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铜仁市 >> 德江县 >> 潮砥镇 >> 新华村

新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新华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华村简介

  新华村地处潮砥镇东南方,距潮砥镇驻地2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总人口821户3400余人。全村有42名党员。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玉米、蔬菜及其甘蔗、柑桔等经济作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经商,全村地处低海拔地区,适宜种植各种早熟蔬果和晚秋及反季节蔬果。
  新华村与潮砥社区、安坝村、腾溪村、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青龙村、营盘村、小溪村、阡门村、石板村、官宅村、联盟村、牌坊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626102 565200 -- 查看 新华村谷歌卫星地图

新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新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潮砥社区

  2007年12月,按照德江县的统一安排,潮砥镇将原青龙嘴居委会、潮砥村、陈袁村和安坝村合并组建为潮砥社区,现设社区党支部委员会1个,党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2人,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4人,居民小组9个,组长9人。现有人口3475人,耕地面积1327.4亩。全社区共有党员87人,其中女党员12人;少数民族党员71人;35岁及以下18人、36岁至45岁17人、46岁至59岁24人、60岁以上28人,平均年龄51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4人、初中44人、小学及以下29人。   原陈袁村的上新寨、下新寨、丰一和丰二等4个村民组合并为现在的陈家坨居民小组,黄家坨、长坝、袁江、上寨、下寨和埋鞋溪等6个村民组合并为现在的袁家坨居民小组。两个居民小组现有农户260户,人口1104人,党员23人。辖区国土面积3.72平方公里,耕地533.78亩,户均0.48亩,适宜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西瓜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37元,全年存栏生猪2400头、户均9头,牛160头,羊500只,家禽2400只,现有年出栏生猪2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户。陈家坨组有125户共440人,有成片规模优质土地200多亩,完全可以实行规模养殖。   

安坝村

  安坝村位于潮砥镇乌江沿岸,座落在半山腰,平均海拔120米,距离潮砥镇政府2.5公里,交通方便,通车里程4.5公里。现潮砥新集镇搬迁地址就在安坝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季风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16.5度,冬季严寒,夏季酷暑,无霜期达281天,年平均降雨量1211毫米。   全村属于高原丘陵地形,有耕地374.16亩,基本农田140亩(水田100亩),人均占有水田0.24亩,地0.29亩,土壤呈酸性,农业主产水稻、玉米、油菜,现有林地115亩,森林覆盖率达11.5%。   全村共211户876人,其中男444人,女432人,18岁下273人,18—35岁289人,35—60岁222人,60岁以上92人,非农业12人。安坝村居住有汉族、土家族,分别占总数的93.1%,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3人,高中文化程度19人,初中以下386人,全村共有502个劳动力,农民主要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业人员350建筑业50其他476人,现有外出务工人员386人(主要以18岁以上青年为主),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上。安坝村小学入学率为100%。   

新华村

  新华村地处潮砥镇东南方,距潮砥镇驻地2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总人口821户3400余人。全村有42名党员。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玉米、蔬菜及其甘蔗、柑桔等经济作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经商,全村地处低海拔地区,适宜种植各种早熟蔬果和晚秋及反季节蔬果。   新华村与潮砥社区、安坝村、腾溪村、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青龙村、营盘村、小溪村、阡门村、石板村、官宅村、联盟村、牌坊村相邻。  

腾溪村

  腾溪村有13个村民组,492户,1542人,其中有党支部成员3人,党员13人,村委3人。距潮砥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的横穿公路,2011年7月又通组公路2条,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有村小一所,教师1名,学生20人,设有一、二年级两个班,户户通电,居住着以“土家族”和少数“汉族”的自然村寨。   农业生产主要以常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生活、生产以水稻、玉米、红薯。以少量小麦、油菜、高粱、花生、杂豆。有各种少量的水果,如:橙子、柑子、李子、桃子、葡萄等,其中林地,荒山较多,林木有松树、柳树等。   

青草村

  青草村与潮砥镇政府一河之隔,由原青草村,果园村,岩坝村三个小村合并成为一个大村,印江河流域流经其境。东靠德江县枫香溪镇,南连安坝村,西接潮砥社区,北与小溪村相连。全村地貌呈梯级形,下面是青草村,由下而上分别是果园村和岩坝村,岩坝村后境内多悬岩。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6.2℃,年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50至30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65.7小时。   全村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845.78亩,人均占有耕地0.51亩。青草村水资源较为丰富,发源于梵净山麓的印江河流经其间。青草村辖27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868户,总人口3553人,农业人口3490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2%,有劳动力2500人,其中外出务工劳动力1020人。   交通方面,村内通村公路里程15公里,通组路18公里,未通公路的组12个,交通状况非常落后,路面状况极差。水利方面,已解决人饮安全人数850人,尚有1400人饮水困难,电力方面,农村电网全覆盖,电网改造升级已全面完成。   教育方面,村级教学点3个,小学教师5人,在校学生16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2%。医疗卫生方面,村卫生室1个,从业医师1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社会保障方面,到2009年,农村尚无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低保供养人口覆盖全村27个村民组850人。   

果园村

  果园村位于潮砥镇正东,其东靠阡门村,南连安坝村,西接青草村,北与岩坝村相连。果园村辖6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189户,总人口629人,农业人口622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8.9%,有劳动力284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52人。   全村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14.88亩,人均占有耕地0.50亩。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6.2℃,年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50至30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65.7小时。   主要产业:按地委、行署及县委县政府构建乌江特色产业带的部署要求,根据全村气候及地质特点,主要以空心李产业和茶产业为主,共种植空心李80亩,茶300亩。到丰产期每年将为农民增收约150万元。由于是粗加工产品销售,空心李和茶叶等产业创利不高,亟待招商开发。果园村还适宜核桃种植。   

岩坝村

  岩坝村位于潮砥镇以东6公里处,与枫溪镇倒流水村相邻,整村背靠山岩,地势成陡坡形式,岩坝村总人数约1000人,耕地面积480多亩,所有耕地抗旱能力差,导致农产的农作物产量少。   村内交通还算通畅,基本大部分小组已通公路,其坝村民的饮水问题有点困难,天气稍微干旱,就会引起村内大部分水源断水,使村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   其中村小一所,教职工1人,党员17人,支部5人。   

青龙村

  青龙村位于潮砥镇东北部距离镇政府驻地20公里,南接联盟村,西靠营盘村,北接牌坊村,乡村公路穿村而过,全村12个村民组。   全村总面积1198.6亩(其中田占980亩,土占218.67亩)。全村总人口1781人,非农业人口115人,劳动力有1100人,有党支部一个,党员23人,预备党员一人,村小学一所,在职教师8人,学生人数265人,   2009年-2010年,危房改造工程23户,新修通组公路汪家组、小石组、楠木组、新庄、田湾组,华庄组,合计5条,暂无硬化通组公路,农电网改造工程已全面完工。   

营盘村

  营盘村位于潮砥镇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14公里,东与牌坊村相接,南与青龙村接近,西与石板村相邻,北与长堡绿化村相望,村内有一条从沿江公里至303省道线通村穿村而过。   全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据统计,全村有520户,1800人,耕地面积860亩,人均耕地面积0.3亩,土地较为穷瘦,劳动力720人,党支部1个,党员20人。   全村交通比较落后,只有2010年春修进一条从原村办楼至干田组一条3.5m宽的硬化路,其余全是能通一般车辆的混土路,于2008年修进三个村民小组的饮用水工程。其余村民基本是靠人工挑水生活。村内只有二个山矿,但无法维修,从2010下半年起,全村实现了农电网改造,电力照明得到解决。村内有中心完小一所,共有13个教师,180名左右学生,六间教室,一个学前班,篮球场、运动场均有。农家书屋一间设立在校内,属于村委会管理。   

小溪村

  小溪村位于潮砥镇东北方向,距镇政府3.5公里,其中人口总数2860人,农业人口2754人,非农业人口6人,党员29人,村小一所,学生人数约400人,教师16人,特岗教师2人,办公楼一栋,耕地面积1045亩,主要产业是以水稻为主,村主道即将实现硬化路,村组之间已经实现了硬化路,达到了组组相通。一条印江至潮砥的美丽河畔在村中间穿梭而过,在德江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下,从2003年4月,正式在小溪村投入资金1.3亿元修建白水泉发电站,设计年发电量7300万千瓦,是目前我县最大的能源生产企业,年均创税100万元左右,给小溪村人民的生活和收入带来了新的途径,未来这里也是乌江发展旅游的好地方。  

阡门村

  阡门村位于潮砥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南接青草果园,北接小溪村,对面是新华村。沿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13个村民组。   全村总面积842.53亩(其中田占742.99亩,土占99.54亩)。全村总人口数1550人,非农业人口120人,劳动力有960人。有党支部1个,党员人数27人,预备党员2人。   2009至2010年,新修公路硬化4条公路,桃坪山塘1个,灌溉面积300亩。积水5000立方,全村基本设施通组公路。农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境内有小学一所,代课教师一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石板村

  石板村位于潮砥镇以北,沿乌江河顺沿江公路在10公里便是石板村,石板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266户,1096人,党员19人,支部一个,非农业人口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东与本镇营盘村相邻,西与共和乡姜家渡相望,北与长堡乡长堡村相邻,南与本镇官宅村连接。   石板村现有退耕还林250亩,生态林300亩,经果林250亩,耕地604亩,森林覆盖率60%左右。主要生产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有村小学一所,教师2名,其中民办教师一名,特岗教师一名。农民文化活动中心一所,农家山庄一家,乌江沙沱水电站移民人口219人,55户,有三分之一的农户靠外出务工生存,今后沙沱电站水库的形成,是主要的旅游开发圣地。   

官宅村

  官宅村位于潮砥镇北部,顺乌江河乘船而上只需20分钟就到镇政府驻地,东邻楠木村,南接潮砥社区,北与长堡乡毗邻,西与共和乡隔河相望,有正在修建的潮长(潮砥至长堡)沿江公路横穿其境。据历史记载官宅原为隋唐费洲州治,村内有景点万卷书,古明墓群20多处,明砖瓦窑1处,天然溶洞1处,古民居2处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2007年12月,按照全县的统一安排,我镇将原石板村、官宅村、联盟村合并组建为官宅村,现设0官宅村党支部1个,配党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2人,设官宅村村民委员会1个,配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4人,村民小组7个,组长7人。全村共有党员59人,其中女党员8人;少数民族党员59人;35岁及以下18人、36岁至45岁19人、46岁至59岁6人、60岁以上16人,平均年龄51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人、初中44人、小学及以下10人。   官宅村有649户2849人,劳动力1817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12元,辖区面积8.07亩,耕地面积1822.82亩,人均耕地0.65亩,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200多亩,村内有小二型水库2座,蓄水量约20万立方米。全村农电网户表改造也基本完成,实现了户户通电。全村森林资源覆盖率达85%以上,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儿童入学率达100%。2005---2007年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群众投工投劳1250人次,集资50余万元兴修了袁场倒流水至高堆、沿江公路至栗子园、楠木桃坪至石板黄家、沿江公路至拖板坳、沿江公路至枫香坪五条通组公路。   辖区内适宜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沙甜柚、空心李等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全年存栏生猪2400头,牛160头,羊500只,家禽2400只,现有年出栏生猪2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2户。   

联盟村

  联盟村位于潮砥镇东北部方向,沿公路顺乌江河下走5公里进-盟村,联盟村共8个村民组1134人,学龄儿童达100%入学率,村主要是山高坡陡,具有优雅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面积120亩左右,周边相邻着枫溪镇的倒流水村,本镇的青龙村、官宅村、安坝村,联盟村是一个地大物博的村,没有利用好资源条件,在山高陡坡地势搞适合的经济果林。无法种植的地方搞林木生态。   联盟村现有的山林达村里覆盖面积60%左右,沿江公路一带产玉米,稻谷,全村生活靠自产自吃,生态林木还可供给联盟村,村里中心地点有一所一至六年级的小学,有二名特岗教师和一名代课教师,使一些低龄儿童就学率达到了义务教育。联盟村对花生、油菜、小麦等农作物也是有利的产地。   

牌坊村

  牌坊村位于潮砥镇最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5公里。东部枫香溪镇,南接青龙村、营盘村、官宅村和联盟村,西北与长堡乡交界,德印公路穿梭而过,即303省道。途径里程约6公里,全村21个村民组。2011年初,有826户,3288人,劳动力1743人。党支部1个,党员57人。全村随德印公路呈斜面地形,上部高,土地肥跃。下部低。辖区面积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0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近年来共实施退耕还林300亩,硬化了303省道到村的办公室公路,对牌坊村、黄家组、长四组、宋家湾组实施了连户路。   全村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境内有水库、山塘,农网改造已全部完成,实现户户通电,境内有小学1所,教职工21人,学生约500多人,解决了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的需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新华村特产大全




新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