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铜仁市 >> 印江县 >> 木黄镇 >> 中河村

中河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河村简介

  中河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122户,459人,其中劳动力250人,总耕地面积445亩,人均耕地0.96亩。2009年人均收入2100元。中河村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外出务工和季节性工作收入,其次主要以种植传统的水稻、洋芋、红苕等单一种植,没有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625204 555200 -- 查看 中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河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中河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木黄社区

  木黄居委会成立于1982年1月,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现有3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1栋,住户765户,常住人口1385人,流动人口0人,辖区单位28个,其中机关单位25个,学校2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0个,新社会组织0个,个体商业网点56个,有志愿者队伍1支10人。   居委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居委会工作人员3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2名,选聘到居委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0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和街道选派到居委会的2名;居委会党支部书记简文生,男,中专学历、现年59岁、木黄镇人民政府主任科员,居委会党支部成员每年参加镇级集中培训2次以上;居委会工作人员都是在职或退休干部组成报酬、社会保障实行在职和退休人员同等待遇;无选拔进事业编制、录用公务员人员,没有担任-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受表彰奖励情况。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支部共有党员总数18名,其中妇女党员6、其中大专以上学历2名、高中学历10名,初中学历6名。35岁以下8名,54岁以下6名、60岁以上4名。   党建工作经费情况:党建经费是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平均拨付800元;是有党费支持,每年支持400元;没有实行“费随事转”,每年00元;没有社会赞助,每年00元。   活动阵地建设情况: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2间32平米;属政府办公用房;办化设施配套齐全。   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没有实行“大党委”制;无驻区企事业单位党员;没有建立在职党员向居住地居委会报到、党员志愿服务、党员居委会表现情况反馈制度,参与党员数;居委会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情况和开展活动情况。   

燕子岩村

  燕子岩村位于木黄集镇南部2公里处。全村辖四个村民组,268户1124人。燕子岩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聚居村,其中土家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99%。全村有耕地面积710亩,山林2000亩,荒山3100亩,森林覆盖率39%。村寨人居较为集中,前有金厂河,背靠燕鸣山,寨中有清澈见底的燕鸣鱼泉,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土家村寨。   燕子岩村自2001年起开始启动新农村建设,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设计规划,已拆迁房屋39户,新建房屋31户,“三纵四横”(12米宽街道一条,8米宽的街道2条,6米宽的街道4条)的新村格局已呈雏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燕子岩村是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四在农家”建设先进村,也是正在建设中的生态旅游文化示范村。   燕子岩村主要以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洋芋、红苕、包谷和梨等。现村内有有外商投资与村委会合作的标砖厂一个,,锰粉加工厂一个,沙石石材厂一个和家庭养殖场一个,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元。   燕子岩村田氏宗祠属县级文物,有大理石矿产资源。   

三合村

  三合村位于木黄集镇北部7.5公里处,海拔1100米。土地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土500亩,山塘40亩(3口),自留山1500亩,有草山2500亩,有退耕还林400亩,四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87人。   三合村的土地和气候条件能种优质烟高档茶叶,也可以栽果树,种药材,也具备发展养殖业的地理优势。三合村现有烤烟350亩,20亩以上的大户有十户,其中10亩以上的有13户,2008年新建烤房9间;茶场基地现有218亩正常使用;有三户养殖大户,分别是养牛一户,养鱼一户,养猪一户。   

岑阳村

  岑阳村位于木黄集镇北部8公里处,有耕地面积678亩,其中田378亩,土300亩。现有人口1386人,辖7个村民组,6个自然村寨。   岑阳村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烤烟、花生。   

革底村

  革底村位于木黄集镇北部6公里处,地处于半高山地带,6个村民小组,277户1017人,田土面积610亩,辖区内有村级完小一个,文化站一个,主产水稻、烤烟。   革底村出产优质糯米,每年向省内外销售优质糯米2万多年斤。革底村土家族过赶年、花灯等民间文化丰富。   

地茶村

  地茶村位于木黄集镇北面3公里处,土地面积810亩,其中田385亩,土425亩,退耕还林面积100亩。辖10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302人。   地茶村种植的主要作物是高产威林洋芋和烤烟,其次畜牧业的发展也开始起步。   

金星村

  金星村位于木黄集镇南部9公里处,共有四个村民组378人,耕地面积402亩,其中田138亩,土264亩,有劳动力186人,外出务工83人,共有党员9人。   金星村自然环境优美,梵净山四大皇庵之一——天庆寺坐落在境内,马家河坪(新村组)景致可观,金星村有国画石、金矿矿产、优质草丛等资源,尚待开发。   天庆寺,又名天庆堂。位于木黄镇金星村九台山腰。距金顶40公里。天庆寺地势高旷开阔,风景优美,建筑占地约十余亩。天庆寺始建年代待考。竖于寺前的“界碑”也仅是写道:“天庆寺乃前人创建,有明万历戊午年敕封”,该碑竖于清乾隆拾年(1746年)。竖于明万四十二年(1618年)的梵净山《敕赐碑》上就载有“天庆寺”,证明该寺是梵净山最早的寺庙之一,是经“敕封”的皇庵。康熙元年思南府王平捐银360两重建并买置山场。   天庆寺现存遗址内有木屋5间,深持和尚大方和尚等石墓塔4座,藏经楼遗址,石院坝天井,对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有很高的价值。   

金厂村

  金厂村地处梵净山北角,木黄集镇南部10公里处,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133户503人,其中党员15人。   金厂“金豆腐”闻名远近。村民们利用优良的水质推磨农家“金豆腐”,并采用生态野菜和农家腊肉开发农家饭庄,生意兴隆,每年印江县城、秀山县城、松桃县城闻名远道而来的客人3000余人。有的村民经营农家饭庄年收入近6万元。   金厂村主要矿产资源有金矿。    金厂村与乌溪村、三合村、岑阳村、革底村、地茶村、金星村、昔坪村、盘龙村、新光村、燕子岩村、阳坝村、木盆村、桅杆村、高山村、大坳村、乌巢村、七百渡村、坪洞口村、荣光村、凤仪村、老寨村、五甲村、官塘村、木黄村、木黄社区、张家沟村、李家沟村、坪坝村、上寨村、落坳村、格山村、丰塘村、双林村、中河村、文昌村、木良村、边山村、铁厂村、居龙村、坪所村、后河村、锅厂村相邻。  

昔坪村

  昔坪村位于木黄镇集镇南部6公里处,辖6个村民组,总人口602人。其中王家普组98人,排龙田组117人,秋家沟组224人,两个董组76人,杉木林组45人,捞扛圈组42人。   近几年来,昔坪村在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建设新农村,村容村貌变化较大。昔坪村有丰富的天然林资源,金厂河穿寨而过,环境优美。几百年的太平寺位于昔坪村,每日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新光村

  新光村位于木黄镇东北面8公里处,耕地面积617亩,辖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096人。   新光村以粮食生产为主,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有小山塘2个,畜牧业正在发展之中。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岩、汞矿。   

凤仪村

  凤仪村位于木黄集镇南部3公里处,与松桃乌罗镇交界,土地面积934亩,有8个村民组,总人口1170人。居住民族主要以苗族、土家族为主。   凤仪村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经济收入主要以烤烟、油菜、畜牧业及务工收入为主。有村集体高石坎林场1个,有5个组通公路,风坳、高石坎、大木转3个组未通公路。凤仪村田土相对集中连片,完全适合于农田综合开发。有千年古树银杏、蒙树两颗。   

阳坝村

  阳坝村位于木黄镇西部2.5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872亩,辖10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寨,共有369户1611人。   阳坝村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印松油路和天堂至新业油路穿寨而过,有高产良田300亩。阳坝村有电站1个,铁合金厂1个,牛肉加工厂1个,地方特色有“米豆腐”。   

乌溪村

  乌溪村位于木黄集镇东面3公里处,耕地面积946亩,12个组1414人。   乌溪村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水源丰富,有丰富的页岩矿石。目前,境内有年产量2千万块以上页岩红砖厂1家,年产量3百万块以上标砖厂2家,年产量上万立方米的沙石场子1个,良种猪扩繁场1个,私有运输车辆10辆,装载机械2台。   

木盆村

  木盆村位于木黄集镇东北部6公里处,有耕地面积440亩,辖6个村民组,158户707人。   木盆村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目前,房屋改造已有19户建设完工,还有十多户正在拟建,路面硬化300多米,新村委会已竣工。   下步发展方向:一是进一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畜牧业,进一步搞好烤烟生产。   

桅杆村

  桅杆村位于木黄集镇东北部7公里处,现有耕地面积813亩,辖8个村民小组,378户1287人。主要经济收入是以外出务工和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   近年来,桅杆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现已种植茶叶300余亩,下一步将加大茶叶发展力度,狠抓现代畜牧业发展,结合劳务输出去发展桅杆村经济。    桅杆村与乌溪村、三合村、岑阳村、革底村、地茶村、金星村、金厂村、昔坪村、盘龙村、新光村、燕子岩村、阳坝村、木盆村、高山村、大坳村、乌巢村、七百渡村、坪洞口村、荣光村、凤仪村、老寨村、五甲村、官塘村、木黄村、木黄社区、张家沟村、李家沟村、坪坝村、上寨村、落坳村、格山村、丰塘村、双林村、中河村、文昌村、木良村、边山村、铁厂村、居龙村、坪所村、后河村、锅厂村相邻。  

高山村

  高山村位于木黄集镇东北部6公里处,全村有6组,151户601人,土地总面积435亩,劳动力368人,外出务工的农户有40余户、150多个劳动力。   主要经济收入是外出务工和种植烤烟。2008年,高山村种植茶园面积100余亩,烤烟150余亩,其它经济作物200余亩。下步发展计划:继续巩固烤烟种植面积和茶园垦植面积,加大畜牧业投入,进一步加强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大坳村

  大坳村位于木黄集镇北面9公里处,辖4个村民组,114户486人。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种植烤烟和家庭养殖业三种方式。   --人口总数:486人农业人口:48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坨,大坳,坨琴,沙厂生产总值:146.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畜牧业名特产品:烤烟办公所在地:村支书家中   

乌巢村

  乌巢村位于木黄集镇东北部7.5公里处,土地面积727.25亩,其中田555亩,土172.25亩,辖区有12个村民小组,1268人。   村里有种植大户1户,年纯收入可达4万元,投资4500万元的恒丰电解锰厂落实于乌巢村。   --人口总数:1268人农业人口:1268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7.25亩   --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生产总值:253.6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畜牧业名特产品:茶叶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七百渡村

  七百渡村位于木黄镇东北面17.5公里处,耕地面积有623亩,辖6个自然村寨,8个村民组,现有230户1075人。   七百渡村有78000立方米水库两座,主要矿产资源有松香大理石。   --人口总数:1075人农业人口:1075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坪上组,水源沟组,店子组,院一组,院二组,院三组,鱼秋湾组,生产总值:215.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畜牧业名特产品:松香大理石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坪洞口村

  坪洞口村位于木黄镇东北面15公里处,耕地面积1167亩,其中田728亩,土438亩,辖9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533人。   坪洞口村主产水稻、玉米、烤烟。适宜种植茶叶,现发展400亩茶叶基地。坪洞口村有一个村场,是周边村民商贸交流集中地。   

荣光村

  荣光村地处印江、松桃、秀山三县交界处,距木黄集镇10公里。辖10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426人,耕地面积1189.37亩,森林覆盖率达30%。   荣光村已发展100亩果树,50亩茶叶基地,二个养殖场,一个砂石场,阳光石材有限公司落户于荣光村。境内有一个小二型水库——石梁沟水库。主要矿产资源有砂石矿、含镁矿品位较高。   荣光村下一步将重点发展茶叶产业和畜牧业。   

盘龙村

  盘龙村位于木黄集镇南部4公里处,全村辖6个自然村民小组,280户,1153人耕地面积957.01亩。   盘龙村现有大小牲畜存栏数:牛105头,猪520头,山羊45只,家禽鸡1200余只,鹅1100余只,三户养殖大户已经动工修建完毕。有全地区规模最大的莱茵鹅养殖场1个,非煤矿山企业两个(关口锰矿厂和盘龙锰矿厂)。   

坪坝村

  坪坝村位于新业乡政府所在地2.5公里,由3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136户,总人口567人,共有劳动力386人、外出务工284人;耕地面积340.5亩,其中水田186亩,旱地154.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187元,全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作物,人均产粮273公斤,第二、三产业不明显。现有党员18名,外出7人,在家11人,高中以上文化3人。村委会在村支部领导下开展自治工作,群众对村两委有较强的信赖。   

上寨村

  上寨村辖六个村民组,114户,434人,其中劳动力180人,党员19人,外出党员9人,耕地面积443亩,林地2180亩;人均纯收入2286元,年收入5000元以上5户,2000-5000元69户,2000元以下40户。上寨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烤烟、在家季节工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全村整体居住相对集中。   上寨村与乌溪村、三合村、岑阳村、革底村、地茶村、金星村、金厂村、昔坪村、盘龙村、新光村、燕子岩村、阳坝村、木盆村、桅杆村、高山村、大坳村、乌巢村、七百渡村、坪洞口村、荣光村、凤仪村、老寨村、五甲村、官塘村、木黄村、木黄社区、张家沟村、李家沟村、坪坝村、落坳村、格山村、丰塘村、双林村、中河村、文昌村、木良村、边山村、铁厂村、居龙村、坪所村、后河村、锅厂村相邻。  

落坳村

  落坳村落坳村共有5个村民组总人口684人,164户,共有劳动力246人,外出务工94人,耕地面积667.5亩(其中田335亩,土332.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085元,农民人均产粮165公斤,落坳村经济主要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的第一产业收入,现有党员33名,外出9人,在家24人,高中以上文化8人.   

格山村

  格山村平均海拔1350米,距新业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辖5个村民组,有自然村寨4个,2009年末统计137户531人,其中少数民族531人。2010年5月统计数据表示:全家常年外出务工有21户其中一组5户,二组3户,三组4户,四组4户,占全村总户数15.3%;全家主要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有24户,占总户数17.5%;搬出10户,占全村7.2%。以上其中包括外出务工126人,占全村总人数23.7%。   

丰塘村

  丰塘村距新业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有7个组,6个自然村寨组成,全村186户、总人口669人、共有劳动力367人,有劳动力外出务工的208人;耕地面积539亩,其中水田203亩、旱地336亩,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元,全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烤烟,人均放粮307公斤,第二、三产业不明显。现有党员20名,外出5名,在家15名,高中(中专)以上文化3人。   丰塘村与乌溪村、三合村、岑阳村、革底村、地茶村、金星村、金厂村、昔坪村、盘龙村、新光村、燕子岩村、阳坝村、木盆村、桅杆村、高山村、大坳村、乌巢村、七百渡村、坪洞口村、荣光村、凤仪村、老寨村、五甲村、官塘村、木黄村、木黄社区、张家沟村、李家沟村、坪坝村、上寨村、落坳村、格山村、双林村、中河村、文昌村、木良村、边山村、铁厂村、居龙村、坪所村、后河村、锅厂村相邻。  

双林村

  双林村地处平均海拨1100米左右,座落三个自然村寨,西邻合水镇,全村总人口532人,总户数144户,土地承包面积778.5亩,新开挖土地2000余亩,土壤肥沃,适合于多种农作物种植,特别是烤烟、茶叶等还有大片的荒山、林木、有利于发展牛羊。现有茶园67.67亩,烤烟828亩。   双林村与乌溪村、三合村、岑阳村、革底村、地茶村、金星村、金厂村、昔坪村、盘龙村、新光村、燕子岩村、阳坝村、木盆村、桅杆村、高山村、大坳村、乌巢村、七百渡村、坪洞口村、荣光村、凤仪村、老寨村、五甲村、官塘村、木黄村、木黄社区、张家沟村、李家沟村、坪坝村、上寨村、落坳村、格山村、丰塘村、中河村、文昌村、木良村、边山村、铁厂村、居龙村、坪所村、后河村、锅厂村相邻。  

中河村

  中河村全村辖6个村民组,122户,459人,其中劳动力250人,总耕地面积445亩,人均耕地0.96亩。2009年人均收入2100元。中河村农民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外出务工和季节性工作收入,其次主要以种植传统的水稻、洋芋、红苕等单一种植,没有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文昌村

文昌村  文昌村辖五个村民组,1350人,其中劳动力680人;耕地991亩,林地1340亩;人均纯收入2450元,年收入5000元以上10户,2000-5000元290户,2000元以下150户。   文昌阁始建于民国甲寅年(公元1914年),至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该阁高约40米,共七层,八面八梭八角揽顶尖,其基础是一个完整石盘,像个锣盘形,阁身是用别具一格的雕刻和栩栩如生的彩绘以及精湛的书法艺术作装饰,每个飞檐角下还系着一个神奇的风铃。新业文昌阁,既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灿烂文化,也是伟大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所有这些都尽展了新业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其不但具有旅游观光的价值,还具有较深的历史研究价值。   

木良村

  木良村位于新业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共13个村民组,445户,2043人(外出务工579人),党员总数37人,外出党员4人,土地面积2405亩,其中林地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905亩,粮食总产量40.8万公斤,在全乡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村;木良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油菜、畜牧养殖、在家季节工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木良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村委会没有办公场所,目前已有三条通村公路主干线,但仍有5、6组不通公路;人畜饮水方面,目前1、6、7、8、9、10组饮水困难,安全危害性较大,全村整体居住相对集中,交通方便。   

李家沟村

  李家沟村位于木黄集镇西北面4公里处,全村耕地面积573亩,共273户1065人。李家沟村交通便利,新业乡至天堂镇通乡油路绕村而过。   李家沟村有丰富的页岩矿产,土地适宜种植烤烟、茶叶。目前,李家沟村种植烤烟153亩,茶叶种植面积308亩,预计2008年茶叶年产值2万余元。2008年引进页岩砖厂,总投资600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00余人。   

边山村

  边山村距新业乡政府驻地2公里,全村共209户,827人,其中劳动力380个,常年外出劳动力290个,辖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67.5亩,由于野猪泛滥,田地荒芜40%。   --人口总数:827人农业人口:817人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4.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7.5亩   --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生产总值:162.31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林下养鸡,生猪养殖,茶叶种植名特产品:茶叶,土鸡办公所在地:边山村   --自然条件: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资源:矿产旅游   

张家沟村

  张家沟村位于木黄集镇西北面4公里处,有耕地面积490亩,其中田110亩,辖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706人,茶园400余亩。   --人口总数:706人农业人口:706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土家族,苗族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至五组生产总值:141.2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畜牧业名特产品:茶叶办公所在地:村支书家中   

铁厂村

  铁厂村属印江自治县新业乡,全村6个村民组94户391人分布在4个自然村寨,有劳动能力的283人,享受农村低保23户68人,2009全村人均纯收入1968元。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7名,支委成员3人,乌骨鸡学业党小组1个,支部书记周勇纲是全区杰出创业青年之一。   铁厂村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由党员周勇纲、周应勇、龚伟创办了梵净山勇发乌骨鸡孵化场,引进孵化机3台,年孵化鸡苗8万羽,2010年全村林下养殖66户12440羽,养殖观光山鸡5600羽。   铁厂村通过“支部引导,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帮助农户增收致富,以发展乌骨鸡产业为载体,全村覆盖,户户养殖,2010年村支“两委”人均发放2只鸡苗,共发放850只;由支部担保,孵化场把鸡苗先赊给群众散养,实行合同保护价格回收,回收时再扣除鸡苗款,从而减小群众投入,消除群众顾虑,降低群众风险,2010年共赊出3200羽,存、出栏6500余羽。   铁厂村目前产业还有茶叶100亩,核桃80亩,还从外村引进能人养殖了石蛙和娃娃鱼。2010年新修产业路2.5公里,硬化了连户路,村级活动已启动,年人均纯收入达3013元,同比增加了1045元。   

居龙村

  居龙村辖7个村民小组,124户,521人。耕地面积509.33亩,全村经济主要靠外出务工及常规农业收入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2134.8元。   居龙村旅游、矿产、水能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欢迎有志之士前来观光旅游及投资创业。   

坪所村

  坪所村所在新业乡区域,地处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高度均在1100M以上,年降水量1800mm以上,无霜期275天左右,光照充足,气候宜人。区域森林覆盖率为65.23%。全村国土面积为41.3平方千米,是铜仁地区行政区域最大的村。其中林地面积2325.25亩,耕地面积509.5亩,其中水田209亩,旱土200.5亩。   坪所村共计176户,总人口728人。劳力为459人,其中外出人数为403人,占全村总劳力人数的65.35%。在家人数为263人,占全村人口的44.65%。为典型的劳动力流失村。全村共计5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寨,分别为斑鸠井、下坪所、腾家、张家营盘、刘家湾、对门、苏麻堰、陈家核桃湾、核桃湾。18至60周岁高中以上文化11人,初中文化254人,小学文化178人,文盲36人。18周岁以下高中6人,初中32人,小学99人,学前儿童34人。   经济现状:1、产业情况,至2010年底,全村共计发展茶业152.97亩。由于同属幼龄茶园,短期内无经济效益,加上管护等费用,每年投入的金额13万元。2、收入情况,村全年总收入1,487,767元,人均收入2,043.64元。其中产业收入83,820元,占村总收入的5.63%,务工收入1,257,865元,占村总收入的84.54%。其他收入以政策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为主,约占全村总收入的8%。纵观其经济组成情况,产业基础薄弱,劳动力严重流失成为制约坪所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木黄村

  木黄村是木黄镇集镇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村有十个村民小组,人口1675人,耕地480亩。   木黄村处于省级风景名胜区景点相对集中地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主要承载体。主要景点: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纪念碑、将军山、将军钩鱼台、观音山、鱼泉河、木黄河、金钱坝田园风光等。地方特色主要有木黄窖酒、荞酒、米豆腐、灰豆腐、甜米酒、土家花粑粑、金秋梨等。木黄村商业繁荣,常年工商户260多户。其中从事服务行业的30家,可一次接纳旅游客人500人。   

官塘村

  官塘村位于木黄集镇西南面8公里处,有耕地213亩,其中田68亩,土145亩。有2个自然村民组,全村70户253人。   官塘村适宜种植烤烟和茶叶,矿产资源有大理石。   

五甲村

  五甲村位于木黄集镇南部2公里处,有耕地面积605亩,其中田462亩,土143亩,全村辖5个村民组,238户1138人。   五甲村是通往新业乡的必经之路,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环境幽雅,人文气息浓厚,周边环境和谐。   五甲村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水资源“皇庵鱼泉”,占地面积650㎡左右,其水清澈、透明、纯净、流量大、水温适宜。2003年新建冷水鱼养殖场一个,占地面积4500㎡左右,引用皇庵鱼泉水主要养殖三纹鱼、中华鲟鱼、黄鳝、鲤鱼等名贵水产。   五甲桶子木雕,占地面积4000㎡左右,建筑年代二百年左右,现保存完好,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观光价值。会师柏:树高30米左右,树茎直径粗2米,树冠面积50㎡左右,其生长年代无法考证,红二、六军团曾在这里会师,现属省级文物。   全村共有成规模的养殖场11个,共占地4000㎡左右,二元母猪80头,种猪10头,商品猪600余头,仔猪900多头。散养户200多户,母猪15头,商品猪500,仔猪200多头,新建沼气池32口。种植业:县办脱毒马铃薯示范基地100亩,亩产马铃薯5000斤左右。油菜200亩,亩产400斤左右,优质杂交水稻400亩,亩产1100斤左右,优质杂交玉米150亩,亩产1200斤左右等。   

老寨村

  老寨村距离木黄集镇南部0.5公里处,耕地面积650亩,其中田432亩,森林覆盖面积4200亩,有林地2200亩,草地2000亩,辖9个村民组,共254户1154人。   老寨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在家人员多数从事农业生产。    老寨村与乌溪村、三合村、岑阳村、革底村、地茶村、金星村、金厂村、昔坪村、盘龙村、新光村、燕子岩村、阳坝村、木盆村、桅杆村、高山村、大坳村、乌巢村、七百渡村、坪洞口村、荣光村、凤仪村、五甲村、官塘村、木黄村、木黄社区、张家沟村、李家沟村、坪坝村、上寨村、落坳村、格山村、丰塘村、双林村、中河村、文昌村、木良村、边山村、铁厂村、居龙村、坪所村、后河村、锅厂村相邻。  

后河村

  后河村位于新业乡西南部,与永义相邻,是全乡最为偏僻和贫困的村,辖5个村民组,93户,379人,有劳动力281人(其中外出务工134人),经调查,全村人均纯收入2600元以上的有15户,67人,(全家外出除外);人均纯收入1500-2600元的有50户,208人;生产水平较差的,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有9户,44人,无劳动力且带残、五保无法增收的有8户,17;举家外出有11户,43人。   

锅厂村

  锅厂村全村11个村民组,234户,919人,党员29名,有耕地面积483亩,其中田426亩,土57亩。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2490元,其中工资性纯收入占59%,家庭经营纯收入占26%。转移性纯收入占15%,人均产粮213公斤。   锅厂村位于梵净山西麓,印江河源头,是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较近近、平地面积最宽的村寨,森林覆盖率达79%以上。发源于梵净山的芙蓉河环绕整个村落,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锅厂村不仅有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还有距今300多年历史的兴隆桥、海马寺、“福”字芙蓉花等人文景观。为了打造锅厂村,今年初,新业乡投入5万元资金在过境锅厂村的旅游环线公路两旁种植了1000余株芙蓉花。同时,启动民俗风情街建设,该项目由政府整合移民搬迁、农危房改造等资金,农户再自筹部分资金修建。据介绍,这些民居将按照乡村旅社的标准,统一修成土家风格的木房,为游客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   8月30日,梵净山环线公路正式开通试运行,从江口县黑湾河出发沿环线公路开行只需1个小时的车程便可到达新业乡锅厂村。公路开通后,已陆续有游客和自驾游车辆进入到这个曾经偏僻闭塞了多年的小山村。看到这些景象,村民们的建设热情更加高涨,大家都在憧憬着未来美好的新生活。   


中河村特产大全




中河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