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位于郑州市北郊,距市中心15公里,向东8公里接107国道,向南2公里即到开洛高速公路郑州西站,境内有江山路、大河路、古须路三条省级道路。辖区面积53.18平方公里,有10个行政村,74个村民组,2.68万人。全镇共有企业25家。 古荥镇历史上是著名的荥阳故城,早在公元前3000~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六、七世纪,郑国在此建设古城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决战于此,是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有古荥阳城遗址,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纪公庙、周苛庙、城隍庙、孔氏家庙及风景优美的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大河庄园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古荥镇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由高产向高效优质和生态型转变,按照“一般不种粮食、不种一般粮食”的思路,古荥镇逐步成为郑州市重要的禽、蛋、奶、肉、蔬菜等供应基地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第二产业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彩印、车辆改装、房地产为龙头的支柱企业;第三产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8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36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0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28元。 200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经济强镇为奋斗目标,按照区委提出的“立足现实、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加快发展、确保稳定”二十字工作方针,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突出一个中心,确保一个重点,打好两个基础,做好四项工作”为主题,即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确保解决“三农”问题这个重点,打好干部作风建设和村委换届两个基础,扎实做好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廉政建设四项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5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完成财政收入1396万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880万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581万元,完成非公有制经济税收647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7万人 | 53.18平方公里 | 410108101 | 450000 | 0371 | 查看 古荥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城街道 |
郑州市惠济区新城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3年5月,位于新城路与清华园路交汇处。东邻大学城(北区),西依江山路,南临310国道,北至黄河大堤,是惠济区0所在地。现辖面积16.5平方公里,下辖毛庄、固城、贾河、胖庄、弓寨、宋庄、东赵、常庄、李西河9个行政村,67个村民组,6185户,22695口人。 |
刘寨街道 |
刘寨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78年9月15日,位于郑州市南阳路北段144号,是惠济区唯一一个位于郑州市三环以内的街道办事处。1978年9月15日由郑州市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析出始设,初归郑州市金水区,1987年3月郑州市区划调整中划归新设的郑州市邙山区至今。2004年5月,随区名更换,更名为惠济区刘寨街道办事处。刘寨街道办事处北临郑州市北环路、长兴路北段,南接金水区南阳新村街道,西依京广铁路,东连丰乐路。街道辖区总面积3.04平方公里,总户数8067户,人口19731人。街道辖4个社区居委会:裕华社区、粮运社区、兴隆社区、同乐社区,4个行政村:兴隆铺村、刘砦村、张砦村、小杜庄村。 |
老鸦陈街道 |
惠济区老鸦陈街道办事处前身是邙山区老鸦陈镇人民0,由于2003年5月份区划调整,撤镇建办。老鸦陈街道办事处于郑州市北郊城乡结合部,总面积16.75平方公里,总人口18735人,辖薛岗村、苏屯村、下坡杨村、杜庄村、双桥村和师家河村6个行政村。 |
长兴路街道 |
长兴路街道办事处是在原郑州综合投资区基础上,扩辖老鸦陈、王砦、南阳寨3个行政村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办事处,东临金水区边界,西至京广铁路,南依北三环快速道,北毗连霍高速公路,辖区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985人,地处郑州市实施“东扩北移,建设大郑州”战略、再造北部新城区的最前沿,是郑州市的“北入市口”和惠济区的“东南大门”。 |
迎宾路街道 |
惠济区迎宾路街道办事处位于郑州市北城区,于2003年成立,其前身是郑州桥南新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7平方公里,辖青寨、木马、金洼、弓庄、马庄、杨庄、西黄刘7个行政村,总人口13600人,党员近700人,辖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近几年来,该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大力实施赶超战略,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勇争一流的干劲,推动了辖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
大河路街道 |
大河路街道位于郑州市北郊,距市区5公里,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铁炉寨村、惠济桥村、保合寨村、牛庄村、新庄村、前刘村、岗李村),32个自然村,总人口16102人,耕地15029亩。地理位置优越,北依黄河,西邻京广铁路、江山大道,天河路、绿源路纵横贯穿全境;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电力充足,通讯发达,水源丰富,基础设施配套完备,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有规划近万亩的大河工业园;有万余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沿黄河大堤1000米宽、27公里长的生态防护林带、防浪林带;有丰富的商贸旅游、土地开发资源。 |
花园口镇 |
花园口镇地处郑州近郊,濒邻黄河南岸。因明朝有一后花园、清朝曾为黄河渡口,遂得名花园口。1938年蒋介石在此扒开黄河大堤,致使豫、皖、苏被黄河淹没,花园口因此而闻名于世。 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距郑州火车站14公里,距郑州长途汽车站10公里,距郑州国际航空港40公里。黄河公路大桥飞架南北,使我镇成为郑州市的北大门。郑花公路和107国道、大河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全镇总人口约1.5万,土地面积约39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68个村民组。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3879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7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77元,是郑州北部的“明星乡镇”。近年来,花园口镇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作为郑州市北部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地位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了广大有志之士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社会各界朋友休闲娱乐的上善之区。. |
古荥镇 |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位于郑州市北郊,距市中心15公里,向东8公里接107国道,向南2公里即到开洛高速公路郑州西站,境内有江山路、大河路、古须路三条省级道路。辖区面积53.18平方公里,有10个行政村,74个村民组,2.68万人。全镇共有企业25家。 古荥镇历史上是著名的荥阳故城,早在公元前3000~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公元前六、七世纪,郑国在此建设古城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要道。公元前204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决战于此,是兵家必争之地。名胜古迹有古荥阳城遗址,古荥汉代冶铁遗址,纪公庙、周苛庙、城隍庙、孔氏家庙及风景优美的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大河庄园等。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古荥镇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由高产向高效优质和生态型转变,按照“一般不种粮食、不种一般粮食”的思路,古荥镇逐步成为郑州市重要的禽、蛋、奶、肉、蔬菜等供应基地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第二产业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彩印、车辆改装、房地产为龙头的支柱企业;第三产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 2004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980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36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0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828元。 2005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生态经济强镇为奋斗目标,按照区委提出的“立足现实、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加快发展、确保稳定”二十字工作方针,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突出一个中心,确保一个重点,打好两个基础,做好四项工作”为主题,即突出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确保解决“三农”问题这个重点,打好干部作风建设和村委换届两个基础,扎实做好稳定、安全生产、计划生育、廉政建设四项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005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完成财政收入1396万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8880万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581万元,完成非公有制经济税收647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3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