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坝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西北角,距政府2公里,距石阡县城15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477户,2138人,主要由仡佬族,苗族,土家族,侗族,汉族组成,是一个多民族村。现有耕地1110亩,森林覆盖率45%。现无办公场地。
何家坝村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成了水果基地150亩,引进沙石采石场一个。村内资源丰富,还有生物化石大理石,高粱石,手工造纸等有待开采。为了进一步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村支两委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即将实施山岔溪组山体滑坡整体搬迁工程;争取项目资金40多万元维修兰湾田山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23204 | 555100 | -- | 查看 何家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星村 |
金星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11公里,距县城25公里,西与思南县板桥乡接壤。辖4个村民组,共有142户,702人,有党员9人。有耕地848亩。村内有卫生室一所。 思剑高速公路穿越全境,交通较为便利。近几年来金星村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种草养羊业,现有草地面积200亩。该产业正成为金星村的品牌。争取项目实施了新农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为了解决人畜饮水和保证农田灌溉,争取项目资金170多万元修建了提灌和小山塘。 |
关刀土村 |
关刀土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11公里,距县城18公里,西与思南县板桥乡接壤。全村辖8个村民组,284户,1270人,有耕地927亩。 关刀土村内有年产1万吨以上的煤厂一座,有一家发电站。近几年来,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托煤厂和电站的优势,积极调整产业机构,在发展种草养羊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服务业。村内的洞溏河峡谷风光急待开发,极具旅游价值。还有修思剑高速公路开采出来的石阡桃红石材也极具开发价值。 |
芹菜塘村 |
芹菜塘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北部,距大沙坝乡集镇25公里,辖3个村民组,145户,2010年有总人口545人。芹菜塘村国土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80亩。农民人均收入1650元。村域面积大,人口居住分散。聚居着侗、仡佬等少数民族。人居收入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在大沙坝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芹菜塘村的人民群众不畏艰难险阻,修通了大湾至关刀土煤厂,关刀土牛角井经过芹菜塘村到思南县兴隆场乡的两条同村公路。 近年来,芹菜塘村人民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种草养养业,现已有草场350亩,种羊138只。生态畜牧养殖正成为大湾村的主导产业。 |
坡脚村 |
坡脚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距乡政府10公里,距县城8公里。203省道通村而过,紧靠思剑高速公路出口,交通十分便利。东面和南面与汤山镇毗邻、东与龙塘镇相依。 坡脚村辖11个村民组,有443户,1903人,主要由仡佬族和侗族组成。有耕地1384亩。森林覆盖率为45%。坡脚村地域较广,村名历来就有种植水果的习惯。近几年来,村支两委根据现有的果树为基础,引导村民不断改善水果品种,逐步形成了具有坡脚村品牌的“红心李”基地。并在弯的组建立了5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依托离现城近的优势,形成了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 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安全,积极争取移民搬迁项目,将有滑坡地质灾害的村民全部进行了整体搬迁。 |
孙家坪村 |
孙家坪村位于大沙坝乡北部,距乡政府8公里,距石阡县城20公里。村内有中心完小一所,有村卫生室,村级办公场地齐全,交通较为便利。全村辖9个村民组,共有居民250户、1094人、18名党员。共有耕地858.96亩,其中田677.66亩、土181.3亩。这里村居民邻里和睦,民风淳朴,全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等。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 |
余家寨村 |
余家寨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北部,距乡政府8公里,距石阡县城21公里,北与思南县兴隆场乡接壤。辖10村民组,425户,1881人,有党员15人。现有耕地1618亩。这里地域较广,居住着蒙古族和仡佬族,民风淳朴。现还没有办公场地。 余家寨村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现已建成投产茶园300余亩,是石阡最早的春茶出产地,品质优良很受客商欢迎,每年村民能有15万多收入;还建有已见效益早熟梨300余亩,林下养鸡场一个,形成了余家寨村独有的品牌。 余家寨村还有丰富的其它资源有待开发:关鱼粮地下热矿泉,狮子岩重晶石等 |
付家坪村 |
付家坪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北部,距政府4公里,距石阡县城16公里。辖6个村民组,全村共有265户1015人,党员14名。有耕地面积678亩,境内山灵水秀、风景壮美,资源丰富。 为了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共发展优质水果500余亩。借罗家坝电站落户付家坪村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水上养殖,将水上养殖和水下养殖培育成为付家坪村的优势产业。 |
邵家寨村 |
邵家寨村位于乡政府北部,龙川河下游东岸。北与思南县兴隆场乡接壤、东与本县坪地场乡毗邻。距石阡县城20公里、乡政府8公里。共有7个村民组,234户、938人,主要由仡佬族、侗族、苗族组成。共有耕地面积862亩,森林覆盖率占全村总面积的60%。 邵家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花生、红薯等农作物为主。畜牧业养殖收入占村民收入的65%。因邵家寨村坐落在龙川河东岸,且山高坡陡,所以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近几年来,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通了邵家寨至大沙坝、邵家寨至付家坪两条通村公路,极大改善了交通状况,同时结合自身优势,以现有的“红心李”和“美国血李”两个基地为基础,引导全体村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力争五年内让“红心李”和“美国血李”成为邵家寨村的品牌。 |
任家寨村 |
任家寨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10公里,距石阡县城20公里。203省道和思剑高速公路横穿全境,并且在王家荡组还设有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十分便利,南面和西面与思南县板桥乡接壤,素有石阡“北大门”之称。 任家寨村辖8个村民组,278户,1094人,有党员10人。有耕地面积1148亩,森林覆盖率45%。2010年任家寨村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的号召,按照石漠化治理的要求,大力发展种草养羊,现有草地1500余亩,波尔山羊500余只。种草养羊已成为任家寨村的支柱产业。为了改善人畜饮水安全,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修成了二级提灌工程,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难的问题。 |
沙槽村 |
沙槽村位于大沙坝乡西北部,东、西、北分别与思南县兴隆场乡、塘头镇、板桥乡接壤。距乡政府20公里,距石阡县城25公里。村内小学教学点一所,有村卫生室。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有居民247户、978人、12名党员。共有耕地978亩,其中田421亩、土557亩。这里村居民邻里和睦,民风淳朴,全村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等。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森林覆盖率60%。 沙槽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现有草地760亩。不断挖掘传统手工业,使之成为沙槽村的另一品牌,主要还存有棕扇编织、土布制作、竹斗笠编织等。 |
何家坝村 |
何家坝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西北角,距政府2公里,距石阡县城15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477户,2138人,主要由仡佬族,苗族,土家族,侗族,汉族组成,是一个多民族村。现有耕地1110亩,森林覆盖率45%。现无办公场地。 何家坝村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成了水果基地150亩,引进沙石采石场一个。村内资源丰富,还有生物化石大理石,高粱石,手工造纸等有待开采。为了进一步改变村民的居住环境,村支两委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即将实施山岔溪组山体滑坡整体搬迁工程;争取项目资金40多万元维修兰湾田山塘。 |
鲁家寨村 |
鲁家寨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南部,距大沙坝乡政府1.5公里,距石阡县城10.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453户,1782人,主要由仡佬族和土家族组成。村民主要居住在龙川河两岸。有耕地2070亩。 鲁家寨村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现有团鱼养殖基地一个,240亩已见效益的李子园基地一个,形成了鲁家寨村特有的品牌。现在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编报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施新农村改造。 |
大沙坝村 |
大沙坝村位于大沙坝乡集镇所在地,辖15个村民组,全村共有623户2648人,党员22名。有耕地面积2846亩,境内山灵水秀、风景壮美,资源丰富。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大沙坝村的基层组织建设、集镇建设、招商引资、茶果生产、社会经济等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了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围绕“三化一体”乡镇建设,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今年共发展脐橙800余亩,种植脐橙120000余珠。通过党员带动,发展养殖大户13户,实现产值200余万元。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通组公路急需改善,全力修建通组公路。现全村通组公路里程达32公里,实现了组组都通公路,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0年实施了田坝组的新农村建设,改变了该组原脏、乱、差现象;通过招商引资启灵驾校已落户大沙坝村并投入使用,拉动了大沙坝村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了集镇经济;村支两委人员协助乡党委作政府完成了对集镇新街的测量、征地、房屋搬迁等工作。同时村支两委人员完成了公办幼儿园的征地、项目报批工作。 |
埃山村 |
埃山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西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距石阡县城18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组,285户,1125人,有耕地962.98亩。这里森林植被保存较好,森林覆盖率达到70%,林木资源丰富。埃山村现无办公场地,村卫生室也是设在村医生家中。属于大沙坝乡的贫困村。 近几年来,埃山村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引导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现有水果面积300亩,主要有红心李、沙田柚、板栗、核桃。其中红心李已销往省会城市贵阳,很受青睐。为了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一村一品,现急需要改善交通条件,使产品能快速输出。 |
龙洞村 |
龙洞村位于大沙坝乡政府东部,距政府4公里,距石阡县城10公里,203省道,思剑高速公路通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龙洞村辖14个村民组,519户,2123人,有党员32名。全村有耕地1894亩,这里土地肥沃,人民勤劳,是粮食主产区。村内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完小一所,幼儿园一所,设有村级卫生室。 龙洞村支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建成了县级生猪养殖示范小区,带动了全村畜牧业的科学化发展。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