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墩乡地处顺昌县北部,距城关50公里,距316国道25公里,顺阳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全乡土地面积129.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7.1万亩,耕地面积1.35万亩。全乡2354户,10656人,其中农业人口9964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38个自然村,以及路马头国营林场,乡办田溪林场。
洋墩乡境内山多水长,丘陵遍布,溪流纵横,海拔1384米的全县最高山郭岩山就位于乡东南角。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在17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300天,宜人的气候非常适宜果、竹、菌等经济作物的生产,香菇、木耳、竹荪、姬松茸、笋干是当地富有盛名的土特产。
洋墩山多林广,物产丰富,是全县林业重点乡之一,盛产竹、杉、松等用材林,更有珍贵的稀有树种如红豆杉、樟木、阐楠等。木材蓄积量5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有竹山3.65万亩,年产竹15万根,产笋3500担,柑桔园面积2.1万亩,年产柑桔2.6万吨。是全省有名的柑桔之乡,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铜、花岗岩、萤石、银、锌等矿体,目前外商已进驻开采萤石矿。
洋墩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水、电、路、讯发展迅速,架有3.5万伏高压输电网络,乡电站装机容量950千瓦,年发电量达500万千瓦时。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共建设标准水泥路面31.5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战备迂回路徐大线洋墩段,将使洋墩交通更加便捷。通讯发达,乡内有程控电话2000多门,普及率达85%,境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信号网络完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开通了无线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新村建设步伐加快,6个行政村已完成新村建设,洪地新村被评为全省8个优秀村住宅小区之一。
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0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171元,被评为小康示范乡。推进农村信用合作信用乡建设,四个行政村被评为信用村,380户农民被评为信用户,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农村128户400名困难群众每月获得低保补助,居民38户92人每月获得低保补助,实行9年义务教育,教育“两基”全面达标;医疗保健设施完善,建有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乡社会治安形势良好,6个行政村5年来末发生刑事案件。.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07万人 | 129.9平方公里 | 350721200 | 353000 | 0599 | 查看 洋墩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连墩村 | - | - |
---- |
查看 连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江村村 | - | - |
---- |
查看 江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均仓村 | - | - |
---- |
查看 均仓村谷歌卫星地图 |
洋坑村 | - | - |
---- |
查看 洋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郭源村 | - | - |
---- |
查看 郭源村谷歌卫星地图 |
田溪村 | - | - |
---- |
查看 田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秀溪村 | - | - |
---- |
查看 秀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蔡坑村 | - | - |
---- |
查看 蔡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路马头村 | - | - |
---- |
查看 路马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
洋墩村 | - | - |
---- |
查看 洋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双溪街道 |
双溪街道办事处位于闽江上游富屯溪、金溪汇合处的顺昌县城区,距省会福州244千米,距武夷山机场175千米,辖区总面积181.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23万亩,其中林地14.5万亩(含毛竹面积1.5万亩),耕地1.3万亩,总人口6.3万人(含流动人口9500人),其中:居民人口3.9万人,农业人口1.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3996人。2006年4月由原双溪镇、水南镇合并成立,辖八个社区居委会、十二个行政村、三个农林场,43个自然村,79个村民小组,142 个居民小组,37个党(总)支部,1006名党员。 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三-旅游区--华阳山,山上飞瀑流泉、古藤成趣、绿树丛荫、鸳鸯戏水;合掌岩松柏滴翠、涛声如歌、晨钟暮鼓,有元代古西安寺及现代佛像石窟。 街道成立三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和-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县域中心区的目标定位,积极实施“项目开发、服务三农、经营城市”的总体思路,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绿色腹地工业强县建设,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党工委、办事处多项工作受到省、市、县表彰,2007年在全县绩效考评中排名第一,2008年党工委分别获得市委、省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 街道的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也按照县里下达的创业竞赛任务,有条不紊地推进。 ----工业项目发展迅速。目前街道拥有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机械电子、食品保健、生物科技、光学仪表、竹木加工等七大门类工业,天福油脂、金弘钢缆、虹润仪表、幸福来、宏丰钢铁等规模以上企业28家;为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在316国道边建立了占地 5000亩的新屯工业园区和富洲开发区,200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4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9839万元,实现地方财税收入1068.63万元。 ----社区自治功能不断完善。在社区,加强社区队伍、组织、制度建设,不断提高社区居委会自治管理能力。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深入开展城市“亮化、洁化、序化、美化”管理;配合县里建设“岸线”风格山水县城的工作目标,做好做足山水文章;以社区服务为工作中心,从科教、法律、文体、卫生、环保、社会治安等方面积极为社区居民服务,努力为广大居民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农村,抓好党支部领导下的村两委班子和“六大员”队伍建设,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服务三农为抓手,推广科技新品种,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做好中心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建立余坊省级“无公害蔬菜”和淡水鱼销售基地,余墩、溪兰、源头毛竹产区,新屯珍稀食用菌、蔬菜产区、井垅油茶基地,水南洋坌中心示范村等。 |
建西镇 |
"建西镇位于顺昌县东南部,距县城24千米。与大历镇、洋口镇、际会乡、延平区峡阳镇相接壤。建西(原名大埠岭)是原建西县(建西县1964年成立,1970年撤县并入顺昌县)政府所在地。1976年成立建西镇,现辖1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辖区内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46个,总人口7753人。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拥装机容量1500门的程控电话和覆盖面积直径3千米的移动电话中继站、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装机容量350千瓦的电站和3.5万伏1800伏安变电站。鹰厦铁路通过境内,停靠建西火车站。铁路、公路、水路交通十分便捷,是顺昌县重要的产品集散地。 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深入,形成食用菌、水果、蔬菜、茶叶、畜牧、特种水产六大生基地。茶叶基地已有1000亩茶园和两个工艺先进的制茶厂。年出产鹭鹚牌系列茶品10万公斤,在北京、天津、山东、黑龙江等地设立销售网点,产品畅销全国各。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年产鳗鱼50吨。畜牧基地养殖奶牛2000头。 建西镇广场文艺活动 矿产丰富,已探明蕴藏有朋量花岗岩和高岭土1000万立方米,是化工配料、瓷具制作、建筑装饰不可多得的原料,具有较好的开利用前景。 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形成林产化工、竹木工艺、建材水泥、农副产品、交通支输五支柱产业。有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能够自制种产品专用设备,竹木工艺产品以品质优良、色泽艳丽远销美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水泥、林产化工产品、农副产品畅销省内外。森工、建材、刃具、轴承等国有企业,可提供大面积的厂房厂地开发利用。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26.6万元,比2003年的3569.4万元增长49.23%。 建西竹木加工园区木加工企业 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被国家农部、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被省政府授予“卫生达标镇”称号。建西镇民风淳朴、环境整洁、治安稳定。省级举重项目传统校——建西中心小学,培养输送了大批举重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有32人成为国家、省级举重运动员(基中国家运动健将5人,国家一级运动员13人,省级运动员14人),在全国赛事上获得好名次的有数十人次。. |
洋口镇 |
洋口镇地处富屯溪中游,原名上洋,位于东经117°54′,北纬26°47′,距顺昌县城15公里,东南与延平区的峡阳镇、沙县的高桥乡接壤、西与水南镇交界、西南与郑坊乡相连、北与埔上镇相依、东北与建西镇毗邻。其建制文字记载始见于明朝,属瓯宁温柔乡高阳里管辖。清未设厅,直属延平府。民国初年改设为建瓯县县佐,民国18年改为建瓯县第八区。1959年1月成立洋口人民公社,1984年7月成立镇人民政府。上世纪三十年代,是闽北将乐、建宁、泰宁、邵武、顺昌的水路中转码头,也是物资的集散地,素有“小福州”之称。 洋口现代化奶牛场 洋口镇下辖14个行政村,1个农林场,1个居委会。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6.98万亩,林地面积13.1万亩,生态公益林2.27万亩。毛竹面积3.2万亩,立竹达430万根。森林蓄积量5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1%。已探明1.2亿吨的石灰石矿、丰富的红花岗岩石、高岭土和白花岗矿石。人口1.9万,2004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2.2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亿元,农民入均纯收入2951元。 镇区距京福高速公路43公里,鹰厦铁路、316国道贯穿全境,并建有富州码头,可承载80吨货轮直通马尾港;日供水能力达5000吨;富屯溪自西向东贯穿洋口全境,可开发水力资源20.71万千瓦,已开发水力发电站8座,总装机33.5千瓦,现有1万伏、3.5万伏、11万伏输电线路3条,可满足目前企业用电;程控电话网络装机容量6000门,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广播、有线电视等设施配套齐全;设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所等多家金融机构,拥有完整、快捷的金融服务体系;现有英华中学、民族中学、职业文技校和村完小14所,师资力量雄厚,保持着良好的教育环境;镇区旧镇改造工作现已基本完成。 工业形成了以矿产、电力、纸品、竹木加工为龙头的支柱产业,是顺昌的主要建材基地。拥有各类工商企业百余家,有年产4000吨的闽昌塑胶厂,年产16万吨水泥的县赛盟特水泥有限公司和年产20万吨水泥的冠顺水泥有限公司,以及年产35万平方米的汽车用钢化玻璃厂,奶牛存栏达2500头的十一牧场。2005年又引进了年产量15万个,生产各种包装袋的顺发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年产4500吨石灰的田坪石灰厂,年产120万片法兰片的榕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元坑镇 |
【地理位置】元坑镇地处闽北顺昌县西南部,西邻三明市将乐县,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23公里,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元坑镇大部分属低丘温暖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海拔一般在300米以下,村庄多沿溪流两岸分布,年均气温18℃ —18.9℃,霜期80天左右,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相对湿度80%,日照1736小时。 【交通通讯】全镇境内村村通水泥路,京福高速公路连接线及204省道横贯全境,水运直通闽江口岸,客运货运车辆往返其中,镇政府所在地距火车站15公里,交通便利。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广播有线电视覆盖境内。 【人口面积】全镇总人口16923人,其中农业人口14048人,占总人口83%,还有1%畲族人口。土地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8.6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8%,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13.24亩,耕地面积1556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3%,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1亩。 【行政区划】全镇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下设91个村民小组,36个自然村。福丰、秀水、东郊、九村村为镇政府所在地。 【建置沿革】镇政府所在地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玉屏山下,其周围有9个自然村,村子集中地势平坦,四周环山似坑,古称园坑,后以“元”音代替,称为元坑。解放前为顺昌县四区,解放后至1958年为顺昌县四区,1959年改为公社建制,1984年改为元坑乡人民政府,1992年8月经省民政厅批准撤乡设镇至今。. |
埔上镇 |
"素有“柑桔之乡”美誉的埔上镇是顺昌县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全镇土地总面积20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入口2.4万。通过近年来立足于山区生态资源的“两区一台""(农业科技示范区、万全民营工业小区、口前工业平台)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埔上凸现出更多的发展亮点。先后被评为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南平市“十强乡镇”、福建省乡镇企业“百强乡镇”。 埔上萤石矿企业 丰富的自然资源。现有山地面积23万亩,其中林地16.8万亩,木材蓄积面积量70万立方米,耕地2.4万亩,温和的山区气候和丰富的水源适合各种农产品生长。境内还蕴藏大量的瓷土矿、萤石矿、花岗石矿和优质矿泉水、矿产、农副产品开发前景好。 突出的区位优势。地处顺昌县西北三镇一乡中心位置,距城关25公里,鹰厦铁路、316国道和顺阳省道穿境而过,距武夷山飞机场120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40公里,设有铁路客货运输中转站,通过水泥路硬化率90%,系闽北西翼农林产品的集散中心地,金融、电讯各类服务设施齐全,商贸活动极为兴旺。 雄厚的农业基础。规划面积3200亩的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突破顺昌县此类项目建设空白,被省水利厅列为重点建设项目,现已引进大棚蔬菜、花卉等多种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全镇形成2万亩芦柑基地,1万亩苦竹基地,1千亩杂果(主要是葡萄)基地,1千亩立体养殖基地,200亩养鳗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 强大的工业后劲。万全民营工业小区形成以矿业、竹制品加工、木制品深加工、建筑建材等五大系列,规模以上(产值500万元)企业9家:麒膦竹艺有限公司、富进木业、萤石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神纸和氟化工系列产品年出口创汇近500万美元。口前工业平台,近两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落户到口前平台有威仕达科技电源有限公司、益昌公司、螺旋藻养殖加工三家企业。这些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竟争的优势。 诚信待客共创业、信迎发展新纪元。埔上镇人民期待与海内外投资者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热切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各界朋友到埔上投资兴业。. |
大历镇 |
"大历,1939年设镇,解放后隶属南平第七区管辖,1970年并入顺昌县,1984年改为大历乡,1993年撤乡建镇。 大历镇位于县境的东南部,距县城39千米,东与高阳乡、西与际会乡接壤;南与延平区的峡阳镇、顺昌县的建西镇毗邻;北与岚下乡相依,总面积144.8平方千米,总人口10098人,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镇办林场、茶果场各一个。 山青水秀,资源丰富。全镇属低山丘陵地貌,林地面积71291亩,木材蓄积量225382立方米;毛竹17169亩,立竹250万余根。耕地面积9033亩。这里土壤肥沃,地块平整,机耕面积占65%以上。经济作物有莲子、西瓜、蔬菜、甘蔗、中药材、绞股蓝、香艳梨等。全镇现有水果面积7119亩,茶山800亩。特种养殖大规模兴起,建有200多亩淡水养鳗场,以及珍珠、甲鱼、红虫、鹧鸪等养殖场。境内蕴藏大量的蛇纹石矿、铅锌矿、花岗岩等,基中蛇纹石矿国家已组织开采30多年。 交通、电力、邮电迅速发展。境内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捷,距316国道仅30公里,邻近有洋口、建西两个火车站;程控电话、广播电视覆盖全镇各村;境内水力资源蕴藏8000千瓦,建成4座水电站,装机容量1040千瓦,全镇年发电理540.2万千瓦时,建有3.5万伏变电站一座,担负高阳、岚下两个乡的输电任务。改革开放营造了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不少海内外企业家看中了这块宝地,纷纷前来投资办厂,先后办起了中外合资浩华家具厂、排笔厂、历兴养鳗场、大明电站和两家铸钢厂。同时,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形成笋、竹、化工等加工企业。. |
大干镇 |
"顺昌县大干镇位于顺昌县西北部,富屯溪中段,东经117°30—118°14’,北纬26°39’—29°12’之间。东北与顺昌县埔上镇相连,北与邵武市洪墩、卫闽两镇交界,西南与将乐县万安、安仁两乡毗邻,南与顺昌县元坑镇和将乐县的高塘镇接壤,东南与顺昌县水南镇相依。距离县城21公里,属三县(市)边陲之地。全镇土地面积209.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山地面积26.53万亩。辖13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48个自然村,总户数4996户,总人口17298人。200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5.29亿元,其中工业产值4.57亿元,农业产值完成7176.7万元;财税收入1852.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5元,实际利用外资263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300万美元。1996年9月被福建省体改委等11家委、厅、局确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乡镇。 大干镇属亚热带气候,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7摄氏度,年降雨量1750毫米。全年无霜期300天。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8.8%。木材蓄积量88万立方米,毛竹山面积5.3万亩,蓄积量达700多万根。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桔、桃、枇杷、葡萄、板栗、笋等。矿产和水利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铅、锌、铁、铜等。 大干镇交通便利,国道316线穿境而过,鹰厦铁路纵贯全境,全镇乡村公路硬化率达85%以上。境内已建成水电站18座,装机容量达18000千瓦,年发电量6887万千瓦时。同时,拥有3.5万伏变电站3座和ll万伏变电站1座及完善的输变电线路,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电力保障。 富文工矿园区 近年来,大干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沿着“农业稳镇、工业兴镇、水矿富镇、旅游活镇”的工作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项目开发为抓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全镇已建成富文、白石、来布三个工矿小区,初步形成较完善的工业布局,优化投资环境。区内富文工矿区属南平市级工业小区,园区总规划面积为1836亩,首期完成开发面积518亩。. |
仁寿镇 |
"仁寿镇位于顺昌县北部,距县城60千米,东与建瓯市交界,西与邵武市相连,北与建阳市接壤,属顺昌县的边陲之镇,总面积171.8平方千米。仁寿在1940年称为仁阳镇,后改为仁寿镇,1956年称顺昌第五区,1957年改为仁寿区,1961年改为仁寿人民公社,1984年撤消公社建制,改名为仁寿乡,1994年撤乡建镇,成立了镇人民政府。现辖8个行政村,1个综合林场,1个华家山毛竹采育场。仁寿村为政府所在地,海拔224米,全镇总人口16099人。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为75%,木材总蓄积量89.83万立方米;毛竹立竹650万根;水力资源充沛,仁寿溪流域面积19.3平方千米,水力可开发1350千瓦,是水产养殖难得的优质水资源;矿产品种多、范围广,现已探明铅锌矿、金矿、高岭土、花岗岩等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资源。 经济以农为主,是典型的农业镇,年产粮食8851吨,年产商品材1.28万立方米;年产毛竹53万根,鲜笋5940吨;年产雪柑、芦柑5285吨;还盛产莲子、香菇、黑木耳等农特产品;养殖业发展较快,年产淡水鱼61吨,鳗鱼200吨。乡镇企业稳步发展,现有集体、个私和民营企业750余家,主要生产挂历棒、钟镜框、梳妆盒、地板木、麻将席、按摩席、座垫、胶合板、竹制品等。 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电、讯、路、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电网与华东电网联网,电力充足;程控电话和全球通、模拟数字移动电话,以及传呼机接收发射站网络健全,通讯便捷;公路畅通,生产、生活运输方便;环境设施建设面貌一新。文教卫设施有很大改善,教学质量达部颁要求,群众医疗条件不断改善。镇区电视覆盖率达100%,8个行政村全部安装了闭路电视,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近几年来,党委、政府走科教先导、工业兴镇、产业富民的路子,大力发展竹、果、菌、蔬菜、畜禽、特种水产六大产业,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对外开放。 仁寿镇猕猴桃酒 仁寿镇西瓜 当前,仁寿人民正以崭新的面貌,把山门打得更开,热诚欢迎海内外宾朋、有识之士来仁寿开发投资,兴办“绿色、黑色、无色”企业和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业,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同促进仁寿经济繁荣、社会进步。. |
洋墩乡 |
"洋墩乡地处顺昌县北部,距城关50公里,距316国道25公里,顺阳公路贯穿境内,交通便利。全乡土地面积129.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17.1万亩,耕地面积1.35万亩。全乡2354户,10656人,其中农业人口9964人,下辖10个行政村和38个自然村,以及路马头国营林场,乡办田溪林场。 洋墩乡境内山多水长,丘陵遍布,溪流纵横,海拔1384米的全县最高山郭岩山就位于乡东南角。地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8℃,年降雨量在17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300天,宜人的气候非常适宜果、竹、菌等经济作物的生产,香菇、木耳、竹荪、姬松茸、笋干是当地富有盛名的土特产。 洋墩山多林广,物产丰富,是全县林业重点乡之一,盛产竹、杉、松等用材林,更有珍贵的稀有树种如红豆杉、樟木、阐楠等。木材蓄积量58.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有竹山3.65万亩,年产竹15万根,产笋3500担,柑桔园面积2.1万亩,年产柑桔2.6万吨。是全省有名的柑桔之乡,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铜、花岗岩、萤石、银、锌等矿体,目前外商已进驻开采萤石矿。 洋墩基础设施建设完备,水、电、路、讯发展迅速,架有3.5万伏高压输电网络,乡电站装机容量950千瓦,年发电量达500万千瓦时。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目标,共建设标准水泥路面31.5公里,正在建设中的战备迂回路徐大线洋墩段,将使洋墩交通更加便捷。通讯发达,乡内有程控电话2000多门,普及率达85%,境内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信号网络完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开通了无线调频广播和有线电视;新村建设步伐加快,6个行政村已完成新村建设,洪地新村被评为全省8个优秀村住宅小区之一。 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004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3171元,被评为小康示范乡。推进农村信用合作信用乡建设,四个行政村被评为信用村,380户农民被评为信用户,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农村128户400名困难群众每月获得低保补助,居民38户92人每月获得低保补助,实行9年义务教育,教育“两基”全面达标;医疗保健设施完善,建有中心卫生院和各村卫生所,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全乡社会治安形势良好,6个行政村5年来末发生刑事案件。. |
郑坊乡 |
"郑坊乡地处顺昌县西南部,与沙县、将乐两县毗邻,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千米。全乡总面积134.54平方千米。现辖7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65个村民小组)、1个乡办林场、1个毛竹采育场,总人口10677人。 山青水秀,气候宜人。郑坊属半丘陵地貌,全境海拔在300~800米之间;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4℃,极端最低气温-7℃,全年降雨量1760毫米左右,无霜期330天以上。 郑坊资源丰富,物产富饶。这里素有“竹山-”的美称。山上满目苍翠,地下遍布矿藏。木材蓄积量51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2万立方米商品材,年产毛竹33万根以上,木竹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这里盛产杉、松、杂等木材,更不乏珍贵稀有的红豆杉、楠木、樟木等树种,还有毛竹、棕榈、油桐、油茶、山苍籽等经济林。这里每年有大量的土特产笋干、香菇、红菇、木耳等销往全国各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现已探明的主要矿产有花岗岩、高岭土、钾长石等。此外,地表水充足,水能资源丰富,境内遍布含偏硅酸矿泉水,极具开发价值。 郑坊南江黄羊基地 农业经济欣欣向荣。郑坊是粮食重点生产基地,全乡耕地面积10145亩,粮食年总产量6120吨,茶园1205亩,年产茶叶40吨;果园面积2727亩,年产果1472吨。淡水养殖面积719亩,有鳗鱼养殖场。食用菌已从天然栽培香菇发展到段木栽培、木屑袋栽培,产量达378吨,竹荪种植面积15万平方米以,产量10多吨。 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全乡现有办企业20余家,村办企业40余家,个私企业300多个,从业人员2500余人。主要产品有:机制毛边纸、手工毛边纸、花岗岩石板材、木制家具、地板木、竹筷、麻将席、机砖、清水笋、胶合板、活性炭、印刷品、食用油等。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多年来,郑坊致力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全乡镇内公路四通八达,33个自然村全部通公路。通讯设施得到改善,已开通1080门程控电话。水资源丰富,年发电量超过500万千瓦时。 郑坊招杉桃 文教卫生成果斐然。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已全面实施初等义务教育。青少年脱盲率达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 |
岚下乡 |
"岚下乡位于顺昌县东北部,东与建瓯市房道镇相依,南与高阳乡接壤,西与大历镇、际会乡相连,北与洋墩乡、仁寿镇毗邻。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距县城48公里,大部分地区处于海拔200至500米之间,境内有10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1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万人。岚下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气候温暖,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567.8毫米,平均气温18.7度,年日照时数1710小时,全年无霜期305天,夏季多偏南风,无酷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无严寒。 岚下毛竹山 岚下乡森林资源丰富,是顺昌林业重点乡镇,森林总面积20.8万亩,占全乡总面积的79%,森林覆盖率达81.3%,均居全县前列。境内拥有国家重点生态林保护区18634亩。毛竹资源是岚下乡的优势和特色资源,总面积11.5万亩,占全县毛竹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占全乡林地面积的55%,人均毛竹山面积5亩,蓄竹量达1264万根,年采伐量150万根,年产冬春笋17250吨以上,是闽北知名“竹山笋市”。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主要以公路为主,四通八达,每天都有通往顺昌、建瓯、南平的直达班车,全乡10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而且70%的村已实现通过公路路面硬化。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全乡10个行政村,98个自然村已全部通电话,9个行政村开通移动电话。信息网络健全,已建成乡信息网站。水利资源丰富,蕴藏量达2000千瓦,电力装机容量达1450千瓦,年发电量达700万度,电力供应富足。 旅游资源、人文景观丰富,境内有闻名四方的郭岩山和紫云禅寺,郭岩山海拔1383.7米,山势雄伟,风景秀丽,为顺昌最高峰,四方游客登山观景达数万。紫云祥寺(黄岩庙)位于郭岩山东南麓,是县政府首批挂匾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区,以及还有作为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叠山纪念堂和古佛庵战斗纪念碑等。 岚下古佛庵战斗遗址 毛竹、食用菌、板(锥)栗、特色养殖是岚下乡的四大支柱产业。毛竹是岚下第一主导产业,全乡共有笋竹加工企业18家,家庭破篾机1200台,年产竹胶板半成品——竹帘席60万套,笋竹产业年创产值5000万元以上。. |
高阳乡 |
"高阳乡位于顺昌县东部,土地面积236.5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1个良种场,总人口2.21万人。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杉木的中心产区和毛竹最适宜区,素有“砍不完的高阳杉”之美誉。此外,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溪流遍布纵横,有铁矿、铅锌矿、黄铜矿、墨石矿、紫色页岩、花岗岩等分布储藏。清澈的高阳溪淙淙流淌,像一条亮丽的玉带横贯全乡,水利电力资源蕴藏量达8000千瓦,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目前,全乡已在高阳溪沿河建成小水电站7座,年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