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卫京师的大宋兵营,因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曾在这里设置兵营而得名,拱卫京师的军队分布较多,军队撤离后逐渐聚落成村,多以“营”命名村落,祥符营村名字就是以此得来。
祥符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以发展农业为主,随着改革开放,村中开始发展工业,开办了电光源厂、丝厂、鞋厂、木板厂、砂石厂等。随着郑开大道和郑汴物流的落成,村中村民抓住机遇发展观光采摘农业,种植草莓,西瓜等,旅游业发展迅捷,形成规模。
祥符营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南部,村委会驻地祥符营村。下辖自然村有祥符营。其管辖范围东至大冉庄村,南至翟庄村,西至贺庄村,北至朱三庄。总户数为512户,总人口为2003人,民族有汉。总面积为1.58平方公里,农业以草莓、玉米、大蒜为主,经济来源以大棚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0122112 | 450000 | -- | 查看 祥符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段庄村 |
据传,元末明初由山西洪桐大槐树迁此,以姓氏为村名,明代为段家庄。因迁居时养有两头大水牛,健壮无比,又名水牛段,简称段庄。 段庄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东南部,村委会驻地段庄村。下辖自然村有段庄、小朱庄、小庄。其管辖范围东至贺兵马,南至三王村,西至大冉庄,北至徐庄。总户数为451户,总人口为2114人,民族有汉、回。总面积为3.32平方公里,农业以种植大蒜、小麦、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大蒜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大冉庄村 |
清朝末年,王姓迁至花园东南,冉、王、朱、繁衍发展,渐成村落。自冉、王、朱百姓建村后,先后又迁来潘、杨、申姓,村落逐渐扩大,形成了以冉、王、潘三姓人口为多数的大冉庄,民国年间更名为大冉庄。 80年代前为“花果山”阶段,主要指种植果树面积大,品种多,从1990年开始建蔬菜大棚,发展成500亩的蔬菜大棚示范基地,2011年以来,土地被征,建成方特欢乐世界。 大冉庄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东南部,村委会驻地大冉庄村。下辖自然村有大冉庄村。其管辖范围东至人文路,南至永盛路,西至祥符营村,北至郑开大道。总户数为260户,总人口为1180人,民族有汉族。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农业以蔬菜、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鲁庙村 |
鲁恭三异鲁庙村历史悠久。东汉章帝初,鲁恭为中牟令,以德化不以刑法,有鲁恭“三异”(稚子有仁心、蝗虫不入境、雉不避人)之美誉。后鲁恭升司徒,乡民立祠祀之。后经多次扩建,形成庙宇,由庙成村,原名鲁村。清康熙年间演名鲁庙村。 鲁庙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东南部,村委会驻地鲁庙村。下辖自然村有鲁庙村。其管辖范围东至屏华路,南至永盛路,西至人文路,北至郑开大道。总户数为395户,总人口为1625人,民族有汉。总面积为1.458平方公里,农业以大棚蔬菜、果树为主,经济来源以务农、外出务工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电话区号为0371 |
祥符营村 |
拱卫京师的大宋兵营,因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曾在这里设置兵营而得名,拱卫京师的军队分布较多,军队撤离后逐渐聚落成村,多以“营”命名村落,祥符营村名字就是以此得来。 祥符营村拥有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以发展农业为主,随着改革开放,村中开始发展工业,开办了电光源厂、丝厂、鞋厂、木板厂、砂石厂等。随着郑开大道和郑汴物流的落成,村中村民抓住机遇发展观光采摘农业,种植草莓,西瓜等,旅游业发展迅捷,形成规模。 祥符营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南部,村委会驻地祥符营村。下辖自然村有祥符营。其管辖范围东至大冉庄村,南至翟庄村,西至贺庄村,北至朱三庄。总户数为512户,总人口为2003人,民族有汉。总面积为1.58平方公里,农业以草莓、玉米、大蒜为主,经济来源以大棚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崔庄村 |
崔庄村,清朝初期崔姓建村,以姓得名崔庄,由朱、王、杨、刘、郭、魏、曹等姓氏组成。村内现有清朝咸丰年间中牟知县援匾一块,上写“分牧名邦”四字,现有“中国好人”朱肖云。崔庄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东部,村委会驻地崔庄村。下辖自然村有崔庄村、周庄村、河东李村、阎阁村。其管辖范围东至辛王村,南至冯庄村,西至朱塘池村,北至董岗村。总户数为668户,总人口为2688人,民族有汉。总面积为4.8平方公里,农业以耕地为主,经济来源以大蒜、小麦、玉米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朱塘池村 |
相传,清初朱姓岗头桥村迁此,傍水塘建村,得名朱塘池。1956年属刘集中心乡,1958年属茶庵公社、1961年属刘集公社、1983年属刘集乡、2010年属刘集镇。朱塘池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东北部,村委会驻地朱塘池小学。下辖自然村有朱塘池村、木楼村、朱三庄村、盆窑村。其管辖范围东至河东李村,南至郑开大道,西至中万路,北至石沟村。总户数为762户,总人口为3009人,民族有汉族。总面积为2.96平方公里,农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冯庄村 |
明朝洪武二年,洪洞人士冯志高迁居于此,渐成村落,因距中牟县城十八里,得名十八里冯家。为纪念冯志高的功德,人们将其所住村落称为冯庄立碑为证。相传冯志高精通四书、五经、音律、医药。执教于阎阁学馆,直至终老,人们为纪念冯志高,将其所住村落称为冯庄,2012年来冯庄春共入驻辅仁药业、宝石博览园等项目。冯庄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南部。下辖自然村有冯庄村。其管辖范围东至大韩庄村,南至张老庄村,西至鲁庙村,北至郑开大道。总户数为480户,总人口2150人,民族有汉。总面积为2.258平方公里,农业以大棚草莓、蔬菜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务农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冉老庄村 |
冉老庄村,据传《冉氏族谱》记载,冉氏原籍山东那个曹县。元代末期,冉氏后裔冉基携家赴任中牟县丞,史居于此以姓建村。改革开放以来,冉老庄村户户建大棚,种植大蒜、玉米、小麦等,渐渐建起了奶牛场,丰富了群众生活,绿博园、方特、的入住带动了冉老庄存的经济发展,村民半期了书屋,群众群众的生活逐步富裕。冉老庄村隶属于刘集镇,地处南部,下辖自然村有冉老庄村、赤兔马村、翟庄村。其管辖范围东至人文路,南至贾鲁河,西至翟庄村,北至绿博园。总户数为230户,总人口为1063人,民族有汉。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农业以大蒜、小麦、玉米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务农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贺兵马村 |
相传贺兵马元代贺姓建村,原名贺家庄。明天启年间因村民贺瑶珍曾任兵马使、大同府通判,欶受承直(旨)郎;贺进,以子瑶珍封文林郎,北城兵马指挥。后人因贺瑶珍父子的官职都为兵马,故把贺家庄称为贺兵马,村名由此而来。精湛的-工艺,火药烟火味贺兵马的传统副业,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贺兵马村响应国家号召,火药传统副业逐渐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的大发展。贺兵马村属刘集乡(镇)贺兵马村民委员会下辖的居民点,地处贺兵马村民委员会中部,东至广惠街,南至九州路,西至段庄村,北至物流大道。总户数为239户,总人口为772人,民族有汉族。总面积为0.92平方公里,农业以玉米、温室大棚为主,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务农为主。邮政编码为451460。 |
徐庄村 |
徐姓建村,清初名为徐家庄,同治年间简称徐庄。徐庄村古时东有关帝庙,中有土地庙以东为桃花村,以西为徐家庄,同治年间简称徐庄,古为蹦锤村(现称武术村)今为花木村,全村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500亩,北京鸟巢的绿化项目即由徐庄村承接施工。 徐庄村 隶属于刘集镇,地处东南部,下辖自然村有徐庄、张老庄 。其管辖范围东至茶庵村 ,南至段庄村 ,西至鲁庙村 ,北至冯庄村 。总户数为 434 户,总人口为 2026 人,民族有 汉 。总面积为 2.1平方公里,农业以 花卉 为主,经济来源以 花卉 为主。邮政编码为 451460 。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