兴村位于板桥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西邻永久、中心、富阳,北靠和平。由11个自然村组成,总面积为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0亩(其中田786亩,土274亩),总人口1995人,有0党员22名,2010年末人均收入1670元,村民以穿青人、汉族为主,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村森林覆盖率在68%以上,是一个发展种植和养殖的好地方。   --人口总数:1985人农业人口:1974人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白”,“布依族”发展口号:构建和谐、平安永兴   --所辖村:马家寨,鱼塘,王家寨,肖家寨,柿花树,后朝,大坡,木厂,龙家生产总值:9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杂交玉米杂交水稻????名特产品:“黄瓜”,“朝天辣”办公所在地:板桥乡永兴村   

兴发村

  兴发村位于板桥乡西部,是我乡居住位置高、气候寒冷的地方。村内无矿产资源,无工矿企业,是一个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纯农乡村。全村现有409户,1725口人,党员28名,耕地面积1200亩,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968亩,退耕还林地326亩,2011年人均纯收入1081元。   --人口总数:1725人农业人口:1650人非农业人口:75人   --行政区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白”,发展口号:“加速发展,实现跨越”   --所辖村:“马留光”,“青龙山”,“石丫口”,“高石坎”,“大竹林”,生产总值:2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名特产品:大蒜,花椒办公所在地:兴发村委会   

富阳村

  富阳村位于乡政府南面,东抵绮陌乡金山村,南抵中寨乡响水村,外出务工人员208人,约占劳动力总数28%,人均收入1100元,属一类贫困村;耕地1200亩,退耕还林面积约占54%,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豆类、大蒜等;现有羊、猪、牛等牲畜600头。全村森林覆盖率54%,山青水秀,气候宜人,重晶石资源丰富,适应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好地方   --人口总数:1566人农业人口:1500人非农业人口:66人   --行政区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苗”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协调发展   --所辖村:穿洞,冲头,马鞍,跃子,沙坝,庆口,河边,半坡生产总值:5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庆口黑山羊基地,穿洞花椒名特产品:大蒜,花椒办公所在地:富阳村委会   --自然条件: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山青水秀资源:林草地,森林   

中心村

  中心村位于板桥乡政府的中部,距政府驻地1.5公里,全村辖12个村民组共625户,人口2401人,住有汉、苗、穿青等少数民族,全村森林覆盖率为36.78﹪,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方,利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其基本情况如下:   基本情况,全村总人口2401人,劳动力1439人,占人口总数的59.93﹪,外出务工人数307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1.3﹪,人均纯收入1196元,属一类贫困村。全村总面积2420亩,其中,耕地面积1440亩,林面890亩,人均耕地0.6亩,(水田440亩,旱地1000亩)粮食总产值为576240元,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玉米、洋芋,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杜仲树。村支两委基本情况村支书张忠艳,女,生于一九六九年十二月,青族,大专文化,党员。村主任,曾方伦,男,汉族,生于一九六三年三月,初中文化,党员。副主任,孙华忠,男,汉族,生于一九七二年四月,高中文化,党员。副主任,杨祖祥,男,青族,生于一九六二年一月,初中文化,党员。村支两委委员,程俊发,男,初中文化,党员。   --人口总数:2401人农业人口:2350人非农业人口:61人   --行政区面积:2.7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人”,“苗”发展口号:创建无毒村寨,构建和谐中心   --所辖村:“荷花”,“高检”,“安罗”,“河头”,“大寨”生产总值:80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菜生产基地”名特产品:“八角”,“金银花茶”,“酸杨梅”办公所在地:中心村委会   --自然条件:水源丰富,交通便利资源:水利,矿产,树林   


龙井村特产大全




龙井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