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坪村距离枫香溪镇人民政府4.5公里,与保安村毗邻,全村5个村民组290户,总人口103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65元,人均产粮320公斤,耕地面积446.29亩,其中田210亩,土236.29亩。新坪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使全村的经济力量不断壮大起来,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村的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新坪村与先联村、保安村、细沙村、庄严村、水吞牛村、兴界村、寨上村、坪湾村、上坝村、袁场社区、龙坝村、长征村、丝毛坝村、龙泉村、枫溪村、软坳村、枫铺村、洞湾村、双坝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626103 | 565200 | -- | 查看 新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袁场社区 |
袁场社区系枫香溪镇政府所在行政村,东与印江县沙子坡镇青泽坝村对峙而座,西与潮砥镇青草村以一大山脉相隔,南北分别与水吞牛、双坝村相毗邻。社区辖7个居民组,总面积4.27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87.68亩,牧草地300亩,森林覆盖率45%;303省道穿境而过,长达3公里,境内有全县较大的袁场集贸市场,区位优势明显,人员往来频繁,商业发达,系枫香溪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境内有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教学点1个,有黔东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工矿企业10多个,小型作坊较多。有黔东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工矿企业10多个,小型作坊较多。 |
先联村 |
先联村位于枫香溪镇的中腹部,东邻印江县杉树乡黄土村,西与本县长堡乡杨河等村接壤,总面积24.3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193.73亩,森林覆盖率达42%,先联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较好,袁场至枫溪县级公路穿村而过,11个村民组均通公路,30%以上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农电改造全部结束,境内有天桥、小溪沟两座小型水电站。 先联村与保安村、细沙村、庄严村、水吞牛村、兴界村、寨上村、坪湾村、新坪村、上坝村、袁场社区、龙坝村、长征村、丝毛坝村、龙泉村、枫溪村、软坳村、枫铺村、洞湾村、双坝村相邻。 |
保安村 |
保安村距离枫香溪镇人民政府7.5公里,与新坪村毗邻,全村9个村民组323户总人口1312人,有贫困人口39户169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15元,人均产粮380公斤,耕地面积858亩,其中田390亩,土468亩,交通方便。 保安村与先联村、细沙村、庄严村、水吞牛村、兴界村、寨上村、坪湾村、新坪村、上坝村、袁场社区、龙坝村、长征村、丝毛坝村、龙泉村、枫溪村、软坳村、枫铺村、洞湾村、双坝村相邻。 |
细沙村 |
细沙村距离枫香溪镇人民政府4公里,与水吞牛村毗邻,全村9全村民组362户总人口1431人,有贫困人口47户17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810元,人均产粮380公斤,耕地面积675亩,其中田387亩,土268亩,交通方便,民风淳朴。 |
庄严村 |
庄严村距离枫香溪镇人民政府3.5公里,与细沙村毗邻,全村9个村民组235户,总人口124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965元,人均产粮420公斤,耕地面积563.65亩,其中田243亩,土320.65亩。庄严村森林覆盖面广,林材加工业兴旺,农民收入主要以二三产业、畜牧业为主。 |
水吞牛村 |
水吞牛村位于枫香溪镇最南端的行政村,南与思南县凉水镇关口村、东与印江县中坝乡大罗坝村对峙而座,西邻潮砥镇小溪村果园村,北接袁场社区,全村共5个村民组,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3.51亩,有280户1118人,有林面积80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00亩,种植烤烟600亩,养猪853头,牛112头。 水吞牛村与先联村、保安村、细沙村、庄严村、兴界村、寨上村、坪湾村、新坪村、上坝村、袁场社区、龙坝村、长征村、丝毛坝村、龙泉村、枫溪村、软坳村、枫铺村、洞湾村、双坝村相邻。 |
兴界村 |
兴界村距离枫香溪镇人民政府2.5公里,与坪湾村毗邻,全村7个村民组218户,总人口126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人均产粮520公斤,耕地面积694.04亩,其中田443亩,土251.04亩。兴界村森林覆盖面广,林材加工业兴旺。 |
寨上村 |
寨上村位于枫香溪镇政府南面,东与本镇水吞牛村交接,南与本镇的倒流水村接壤,西与潮砥镇毗邻,北与本镇的袁场村相连,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距离德江县城50公里,境内地面分布不规则,多山少平地,村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全年最高温38℃,最低温零下3℃,无霜期297天。村内农民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烤烟、油菜、薯类、畜牧业主要养殖生猪,山羊、牛以及鸡等,现建有茶园500亩。 |
坪湾村 |
坪湾村位于枫香溪镇中腹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我镇交通条件最好、区位优势最为明显的行政村之一。坪湾村所辖14个村民组,有农户449户1856人,党员19人。境内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环境优美,303省道绕境而过。该地大树参天,气候四季宜人,有7户生产红军粑、2户加工龙凤竹、2户生产老区土面条,3户跑运输,分别有家俱厂、农修厂和小型酿酒厂,种养业十分发达,户均养猪5头,养牛3头以上,种植蔬菜1.5亩,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村寨。 |
新坪村 |
新坪村距离枫香溪镇人民政府4.5公里,与保安村毗邻,全村5个村民组290户,总人口103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65元,人均产粮320公斤,耕地面积446.29亩,其中田210亩,土236.29亩。新坪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使全村的经济力量不断壮大起来,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村的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新坪村与先联村、保安村、细沙村、庄严村、水吞牛村、兴界村、寨上村、坪湾村、上坝村、袁场社区、龙坝村、长征村、丝毛坝村、龙泉村、枫溪村、软坳村、枫铺村、洞湾村、双坝村相邻。 |
上坝村 |
上坝村:全村面积6.7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6.65亩,辖吴家寨、坨里、木桥沟、长田、上坝、上寨、中寨、下寨、关路、大元、窝坨共11个组,389户,16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5人,少数民族人1617人。上坝村是古色古香的自然村寨,一条常年流水不断小溪从寨底横穿而过,有如玉皇殿、阁老寨等古建筑群;有100多年前修建高达12米的双子塔;有达500多年以上的古树。 |
龙坝村 |
龙坝村位于枫香溪镇所在地西北部,距离镇政府10公里,与长征、龙泉村毗邻,属二类贫困村,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有234户人家,总人口1184人,其中绝对贫困户27户,67人,低收入人口38户,16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365人,人均产量418公斤,全村拥有耕地面积586亩,其中田236亩,土350亩。 |
长征村 |
长征村:国土面积732公顷,辖12个村民组,436户,2316人,有土家族、苗族、汉族等,以土家族居多,占全村人口的98%以上。长征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烤烟、茶叶、油菜等,2010年人均年收入达2680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8%。长征村寨三面环山,村民居住相对集中,是一个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地方民族风情独特的好地方。 一、资源状况 (一)人文景观 1、红九师驻址。1934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等同志的带领下,-从湘鄂西革0据地退出,转战千里,挺进枫香溪,在这里召开了0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史称枫香溪会议),建立黔东特区革0据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挽救了红三军,是红三军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为红三军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有力地战略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胜利转移。遗留了红三军司令部、政治部、参谋部驻址、红三军医院、红七师、红九师驻址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今保护完好的红九师驻址就在长征村田湾组。 2、花花坟。有黔东第一墓群之称的“花花坟”就座落在长征村。花花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民国时期,坟中葬有当地财主覃茂松父亲——覃仁泽。覃茂松在民国时期任西南禁烟总督和贵州省财政厅厅长等职,后因查禁何应钦之父贩卖鸦片一事,被时任-长的何应钦所害。当时,为建造坟墓,调集能工巧匠100余人,整整花了3年时间,进行精雕细刻,其工艺十分考究、精湛,题词书画非同一般,各种石狮,石龙门,石牌坊,石火盆,石堆,石磨,石双龙等惟妙惟肖。 (二)自然景观 佛仙洞:在距通村油路(袁枫油路)500米远的吕家组,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溶洞——佛仙洞。洞中有水,水又连洞。洞口有一天然生成的“玉面观音”栩栩如生。 (三)风土人情 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风土人情浓郁,尤以土家钱杆舞、土家花灯、土家情歌对唱最为有趣,除此之外,中国古老的活化石——傩戏,在这里也享有盛誉。 傩戏、傩面具。傩”是一种戏味浓厚的民间文化活动,是一种驱邪纳吉,酬神娱人,有其鲜明民族意识和艺术特点的傩事活动。主要是土家人为“求子、治病、消灾、保寿的求人畜平安,驱鬼逐疫,祈求五谷丰登”的原始的音乐、戏。以“冲傩驱邪”、“还愿酬神”两种表现形式,傩艺师们戴上面具进行傩祭表演,边唱边舞,经过“开坛”请神,“开调”请戏,“闭坛”送神三个阶段。表演中有开红山、上刀(梯)山、下油锅、刹红铧、口含红铁等精湛的傩技绝活。傩面具人物造型奕奕如生,生动活泼,各具特色,不愧为可贵的艺术珍品。傩堂戏面具朋式用柳木或白扬木制作,白杨木质轻而不易开裂,柳木在民间是避邪之物,用此物制作面具,有驱邪纳吉之意。新雕刻的傩面具必须举行“开光”仪式,使它由无生命的木像变为有灵性的神祗,然后才能使用。 二、新农村建设 1、袁场至枫香溪旅游风景区油路,由长征村通过,各村组通组公路、连户路已硬化,基本做到了户户出门雨天不沾泥。 2、长征村实施了土家民居建设,现象了独具特色的村寨。 三、特色产品:傩面具。 |
丝毛坝村 |
丝毛坝村距离枫香溪镇镇人民政府12.5公里,境内仅有一条五年前修建的泥路3.5公里,南与印江县杉树乡黄土村镶边公路相通,北与我镇袁(场)枫(溪)油路接头,是我镇通往印江县的第二条通道。现有农户235户人口967人,农民人均纯收入670元,人均产粮370公斤,耕地面积450亩,其中田311亩,土139亩。青蒿可提取青蒿素,目前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青蒿外运方面供不应求,前景十分可观。 |
龙泉村 |
龙泉村位于枫香溪镇东北端,距镇政府所在地相距12.5公里,与龙坝村、软坳村毗邻。总面积1989.2亩,海拔640—780米。全村共6个村民组,201户897人,耕地面积784亩,其中:田280亩,土534亩,人均产量314公斤,人均纯收入960元 |
枫溪村 |
枫溪村位于枫香溪镇北面14公里,东与印江县沙子坡镇丘家村背山而座,南与本镇长征村相连,西与长堡乡徐家岩村接壤,北面与沿河县谯家镇耳当溪村毗邻;枫溪村民风纯朴,文化氛围浓厚,村域内有“枫香溪会议”会址,枫香溪会议纪念碑、红军井、红三军医院旧址、洞穴奇特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集镇1个,有全省最大的烟水配套黄家洞提水工程,有初级中学1所,教学点3个,共有在校学生2800余人,有解放军总后勤部援建的全省规模较大、设施最为完备的八一爱民学校,教学点3个,全村森林覆盖面广,土地肥沃,农业灌溉条件较好,是全镇水稻的主产区。 |
软坳村 |
软坳村位于枫香溪镇北端,与毗邻的长堡乡接壤,软坳村11个村民组,8个自然村寨,现有人口2087人,403户,其中贫困人口93户413人,全村有劳动力1423人。耕地面积880.5亩,其中田330亩,土550.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1590元,人均产量438公斤。 |
枫铺村 |
枫铺村距枫香溪镇政府13公里,与软坳村、洞湾村毗邻,全村8个村民组349户总人口1641人,有贫困人口54户16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823元,人均产粮340公斤,耕地面积832.7亩,其中田377亩,土455.7亩,交通方便。 枫铺村与先联村、保安村、细沙村、庄严村、水吞牛村、兴界村、寨上村、坪湾村、新坪村、上坝村、袁场社区、龙坝村、长征村、丝毛坝村、龙泉村、枫溪村、软坳村、洞湾村、双坝村相邻。 |
洞湾村 |
洞湾村距枫香溪镇政府15公里,与枫铺村、沿河谯家镇、印江杉树乡毗邻,全村9个村民组325户总人口1586人,有贫困人口59户17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875元,人均产粮340公斤,耕地面积836.6亩,其中田365亩,土471.6亩。洞湾村是枫香溪镇烤烟种植大村,具有较长的烤烟生产历史,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烤烟生产已进入规范化、科学化阶段;洞湾村煤矿资源丰富,运输发达,森林覆盖面广。 |
双坝村 |
双坝村:双坝村位于枫香溪镇的中腹部,东邻印江县杉树乡黄土村,西与本县长堡乡杨河村接壤,全村总面积7.31平方千米,耕地面积885.17亩,森林覆盖率达42%,平均海拔780米,全年平均气温24℃,全村有12个村民组407户,178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人,年人均纯收入1450元。袁(场)枫(溪)县级公路穿村而过,组组通公路,交通较为便利,双坝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和经果林,粮食作物多以玉米、水稻、油菜、烤烟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种植为主。双坝村是古色古香的自然村寨,一条常年流水不断小溪从寨底横穿而过。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