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湾乡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西北部青衣江畔,与夹江、峨眉两县接壤,距中心城区约10KM,全乡幅员面积22.4KM2,耕地11460亩,辖10个行政村,92个经济社,总人口15700余人。
【农业方面】杨湾乡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千年古堰“牛头堰”自北向南贯穿杨湾全境。盛产水稻、油菜、土烟、花生。作为乐山城区蔬菜供应基地,现有蔬菜种植面积3000多亩,并被中日合资企业四川天成实业股分有限公司首选为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在杨湾乡蔬菜协会和养殖合作社的指导带动下,近年发展起来了一大批较具特色和规模的无公害蔬菜、DLY三元杂交猪、肉牛、商品兔、蛋鸡等种(植)养(殖)业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户。
【工业方面】杨湾乡工业基础雄厚,以建筑建材、铸造为主,乡境内有年产16万吨水泥的嘉华集团杨湾水泥厂,以铸钢、铸铁、机械加工为骨干的陶村铸造村20多家铸造企业,外商投资德瑞电力能源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工业产值超过2亿元,具有悠久历史的周村宰牛业和杨湾全牛火锅更是誉满川内外。
【基础设施】杨湾乡交通、电力、通讯发达,乡境内有移动通信机站一座,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通过近两年来的电网改造和增容,电力已不再是杨湾经济发展的瓶颈,乡主要干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化。
杨湾人民热情好客,具备较强的改革、开放、进取意识。杨湾乡党委、政府本着“你发财我发展、你发展我服务”的宗旨,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我乡来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57万人 | 22.4平方公里 | 511102209 | 614000 | 0833 | 查看 杨湾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张公桥街道 |
张公桥街道(Zhanggongqiao)距乐山市中区区政府2.3千米。辖8个社区。境内古迹有清代的张公桥、东汉的崖墓。[1] - 行政区划 代码 :~001演武街社区 ~002徐家扁社区 ~003文昌宫社区 ~004王浩儿社区 ~005圣水街社区 ~006北门桥社区 ~007石雁儿社区 ~008青果山社区[1] - 建制沿革 1954年置第一街街公所,1958年改一街街道,1959年改张公桥公社,1965年改第一街道,1982年更名张公桥街道。1997年,面积2.3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半边街、圣水街、水井冲、文昌宫、竹溪街、演武街、里仁街、徐家扁、王浩儿、致江路、北门桥、泥溪河12个居委会。[1] |
泊水街道 |
泊水街道(Boshui)位于乐山城区南部,青衣江、大渡河、岷江在此汇合,距区政府0.6千米,辖6个社区。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霄顶、文庙两处,渔儿湾公园、乐山巨型睡佛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尧茂书纪念碑矗立于境内滨江路。[1] - 行政区划 代码 511102002:~001较场坝社区 ~002婺嫣街社区 ~003县街社区 ~004黄家山社区 ~005白塔街社区 ~006斑竹湾社区[1] - 建制沿革 1954年置第二街公所,1958年改置第二街道,1959年改置城关公社县街分社,1965年置城关镇第二街街道,1968年更名为区公所第二街街道,1982年更名为泊水街街道。1997年,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3.7万,辖县街、泊水街、婺嫣街、育肾街、陕西街、白塔街、较场坝、黄家山、月耳塘、板厂街、斑竹湾11个居委会。 |
上河街道 |
上河街道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南部,东临岷江西岸,自岷江大桥沿滨河路至乐山港,南以东大街、玉堂 街、叮咚街、海棠路为界与泊水街街道办事处为邻,西至乐山市气象局、乐山市环境监理所、乐山财贸校、北至菲尼克斯、无线电有限公司,以人民西路、大桥西街为界与张公桥街街道办事处为邻,距区政府1.1千米。辖7个社区。是乐山市商贸区。古建筑物有龙神祠、草堂寺、承宣桥、平江门、人和门、拱辰门。1954年置城关区第三街公所,1958年改置城关区第三街街道,1982年更名为上河街街道。1997年,面积1.5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上河街、兴发街、紫云街、过街楼、顺城街、土桥街、新村、海棠、府街、大桥、人民西路11个居委会,办事处驻人民南路109号。到2006年已建成3个文明社区(其中新村社区已建成省级文明社区),5个示范社区,3个学习型社区,1个“五个好”示范社区,6个“五个好”优秀社区,街道被命名为市级“模范街道办事处”。 - 辖区情况 辖区一直为乐山商贸中心,土桥街、东大街、玉堂街、府街、人民南路商业网点林立,有东风商场、华厦商城、 金桥商场、中百商场、三八商场、邮电广场的集百货副食、手机通讯器材销售等以点带面,商贸繁华。辖区内分布的海棠宾馆、邮电宾馆、兴发酒楼、阳光大酒店,汇集餐饮、住宿、娱乐服务。辖区座落有菲尼克斯、乐山无线电有限公司、中铁20局乐山基地、二O七地质队、乐山电业局、煤气公司、天龙集团等外资和省、市及私营企业。辖区驻有77156部队、乐山军分区、预备役团、市中区武装部、武警中队等军属单位。辖区设有草堂高中、乐山五中、新建小学、府街小学、洙泗塘小学等教育单位。上河街道办事处机关设在乐山城区人民南路236号,所辖7个社区居委会,87个居民小组,现有总户数15625户,总人口41940人,有党政军企事业单位65个。街道设党工委,所属社区党总支3个(各设3个党支部),社区党支部4个,个协党支部1个,退休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1个,共18个党支部,2007年度统计党员为1256人。街道办事处机关行政编制14名,机关工勤人员编制2名;领导职数为党政领导5名,其中党工委-1名,副-2名(含兼职),办事处主任1名,副主任2名,纪委-、人武部部长按有关规定配备,中层职数5名。街道办事处内设5个中层机构(股级)即:党政办公室、财经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 |
大佛街道 |
大佛街道位于四川乐山市中区。下辖: 511102004001 111 篦子街社区 511102004002 111 碧山路社区 511102004003 111 大石桥社区 511102004004 111 龙泓路社区 511102004201 122 任家坝村 511102004202 122 大佛坝村 |
肖坝街道 |
肖坝街道位于四川乐山市中区。下辖: 511102005201 111 斑竹湾村 511102005202 112 大田村 511102005203 112 青江村 511102005204 112 石龙村 511102005205 112 竹公溪村 |
通江街道 |
乐山市市中区通江镇位于乐山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东临岷江,西傍青依江,幅员面积53平方公里,总人口33944人,辖区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分布在中心城区四周。 通江镇交通四通八达、通信畅通、资源丰富,电信局便位于我镇境内。牛耳桥、柏杨等近郊村普遍使用天燃气,其余各村均用上液化气或燃煤,近郊五个村已完成了农转非的统转工作,随着城市开发速度的不断加快,我们将开发利用远郊村的更多土地资源。围绕建设乐山国际旅游大城市的发展趋势,抓好我镇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发展,重点抓好凤州岛农家乐园和碧山湖公园的开发利用,抓好环境建设,开辟新的旅游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招览八方游客来通江镇农庄休闲、旅游。 畜牧业围绕“加快生猪发展,改良劣质品种,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积极发燕尾服小家畜”的思路,以蛋、禽、肉、奶全面发展,扶持壮大专业大户,推广新品种水果和蔬菜。今年力争出栏生猪2万头,小家畜出栏35万只,禽蛋产量1500吨,水果产量500吨,蔬菜面积3000亩。发展花卉产业,将“通江镇花木园艺专业技术协会”创建成一流的实体性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我镇开展经济建设的工作重点,企业经济以转制为突破口,加大企业技术改造,按照“上争、横引、自扩”的发展思路,科技增效,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培植财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值不过百万元的农业乡镇一跃成为亿元乡镇,跃进居“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500强”。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4。3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6。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73元各村均跨入小康村行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
柏杨街道 |
柏杨街道位于四川乐山市中区。下辖: 511102007001 111 柏杨社区 511102007002 111 茶坊社区 511102007003 111 高墩子社区 511102007004 111 牛耳桥社区 |
牟子镇 |
乐山市市中区辖镇。1935年置牟子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红旗公社,1984年复置牟子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区府8公里。面积55.3平方公里,人口3万。牟(子)汉(阳)公路过境。辖沟儿口、马边河、三桥、白果、武皇、老龙、强华、鸣凤、菜莉、槐子、建国、花台、桥儿店、雷沟、赤坪、板桥、东林、方湾、三峡19个村委会和牟子、板桥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加工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蔬菜。. |
土主镇 |
乐山市市中区辖镇。1935年置土主镇,1940年改土主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建镇。位于区境东北部,距区府17公里。面积93.6平方公里,人口2.6万。井(研)乐(山)公路过境。辖铁牛、杨家河、斗笠坳、土门子、红岩坝、桐子林、高岩塘、石板冲、红花、红川、福农、花石岩、普农、石头、裕农、全福、台子、石梯、下沟、金星20个村委会和土主场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纺织、建筑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油菜子。. |
白马镇 |
白马镇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东北部,有乐井路从镇域西南方横穿而过,通井研、连童家、交青平、接石龙,乡村公路四通八达,是市中区东北边缘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全镇幅员面积32.3平方公里,下辖一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82个经济社),总耕地面积2.2万亩,总人口达1.2万余人。境内属浅丘红紫泥土壤和砂土带,春暖夏凉,四季分明,非常适宜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发展。有丰富的页岩可进行机砖生产、建材生产,其他土地亦可发展优质速生丰产林。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2万亩。在畜牧业生产上,生猪年出栏1.6万头,仔猪5万头;在渔业上大力推广集约化养鱼,全年产成鱼150万公斤,水产品远销省内外;在蚕桑生产上努力向集约化方面发展,全镇年发种4000张,产茧2800担;在林果业上以速生丰产林为基础,发展各种优质水果,现已建成丰水梨、六月脆、枇杷、柑橘8个规模优质水果基地示范点,面积达3000余亩。 全镇电话村通工程辐射10个行政村,水电气供应设施齐全。共有中小学4所,在校学生1600人,2002年初中升学率达到市中区农村中学第一名。白马医院属国家乙等一级卫生院,医疗设备、条件和技术名列周边乡镇前茅。 白马镇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全镇发展成为山上品果、山腰观景、山下垂钓的立体农业模式,扩大优质反季节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种植面,通过乐井公路这条便捷的黄金通道进行销售,培育壮大农产品运销队伍,依靠专业合作组织走“公司+基地+农户”、“工厂+基地+农户”的路子,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依靠乐井公路这条黄金通道和区位优势,加快小城镇建设,积极引进民间资金,不断扩大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四方商客。 白马镇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也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淳朴的白马人民诚迎八方来客,共建白马美好的明天!. |
茅桥镇 |
乐山市市中区辖镇。1935年名茅桥镇,1940年置双鹤乡,1955年建茅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置镇。位于区境东南部,距区府17公里。面积32.7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李家、元口、尹店、善积、石洞、茅桥、吴桥、斑竹、石庙9个行政村78个经济社,一个社区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集镇建设初具规模,街道15条,建成区面积达1.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3年被批准为省级试点小城镇,2014年5月被市中区推荐为省级重点镇。2014年8月成功申报为全国重点镇。乐自高速、省道305线、绕城高速和连九铁路过境。乡镇企业有建材厂、机砖厂、棕榈制品厂等。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
青平镇 |
乐山市市中区辖镇。1940年置青龙乡,1958年改青龙公社,1982年改青平公社,1984年置青平乡,1992年建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区府34公里。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宝兴、八一、水竹、张坝、青平、保卫、青和、高堰、太洪、普仁、陈桥、杜峰、鹤桥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 |
苏稽镇 |
乐山市市中区辖镇。1951年置新桥镇,1958年属苏稽公社,1984年复新桥镇,1991年更名苏稽镇。位于区境西部,距区境14公里。面积40.8平方公里,人口3.3万。峨(眉)乐(山)、沙(湾)乐(山)公路在此交会。辖青峨、红专、徐浩、蚕、顺江、饶坎、楠园、勤业、双全、双红、卫东、工农、新联、倒拐店、杨军坝、龙滩尾、荻坪、程扁、曾河坝、高山铺、刘坝、永和、杨坪23个村委会和苏稽街、新桥街、沙嘴街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丝绸、铸造、农副产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子子。特产苏稽香油米花糖,名小吃“苏稽跷脚汤锅牛肉”。. |
水口镇 |
水口镇地处乐山城西南15公里,东经103°29′-103°43′北纬29°31′-29°34′,东邻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车子镇,南邻安谷镇,北接苏稽镇。全值南北长6.25公里,东西宽4.5公里,北高东低,地势平坦,平均海拔424米。 水口镇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常年降雨量1394毫米,全年日照1175小时。年平均气温17.2°C,相对湿度月均75%,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物产丰富。 全镇面积20.43平方公里,下辖一个社区居委员,11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8089人。耕地面积7923.1亩,人均耕地0.68亩。 水口镇是乐山市中区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距市中区4公里,距成乐高速4公里,乐山大佛4公里,距峨眉山21公里。基础设施好,三级路网已形成,水陆交通方便,省道苏沙路纵贯全境,与成乐高速和乐峨快速通道相邻。大渡河沿苏沙公路流经全镇。临江河、峨眉河、青衣江穿境交汇水口,水路直通乐山、成都、宜宾、重庆。水乡特色明显,文化兴旺。拥有全国四大特种纸厂之一的乐达绝缘纸板厂、兴盛化工厂、乐山银丰建筑工程公司、乐山通产机砖厂、市中区嘉勤机械厂、东能公司等十多家企业单位。 水口镇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解放以来就是乐山主要蔬菜基地,一九九九年又建成乐山市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农副产品丰富,小家禽养殖初具规模,水资源丰富,河心中坝星罗棋布,自然景观丰富多彩,自古素有“小西湖”美誉,用水和水上旅游得天独厚。建材河沙资源丰富,镇域内有515农场。各项基础设施好,农家旅游、餐饮娱乐兴旺,,二00二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2.9亿元,全镇农业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副业以养猪、小家禽、鱼为主,乡镇企业已形成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化工等规模企业,经济基础好。 水口镇早已成为多种经营示范乡镇、科技示范乡镇,乐山市“九三学社-水口”合作乡镇,被列入四川省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较好。文化产业突出,九九年被评为“乐山市文化之乡”,教育独树一帜,水口中学连续8年名列全区榜首,被评为“省级校风示范学校”“省级精神文明示范窗口”“乐山市素质教育实验学校”。镇域拥有接触网电话容量2950门,村村通电话,建有地面接收站一个,光纤用户868户,闭路用户397户,电网改造完毕。. |
安谷镇 |
安谷镇位于乐山市大渡河南岸,离乐山中心城区5公里,在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范围内,是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幅员面积56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7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28205人,集镇人口4210人。耕地面积19470亩。 安谷镇集镇占地1.2平方公里,有和平街、民主街、世纪街三条主街道。安(谷)—车(子)路、安(谷)-太(平)路、安(谷)-蔡(金)路全部修为砼路面,连通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 集镇范围内有一个自来水厂,小学1所,初中1所,素质教育基地1个,农贸市场两个,一级乙等医院一所,邮政、电信支局各一个。集镇已安装光纤有线闭路电视,安装入户582户。 安谷电信支局已建成5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可扩容1万门)及G网机站。全镇17个村都能通电话,全镇安装电话2500部。 安谷镇森林面积2.5万亩,退耕还林面积5000亩。农村大力发展能源建设,是四川省生态家园项目试点。境内有“白兰苑”、“绿缘”、“山林乐园”等生态观光农业旅游景点多处。 安谷镇是乐山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3000亩,“清泉米”名闻遐迩。安谷镇养鸡合作社拥有商品蛋鸡约170万只,禽蛋日产量10多万斤。以安谷镇果协为龙头的果品生产基地,面积2500亩,年产伊予柑、椪柑、青家脐橙等优质水果800万公斤。安谷镇规模化养猪初见成效,年出栏商品肥猪2万多头。 安谷镇紧邻大渡河,泊滩埝、沫江埝、回龙、复兴、窦洛埝贯穿全境,地下水资源丰富,温泉、天然气有一定储量。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2—17.4℃,年降雨量1393.6毫米,年日照时数1174.9小时,最冷日气温始终在0℃以上。 现拟引进项目有三类:一是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如鸡蛋等以及饲料加工厂;二是有机肥加工项目,安谷镇年产有机肥约5万吨;三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上项目都将享受高新区相关优惠政策。. |
棉竹镇 |
乐山市市中区辖乡。1935年置棉竹镇,1940年改乡,1958年与悦来乡合并改岷江公社,1984年复置棉竹乡。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区府8公里。面积38.2平方公里,人口1.2万。成(都)乐(山)公路穿境。辖高坝、张铺儿、太和寺、袁坝、来鹤寺、石桥冲、冷水寺、黄天坡、龙滩子、仙米寺、石板滩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泡沫塑料、制药、造纸、机械、茶叶生产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 |
全福镇 |
全福镇地处乐山市市区城东,位于城郊结合部,幅员面积46.95平方公里,人口1.1万。全福镇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是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区,非常适宜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全福镇在资源、基础设施、招商引资、特色农业和旅游项目等各方面都有着它非常独特、优越的环境: 一、基础设施方面 全福镇到乐山城区只有十分钟的路程,乐山到井研的市级公路也将在年底开工,交通十分便利。全福镇早在1997年就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的“两通”工程。全镇有三个小型水库,全长45公里的泥溪河也贯穿全福镇全境,农业和工业用水也相当的便利。 二、资源方面 全福镇境内有一处省级旅游区——佛光湖,风景区内景色秀美,同时由于环境保护得力,各种野生动物随处可见,每年大量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仅一年由旅游带来的各种收入就达200万元;由于全福镇大部分为丘陵地区,气候十分湿润,且四季分明,适宜多种农作物和水果的种植。近年来,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引导下,全福镇的例如枇耙、桃、李、葡萄等优质水果种植达2500亩、茶叶1600亩,麻竹500亩,水果种植、茶叶种植和加工已初具规模,进一步开发的潜力仍然很大。 三、投资环境和开发优势及相关政策 进入全福镇场镇,您就会看到全福镇的一个牌匾,-“开放的全福镇欢迎您”。可以说这句话就浓缩了当地政府对有意来全福镇投资的个人和集体的全部心意,除了先天具备的地理和交通优势以外,政府力争为企业创造最佳的投资环境,不仅仅在政策上给予最大的优惠,还在各方面积极为企业服务。自全福镇97年成立以来,先后已经有10家企业已经在全福镇境内安家落户,其中已经8家已经投产并初见成效;依托西南第一大纺织城和劳动力优势,全福镇目前已经有4家资产在300万以上的纺织企业,且随着新乐井公路的建成和政府在招商引资力度上的不断加大,会有更多的企业来我镇投资。 全福镇的无论是在地理、交通、通讯、政策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现,全福镇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欢迎有识之士来我镇考察投资,一句话:开放的全福镇欢迎您!. |
童家镇 |
童家镇(原童家乡),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东北角,与井研县、青神县相接壤,全镇幅员面积37.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98.5亩,其中水田12343亩,旱地4555.5亩。全镇下辖12个村民委员会,82个经济社,1个居民委员会,2000年底总人口14648人。童家镇属典型的丘陵山区,土壤大多为盆地内常见的黄壤,气候类型属北温带湿润性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 350天以上。全镇工农业总产值678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715万元,工业产值1040万元,第三产业2030万元。童家镇是市中区重要的粮食基地,人均粮食500 公斤以上;蚕桑生猪是我镇的两大支柱产业:蚕桑生产具有相当规模,年发种近万张,是全省万担茧基地乡;生猪年出栏17000头;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已有16户猪鬃私营加工企业在我镇落户。近年来,童家镇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先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电网改造,干线公路(童家——白马)混凝土路面实施,光纤通讯(程控电话装机容量600门),无线通讯(电信公司、联通公司先后在我镇建塔),集镇建设有一定发展,场镇常住人口近1000人。我镇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文教卫生工作,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镇两个文明建设成果喜人,先后荣获省级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省级先进文化乡(镇)称号,0童家镇委员会连续几年被评为区级“四好班子、六好党委”。. |
九峰镇 |
乐山市市中区九峰镇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乐山城城南。东面是凌云乡,西临岷江,南面与五通桥区牛华镇相邻,北面紧靠通江镇,隔江相望乐山城,属城乡结合部,是乐山中心城区是南大门。九峰镇是大佛、乌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所在地,有完备的交通、信息、能源网络,水陆交通发达,乐五路、大竹路、305省道在境内纵横交错,是通往五通、内江、犍为、沐川的必经门户,水路上达成都、下经宜宾、泸州、重庆、武汉抵达上海。 九峰镇幅员面积23.4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0个经济社,1个社区居委会,6个居民小组。全镇人口11887人,其中农业人口10052人,非农业人口1835人。九峰镇境内常年平均气温17.3摄氏度,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盛产苦笋和水果,四季有充足的蓄禽蛋产品供给。九峰镇地理位置优越,投资环境良好,镇境内企业发达,主要生产建筑材料,还有即将落成的污水处理厂、全华调味食品厂等。九峰镇党委、政府提出了“一靠城、二靠山、三靠路,背靠大佛搞旅游,依路兴镇促发展,全面协调上台阶”的经济发展思路。九峰镇在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还积极促进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发展旅游产业上下功夫,目前,棕桥村、明月村的农家旅游已初具规模。九峰镇党委、政府大力抓好“1511”工程的实施,即“10000亩苦笋基地、500亩优质水果基地、1000亩竹海公园、10000头养猪场”,增大农业投入,通过调整产业机构,增加农民收入。. |
罗汉镇 |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罗汉镇地处大渡河畔,距乐山城西20公里,与沫若故里沙湾区相距15公里,大渡河和苏沙公路穿境而过,大部分土地属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有四个河心中坝和少量丘陵,界于东经103°33′58″—103°36′10″、北纬29°30′05″—29°33′40″。全镇幅员面积21.99Km2,海拔最高513.7米,最低372.4米,人口1.2余万,辖十个村一个居委会。耕地面积9046亩,林地面积6366亩,人均耕地0.74亩。村道全面硬化,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广播电视、通讯实现“村村通”,覆盖率100%。集镇建设初具规模,各项事业发展迅猛。我镇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境内除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茶叶、林木、水果、蔬菜等外,还有近年来发展的优质伏季水果近千亩,品种主要有丰水梨、红提葡萄、枇杷、日本甜柿等均已投产上市;有云林、川业两个DLY优质种猪基地。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乐山大佛——沫若故里”黄金旅游干线上,环境优美,境内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祠堂,无工业污染,生态观光旅游有待开发。具有开拓意识的罗汉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提出了“改革强镇、发展富民”的口号,期待着您的到来!. |
临江镇 |
临江镇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峨眉山下,地处市中区西南30公里,成昆铁路穿境而过,紧靠九里、燕岗火车站,乐山-九里专线车全线通车,交通十分方便。全镇幅员面积20.1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0个经济社,全镇人口8010人。 临江镇山清水秀,林木葱郁,森林覆盖率达24%。现有占地1000多亩的乐山竹海公园,自然生态环境极佳,被游客誉为“天然氧吧”。境内的页岩、沙石、楠竹等资源丰富。5000多人的廉价劳动力和5000多亩优良的土地正等着国内外的有识之士前来开发。集镇集贸市场繁荣,餐饮业独具特色,“熟食鳝丝”闻名遐迩,建有移动通讯塔一座,通讯十分方便,平均每4户农户就拥有一部座机电话。镇境内社会治安良好,新建公安派出所一所。是市级“无毒社区”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 临江河水孕育了勤劳、聪慧、朴实的临江人民。临江大地流金淌银,投资开发这块风水宝地是你明智的选择,临江人民欢迎你来投资、开发、休闲、度假。. |
车子镇 |
车子镇地处乐山中心城市的南岸,属乐山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东临岷江,南界五通桥区,西接市中区安谷镇,北临大渡河。幅员面积19.25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007亩,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52个经济社,总人口12964人,其中城镇人口2500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401万元,第一、二、三次产业比为61:23:16,农民人均纯收入2605元。目前,建成了以葡萄、枇杷为主的优质伏季水果基地2500亩,年产 4262.5吨;建成以生姜、苦瓜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退耕还林2000亩,封山育林4139亩,花卉200亩。现有养殖户500多家,高产蛋鸡15.6万只。建成一个大规模种猪场,年产种猪上万头。镇境内有京川生态精品观光农业示范园、在佛教界享有盛誉的宗教活动场所洛都寺、市级文物车子崖墓、金灯山、大庙山文化休闲旅游、桔荷苑、金灯苑、李子园等农家乐,是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累计投资1500万元,硬化了10公里的过境县道,扩建村道11条,长15公里,建成了-大桥、惠安村水泥桥,电话扩展到装容量1万门,全面完成农网和集镇低压线路改造,光纤电视入户262户。目前,已有单晶硅、多晶硅、飞舸、大千、大塚、菲斯特工业园、一拉得等11个国家重点项目在车子落户,总投资达22.5246亿元。 投资15万元对集镇建设进行规划和修编,2000年被省政府列为试点小城镇。投资近900万元对集镇的电力、通讯、街道等进行了改造,建成了25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集镇污水全部进行了净化处理,每年出资2万元,请市环卫部门清运垃圾。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客商来购地置业。集镇由原来的0.01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 0.31平方公里,引进个体工商户 220户,从业人员 785人 ,工商税收达到了21万元。 不断改善了办学条件,投资近100万元对车子初中、小学校舍进行了重建和修缮。投资近4万元对车子医院的内部设施进行了改造,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认真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三五”、“四五”普法工作和“处法”工作,有效地维护了一方平安。. |
悦来乡 |
乐山市市中区辖乡。1935年置悦来乡,1958年与棉竹乡合并改岷江公社,1984年复置悦来乡。位于区境北部,岷江西岸,距区府25公里。面积42.4平方公里,人口1.1万。青(神)乐(山)公路过境。辖鱼窝、犁头湾、石膏、范石坎、白杨坳、六支角、荔枝湾、龙门、道铧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和商贸、运输、饮食服务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境内有西南电力局微波通迅站。. |
关庙乡 |
关庙乡位于乐山城区东北部约8千米的岷江河畔,北邻青神县汉阳坝,东邻市中区剑峰乡,西与市中区悦来乡隔河(岷江河)相望,南与市中区牟子镇接壤,幅员面积34.3平方千米。辖9个行政村、72个经济社,1个居委会、2个街道;总户数3265户,总人口约10400人,其中农业户3009户10008人,非农业户256户392人。. |
石龙乡 |
石龙乡地处乐山城东北19千米,与土主镇、剑峰乡、白马镇、青平镇接壤;境内主要以丘陵为主,兼有少量平坝。幅员面积33.66平方千米,全乡总户数2706户,总人口8842人,其中:乡村人口8602人,非农业人口240人,总劳动力5242个,外出务工1000余人。全乡辖7个行政村,55个经济社。. |
剑峰乡 |
一、基本情况 剑峰乡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北部,龙泉山脉尾端,与井研、眉山市的青神两县接壤,与青神的中岩寺风景区毗邻。幅员面积54.75平方公里,最高海拨714米,最低海拨408米,距乐山城区15公里。辖12个行政村和1个街村,99个经济社,有住户4120户,人口13485人。境内有1所初级中学和5所小学,其中4所村小,有在校学生1435人。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通过全乡干部、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土主镇至剑峰的乡道6公里已硬化成水泥路;全乡村级主干路已全部铺设成碎石路面,其中群团路团结段已硬化成水泥路面。集镇建有移动通讯和联通通讯机站;512门程控交换有线电话,已通至共和、桂花、新塘、五星、石桥等村,安装有线电话386部,无绳电话20部。12个村,99个经济社都架设有高低压杆线,电力供应满足使用。境内座落有健丰寺、牛心两座小(Ⅰ)型水库,总蓄水量为600万立方米,灌溉剑峰、土主两乡镇,健丰水库灌渠已硬化成三面光;有两条河流横贯剑峰乡境内。集镇建设面积达0.5平方公里,街面全部进行了砼硬化,集市贸易兴旺。 三、资源情况 剑峰乡土地资源丰富,坝丘结合,由紫色粘土,老冲积黄壤和沙壤土组成,耕地面积10833亩,林地45000亩,有丰富的紫色页岩和石英砂矿可开发利用.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四季分明,无霜期可达330天以上。两座水库和近7000亩脆红李可进行旅游开发。有3000余名剩余劳动力等待利用。地下水资源丰富。 四、引资开发项目及相关政策 目前已引资建成26门轮窑机砖厂1个,年产标砖800万块,可生产高层建筑用空心砖。2家猪鬃加工厂,年加工猪鬃500担。租地种植中药材金银花500亩。与川南林业局合作造林10000亩。剑峰乡土地、劳动力价格低廉,政府为投资商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派出专门人员为投资者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有一个投资的好环境。 五、特色农业与农产品 剑峰乡是一个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乡。养殖业以生猪、小家禽畜和渔业为主。. |
凌云乡 |
乐山市市中区辖乡。1935年置凌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5.5公里。面积34.9平方公里,人口1.2万。茅(桥)乐(山)公路过境。辖龙泉、向阳、邓庵、徐店、双福、三尊、燕子、凌云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 |
迎阳乡 |
乐山市市中区迎阳乡位于乐山市市中区东北部边缘,距乐山中心地区约24公里,东与青平镇交界,南与九龙乡接壤,西靠茅桥镇、凌云乡,北邻全福乡、土主镇。全乡幅员面积18.14平方公里,共有3个行政村,35个经济社。2002年12月31日止,全乡人口为6025人,1812户。 迎阳乡有迎阳湾和甘塘坳两条街道。2002年1月,乡政府由原迎阳湾搬迁至甘塘坳办公。原迎阳小学和四合小学合并为四合中心小学后于2002年7月正式启用行课。两大工程的建造带动了甘塘坳集镇的发展,现甘塘坳已有住户20余户。2003年6月,乡政府投资硬化了集镇路面,甘塘坳集镇进一步得到了发展,现已初具规模。乡政府旁边是一片空地,紧邻公路,交通便利,土地面积约为800亩,后有大量红色粘土页岩,是制砖的优质原料。同时我乡已基本完成全乡的农网改造,电价合理,机砖厂的附近有一水塘,可用于制砖取水。 我乡气候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全年平均气温17.4℃,一月份平均气温7.3℃,7月份平均气温26.1℃,全年无霜期平均值长达328天,年平降水量1386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均可生长。迎阳乡地势为丘陵和山地,适于进行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栽培种植及各类家禽、鱼类的养殖。乡政府于2002年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全年共整治村社道38条,58公里,新修社道一条10公里,整治碎石路3公里,水泥路1.5公里,并于2003年6月底完成了茅桥镇到迎阳乡三尊水库的碎石路面硬化。日益完善的交通条件为迎阳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002年迎阳乡新增投资户3户计58万元。我乡对各地来乡投资者均实行优惠政策,一视同仁,欢迎各地的有识之士前来参观投资。. |
九龙乡 |
九龙乡与井研县磨池镇相邻,距乐山城18千米,全乡幅员面积13.32平方千米,辖5个行政村,40个经济社,人口5024人,农户1448户。. |
普仁乡 |
普仁乡位于乐山市城东28千米处,与青平镇、九龙乡、井研县四合乡相接壤,幅员面积13.78平方公理。普仁乡现辖4个村计42个经济社、1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745户,总人口5395人,非农业户29户,每平方千米391.5人。地属丘陵,海拔高度在359-471米之间。. |
平兴乡 |
平兴乡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西部,座落于具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旅游名城乐山、峨眉之间,东距乐山中心城区17公里,西距峨眉山18公里,南邻沙湾25公里。幅员面积25.85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58个经济社,2603户8964人,人口密度为347人/平方公里。 平兴乡交通便利,县道苏(稽)九(里)公路穿境而过。村村通电话。临江河横贯东西,将全乡分为南北两大区域,形成坝丘相连的地形,水利方便。以苏九公路为轴心,兴场、滑石集镇建设不断发展,医院、学校、邮政、信用社、敬老院等设施齐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平兴乡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海拔430米,年平均气温17.3 ℃,≥10℃积温5591℃,日照时数1178小时,无霜期338天,降雨量1386毫米。平坝区大部分土壤是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发育而成的灰棕色潮土,坡地是红棕紫泥,砂壤至轻壤,微酸性,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有耕地6708亩,速生丰产林768公顷,林草资源丰富。乡境内工业企业少,空气清新,发展城郊型旅游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石梯寺已初具雏形。 乡境内有机砖厂、天然磨砂厂以及猪鬃、粮食、石灰、木材等加工企业。 乡党委、政府努力为业主创造宽松环境,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先后有乐山木森林业有限公司、伟业丝绸公司、乐山今生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乐山 嘉文等企业来平兴发展。 平兴乡物产丰富,有柑橘、枇杷、葡萄、梨、桃、李等水果2886亩,品质好,年产水果3500吨;年产食用菌4万袋;年出栏生猪13000头,出栏小家禽18万只;有“公司+农户”发展的桑树400亩;有DLY、PIC种猪繁育场3家;2003年,平兴乡被市中区批准为兔业基地,此举极大的鼓舞了养殖户,现已有优质种兔1000余只,30只以上种兔专业户10余家。. |
杨湾乡 |
杨湾乡位于乐山市市中区西北部青衣江畔,与夹江、峨眉两县接壤,距中心城区约10KM,全乡幅员面积22.4KM2,耕地11460亩,辖10个行政村,92个经济社,总人口15700余人。 【农业方面】杨湾乡地势平坦,气候宜人,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千年古堰“牛头堰”自北向南贯穿杨湾全境。盛产水稻、油菜、土烟、花生。作为乐山城区蔬菜供应基地,现有蔬菜种植面积3000多亩,并被中日合资企业四川天成实业股分有限公司首选为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在杨湾乡蔬菜协会和养殖合作社的指导带动下,近年发展起来了一大批较具特色和规模的无公害蔬菜、DLY三元杂交猪、肉牛、商品兔、蛋鸡等种(植)养(殖)业专业户、重点户、示范户。 【工业方面】杨湾乡工业基础雄厚,以建筑建材、铸造为主,乡境内有年产16万吨水泥的嘉华集团杨湾水泥厂,以铸钢、铸铁、机械加工为骨干的陶村铸造村20多家铸造企业,外商投资德瑞电力能源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工业产值超过2亿元,具有悠久历史的周村宰牛业和杨湾全牛火锅更是誉满川内外。 【基础设施】杨湾乡交通、电力、通讯发达,乡境内有移动通信机站一座,程控电话实现了村村通,通过近两年来的电网改造和增容,电力已不再是杨湾经济发展的瓶颈,乡主要干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化。 杨湾人民热情好客,具备较强的改革、开放、进取意识。杨湾乡党委、政府本着“你发财我发展、你发展我服务”的宗旨,热忱欢迎各界有识之士到我乡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