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铜仁市 >> 印江县 >> 合水镇 >> 小杉木村

小杉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小杉木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杉木村简介

  小杉木村位于合水镇南方,距集镇3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398户,1617人,拥有耕地面积972亩。
  小杉木村座落在一个山沟里,各村组居住较为分散,组组通公路,土地宽阔,水源一般,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还出产水果,水果主要以梨子为主,全村共有梨子800亩,梨子已经成为小杉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625105 555200 -- 查看 小杉木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杉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小杉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木腊村

  木腊村位于合水镇东北方,距集镇2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301户,1203人,拥有耕地面积560亩,林地200亩。   木腊村各村民组分散居住,与兴旺村、大昔村、香树坪村相接,三角庄组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自然条件贫乏,主要出产玉米、马玲薯、花生等作物,其余各组条件较好,组组通公路,水源充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现已成为杂交水稻种基地。   

汤家井村

  汤家井村位于合水镇东北方,距合水镇30公里,全村辖2个村民组,56户,182人,拥有耕地面积278亩,林地300亩。   汤家井村座落在一个山上,是离合水镇最远,海拔最高,人口最少,经济最落后的一个村,与天堂镇的牛角井村接壤,居住较为集中,通村公路从天堂镇牛角井村相接,现已通至村寨。2008年汤家井村定植茶叶20亩,主要出产玉米、红苕、马玲薯等农作物。   

土洞村

  土洞村位于合水镇东方,距合水镇17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组,143户,553人,拥有耕地面积330亩,林地350亩。   土洞村除红石良组座落在河边外,其余上大湾组和下土洞组都分布在半山腰上,与木黄镇的阳坝接壤。红石良组居住在印江至松桃公路边,交通便利,粮田富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作物,另外两组均通公路,自然条件贫乏,主要出产玉米、花生、马玲薯等作物。2008年定植茶叶20亩。   

羊角佬村

  羊角佬村位于合水镇东方,距合水镇17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161户,628人,拥有耕地面积360亩,林地110亩。   羊角佬村座落在半山腰上,居住分散,散居户较多。与木黄镇张家沟、天堂镇雀呜相邻。2002年修建了一条通村公路,由于路面未维修,车难行,目前还有一个组没通公路。羊角佬村主要出产水稻、玉米、红苕、马玲薯等作物,2006年初规划茶园88亩,2008年又定植60亩。有的茶叶已经步入收益阶段,茶叶的产业化发展将成为羊角佬村的一项支柱产业。   

大堡村

  大堡村位于合水镇东方,距合水镇12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组,115户,474人,拥有耕地面积277亩,林地150亩。   大堡村座落在半山腰上,地理条件较差,自然资源贫乏,而且居住分散,大堡村于2004年修通了通村公路,2006年初规划茶园37.6亩,2008年又定植茶叶100亩。茶叶的发展将成为大堡村的一项支柱产业,主要出产玉米、花生、豆类等作物。   大堡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石万村

  石万村位于合水镇东方,距合水镇11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179户,732人,拥有耕地面积486亩,林地300亩。   石万村座落在依山傍水的地方,通村公路贯穿全村,6个村民组集中居住在1个自然村寨,居住非常集中,田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土主要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后坡上,2006年初规划茶园119.5亩,2008年又定植茶叶30亩。石万村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花生等作物。   

落佑村

  落佑村位于合水镇东方,距合水镇12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256户,1047人,拥有耕地面积610亩,林地700亩。   落佑座落在与山相依、与水相连的地方,印江至松桃公路穿越而过,交通十分便利,7个村民分布在3个自然村寨,居住较为集中,粮田平坦,水源充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2006年初,落佑村种植茶园171.4亩,茶叶的产业化发展将成为落佑村的一项支柱产业。2006年由外商投资,在落佑村兴办丰岩电站,镇政府和村支两委给予大力支持,现即将顺利完工,预计2008年9月投入使用。   

官庄村

  官庄村位于合水镇东方,距合水镇10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组,192户,740人,拥有耕地面积305亩,林地550亩。   官庄村是一个居住非常集中的行政村,座落在印江至松桃公路的旁边,交通十分便利,官庄村粮田主要分布在河流边上,生产条件优越,2008年官庄村定植茶叶120亩,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   

符家沟村

  符家沟村位于合水镇东北方,距合水镇8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179户,756人,拥有耕地面积580亩,林地350亩。   符家沟村与天堂镇坳沟相接,居住分散,符家沟村于2000年修建了通村公路,2002年对公路进行了改造,交通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观。符家沟村座落在一个山沟里,条件较为差,主要出产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符家沟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茶罗村

  茶罗村位于合水镇东部,村委会所在地距镇政府7公里,全村现有七个村民组,424户、842人,有耕地面积494亩。茶罗村居民住户顺木黄镇至印江河流域两岸居住,有党员17名,种植100多亩经济林(其中茶叶56亩,橙子55亩)。 茶罗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普子村

  普子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风情特色,以现代农业经济为主,自然经济为辅的自然村。位居我镇东北面,距离镇中6公里。全村人口1326人,辖区分布面积广,特别是周围林地覆盖面积广,水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全村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引导下,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发动群众栽种大片的竹林和春木林。走进一看更是一番景色   普子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新场村

  新场村位于合水镇东面,全村由中湾组、场口组、下街组、中街组、晴半坡六个村民组组成。全村有345户,人口960人,耕地面积427亩,其中:田216亩,土211亩。经果林45亩,安全文明小学一所,东与茶罗村村交界,西与坪楼村村交界,北与普子村村交界,新场村有古建筑杨家宗祠和生基嘴祠堂建于清朝年间。是一个古老而历史悠久的村寨。   新场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坪楼村

  坪楼村位于合水镇东面,全村由渠坳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个村民组组成。全村有263户,人口1080人,耕地面积623亩,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坪楼村发展缓慢,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悉心指导和引导下,发展较为突出,现村种植葡萄220亩、核桃50亩。   坪楼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龙洞村

  龙洞村位于合水镇东方,距合水镇20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组,115户,438人,拥有耕地面积475亩,林地600亩。   龙洞村座落在高山上,3个村民组分别分布在3个自然村,居住较为分散,由于海拔较高,这里适宜烤烟种植,烤烟已成为龙洞村的一项支柱产业,通村公路于2007年底已全面车,为龙洞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龙洞村有一个中型水库,贮水量12.9万立方米,为龙洞村的生产提供了有利保证。龙洞村除烤烟经济作物外,龙洞村还出产水稻、玉米、花生、豆类等作物。   

香树坪村

  香树坪村地处印江至木黄镇公路沿线,辖4个村民组,共有居民1159人,耕地面积374亩。其中贫困人口为25人,占香树坪村的0.02,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多民族村。香树坪村境内山高坡陡,河流密布,森林覆盖率为70%。由于地势等原因,没有找到合适的经济作物,农民60%的经济收入靠劳务输出,全村有8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2010年香树坪村的人均粮食产量为400斤,人均收入约600元。目前土地主要用于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经实地勘察,香树坪村的土地、气候、水分等非常适合经济林种植   

高寨村

  高寨村位于合水镇西方,距集镇1.5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371户,1184人,拥有耕地面积798亩,林地210亩。   高寨村交通便利,是印江至梵净山、印江至松桃的必经之路,土地平坦,水源充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还出产蔬菜和水果。高寨村的大坡组,海拔较高,适宜烤烟种植,也是高寨村林地分布之地。高寨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合水镇村中处于前列,2004年安装了路灯。2006年又建成了一个休闲山庄,现在已成为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兴旺村

  兴旺村位于合水镇东面,距合水镇政府所在地0.8公里处,全村10个村民组,总人口1839人,是一个土家、苗族少数民族集居的地方,以蔡伦古法造纸闻名省内外。民间文化丰富,以长号唢呐、花灯、金钱竿、龙灯等民间文化著称。2000年被县政府列为“民族风情旅游观光村”项目开发。2010年被县委政府列入全县农村居民增收致富试点村,2011年被铜仁地委评为“五好基层”组织。   一、“蔡伦”古法造纸历史背景   在兴旺村的蔡姓家族中,至今还沿袭着东汉时期由蔡伦发明的最古老、最原始的手工作业生产白皮纸工艺。相传明代洪武年间,精通此造纸术的蔡伦后代因躲避战乱,为谋求生计从江西经湖南莱阳入贵州后落户于印江合水的蔡家坳(今兴旺村的一个村民组)距今大约有600年的历史。1900多年前的东汉蔡伦古法造纸作坊和造纸法,在神奇梵净山西麓的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兴旺村仍然完好保存并延续下去。   汉朝蔡伦古法造纸作坊和造纸法为何能在这里得以延续?蔡姓是不是蔡伦的后裔?据农民蔡文举介绍,现在蔡姓的堂屋香龛牌位上都有“历代祖师蔡伦先师之位”。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九,造纸人家要共同举行“蔡伦会”,烧点纸,喝点酒,以此纪念他们的蔡伦先师。这天,造纸人家还要整理造纸工具,维修河道。   二、蔡伦古法造纸流程   “蔡伦”古法造纸术,距当地的老者介绍,造纸的主要原料是野生或家种的构树皮,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选料、蒸煮、浸泡、漂洗、碎料、舀筋、打浆、舀纸、晒纸等73道工序,有“七十二道工,外加嘴吹风”的说法,主要工序有八道:   1、楮树皮采集—晒干—水浸泡直至发软。   2、石灰浆聚—土窑蒸熟—石灰水清洗干净—晾干。   3、将晾干原料洗净—纯碱浸泡—高温蒸熟—漂白。   4、用漂白的原料以木舂反复捶打—用刀切细。   5、将切细的原料放入石旧里舀细,直至舀烂为止—再倒入石槽内加入松膏液搅匀。   6、用专用的一定规格的帘子舀成纸张。   7、将舀好后的纸张用石块榨干水分后搬回家,放在预先准备好的木架上,再一张一张地分开晾墙上风干。   8、将风干的纸张从墙上取下叠成百张为一刀,十刀为一捆,以捆为单位出售。   三、纸张用途   合水镇兴旺村“蔡伦”古法造纸工艺生产的白皮纸,洁白柔软、韧性好、利于永久收藏保存,具有防蛀功效。主要用于书画用纸、工业用纸、金融及商业用纸和佛家用纸等。   四、蔡伦古法造纸的发展   据说,合水镇兴旺村的手工生产白皮纸,起初只在当地的蔡姓人家中流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由于邻近聚居和通婚的缘故,发展到兴旺村除蔡姓人家以外的户姓,徐姓人家也掌握了古法造纸术;因为通婚,邻近的香树坪、木腊、亚子坝、坪楼等村也学会了造纸术。兴盛时期,仅兴旺村就发展到了300多户。现在,只要你进入兴旺村,不管问及谁,这项老少皆可作业的古法造纸术的工艺流程,说起来头头是道。“蔡伦古法造纸术”已成为当地一种民族文化的象征。   蔡伦古法造纸业成为当地蔡姓、帅姓、卢姓等100多户人家增收的产业。兴旺村造纸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但青年人在外出打工前要先学会造纸。造纸的大部分洗归男人做,妇人和小孩只做舂筋、晒纸等活。造纸人家生产的白皮纸除销到本省威宁等地外,还远销湖南、广西、云南等省外各地及东南亚各国。据介绍,兴旺村造纸人家平均年产纸200捆,收入有1万多元。兴旺村古法造纸作坊和造纸法正逐步向旅游产业发展,目前兴旺村从事旅游产业人数450余人,年接待县内外专家、学者、旅游观光者达4240人次,这对加快促进我县梵净山旅游开发,弘扬梵净山佛教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昔村

  大昔村位于合水镇东南部,靠印木公路傍边,村里集镇不到0.1公里,大昔村水资源丰富,森林茂盛,空气良好,全村有6个自然村民组,总人口1040人,农业人口占1030人,耕地面积1859平方米,全村人民在党委政府的领导正确指导下,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致力于经济建设,是全镇经济发展很好的又一个自然村组。   大昔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新台村

  新台村位于合水镇东北面,距合水镇4公里,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420人,耕地面积120亩,森林面积1020亩,森林覆盖率54.5%,辖区内的资源丰富,是全镇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村支部和村委会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着重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在远程教育的带动下,全村大力发展经果林和现代畜牧业以及蔬菜产业,逐步形成初步的农业生产模式,今后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全村经济全面发展。   

新槽村

  新槽村位于合水镇西北方,距集镇10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234户,980人,拥有耕地面积878亩。   新槽村与天堂镇花岩、板溪镇晴丰、朗溪镇三村接壤,是合水镇一个既偏僻又贫困的村之一,新槽村分布在几个自然村寨,居住分散,2004年修建了一条通村公路,为新槽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路程较远,地势恶劣,这条路几本上不能正常通行,在各级部门的配合支持下,2007年底重新启动修建通村公路,预计2008年底通车,这将为新槽村的发展提供便利。2008年初,新槽村定植茶园150亩,主要出产玉米、红苕等农作物,由于海拔较高,新槽村已成为合水镇的烤烟种植大村。   

三坪村

  三坪村位于合水镇西北方,距集镇1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308户,1217人,拥有耕地面积1045亩。   三坪村座落在河边,各组分散居住,组组通公路,交通方便,与合水村,高寨村隔河相望,土地平坦,水源充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还出产蔬菜和水果,水果主要以柑橘出名,这里的柑橘数量多,味道纯正,远近有名。柑橘已经成为三坪村的支柱产业,全村拥有柑橘350亩。   三坪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合水村

  合水村位于合水镇集镇所在地,全村辖11个村民组,428户,1838人,拥有耕地面积519亩,林地180亩。   合水村交通便利,是合水镇政府所在地的行政村,商业发达,人民勤劳,自然条件优越,民间文化丰富,。合水村拥有中学一所,完小一所,幼儿园两所,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1500千瓦。土地平坦,水源充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还出产蔬菜和水果。合水村拥有酿酒厂三个,生猪养殖场两个,2007年成立的东方牧业有限公司,拥有宽敞的养殖场所,是合水镇养殖规模最大、投入最多的一家养殖场,现有二元母猪五56头,已成为合水镇最大的生猪繁殖场。   

新莲村

  新莲村位于合水镇东南方,距集镇3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269户,1026人,拥有耕地面积612亩。   新莲村座落在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交通十分便利,是印江至梵净山的必经之路,各组相连,居住较为集中,土地平坦,水源充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作物,还出产蔬菜和水果,水果主要以柑橘为主,每到柑橘成熟时,并会有很很多水果商贩亲临村寨。新莲村2005年实现村组通公路,道路硬化率达70%。   

坪峨村

  坪峨村位于合水镇东南方,距集镇3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组,371户,1565人,拥有耕地面积736亩。   坪峨村座落在一个地势平坦的地方,交通十分便利,是印江至梵净山的必经之路,各组相连,居住较为集中,土地平坦,水源充足,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作物,还出产蔬菜和水果,水果主要以柑橘为主,每到柑橘成熟时,并会有很很多水果商贩亲临村寨。坪峨村2005年实现村组通公路,道路硬化率达70%。是合水镇的小康村,全省信用村。   

鱼泉村

  鱼泉村位于合水镇东南方,距集镇5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231户,949人,拥有耕地面积652亩。   鱼泉村与永义乡接壤,交通便利,是印江至梵净山的必经之路。邵家组是鱼泉村海拔最高的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土地开阔,非常适合烤烟种植,2008年鱼泉村烤烟种植607亩,其中60亩大户和40亩大户和1户,30亩2户。烤烟已成为鱼泉村组的经济支柱,是合水镇的烤烟种植大村。杨家寨,周家等组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水源充足,大部分以水稻、玉米、红苕、洋芋、油菜等种植为主。   

水转村

  水转村位于合水镇南方,距集镇3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组,167户,627人,拥有耕地面积652亩,林地面积200亩。   水转村座落在一个山沟里,除四坳坡组未通公路外,其余四个组均已通路,为水转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水转村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在水转村境内拥有一间红砖厂,为合水的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物资保证。    水转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白元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白元村

  白元村位于合水镇南方,距集镇6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组,433户,1707人,拥有耕地面积1282亩。   白元村分散居住在几个山沟里,村组之间相隔最远距离有7公里,组组通公路,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还种植烤烟,现拥有二元母猪繁殖场两个,每个繁殖场现有二元母猪50头。是合水镇的村民组最多的一个村,也是合水镇的大村之一。    白元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小杉木村、亚字坝村相邻。  

小杉木村

  小杉木村位于合水镇南方,距集镇3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组,398户,1617人,拥有耕地面积972亩。   小杉木村座落在一个山沟里,各村组居住较为分散,组组通公路,土地宽阔,水源一般,主要出产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还出产水果,水果主要以梨子为主,全村共有梨子800亩,梨子已经成为小杉木村的主要经济支柱。   

亚字坝村

  亚字坝村位于合水镇东北面,东与木黄镇接壤,面积10.3平方千米,由插腊坪、田坎、尧上、栗子沟、新寨5个村民组。村住户270户,村人口114人。全村以汉、土家、苗族人口居多。现有贫困人口60多人,主要分布在插腊、田坎、栗子沟等村民组。亚字坝村90%的农田处于焊坡之上,在风调雨顺的年景,能够解决全村大部分农田的灌溉问题,但遇上多雨或干旱,农田易被洪水冲刷或脱水开裂,造成粮食欠收。    亚字坝村与木腊村、汤家井村、土洞村、羊角佬村、大堡村、石万村、落佑村、官庄村、符家沟村、茶罗村、普子村、新场村、坪楼村、龙洞村、香树坪村、高寨村、兴旺村、大昔村、新台村、新槽村、三坪村、合水村、新莲村、坪峨村、鱼泉村、水转村、白元村、小杉木村相邻。  


小杉木村特产大全




小杉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