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路街道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下辖:
410181005001 111 紫荆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5201 112 新沟村委会
410181005202 112 大黄冶村委会
410181005203 111 北官庄村委会
410181005204 112 高尚村委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410181005 | 450000 | -- | 查看 紫荆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华路街道 |
新华路街道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下辖: 410181001003 111 文化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1004 111 育英街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1005 111 新华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1007 111 货场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1015 111 桐本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1016 111 新兴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
杜甫路街道 |
杜甫路街道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下辖: 410181002001 111 人民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2002 111 新华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2007 111 建设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2009 111 杜甫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2010 111 桐本南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2011 111 陇海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2201 112 常庄村委会 410181002202 112 和义里沟村委会 410181002203 112 和义外沟村委会 410181002204 112 东黑石关村委会 |
永安路街道 |
永安路街道位于巩义市区南部, 2003年9月在原巩义市工业示范区的基础上设立,为巩义市城市规划(2001—2020)“一城两区四组团”中四组团的一部分,总面积4.9平方公里,辖原工业示范区和高山、后泉沟两个行政村,总人口8844人,是郑州市重点示范园区,河南省中小创业创业基地。2010年,永安路街道实现财政收入3334万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9.8亿元,完成百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 永安路街道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素有“七帝八陵”之称的宋陵有三座陵寝分布在永安路街道的中南部,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真宗永定陵保护区,一代名相包拯就葬于此,与其遥相呼应的有寇准墓以及陪葬的真宗李后、刘后、杨后等皇亲国戚,诸如”狸猫换太子”等历史典故均与此有关,为街道打上了深刻的历史文化烙印。 |
孝义街道 |
孝义地处巩义市区,位于巩义西部偏北,地理座标为北纬34°45′,东径112°58′,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8.1公里,处于河南省会郑州与九朝古都洛阳之间,北靠邙山,紧临黄河,南望嵩岳,环抱北宋“永照陵”、“永厚陵”,伊洛河水自西向北环绕而过,东部是杜甫故里和“唐三彩”遗址风景秀美如画。310国道途经此地,陇海铁路、开洛高速横贯全境,交通异常便利。 孝义辖10个行政村,104个村民组,3万口人,总面积46.5平方公里,地理优越,历史悠久,为 巩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孝义地势南高北低,东隆西垂,地形分丘陵、河滩两类,滩地海拨高度104-110米,丘陵海拔130-230米。伊洛河从孝义黑石关入境至龙尾村出境,全长13.3公里,伊洛河灌溉了孝义滩的土地,繁衍了孝义人民,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地下水蕴量丰富,由于沿伊洛河是滩区,地势平稳,水埋较浅,一般在50米左右即可见水。 孝义处于豫西山区的缓坡丘陵地带,土壤属褐土、沃土类型,成土母质为深厚的黄土性物质。 土壤酸 碱度为中性,有石灰性反应。滩区多为粘土和面沙土。由于地处东南亚大陆内部的豫西,海远山多,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夏热,秋爽冬寒,气候干燥,雨雪稀少,四季分明,季风较明显。平均日照2312小时,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雨量535.2毫米。 孝义地富民淳,历史悠久,是兄弟哭活紫荆树的三田故里。东汉时此地已名为孝义里,隋称孝义驿,唐称孝义乡,宋称孝义保,清为孝义镇。1982年改称城关镇,1986年复名为孝义镇,2003年改称孝义街道办事处。 由于扼于东西要道,自古以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1908年陇海铁路通车,横贯孝义10公里,并设有火车站。1914年,在孝义建起大型兵工厂。1933年又建一兵工分厂,它的建立,是孝义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兵工厂迁移后,留下大批技术工人,成为孝义今天工业蓬勃发展的人才基础。孝义文物古迹非常可观。黑石关的光绪行宫遗址;白沙的回云寺遗址;和义沟岭的宋仁宗永昭陵和皇后曹氏陵;二十里铺岭的宋真宗永厚陵和皇后高氏陵。陵墓、石雕保存完好。这些古迹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孝义这块古老而优越的土地,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迸发出了腾飞的潜力,展现出崛起的新姿。我们相信,通过孝义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一定会把孝义建成更加优美、更加富裕的地方。 这里是创业者的乐士,投资家的乐园!热诚欢迎您到孝义来! |
紫荆路街道 |
紫荆路街道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下辖: 410181005001 111 紫荆路社区居民委员会 410181005201 112 新沟村委会 410181005202 112 大黄冶村委会 410181005203 111 北官庄村委会 410181005204 112 高尚村委会 |
米河镇 |
米河镇地处巩义市东部,南依嵩岳,北眺黄河,东距河南省城郑州50公里,西距“九朝古都”洛阳75公里,位于东经113度,北纬34度,南北长13.2公里,东西宽9.2公里,属浅山丘陵地区。 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19个行政村,190个村民组,11867户,52026口人,其中镇区人口4000人,农业人口48026人,耕地面积32475亩,人均耕地0.68亩。 米河原名泥河,清道光年间易为现名。约1676年形成镇区。解放初期,米河老街曾成为荥、广、汜县(区)所在地。米河镇是巩县“四大名镇”之一,历史上有“巩东古镇”之称。1975年镇区移至两河口。 米河镇交通便利,资源丰富。310国道、郑铝铁路专用线自东向西穿境而过;境内已查明的矿产资源10余种,金属矿有黄铁矿、铝矿、高铝粘土等,非金属矿有煤、石灰岩、高磷土等,其中煤炭储量达2亿吨,石灰岩储量达8000万吨。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得天独厚的发展区域经济优势。 米河镇是巩义市的经济重镇。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7.4亿元,完成主要工业增加值13.3亿元,完成工商税收1751.8万元(新口径),完成财政收入1930.7万元,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698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郑州市110个乡镇第3名,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河南省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河南省重点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河南省卫生镇。 ". |
新中镇 |
河南省郑州市巩义市新中镇,坐落在嵩山余脉——五指岭北麓,距巩义市区 30 公里,紧邻 310 国道, 河南巩义新中镇 地处巩义、新密、荥阳、登封四市交界。玉仙河纵贯南北,蜿蜒其中,老庙山奇峰异峦,风景秀丽,素有“九顶雪花山”、“九洞十八峪”、“小桂林”之美称,是河南省著名的风景区。 据县志载,新中古属东周巩县,明朝属赵封保,清朝为仁里,民国初期为仁里小关区。1948 年解放,1958 年为新中人民公社,1960 年划属上街区,1964 年复归巩县,1983 年建立新中乡人民政府,1996 年 8 月设立新中镇人民政府。 全镇总面积 53.3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1.4 万亩,辖 15 个村:新中村、茶店村(镇政府所在地)、温堂村、灵官殿村、亚沟村、峡峪村、老庙村、天井坑村、杨树沟村楝树口村等等,1 个居委会,人口 2.3 万人。2001 年全镇财政收入 24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916 元,国内生产总值 25309 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 766 万元,工业增加值 19299 万元。1996 年 9 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连年被郑州市政府评为水利建设先进单位,被郑州市委、郑州市政府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及郑州市计划生育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郑州市林业生态镇,全镇所有村也被评为林业生态村。 资源优势 新中镇具有三大资源优势:矿石资源、矿泉水资源、旅游资源。矿产资源贮量大,品位高。主要有煤炭、石灰岩、铝钒土、石英石、铅矿、铁矿、铝矿等。煤炭探明储量 1.5 亿吨左右;小龙池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 20 多种微量元素,被国家地矿部、水利部鉴定为 AA 级优质矿泉水。浮戏山雪花洞风景名胜区,是本镇经济的重要依托。 |
竹林镇 |
竹林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部,处在省会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于1994年撤村建镇,全镇总面积19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4个居委会,15255口人。镇党委下辖17个支部(总支),党员519人。2005年,全镇完成财政收入3200万元,上交国家税收5300万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全镇总资产达14亿元。2001年以来在河南省综合经济实力百强镇评比中均名列前茅。 改革开放以来,竹林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个文明一起抓,逐步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推动一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主导产业为医药、耐材。全镇现有工商企业82家,一家上市公司──竹林众生集团太龙药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的拳头产品双黄连、哈伯因、竹林胺畅销全国, 是河南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企业。近年来,竹林企业加快了股份制改造步伐,实现了政企分开,由工商业协会负责对企业的协调、指导和服务,全镇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05年从浙江成功引进了仙芳缘公司,该公司生产的真菌多糖系列营养食品、化妆品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以及世界空白,加快了竹林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步伐。 精神文明建设是竹林的传家宝。二十年来,我们坚持用竹林“十八字”精神(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教育人,用“三评”活动(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规范人,用评选“十好”(好党员、好干部、好职工、好民兵、好团员、好公婆、好夫妻、好妯娌、好媳妇、好少年)鼓舞人,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陶冶人,用先进的理论武装人,大大提高了竹林居民的整体素质,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社会大局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二十多年来由村到镇,竹林没有-告状的、没有搞封建迷信活动的,没有-0功的,没有吸毒-的,没有违反计划生育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实施“两高一带”(企业高度集中,居住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战略,先后投资近6亿元,大力推进城镇化,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服务功能,特别是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投资7900多万元,从32公里外经四级提灌引来了黄河水,彻底解决了竹林千百年来严重缺水的问题;大搞环境绿化美化,改善居民生存环境,镇区耕地、荒山全部退耕还林,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 |
大峪沟镇 |
" 大峪沟镇位于巩义市东部,距市区15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19个村民组,现有人口46117人,其中农业人口37722人,属典型山区乡镇。境内煤炭、铝矾土、耐火粘土、高岭土、石灰石、磨刀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质优良。交通发达,310国道横贯镇区,位于镇区的国有大型企业郑州市大峪沟矿务局有铁路专线与陇海铁路相连。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充分发挥镇域优势,始终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兴镇""的发展战略,带领全镇干群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 取得长足进展。2002年全镇实现乡村经济总收入22621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79759万元,财政收入19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21元,全镇经济呈现空前繁荣的大好局面。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一直位居巩义市各乡镇前列连续多年跨入郑州市30强乡镇之列,先后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单位""、""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进镇""、""河南省科普推广先进镇""、""郑州市六好镇党委""、""郑州市科技示范镇""、""郑州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镇""、""郑州市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大峪沟镇工业经济从50年代末的乡镇企业起步,历经五十余年的发民壮大,目前已初具规模,工商企业已达1400多家,形成了以耐材、煤炭、碳素制品、机械制造、冶金粉末为五大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格局,其中耐火材料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国外。全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达15家,其中河南省耕生耐火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金龙矿业有限公司、巩义市天久冶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繁荣了全镇经济,提高了全镇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的进程。随着""万亩脱毒红薯开发计划""的实施、千亩绿豆订单农业实行、万亩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完成、畜牧业主导地位的确立和两个农业龙头企业温旺粉皮加工厂、尚家沟肉牛加工厂的带动,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协调发展。近年来镇政府加大了对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先后投资600万元对镇区进行了改造,重修了镇区5条道路,新建了一个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广场。特别是今年争创省级卫生镇实施,小城镇建设将跃上新台阶。. |
河洛镇 |
" 河洛镇位于中原腹地巩义市东北部,南依巍巍嵩山,北临滔滔黄河,东眺河南省会郑州,西望九朝古都洛阳,这里嵩邙对峙,河洛交汇,水光山色,相映成趣,自古以来就是巩义的东大门。俯瞰全镇,总地势南高北低,山地、丘陵、河滩呈阶梯状排列, 南山北滩构成其主要地貌特征。临滩有一排山头 , 宛若莲花,即谓有名的莲花山。 河洛镇辖17个行政村,139个村民组,6600余户,2.7万口人,总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万亩。 河洛镇的前身是沙渔沟乡。1996年8月, 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沙渔沟乡改建河洛镇。这表明,以灿烂的河洛文化为背景的河洛镇,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大步迈向新世纪 , 开始谱写历史新篇章。目前,河洛镇在跨世纪的历史关头,政治大局保持稳定,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 农业生产朝气蓬勃,工业生产突飞猛进,交通通讯便利发达,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以其繁荣、富裕、文明的新貌出现在黄河岸边,成为令人心弛神往的地方。 ". |
站街镇 |
" 站街镇位于巩义市北中部,东距郑州、西路洛阳各60公里,现隶属郑州市。东征113”02’,北纬34”47。南依嵩山,与大峪沟镇、北山口镇相连;北临洛河,与南河渡镇隔河相望,东与河洛镇搭界;西与孝义镇接壤,全镇16个行政村,总面积36.76平方公里,现有35751人,其中农业人口31775人。 自然地理: 站街镇处于丘岭地带,总的地形为南高北低。主要河流有三条,由西向东的洛河;由南向北的黄冶河(西沟河)和泗河(东泗河)。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年平均降雨量为574.8毫米。 发达的工业经济: 现有工业企业215个,其中镇办14个,村办27个,私营25个,个体149个,主要行业是机械、耐火、铝深加工、 农副产品加工,1998年工业产值达66000万元,站街的砖机销往全国各地,曾誉为“砖机之乡”。近年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建成了“巩义市机电工业科技园区”,全区规划面积2800亩(目前实际占地500亩),区内的供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目前区内进驻企业达27家,(附巩义市机电工业科技园区现有企业情况一览表)九八年全部企业固定资产达1.5亿元,占全镇的6%,创产值3亿多元,占全镇的51%,纳税额300万元占全镇的40%,科技园区已在全镇工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领导,成立了由镇-曲富春任组长的领导组。投资近4万元的园区办公室已建成,并制订了服务企业“十项措施”及企业进驻园区“八个条件”。最近又多方筹资7万元建成了设施一流的信息服务,为企业在网上检索和发布各种信息,并形成“网上销售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园区办公室主任李基周,园区办公室电话 0371-4396953。 便利的交通条件: 境内310国道,开洛高速公路,陇海铁路,横贯东西,正在兴建的巩温黄河大桥引线穿境而过,开辟通往 黄河南北的通道,在站街形成十字交通网络,为充分利用交通网络优势,正在筹建占地780亩的“站街镇商贸区”。 完善的基础设施: 电力充足,境内已架通10kv双回供电线路。通迅发达,已开通万门程控电话,现已装机4600门,并建成了移动通讯发射机站,服务设施齐全。相继建成了站街商场、站街宾馆、卫生院病房楼、农行营业楼、站街电视台,镇容镇貌焕然一新。. |
康店镇 |
康店镇位于河南巩义市西部,座邙瞻洛,背靠黄河,东依伊洛河与市区隔河相望,西临黄河与偃师洛阳相邻,南有交通要塞黑石关与登封少林相连,北有巩温大桥与焦作、小浪底相通,幅员面积93平方公里,下辖22个行政村,人口5.3万。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着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一代著名书画家谢瑞阶在这里诞生,因此有""书画之乡""美誉;又因该地林果业发达,素有""千果镇""之称。 驰名中外的四百年兴盛不衰的明清大财主康百万庄园、杜甫陵园、东周故城遗址等国家和省级文物景点的点缀,更使该镇具有迷人色彩,魅力无穷,成为中外朋友留恋忘返的旅游胜地,投资宝地和理想的栖息佳地。 ". |
小关镇 |
巩义市小关镇位于巩义市东部,地处郑州洛阳之间,西距巩义市区22公里,位于东经113°09′09″,北纬34°40′27″,因地理位置处于巩洛之间的一个险要关口,相对东面(荥阳)的虎牢关又较小,故俗称山小关,又称小关。小关之名最早出现在公元1482年前,1721年(康熙六十年)前出现“小关镇”记载。 1990年10月30日,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全镇总面积6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7万亩。现辖15个行政村,人口3.8万人。连年来,小关镇先后获得“河南省十佳乡镇”、“河南省中州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中国乡镇之星”荣誉称号,2003年又获得“国家卫生镇”和“郑州市文明镇”荣誉称号。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夺得年度巩义市奋进杯一等奖,2005年被评省级文明先进镇,开放的小关正在向着工业强镇、商贸重镇、生态名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前进。. |
北山口镇 |
北山口镇位于河南省郑州巩义市中部,全镇总面积62.7平方公里,辖16个 行政村,162个村民小组,4.4万口人。 北山口镇紧邻巩义市区,310国道穿越东西,豫31省道横贯南北,交通便 利,资源丰富,是远近闻名的""耐火材料之乡""。近几年来,北山口镇广大干群 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为主线,以轻工业现代 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为重点,拼搏实干,争强抢先,不仅使北山口镇 的经济、社会得以迅猛发展,而且也把这个乡村小镇推向了时代的潮头浪尖。 1995年,北山口镇首批进入郑州市小康镇行列,并被国家八部委评为投资环境300佳乡镇,以后的六年中北山口镇取得了一 系列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国家级卫生镇、河南省基层政权建设先进镇、河南省发展乡镇企业先 进镇、河南省文明电话镇、郑州市先进""六好""镇党委、郑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计划生育先进镇、体育工作先进 镇,连续五年夺取巩义市""奋进杯"",取得了两金三银的好成绩。2001年在巩义市年终综合考评中,再次获得了""贡献奖"",实 现了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 2001年,北山口镇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重要思想学教活动为契机,在""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又取得 了显著的成绩。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63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工业增加值完成480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财 政收入达到了2145万元,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389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镇域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增长。 乡镇企业是北山口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耐火材料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北山口镇耐材企业的发展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初开始起步,九十年代初处于鼎盛时期,二十一世纪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该镇 建立了巩义市耐火材料工业科技园区,进一步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成立了耐火材料产学研基地,拉开了以科技创 新和体制创新为重点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之路。. |
西村镇 |
西村镇位于巩义市区西南 10公里处,方位为东径112°7′,北纬34°38′。东与夹津口、涉村镇交界;南与夹津口、鲁庄镇接壤;西与鲁庄、芝田镇为邻;北与芝田、北山口镇相连,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辖西村、东村、坞罗、罗口、常封、滹沱、堤东、桂花、李窑、山东、赵窑、窑岭、张沟、圣水、车元、五岭16个行政村,193个村民组,59881口人,均为汉族。镇治在西村村。 西村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众多。北宋皇陵中的永安陵、永昌陵、永熙陵均在辖区内。陵区规模宏伟,陵台巍峨壮观,陵区内数百件石雕造像栩栩如生,堪称我国最大的露天石雕博物馆,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西村村东门里的秉礼学校遗址,是0巩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大批的热血男儿,从这里走向保卫祖国的最前线,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巩义市最大的水库——坞罗水库,横卧镇区东部,碧波荡漾,山峰奇秀,水天一色,是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历史悠久的五岳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龙泉寺,正在开发中的金牛山风景区、牛角沟风景区,都在描绘着西村靓丽的明天。 改革开放以来,西村镇党委政府以-理论和“-”、“八荣八辱”等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开展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稳定,瞄准把西村镇建成“工业强镇、农业大镇、商贸新镇”的宏伟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科教兴镇”“园区建设”“项目驱动”“实事工程”为载体,拼搏创新,团结苦干,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城镇一体化”的进程,出现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各业齐头并进,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西村镇位于嵩山北麓,属浅山丘陵区,地势南高北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488毫米,无霜期242天。全镇农村人口5.7万人,占总人口的96%,土地总面积4.4万亩,主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芝麻、油菜、中草药材等。本着“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菜则菜,宜林则林”的原则,实现了规模化、区域化种植,国家农业开发陵洼万亩示范区成为西村镇的大粮仓。同时,蔬菜、食用菌、草莓、林果业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全镇年产蔬菜100万斤,食用菌240万斤,占巩义市市场销量的半壁河山。还建起了四个养殖小区,养猪存栏43000头,羊18000只,鸡20万只,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已优化为粮、经、饲的三元结构。. |
芝田镇 |
芝田镇位于巩义市区西南10公里处,行政区域面积44.4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71个村民组、11152户、49490人,土地面积24989公顷。全镇居住集中,俗称“五里十三村”,交通便利,310国道、豫31省道穿境而过,村村通柏油路和公共汽车。工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群众生活比较富裕,2001年人均收入3000元,,电话装机量10826部,2000年,芝田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巩义市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巩义市二电厂、中外合资企业一一永安铝电集团等大中型企业均设立于我镇区域内。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止2001年底,企业总人数达1706个,从业人员10669人,其中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界103个,涉及五大行业:1、汽车配件行业厂家;2、电瓷行业厂家4个;3、小炼铝行业、炼铝户600多家,年回收加工铝锭12—14万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4、净水材料行业厂家45个,其中净水剂厂42家,年生产能力12—15万吨,成为全国闻名的净水剂生产基地;5、活性炭行业,年生产能力3000吨。特别是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全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实现工农业生产值81647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93148万元,实交税金1238万元,利润总额10201万元。 1993年撤乡建镇后,芝田镇党委、政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镇”的战略思想,把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陵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采取“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标准配套设施,高效管理”的做法,先后编制了镇域总体规划和16个行政村的村庄规划。近年来,用于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商贸中心初具规模,文化娱乐设施不断完善,村镇道路建议陕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四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络。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建设,使镇区和巩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融为一体,成为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比较完善的新型城镇。 芝田镇是一座有着近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这里自古名贤辈出,人丈荟萃,境内拥有夏朝遗址,北宋皇陵(永定陵、永裕陵、永泰陵)、包公墓、寇准墓、春秋阎、文魁房等古迹,众多名胜犹如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芝田大地,成为发展旅游业宝贵的自然资源。 ". |
回郭镇 |
回郭镇是中州名镇之一,历来商贾云集,素有“小上海”之称,其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工业发达、人杰地灵;60年代集体企业起步,出现“五小企业”,70年代开辟“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之先河,被毛主席誉为“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 回郭镇位于巩义市西南部,东邻芝田镇、西毗偃师市、南与鲁庄镇接壤、北靠伊洛河;310国道贯穿全镇,陇海铁路线设有回郭镇车站。全镇东西长9公里,南北宽7公里,地势呈南岭北滩状,总面积50平方公里,耕地3.7万亩,户籍人口8.3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辖21个行政村,226个村民组,共有党支部(总支)65个,其中总支4个,党员2100名,全镇现有党校、体校、高中各一所,初中5所,小学17所,在校学生1.6万余人,一甲一级卫生院一个,有线电视台一个(用户达7000户),电话装机总量为17000余部,是中西部省区首家超万门电话乡镇;全镇架设有110kv双回路低压线路一条,35kv变电站两座,有占地1.5平方公里的电线电缆工业科技园区一个。2003年全镇完成GDP16.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1.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5500万元,工业产值51亿元,第三产业5亿元, 财政收入17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86元,全镇居民储蓄余额达到3.4亿元。连年来先后荣获“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河南省乡村城市化试点镇”、“全国先进体育乡镇”、“郑州市小康镇”等光荣称号。 党的改革开放以来,回郭镇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截止2003年底,全镇民营企业总数达2800家,占全镇企业总数的98.8%,从业人员达到2.2万人 ,其中工业企业1100家,年产值48亿元,并有25家企业通过了相关的质量体系认证,20余家企业取得了国家级生产许可证。可靠的质量,良好的信誉,是回郭镇民营企业的电工产品在国家兰新铁路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及城网改造等多项重点工程招标中屡屡中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企业的发展中涌现出了河南明泰铝业、河南顺源铝业、鑫泰铝业、万达铝业、新昌铜业、中州化纤等一批骨干企业。2003年4月和6月,河南省省长李成玉和省委-李克强先后视察明泰铝业公司,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鲁庄镇 |
" 鲁庄古称桑林镇,鲁义姑庄,位于巩义市西南边陲,巩、登、偃三市交界处。南依中岳嵩山,北望洛北邙岭和洛川平原相连,土地肥沃,东有白云山为凭,西隔*水河与偃师相邻。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8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下辖29个行政村,51个自然村,242个村民小组,63798口人,65790亩耕地。 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昔日商汤桑林祈雨,遗址尚在。苏秦纵横六国,故里犹存;嵇含著书,子建走马,桑维翰“铁砚磨穿,不改素志”终成国家栋梁的故事流传百代,孕育出了一批政治、军事、科技方面的人才和著书立说的作家、戏曲家及书画领域的佼佼者。鲁庄交通便利、正在修建的---207国道贯穿全境,南接207国道距名刹少林寺15公里,北通310国道,与陇海铁路、连*高速公路相接。东距省会城市郑州九十公里,西离古城洛阳四十五公里,域内村村通柏油路,通车总里程达70公里,物资流通便利。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立足资源,工农并举,多轮驱动,超常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工业初步形成了煤炭、冶金粉末、机械、电线电缆、陶瓷、纺织、耐材等支柱产业。涌现出了巩义市粉末冶金有限公司、兴鲁粉末厂、红旗机械厂、郑州神牛铸造有限公司、郑州福源药业有限公司、郑州联通铝业有限公司、郑州恒泰电材有限公司,鲁庄煤矿等一批骨干企业。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涌现出了鲁庄等九个养猪专业村,桑家沟等三个养鸡专业村,东侯长毛兔养殖专业村及养猪专业户已达360户。全镇鸡存栏38万只,年生猪出栏达5万头,兔存栏5.5万只农业品牌有“星神牌”红心鸡蛋、“桑林”牌小米,“康华”牌生猪,嵇含园银杏茶,初步形成了绿色功能食品创新基地。和饲料粮食种植科研基地,从而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2003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7亿元,财政收入2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35元,粮食产量12256吨。 鲁庄这座古老的城镇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崭新的姿态,以党的-精神为指针,以江总-“-”重要思想为动力,为把鲁庄建设成为工业强镇、农业强镇而努力奋斗。. |
夹津口镇 |
夹津口镇位于巩义市南部山区,离市区15公里,属嵩山北麓,该镇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民风朴实,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6200多户、27000多口人;境内自然资源丰富,蕴藏有煤、铝、铁、石灰石、紫砂陶等24种矿藏资源;有省级嵩北森林公园、嵩阴风景区、汉代治铁遗址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省道豫31穿越东西、巩登旅游路纵横南北,1997年实现村村通柏油;电力供应充足、通讯设施齐全。 近几年来,全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带领下,凭着科学的决策,扎实的工作,以工业抓项目,农业抓调整,机制抓创新,环境抓优化的发展思路指导,迈大了改革开放的步子,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使全镇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群众生活富裕、社会秩序安定的大好局面。 未来展望:夹津口镇持续大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夹津口镇领导和人民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城镇的目标奋斗着;我们有能力、也相信夹津口人将现代化城镇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我们真诚希望有知识,有志气,有能力的青年到我们夹津口来,我们将精心创造优良的环境,以优厚的工作、生活待遇,真挚的合作态度欢迎大家。 ". |
涉村镇 |
涉村镇位于巩义市东南山区,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2.15万亩,辖29个行政村,184个村民组,人口41247人,党员1301人。1992年涉村撤乡建镇,是巩义市“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五个“中心镇”之一。市委三次-会上又把涉村确定为集贸工矿型幅中心镇。 涉村镇是一个资源型乡镇,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铝矾土、石灰石、硅石等20余种,现已开采利用的16种,工业企业以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为主。目前,我镇现有各类大小企业271家,其中:耐火材料38家,水泥3家,净水剂1家,金刚砂厂1家,瓷片厂1家,乡镇煤矿4家,铁粉洗选41家,机械铸造3家,非煤矿山25家,硅石加工厂22家,石材加工厂36家。石灰、熟铝窑点96家。 涉村镇农业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种植业方面:五指岭2003年被批准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金银花、金籽玉米、柿子醋。羊角沟村的核桃;南庄村、西沟村的柴葫;北坡村的金太阳杏、黄姜,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养殖业方面:主要以养猪、牛、羊、鸡为主。目前,我镇有养猪场3个,主要分布在南庄村、北庄村,年出栏达2000头。养鸡500只以上的17户,养羊20只以上的85户,养牛20头以上的2户。我镇农业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近年来,大力实施人畜吃水工程和节水灌溉工程,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的洪河水库节水灌溉工程,蟠龙引水工程不仅使13个行政村1.4万人和350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00亩。从2001年至今,已在桃园新建两个扶贫搬迁新村,完成搬迁户208户,2004年又在涉村镇北区安排130户。 涉村镇现有初中5所,在校人数3557人,小学经过合点现有11所,在校人数4018人,全镇教师340人,民师80人,其中原始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35人,中专及中专以下学历304人。2004年全镇升入高中542人,其中升入二中18人,升入本科院校28人。 涉村镇历史上商贸业比较发达,曾是巩义、登封、新密三县(市)交界处最大的物资集散地。近年来,先后投资4500余万元进行小城镇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建成了蔬菜、成衣、布匹、肉蛋、干鲜果、大牲畜等六个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商贸业地发展。. |
豫联工业园区管委会 |
豫联工业园区管委会位于河南郑州巩义市。下辖: 410181400200 123 胡坡村委会 410181400201 123 鲁村村委会 410181400202 123 寺沟村委会 410181400203 123 黑叶沟村委会 410181400204 123 驻驾河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