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铜仁市 >> 思南县 >> 思林乡 >> 杨家坳村

杨家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家坳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坳村简介

  杨家坳民族自然村距思林乡政府2公里处,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24户,1210人,有移民57户,271人。非农业人口7人,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8亩,林地1008亩,森林覆盖率41.3%。境内居住着苗族、土家族、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全村少数民族人数4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5%。生产总值49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450元。2011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089亩。
  境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有迷人的即将引资开发的黑河峡旅游风景区;有传承数年的土家花灯、滩戏等;有已修建投产的西电东送大型工程——思林电站;有休闲的钓鱼港湾和船舶停靠码头,自电站库区形成后,来自各地的钓鱼爱好者经常来此港湾-垂钓。
  杨家坳村是距政府较近的一个民族村寨,全村人民勤劳朴实,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为主,主要自食。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西瓜。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624201 565100 -- 查看 杨家坳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家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家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黑河社区

  黑河社区在思林乡政府所在地,距思南县城28公里,有299户893人(其中农业人口652人,非农业人口241人),移民3户12人,有街一,街二,街三,火石湾,机关,学校6个组。总面积521亩(田266亩,土255亩),森林覆盖率39%。行政区面积2.51平方公里,主要民族有汉族,土家族,仡佬族,苗族。生产总值50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430元,2011年实施了土地治理项目485亩。主要产业为烤烟、水稻、玉米。   该乡党委政府为表彰先进、激励斗志、团结广大女同胞积极投身小康社会建设、推动乡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跨越发展。决定开展庆祝活动。该活动分为三部分:一是开展评选“三八红旗手”、好婆婆、好媳妇、致富女能手、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二是开展体育竞赛,制作手工艺品比赛。三是召开表彰大会。通过村、单位评选、评出“三八红旗手”10名,好婆婆4名,好媳妇4名,致富女能手3名,五好文明家庭5名。制作手工艺品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体育比赛拔河、跳绳、接力赛分别奖集体前2名。对上述先进集体、个人,在表彰大会上分别发奖证、奖品各1件。   

合联村

  合联村位于思林乡西部8公里,全村辖野猪池、湾里、寨上、冉家、陈家、蛮子坪、任家岩、干河8个村民组,275户,105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人。民族以苗族、土家族、汉族为主,有0员26名,其中60岁以上的党员8名,30岁以下的1名。本行政村2.9平方公里,有耕地953亩,其中田388亩,土565亩。生产总值42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为226元,有移民4户19人。   

温家坡村

  温家坡位于四角山北麓,距思南县城6公里,有239户812人,辖8个村民组。总面积3.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09.5亩,最高海拔1153.3米,此处人杰地灵,是-将军的家乡。   温家坡“农家乐园”位于思南城南乌江西岸,四角山南麓,脚踏腾龙峡,最高海拔1153.3米,森林覆盖率达68.2%。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四角山是明显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山上峰峦叠翠,怪石嶙峋,呈南北走向,高于四周山脉,山脚至山顶海拔高差为500多米,东临乌江,环境气候独特,空气湿润,微风不断,在炎热的夏季,清风吹来,即有丝丝凉意。   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温家坡“农家乐园”是夏季避署的圣地,较大的海拔高差(其它县城不多见),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支撑,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已通通村油路),无疑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温家坡村主体民族为土家族,土家民族习俗浓厚,有土家门板宴,每逢重大节日和婚丧嫁娶,每家拿着一个门板围成一个圆圈,把所的菜放在这上面,形成上百人的大宴(百家宴走马席)。在腊月宰杀年猪的时候,邻俚老少一起吃刨汤肉(把所有的肉和菜放在一起,加上酸辣椒,酸茄子佐料做成)把所剩下的肉制成腊肉,并常年保持烟熏,味道特别鲜美。山上野菜品种繁多,如蕨菜,各种野生食用菌,食用菌不但鲜吃,而且还制成酸的食用菌,营养十分丰富,绿豆粉,碗豆粉,玉米粉等各种土家食品。这里有土家花灯和傩戏,其中花灯保持着原始的土家花灯版样。   温家坡“农家乐园”由将军故里、民族风情、万山寺自然风光组成,有民族民俗“百家宴走马席”,站在四角山山峰,环顾四周,千秋万壑尽收眼底,山青青、水绿绿,秋天这里便是喜看稻黍千重浪,俯瞰乌江百舸争流,群鸭戏水,鸥鹭齐飞等独特风景。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温家坡“农家乐园”是夏季避署的圣地,较大的海拔高差(其它县城不多见),是秋、冬季登山运动的健身场所,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发展乡村旅游的文化支撑,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已通通村油路),无疑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大格坨村

  大格坨村位于思林乡东北面,距乡人民政府13公里。大格坨村东北面紧靠温家坡村,西南面与四角村接壤,北面与大河坝乡马鞍村交界,南面与邵家桥镇官州村相连。所辖区最高海拔1120米,最低海拔370米。地型以山脉沟壑为主,属黔东中亚热带湿润温暖气侯。全村总人口82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人,共有党员17名。行政区域面积3.0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81.5亩,主要民族有汉族和土家族,所辖8个村民组。大格坨村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盛产优质水稻,正常年景水稻占粮食总产的60%以上。主要经济产业为畜牧业。大格坨村山高林密,目前山上还有300亩连片荒地尚未开发利用。   

四角村

  四角村位于思林乡东北面,距乡人民政府11.5公里。四角村东北面紧靠大格坨村,西南面与中岭接壤,北面与大河坝乡马鞍村交界,南面与邵家桥镇官州村相连。所辖区地型以山脉沟壑为主,属黔东中亚热带湿润温暖气侯。全村总人口9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人。行政区域面积3.5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835.2亩,主要民族有汉族和土家族,所辖7个村民组。四角村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盛产优质水稻,曾誉为贡米产地,正常年景水稻占粮食总产的70%以上。主要经济产业为种植业、畜牧业。  

赶场坝村

  赶场坝村位于思林乡东北面,距乡人民政府10公里。赶场坝村东紧靠中岭村,南与丰联村相连,西与大河坝乡马鞍村交界,北面与四角村接壤。全村总人口129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人。行政区域面积3.9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36.5亩,主要民族有汉族和土家族,所辖11个村民组。赶场坝村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盛产优质水稻,正常年景水稻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   

中岭村

  中岭村位于思林乡东北面,距乡人民政府12公里。中岭村东面与邵家桥镇官州村相连,南面与丰联村接壤,西北面与紧靠赶场坝村。所辖区地型以山脉沟壑为主,属黔东中亚热带湿润温暖气侯,最高海拔1130米。全村总人口13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人。行政区域面积5.2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172.9亩,主要民族有汉族和土家族,所辖13个村民组。中岭村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主要经济产业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本辖区内的枫相关呈喀斯特地形地貌,山上峰峦叠翠,怪石嶙峋,呈南北走向,高于四周山脉,山脚至山顶海拔高差为800多米,东临乌江,小环境气候独特,空气湿润,微风不断,在炎热的夏季,清风吹来,即有丝丝凉意。   

丰联村

  丰联村辖六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00户,806人,村有耕地面积703亩,有党员21人,非农业人口6个,东与邵家桥方向隔山相望,西与金龙村相连接大河坝,南与田坝村接址,北与赶场坝至温家坡方向相对,其东边马家湾组与西边蒙山、罗家庄、小马沟、白泥池、榜上沿中间符家沟隔坡,整个村种植业以水稻、玉米、红薯、烤烟为主,水源条件很好,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好产区。为打造十二五,谋求思林乡新一局领导对旅游事业的发展白露湖旅游之圣。丰联村的大坡辖马家湾村民组一带,土壤十分肥沃,森林覆盖率好,是为今后旅游经果林消费产品得天独厚的条件,养殖业主要以黄牛、山羊、鸡、鸭并进发展,经济油料作物,花生、芝麻、烤烟。相信能人带动,党的英明惠农政策加大扶持的力度,各级领导的指引。以丰联村人文、水源、地势、地貌等好的优势,为丰联村“三农”更好地打开了经济收入的良好局面,尽早步入农网改造,新农村的建设,各项工作都心系806人口,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风淳朴、整村推进为下一步村的理想思路,为丰联村新一局班子最终以创新思维方法,而努力奋斗。   

金龙村

  金龙村距思林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北面与大河坝乡相邻。全村所辖地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0亩,森林覆盖率达38%,辖11个村民组,现有农户371户,计1502人,以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居住为主。   金龙村境内以喀斯特地形为主,地质、地貌、景点奇观较为突出,有龙塘坝大洞、谭家大洞,洞内奇峰异石、水帘瀑布十分壮观;有较为出名的断层岩:狮子岩、狮子嘴二层岩、万家岩、石材开采十分丰富;村内有火铺头、桐山两座小二型水库。村内土地肥沃,地下水源丰富,适合粮食、烤烟、油菜、蔬菜、中药材、水果等作物的种植。   金龙村境内设立了60多年的一所完全小学校,思林乡金龙小学,建校以来,曾多年在校师生达500多人,现在校师生226人,该校为国家社会输送了不少栋梁才子。   金龙村至今还完整保留着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土家花灯,也是土家花灯之乡—思南至今唯一留存完整、全省闻名的民间土家花灯戏班。戏班成员12人,老的年龄已是70多岁,小的年龄只有14岁。该戏班多年来多次代表省、地、县、乡领导和全国土家文化专家的好评!   如果你在花开叶茂、雨量充沛的季节来到金龙村境内,那湖水绿波、溪流潺潺、洞巢飞鸟、斑澜山川的美景;让你如痴如醉,是旅游开发的投资热土!   

坝竹村

  坝竹村距思林乡政府4公里,全村12个村民组(茶湾、洞背后、新房子、桐子湾、长堰土、大水井、红花坨、上寨、下寨、坝竹丫、大山、水井湾),总人口291户,共1120人,现有中-员25人,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为主。全村有耕地面积987亩,其中田450亩、土528亩,森林面积1057亩。村支两委机构健全,班子团结,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素质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级经济发展较好,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2011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294亩。   坝竹村支两委班子团结一致,领导有力,勤政廉政,奋发有为,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安定做出了有力的贡献,群众对村两委的工作比较满意。通过推行“明岗划责”,建立健全村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积极搞好阵地建设,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举办实用技术、政策理论、法律知识培训班。积极争取实施通村公路改造,交通基础设施,解决好群众出行难问题。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农村沼气池、农村危房改造等民生工程;认真做好农村低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民生工作;全力推行人口和计划生育全程管理服务;努力抓好全村综治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将不断完善全村村容村貌。   

田坝村

  田坝村距思林乡政府2公里,全村8个村民组(田坝、余家湾、周家湾、生基塘、老麦土、通书槽),231户,共969人,现有中-员22人,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居住为主。全村有耕地面积997.32亩,其中田500亩、土469亩。村支两委机构健全,班子团结,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队伍思想作风素质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村级经济发展较好,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6元。2011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706亩。   

思林村

  思林村有6个村民组149户共有人口5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人,有党员11人,行政区域面积2.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70亩,其中田550亩,土520亩。生产总值35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380元。有土家族,苗族,汉族,侗族等几种民族。全村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油菜,花生为主要经济作物,养殖为铺。   思林村大坡组地邻四角山脉,临靠思林水电站坝址,风景优美,森林覆盖率达39%。2011年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925亩。   

杨家坳村

  杨家坳民族自然村距思林乡政府2公里处,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24户,1210人,有移民57户,271人。非农业人口7人,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18亩,林地1008亩,森林覆盖率41.3%。境内居住着苗族、土家族、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全村少数民族人数42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5%。生产总值490万元。年人均纯收入2450元。2011年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089亩。   境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有迷人的即将引资开发的黑河峡旅游风景区;有传承数年的土家花灯、滩戏等;有已修建投产的西电东送大型工程——思林电站;有休闲的钓鱼港湾和船舶停靠码头,自电站库区形成后,来自各地的钓鱼爱好者经常来此港湾-垂钓。   杨家坳村是距政府较近的一个民族村寨,全村人民勤劳朴实,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为主,主要自食。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西瓜。   

安全村

  安全村有9个村民组260户共有人口9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人,移民15户,69人。有党员24人,预备党员2人,辖区面积3400多亩,森林覆盖面积2600多亩,耕地面积804亩,其中田380亩,土424亩,距离思林乡4公里,东连扬家村,南靠乌江河,西连枫芸乡,北依和联村,有土家族,汉族,苗族,侗族四种民族,依一江一河,有天星桥天下奇观,桥上有几十亩的庄稼,桥下是夏天休闲的凉棚,黑河峡地下乐园,仙人洞巴王伞美景。   全村以种植烤烟,玉米,水稻,油菜,花生为主要经济作物,养殖为铺。有饲养农场一户,休闲农庄一家,河沟组最好养鹅鸭,有长白,杜约克猪。   


杨家坳村特产大全




杨家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