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头居委会位于铜仁市东部,距离铜仁城区30公里。地处武陵山脉中段,地势起伏较大,为中低山峡谷丘陵侵蚀地貌,属锦江河下游,全镇最高海拔970米,最低海拔205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日照数1127.5小时,年降雨量1317毫米,全年无霜期达280天。
漾头社区与漾头村、九龙村、茶园山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201103 | 554300 | -- | 查看 漾头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漾头社区 |
漾头居委会位于铜仁市东部,距离铜仁城区30公里。地处武陵山脉中段,地势起伏较大,为中低山峡谷丘陵侵蚀地貌,属锦江河下游,全镇最高海拔970米,最低海拔205米,年平均气温17℃,年平均日照数1127.5小时,年降雨量1317毫米,全年无霜期达280天。 漾头社区与漾头村、九龙村、茶园山村相邻。 |
漾头村 |
漾头村是漾头镇政府所在的村,与湖南省郭公坪乡、芷江县的绕市乡相邻。全村总面积34.1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共952户3200余人,有党员82名。村民主要以侗族居民为主,漾头村民风淳朴,人民勤劳,社会治安良好,村内有漾头、施滩两座电站,有铁路火车站一个,现建有调解委员会一个,义务巡逻队14支64人,村里利用独特的位置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养殖业及种植业。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漾头村在优化投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广大外来投资经商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九龙村 |
九龙村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发展优势,已将特色农业、农林产品加工业、旅游及服务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九龙村位于漾头库区,田地被淹面积大,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发展传统农业。多年来的发展经验证明,九龙村适合走特色农业的发展道路。 目前,九龙村特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果树种植大面积推广,逐步形成了柑橘、桃、李、杨梅等水果生产基地;利用宽阔水面,以网箱养鱼为主的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此外,抓住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大力推广养鹅等。九龙村自然风光秀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有国家风景名胜区——九龙洞和十里锦江风光带,旅游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九龙村将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利用新农村建设的难得机遇,不断开发新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此外,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九龙村将全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加强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既为它们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又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
茶园山村 |
茶园山村隶属于漾头政府,距城区17公里,是铜仁市贫困级行政村,是一个欠开发的行政村,也是一个积聚发展潜力的行政村。区内各种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锰、磷、汞、硅、矾等矿产资源。其中锰矿、磷矿蓄量较大,具有开发潜力。旅游资源,竹木点缀,风景宜人,沿岸有徐福后代居住地察院山庄及“万亩竹海”,郁郁葱葱,山间流水环绕,颇具观赏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园山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漾头政府结合茶园山村的实际和地理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以反季节蔬菜、黑桃和竹鼠为特色,辅之一中药材和经济竹林,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初具成效,村支两委始终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的利益至上,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人民共享。 茶园山又名“察院山”和“徐福山庄”,坐落在六龙山腹地,距铜仁城10余公里,是秦朝徐福后裔居住生息之地,是一座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古文化山庄。茶园山庄徐福系2000多年前秦朝有名方士,参与南明政权反清失败后,为躲避清朝诛戮,逃到铜仁六龙山脉深处开辟庄园,并以其官名称之为“察院山庄”,徐从此不问世事,诗礼传家。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该庄园于2011年入选“贵州30个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2014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