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村8个村民组,1178人,国土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5亩,长青村放光充沛,思南县最高点麻窝顶就在长青村,是烤烟和金银花等旱地作物的最佳生长地。
近年来,长青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努力下,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是乡烤烟生产的示范基地。整乡推进项目核桃园区位于长青村,相信通过产业带动,长青村的发展将有更大的空间。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24113 | 565100 | -- | 查看 长青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长坝社区 |
长坝社区下辖5个村民组,户籍人口1620人,常住人口1425人,党员36人,国土面积4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8亩,是长坝乡集镇所在地。 近年来,在长坝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长坝社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集镇建设、整脏治乱、提高群众收入方面。今年,长坝乡正在积极争取开工建设长坝民族风情街,当民族风情街建成后,必将成为长坝社区的新亮点。 |
龙门村 |
龙门村下辖5个村民组,851人,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8亩,主要产业以金银花为主。 今年来,依托思南石林核心园区的建设,连续两年的新农村建设,使农门村的发展有了很好的基础平台,在本次贵州民族村寨评选中,昂首挺进30强,这就是对龙门村发展的最好说明。 |
周坝村 |
周坝村下辖7个村民组,997人,国土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5亩,是长坝乡的门户。 近年来,周坝村注重乡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目前周坝村已有一家木材加工厂和一家砖厂。整乡推进项目核心园区包括周坝村全境,这对周坝村的发展又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
枫香坨村 |
枫香坨村位于长坝乡政府正东部,距高6.5公里,东与合鹏溪镇大石窖结壤,南连尖山村,西接龙门,北抵周坝村三道坎,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田213亩,土446亩,是种烤烟和金银花生长的最佳地带。 --人口总数:923人农业人口:911人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土家族,汉族发展口号:打造全乡金银花示范基地 --所辖村:桃坪组,赵家组,唐家组,沟元组生产总值:50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烤烟,金银花名特产品:金银花,烤烟 |
刘场坪村 |
刘场坪村是长坝乡最小的一个行政村,1964年,“四固定”从长坝大队划出成立,辖三个组,145户553人,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3亩,是典型的干旱贫困山区。 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近几年,在村支两委的带动下,全村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加快,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有望成为刘场坪村的支柱产业。 |
万古村 |
万古村下辖4个村民组,996人,国土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1亩,万古村目标:建设成为长坝乡烤烟基地,以烟致富。 --人口总数:998人农业人口:963人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土家族,汉族发展口号:打造长坝金银花、烤烟基地 --所辖村:寨上,陈家寨生产总值:42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名特产品:烤烟,金银花 |
太平村 |
太平村位于长坝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辖7个组,186户,685人,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0亩。 近年来,依托图多的优势,大力发展烤烟产业和金银花产业,已初见成效,是长坝乡内烤烟生长的最佳地方。 |
长青村 |
长青村8个村民组,1178人,国土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5亩,长青村放光充沛,思南县最高点麻窝顶就在长青村,是烤烟和金银花等旱地作物的最佳生长地。 近年来,长青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努力下,全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是乡烤烟生产的示范基地。整乡推进项目核桃园区位于长青村,相信通过产业带动,长青村的发展将有更大的空间。 |
尖山村 |
尖山村位于长坝乡政府南边,距乡政府8.5公里,东连合朋镇鱼塘村,南靠乌江,西与长青村相邻,北至万古村,辖9个居民组,337户,1246人,国土面积6.1平方公里。有耕地1011亩,田508亩。 尖山村主要发展思路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目前主要支柱产业为烤烟、金银花、以及淡水鱼养殖。 |
碑记坳村 |
碑记坳村下辖6个村民组,957人,国土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9亩,是长坝乡进出凤冈县的门户要道。 碑记坳村是长坝乡发展茶叶的重点村,其中鸡公岭茶园是长坝乡示范性茶园,已获得收益,很好的带动了全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近几年,碑记坳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长坝至碑记坳村委会的公路已全面硬化,必将加速碑记坳村的发展。 |
佘溪村 |
佘溪村下辖6个村民组,987人,国土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6亩,全村以水稻种植为主。 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大力发展新型农业和养殖业,使佘溪村从原来偏远落后的村迅速发展起来,金银花种植迅猛发展,特色养殖业逐年增加。 通过转型,将大大改善佘溪村的面貌。 |
丁家山村 |
丁家山村下辖8个村民组,1228人,国土面积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5亩,是长坝乡除长坝社区外人口最多的村,主要以水稻、玉米和茶叶为主。 从2007年长坝乡大力发展生态茶以来,丁家山村就是最大的茶产业基地,全村现有生态茶园360亩,但由于生态茶投入大,见效慢,很多茶园面临荒废的危险,近一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东西啊,在村支两委共同努力下,全村生态茶又恢复了良好的长势,丰收在望。 |
三合场村 |
三合场村下辖7个村民组,920人,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5亩,水资源丰富,蜂王河穿村而过,主要以栽种水稻为主。 三合场村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但是,在新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近年来,群众观念逐渐解放,正在加快农业产业调整步伐。 |
张家湾村 |
张家湾村下辖6个村民组,702人,国土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505亩,主要产业以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为主。 近年来,通过村支两委的大力宣传、细致工作,张家湾村农户大部分已转变观念,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11年,全村规划种植金银花300余亩,这对张家湾村发展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
谢窝沟村 |
谢窝沟村下辖5个村民组,806人,国土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72亩,主要以水稻,红薯、烤烟等传统农业为主。 由于谢我窝沟水源丰富,相对地理位置较低,谢窝沟村所产的水稻是长坝名优产品,近年来,在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谢窝沟村除了保证传统农业的优势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全村以发展金银花面积150余亩,有望成为谢窝沟村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大大推动全村经济的繁荣。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