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织金县 >> 上坪寨乡 >> 中山村

中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山村简介

  中山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西南面,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村内居住着汉、苗、蒙古、穿青、水等民族,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6亩,其中田2206亩。有磷、硫、铁、铝等多种矿产资源。平均海拔1208米,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天织公路越境而过,
  中山村辖9个村民组2865人,其中汉族人口1823人,现有农业劳动力1912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2250元,人均粮食300公斤。
  中山村中心村寨主要分布在大寨、杨家寨、达独等村民组,房屋结构以砖混、石墙为主,在新农村建设之机房屋绝大部分已经按照“黔黔西北民居”改建完成。9个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已基本解决,中山村委驻地中山村杨家寨组,村办公楼250平方米左右,卫生室60平方米,村内有一所小学,平日的文化体育活动除占用学校操场外,在大寨组修建了一个运动场。
  --人口总数:2865人农业人口:2848人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蒙古,穿青,水发展口号:以产业化发展战略带动农业生产
  --所辖村:大寨,达独,渔洞河,杨家寨,猛章,旧院,补楼,八十旦,中山生产总值:6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九州红辣椒办公所在地:中山村中山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4213 552100 -- 查看 中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中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平寨村

  平寨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驻地,村内居住着汉、苗、彝、蒙古等民族,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天织公路越境而过。   平寨村辖4个村民组1509人,其中汉族人口648人,少数民族861人,现有农业劳动力857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1950元,人均粮食280公斤。   平寨村中心村寨主要分布在上寨、猓狸、中寨、大树、等村民组,房屋结构以砖混、石墙为主,有部分土坯房,现需改造成“黔西北民居”农户272户,面积1.5平方公里。   全村4个村民组,目前全村人畜饮水存在一定的困难,4个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已基本解决,有一个公共卫生厕所。   平寨村委驻地平寨村上寨组,村办公楼80平方米左右,村内有卫生院、中心完学、中学、敬老院、交通运输管理站。   --人口总数:1509人农业人口:348人非农业人口:1161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蒙古发展口号:旅游活村   --所辖村:上寨,中寨,大树,下猡狸生产总值:312.8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少数民族服装制作办公所在地:乡政府院墙外移民街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源丰富。资源:农业资源   

上水村

  上水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村内居住着汉、穿青、白、仡佬、苗、蒙古等多种民族,村内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   上水村辖12个村民组2081人,现有农业劳动力1420人,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左右,人均粮食300公斤。大部分人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大部分人家都种起了蔬菜,油菜种植已成为农户冬种的一大任务。   目前12个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已基本解决,并且硬化了几条通组道路,连户路已经解决了一部分。在农田周围修起了排水沟,保障农田灌溉,村内有一完小。   --人口总数:2081人农业人口:2069人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穿青,白,仡佬,苗,蒙古发展口号:发展农业,构建和谐   --所辖村:上下小桥,上下寨,大小冲,嘎鹅冲,水井湾,罕嘎,岩脚,老湾子生产总值:384.2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名特产品:王家土鸡火锅办公所在地:上坪寨乡上水村上小桥组   --自然条件:资源:农业资源、煤矿资源、养殖业   

中山村

  中山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西南面,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村内居住着汉、苗、蒙古、穿青、水等民族,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6亩,其中田2206亩。有磷、硫、铁、铝等多种矿产资源。平均海拔1208米,平均气温14.2摄氏度。天织公路越境而过,   中山村辖9个村民组2865人,其中汉族人口1823人,现有农业劳动力1912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2250元,人均粮食300公斤。   中山村中心村寨主要分布在大寨、杨家寨、达独等村民组,房屋结构以砖混、石墙为主,在新农村建设之机房屋绝大部分已经按照“黔黔西北民居”改建完成。9个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已基本解决,中山村委驻地中山村杨家寨组,村办公楼250平方米左右,卫生室60平方米,村内有一所小学,平日的文化体育活动除占用学校操场外,在大寨组修建了一个运动场。   --人口总数:2865人农业人口:2848人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蒙古,穿青,水发展口号:以产业化发展战略带动农业生产   --所辖村:大寨,达独,渔洞河,杨家寨,猛章,旧院,补楼,八十旦,中山生产总值:6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九州红辣椒办公所在地:中山村中山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   

坡脚村

  坡脚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村内居住着汉、仡佬、苗、彝、蒙古族等多种民族,村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   坡脚村辖12个村民组2875人,其中大部分人口是汉族,少数民族较少,现有农业劳动力1850人,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人均粮食350公斤。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笼中养鸡也在村内形成规模。大部分人家都种植了蔬菜、油菜。果树种植已成为家庭绿化环境的方式,部分群众在黄山上种起了成片李树。   12个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已基本解决,并且硬化了几条通组道路,连户路已经解决了一部分。农田灌溉已经得到解决,在农田周围修起了排水沟,村内有一小学,建设了一个远程教育站点。有一栋村办公楼。   --人口总数:2875人农业人口:2855人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苗,彝,蒙古,穿青,白发展口号: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生产   --所辖村:老虎冲,新寨,石板房,夏家寨,堰塘,坡脚,红旗,水落洞生产总值:58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蔬菜办公所在地:坡脚村夏家寨组   --自然条件:平均年降雨量1100毫米,无霜期285天,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资源:农业资源、煤矿资源、种养殖业   

建强村

  建强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东北方向,村内居住着汉、苗、穿青、彝、蒙古族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村居环境较好。天织公路穿境而过,是规划中的撕拉河旅游休闲度假村之一。   建强村辖5个村民组850人,其中大部分人口是汉族,少数民族较少,现有农业劳动力520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粮食300公斤。柑橘种植是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笼中养鸡也这村内形成规模。   目前全村5个村民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已基本解决,连户路正在改造中。村内有一小学和栋配备完善的村办公楼。   --人口总数:850人农业人口:839人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彝,蒙古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构建文明发展村寨   --所辖村:坝脚,梭杉寨,当补,来岗湾,大寨生产总值:1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柑橘办公所在地:建强村大寨组   --自然条件:雨水丰富,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高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种养殖业   

格支村

  格支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东北方向,村内居住着汉、苗、彝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   格支村辖3个村民组710人,其中大部分人口是苗族,汉族较少,现有农业劳动力400人左右,2010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粮食280公斤。柑橘种植是这个村的一个经济来源。   全村3个村民组,已全部通电,通村路已基本解决,连户路全部是泥巴路,群众院坝硬化比较少。   --人口总数:710人农业人口:708人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发展口号:发展农业,构建和谐   --所辖村:大格支,小格支,半坡生产总值:1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柑橘办公所在地:格支村大格支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土地肥沃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   

八寨村

  八寨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南面,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村内居住着汉、苗、彝、蒙古族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5.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村居环境较良好。   八寨村辖7个村民组1384多人,全村居住着苗汉两大家族,其他少数民族占极少部分。现有农业劳动力850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粮食280公斤。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部分老百姓利用撕拉河流域的天然条件发展了网箱鱼。   全村7个村民组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正在修建中,农田灌溉保障,在农田周围修起了排水沟。村内有两所小学,一所是公办的不完整小学,一所是私人办学,有一个已经停产的魔芋加工厂,有一栋村办公楼。   --人口总数:1384人农业人口:1334人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蒙古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植业,加快经济发展   --所辖村:关口寨,上下岩脚,,新寨,石板房,把市寨,何家寨生产总值:19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魔芋办公所在地:八寨村新寨组   --自然条件:雨量适中,气候温和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种养殖业   

建明村

  建明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南面,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村内居住着汉、苗、青、彝、蒙古族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6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   建明村辖7个村民组1504多人,是一个多民族扎居的地方。现有农业劳动力940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粮食260公斤。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部分老百姓利用撕拉河流域的天然条件发展了网箱鱼。种养殖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全村7个村民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正在修建中,农田灌溉保障,在农田周围修起了排水沟。村内有一所只有3个班的小学,有一栋村办公楼。有一个家旺养殖场和几百亩的辣椒基地。   --人口总数:1504人农业人口:1500人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青,彝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构建文明发展村寨   --所辖村:黄家大寨,狮子口,田坝头,小靠寨,杨家坡,谷旦高,牛场坝生产总值:2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农业名特产品:朝天椒办公所在地:建明村黄家大寨组   --自然条件:雨量适中,气候温和资源:农业资源、煤矿资源、种养殖业   

碗厂村

  碗厂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南面,距乡政府驻地11公里,村内居住着汉、苗、穿青、白、彝族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村居环境较差,通村道路坑洼较大。   碗厂村辖8个村民组954多人,现有农业劳动力630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粮食250公斤。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部分老百姓利用撕拉河流域的天然条件发展了网箱鱼。发展了成片的核桃种植。   全村8个村民组,8个组已全部通电,通村通组路正在修建中,农田灌溉保障,在农田周围修起了排水沟。有一养殖场,一栋村办公楼。   --人口总数:954人农业人口:884人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白,彝族发展口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核桃种植示范村   --所辖村:朵坝,大水井,两唐,老机场,瓦房脚,新寨,小碗厂,工业生产总值:1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核桃办公所在地:碗厂村工业组   --自然条件:雨水丰富,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较高资源:农业资源   

青峰村

  青峰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东南面,据上坪寨乡政府5公里。村内居住着汉、苗、彝、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08米,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   青峰村辖9个村民组1520多人,其中大部分人口是苗族,汉族较少,现有农业劳动力941人左右,2010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粮食380公斤。药材种植是这个村的一个经济来源。   全村7个村民组,目前全村人畜饮水存在一定的困难,9个组已全部通电,有一通村路。   --人口总数:1520人农业人口:1512人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促进本村经济腾飞   --所辖村:水淹唐,马背梁,生产总值:2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名特产品:包谷酒办公所在地:青峰村杨家寨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土的资源   

双明村

  双明村位于上坪寨乡东南面,东与本乡马场村接壤,南与平坝县乐平乡撕拉河村隔河相望,西与八寨村连接,北与建明村比邻。全村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组286户1006人,其中非农人口5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穿青、苗、白、仡佬等多民族聚居的村。有耕地面积620亩,其中水田240亩旱地380亩。   本村交通便利,全村6个组均有通组公路,村内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全村平均海拔12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合发展种植业;境内群山环绕,群峰矗立,素有“八仙过海”之称,尤以宽阔清澈的撕拉河直冲其下,形成一道青山秀水,美丽动人的风景线,极适合旅游开发,发展旅游经济;村内以煤、石灰岩为主的矿产资源丰富,开采价值高。字2006年以来,先后有贵城煤矿、坡头上岩石沙场两家企业入驻该村。   --人口总数:1006人农业人口:1001人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穿青,白,彝族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开发旅游资源,建设生态家园,构建和谐双明   --所辖村:万家寨,茅草寨,高寨,岩跟脚,坡头上生产总值:3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名特产品:柑橘办公所在地:双明村万家寨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2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资源:农业资源,旅游业,矿产资源   

马场村

  马场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南面,村内居住着汉、白、彝、穿青族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4.3公里,平均海拔1108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村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村居环境差,坡度较大。是规划中的撕拉河旅游休闲度假村中段。   全村辖5个村民组945人,大部分人口是汉族,少数民族较少,现有农业劳动力580人,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粮食300公斤。煤炭开采、柑橘种植是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   全村人畜饮水是一大困难,5个组已全部通电,只有一条通村路,所有通组路全部是泥巴路。村内有一小学和栋配备完善的村办公楼。目前正在建设一个煤矿。   --人口总数:945人农业人口:5人非农业人口:940人   --行政区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彝,穿青发展口号: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种养殖业   --所辖村:马场,中坝,张家包,打铁寨,石头寨生产总值:1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柑橘办公所在地:马场村马场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   

五甲村

  五甲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南面,村内居住着汉、苗、彝、穿青族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8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村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规划中的撕拉河旅游休闲度假村中段。   五甲村辖3个村民组793人,其中大部分人口是汉族,少数民族较少,现有农业劳动力570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粮食300公斤。煤炭开采、柑橘种植是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   全村3个村民组人畜饮水是一大困难,3个组已全部通电,只有一条通村路,所有通组路全部是泥巴路。村内有一小学和一栋配备完善的村办公楼。   --人口总数:793人农业人口:789人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穿青发展口号:团结前进安家立业共谋发展之路,   --所辖村:安家沟,团结,前进生产总值:1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养殖业名特产品:柑橘办公所在地:五甲村前进组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108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秋哨村

  秋哨村位于织金县上坪寨乡南面,村内居住着汉、苗、白、穿青、彝族等多种民族,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08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村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村居环境差,坡度较大。是规划中的撕拉河旅游休闲度假村。   秋哨村辖8个村民组1540人,其中大部分人口是汉族,少数民族较少,现有农业劳动力970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左右,人均粮食300公斤。煤炭开采、柑橘种植是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大部分人在家发展起了养殖业,猪牛的喂养已成农户的养殖习惯,部分农户还逐渐扩大了养殖规模。   全村8个村民组,全村人畜饮水是一大困难,8个组已全部通电,只有一条通村路,所有通组路全部是泥巴路。村内有一小学和栋配备完善的村办公楼。   --人口总数:1540人农业人口:1537人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白,穿青,彝发展口号:开发旅游业迈向新农村   --所辖村:湾子头,四角田,石头打架,大龙井,双水井,桐木寨,皮唐婉生产总值:23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名特产品:柑橘办公所在地:秋哨村双水井   --自然条件:平均海拔1108米,年平均气温14.3摄氏度,风景优美,气候宜人资源:农业资源,旅游业,矿产资源   


中山村特产大全




中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