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坪村地处缠溪镇西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0个自然寨,有315户1175人,其中男593人,女582人,有党员15人,其中女党员1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耕地面积1150亩,田685亩,土465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有荒山950亩,森林面积1260亩,其中经果林15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76.25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分别占60%、40%,粮食总产量377.85吨,年人均粮食330公斤。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25107 | 555200 | -- | 查看 梨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缠溪社区 |
缠溪(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缠溪居委会,是缠溪镇唯一的一个居民委员会。现有常住户206户,常住户籍人口1130人,外来流动人口近200人,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本社区是一个以经商为主,政府资金为辅的社区,实行“收支两条线”,是一个服务型的社区。 近年来,居委会一直坚持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实行居民自治,建设高质、高效、新型的服务型社区”为目标。重视夕阳事业,关注-,提升居民福利。居委会的文化娱乐设施日益完善,群众性自治组织,文体气氛浓郁,社区热爱运动、喜爱体育,热情高涨。居委会将继续以“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为宗旨,切实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用科学发展观去创建一个平安和谐的新型社区。 |
新阁村 |
新阁村地处缠溪镇东南边,距缠溪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距县城31公里,交通方便,四通八达。全村辖10个村民组290户1183人,有劳动力591人,其中外出劳动力263人,全村土地面积15430亩,海拔860米,年平均气温20℃,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全村耕地面积720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林地1007亩,2010全村经济总收入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新阁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和种植业为主。 新阁村已实现水电路户户通,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小学一所,儿童入学率达100%。有一个党支部,党员17人,其中女党1人。近年来新阁村通过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六进村”等活动,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治安井然有序,农民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楠星村 |
楠星村地处缠溪镇东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5公里。楠星村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独特的自然风光,交通便利,303省道穿境而过。全村辖7个村民组245户1087人,耕地面积950亩。全村有0党员24人。全村人均纯收入2760元。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以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改善基础实施,争取项目大力发展产业。目前全村共发展烤烟200多亩,茶叶100多亩,在公路沿线大面积种植辣椒,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发展林下养鸡3000余只。 |
冷水溪村 |
冷水溪村位于印江自治县东南面,距集缠溪镇约13公里,与南星村、土坪村相邻,303省道穿境而过,是印江至铜仁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好。全村辖7个村民组255户950人,耕地1068亩。全村有0党员28人。现有茶园面积210亩。2010年底,全村年人均纯收入2900元,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烤烟、蔬菜、粮食作物以及外出务工收入。目前产业发展主要以烤烟、茶叶、辣椒为主。 近年来,冷水溪村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增收致富,促进群众增收;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围绕公路沿线,抓好示范带动,着力抓好生态茶、畜牧业、果蔬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冷水溪村经济得到了更好、更快发展。 |
土坪村 |
土坪村地处缠溪镇东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221户936人,耕地921亩。全村有0党员11人。全村人均纯收入1123元。 近年来,土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产业发展抓党建,狠抓党建促发展的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烤烟、茶叶、辣椒、林下养鸡等确定为主要发展产业。借助全镇开展的“四帮四促”活动不断改善基础实施,全村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表率,努力促进全村经济实现飞跃。 |
周家坳村 |
周家坳村地处缠溪镇西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分布在8个自然寨,有188户852人,其中男441人,女411人,有党员18人,其中女党员1人,有劳动力405人,外出务工人员204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耕地1080亩,田653亩,土427亩,人均耕地面积1.26亩,有荒山1320亩,森林面积1430亩,其中果林25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82.644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97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分别占65%、35%,粮食总产量298.2吨,年人均粮食350公斤。 周家坳村是全县平安建设示范村,近年来,村支两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增收致富,促进群众增收;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围绕公路沿线,抓好示范带动,着力抓好生态茶、烤烟、果蔬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周家坳村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
柳塘村 |
柳塘村地处缠溪镇东北,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8.5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组166户833人,其中男458人,劳动力769人,世代以汉族,土家族,苗族混居村落,耕地747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92亩。全村有0党员16人,其中流动党员5人。全村生产总值78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2594元。 近年来通过开展“四帮四促创”“六进村”等活动,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治安井然有序,农民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周家湾村 |
周家湾村地处缠溪镇东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20个自然寨,有241户1005人,其中男504人,女501人,有党员22人,其中女党员2人,有劳动力430人,外出务工人员207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耕地面积1021亩,田605亩,土516亩,人均耕地面积1.01亩,有荒山1003亩,森林980亩,其中果林25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93.465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93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分别占69%、31%,粮食总产量361.8吨,年人均粮食360公斤。 近年来,周家湾村针对农产品单一,特色不明显,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村支两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增收致富,促进群众增收;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抓好示范带动,着力抓好生态茶、烤烟、畜牧业、果蔬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周家湾村经济得到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
塘房岭村 |
塘房岭村地处缠溪镇东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5公里。海拔1000米,最低860米,全村总面积5015亩,村辖有7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183户724人,村内有汉族、土家族和苗族杂居,其中土家族人口占95%,耕地面积810亩,其中田260亩,土250亩,茶叶300亩,常年粮食产量316吨。经济来源主要以农产品生产和外出务工为主,全村人均占有粮食436公斤,年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等,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各寨都通路、通水、通电。塘房岭村设一个党支部,党员21人,其中女党员1人。 |
客店沟村 |
客店沟村地处缠溪镇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5个自然寨,有263户1641人,其中男841人,女800人,有党员27人,其中女党员3人,有劳动力756人,外出务工人员257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耕地1447亩,田859亩,土588亩,人均耕地面积0.88亩,有荒山864.2亩,森林面积980亩,其中果林15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56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9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分别占65%、35%,粮食总产量526吨,年人均粮食320公斤。 客店沟村是全县平安建设示范村,全县“村校共建互动”示范点,近年来,客店沟村针对农产品单一,特色不明显,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村支两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增收致富,促进群众增收;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围绕公路沿线,抓好示范带动,着力抓好生态茶、畜牧业、果蔬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客店沟村经济得到了更好、更快发展。 |
楠木坪村 |
楠木坪村地处缠溪镇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2公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分布在9个自然寨,有101户773人,其中男390人,女383人,有劳动力231人,外出务工人员105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有田563亩、土436亩,人均耕地面积1.29亩,有荒山870亩,森林面积98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65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27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粮食总产量270.5吨,年人均粮食350公斤。 楠木坪村饮用安全水101户773人,通电101户,已实现水电户户通,道路硬化2500米,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管理区完小一所,儿童入学率达100%。楠木坪村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有一个党支部,党员19人,其中女党员2人。近年来通过创建文明生态小康村,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社会治安井然有序,农民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湄坨村 |
湄坨村位于印江自治县东南面,距缠溪镇集镇约17公里,与江口县德旺乡毗邻,303省道穿境而过,是印江至铜仁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较好。全村辖1个村民组89户381人,耕地面积308亩,现有茶园面积1200亩,成园茶园1000亩。2010年底,全村年人均纯收入3100元。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茶叶、烤烟、蔬菜、粮食作物和副业收入。 近年来,湄坨村按照“倾力发展茶产业、巩固烤烟支柱、发展高山蔬菜、壮大畜牧产业、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山水田路综合开发利用,茶叶、烤烟、畜牧业、高山晚熟蔬菜等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 |
方家岭村 |
方家岭村地处缠溪镇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3个自然寨,有240户1036人,其中男526人,女510人,有劳动力485人,外出务工人员165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有田560亩、土461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有荒山1070亩,森林面积881亩,全村经济总收入55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10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总产量341.88吨,年人均粮食330公斤。 方家岭村已实现水电户户通,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小学一所,儿童入学率达100%。有一个党支部,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3人。近年来通过开展“四帮四促创”“六进村”等活动,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治安井然有序,农民安居乐业,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甘家寨村 |
甘家寨村地处缠溪镇东西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组98户425人其中男236人,有劳动力386人,外出务工23人,全村生产总值48万元,耕地254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全村人均纯收入1560元。世代以汉族,土家族,苗族混居的偏远村落,全村有0党员14人流动党员2人。 甘家寨村是一个离镇较远的行政村,在四帮四促,一事一议进驻甘家寨村后,由原来的没有一条像样公路,变成现在的组组通路,联户路德实施,给甘家寨村群众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开始,甘家寨村在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的实地考察后,利用甘家寨村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雨水充足的有利条件大量种植烤烟,把烤烟生产作为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单一的经济来源满足不了增收致富,创先争优的口号,村支两委带动群众种植生态茶,经果林,辣椒,蔬菜。甘家寨村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和谐相处,干劲十足,群众喜胜喜。 |
双龙村 |
双龙村地处缠溪镇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275户1140人。全村耕地面积780亩,田430亩,土350亩,人均耕地0.68亩,林地1207亩,其中经果林140亩,2010全村经济总收入207.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20元。双龙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和外出务工。 双龙村已实现水电户户通,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有一个党支部,党员27人,其中女党3人。近年来双龙村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四帮四促”等活动,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治安良好,井然有序。 |
群峰村 |
群峰村地处缠溪镇东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3个自然寨,有278户1240人,其中男630人,女610人,有党员26人,其中女党员3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耕地面积877亩,田485亩,土392亩,人均耕地面积0.71亩,有荒山850亩,森林面积1380亩,其中经果林2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45.5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分别占59%、41%,粮食总产量446.4吨,年人均粮食360公斤。 |
梨坪村 |
梨坪村地处缠溪镇西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分布在10个自然寨,有315户1175人,其中男593人,女582人,有党员15人,其中女党员1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耕地面积1150亩,田685亩,土465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有荒山950亩,森林面积1260亩,其中经果林15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176.25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分别占60%、40%,粮食总产量377.85吨,年人均粮食330公斤。 |
缠溪村 |
缠溪村位于缠溪镇中心,面积3.4平方公里,辖有298户1295人,1个党支部,党员83名,村内有9个股级单位,1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中心敬老院1个,,加油站1个,汽车站1个,镇级医院1个,全村经济总收入265.475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和经商为主。 缠溪村与新阁村、楠星村、冷水溪村、土坪村、周家坳村、柳塘村、周家湾村、塘房岭村、客店沟村、楠木坪村、湄坨村、方家岭村、甘家寨村、双龙村、缠溪社区、群峰村、梨坪村、下铺子村、驷马村、水塘村、两路口村、枫香坪村、许家寨村相邻。 |
下铺子村 |
下铺子村地处缠溪镇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2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240户1120人。全村耕地面积867亩,田510亩,土356亩,人均耕地0.77亩,林地907亩,其中经果林100亩,2010全村经济总收入207.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50元。下铺子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和外出务工。 下铺子村已实现水电户户通,硬化路3000米,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有一个党支部,党员26人,其中女党1人。近年来下铺子村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四帮四促”等活动,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治安良好,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驷马村 |
驷马村地处缠溪镇西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141户686人。全村耕地面积480亩,田305亩,土175亩,人均耕地0.69亩,林地753亩,其中经果林150亩,2010全村经济总收入96.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驷马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和外出务工。 驷马村已实现水电户户通,全村各组均通公路,其中驷马桥至砖房子硬化路3000米,村有办公楼设有党员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有一个党支部,党员16人,其中女党2人。近年来驷马村以“创先争优”“四帮四促”等活动为契机多元化发展烤烟、茶叶、经果林、辣椒、蔬菜和林下养鸡。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民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社会治安良好,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
水塘村 |
水塘村地处缠溪镇西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187户831人,其中男458,男劳动力765人外出务工96人,全村总生产值86万元,耕地510亩,人均耕地面积0.63亩。水塘村世代以汉族,土家族,苗族混居。全村有0党员11人流动党员4人。全村人均纯收入2364元。 近年来,水塘村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主导产业,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增收致富,促进群众增收;围绕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围绕公路沿线,抓好示范带动,着力抓好生态茶、畜牧业、果蔬等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水塘村经济得到了更好、更快发展。在增收致富,创先争优过程中,在村支书陆治清的带领下,把水塘村打造成一个民风淳朴,积极向上,和谐相处,拥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先进村。 |
两路口村 |
两路口村地处缠溪镇西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辖10个村民组218户952人其中男486人,男劳力876人,外出务工136人,耕地574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两路口村世代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混居。全村有0党员25人,其中流动党员5人。全村生产总值86万元,人均纯收入1160元。 两路口村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所辖村民组大都分布在省道303附近,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利用这优越的条件从事商贸。村支书杨霞昌在认真落实四帮四促六进村精神后,经一事一议工程,加宽了生产道,实现了组组通路。在领导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上有新招。维修了灌溉工程,保障种植的生态茶,经果林,蔬菜能及时喝上“营养”,两路口村民风淳朴,加上森林覆盖面积广,草木茂盛,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大力投入林下养鸡,养羊,牛,步入两路口村,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牛羊。有了眼前的成就,还没有达到增收致富,创先争优的口号,杨霞昌利用远教不断的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两路口村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
枫香坪村 |
枫香坪村地处缠溪镇西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3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219户846人,其中男437人,劳动力759人,外出务工106人,枫香坪村世代一汉族,土家族,苗族混居的村落,耕地688亩,人均耕地0.8亩。全村有0党员26人流动党员8人。全村生产总值85万元,人均纯收入1270元。 枫香坪村所处地理条件偏高,缺少水源,但土地肥沃。在杨德超支书的带领下,群众其乐融融的认真开展四帮四促,六进村,三个建设年,,并在每一次活动中与种植高手讨论该怎么发展。也强调,天气干燥,节约用水,注意防火。并自掏经费外出考察,给村里寻找增收致富的道路,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并结合枫香坪村实际,枫香坪村大力兴办烤烟,把烤烟作为枫香坪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由村支两委率先牵头种植生态茶,经果林,辣椒丰富群众的经济来源。并在今年的增收致富,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不小的成绩,杨德超表示,小小的成绩满足不了枫香坪村现状。群众在初尝甜头后,准备大干,实干。在杨德超支书带领下,民风淳朴,村风,村气和谐。 |
许家寨村 |
许家寨村地处缠溪镇南面,距缠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分布在7个自然寨,有178户825人,其中男421人,女404人,有党员15人,其中女党员1人,是一个以汉族、苗族、土家族杂居的行政村,耕地面积758亩,田459亩,土299亩,人均耕地面积0.92亩,有荒山664亩,森林面积1080亩,其中果林100亩,全村经济总收入63万元,主要产业是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13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分别占55%、45%,粮食总产量288.75吨,年人均粮食350公斤。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