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川乡是位于连城县古城垣北部的一大重镇。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说他古老是因为它已有千年的历史,说他年轻是由于它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有新的沸腾。
隔川乡距县城3公里,辖区土地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不但风光秀丽,交通也十分发达。
隔川拥有自己较大的10里平川和怀抱四周的丘陵山地。大自然的杰作使隔川以其特有的妖娆在1000多年前就已孕育着自已的文明史话和乡富民安的丰姿,曾誉著闽西,名扬海内。
据考证,隔川原名“峡头”,以自北入口处群山簇立,山峦对峙而取其名。古人喜用地形影喻人群风貌,故这里俗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有路人已进入人杰地灵之境的意思。然“峡头”也确实不负先人,借助圣地的厚道,至今代有名人。元末明初,先祖更以平川为殊荣,即兴改地名为“隔川”。从此,隔川人便更加脚踏实地,以自己勤劳和智慧,在天赋的宝土上辈创祖业,繁衍生息。
隔川的矿藏资源十分富庶,三叠纪地索引着国人对它的极大关注。70年代末,福建省煤田地质大队、金属地质大队、水文地质大队分军齐驾隔川,进行过为期三年的地质考察和勘探,探明境内的文峰、隔川两大井田,储存的优质煤炭达4000万吨,且保存完整;鉴定出隔川的地下水资源,不但品位极高,而且流量最为丰富,肯定了隔川硅、锰、铁、稀土等矿藏的开发价值。还有地表适度沉积结构所生成的粘土,实为砖瓦生产的上乘原料,其储量当以亿立方米为统计单位。
隔川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走进亚热带丛林覆盖下的山峦,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清心无比;更有北部滴水岩下的“珠岩夜月”,岩洞纵深数丈,岩壁泉如珠滴,府志载其“泉出岩窦,不溢不溜”,与西部声形并茂的“石门潭”遥相对应,别有一番意境。东面省级十佳风景之一的冠豸山、石门湖,俗有“神甲九州”之称,与其雄其景色日夜相伴,实在是维妙维肖、巧夺天工。还有境内的“美女照镜”、“仙人骑鹤”、“出米石”、“迎恩桥”等自然景地及其美丽的传说,颇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这灵山福地上的山、水、草、木无不展示着武夷余脉和梅花山嫡系的雄姿。
隔川境内建有龙龟庵、广岩寺、天后宫,常年香火不断。与隔川仅15公里之隔的大丰山罗仙公太更被传得神乎其神,每日朝拜者络绎不绝。.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27.77平方公里 | 350825202 | 364000 | 0597 | 查看 隔川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莲峰镇 |
莲峰镇建制于宋元符年间(公元1098~1101年),称莲峰堡。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建县时,改为城里,辖祝寿、擢桂、迎恩、崇儒四方。绍兴五年筑土城三百丈。六年正廿六年县令马周卿改东田石为莲峰山。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改筑砖城七百七十丈,有大小城门闪座。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城内外衢道交错,有街廿三条,并建有店铺数十间,且设立圩集。民国22年(公元1933年)城厢修建马路,两旁建有人行道,但路宽仅有六米。 1949年11月6日,随着县城的解放,建立了莲峰镇人民政府。1958年公社化时,改名为超美公社,不久又复设莲峰镇。1961年又与附城合并为城市公社,不久又分为莲峰镇。1969年再次与附城公社合并为城关公社。1976年成立城关镇,1984年10月改名为莲峰镇。1993年9月撤销文川乡,将附城17个村划入莲峰镇。 莲峰镇土地总面积35.29平方公里,镇区面积700公顷,地处连城县城区,系沙溪(闽江之流)的发源地。镇内大部分为平原,海拔多为380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15.9小时。年均降雨量在1600~1700毫米。 2001年底,莲峰镇总人口为54172人,其中农业人口26207人。此外,还有省内外在该镇经商、旅游的流动人口1万多人。莲峰镇辖17个村委会和7个居委会,城区现有主要街道6条,其中有长达3公里、宽28米的北大街直通国家级风景区“连城冠豸山”;有长5公里、宽40米“连文十里长街”一条。城区内水、电充足,邮电通讯方便,有程控电话1.31万门,道路铺装面积335000平方米。 莲峰镇有东往永安市的205国道,南往厦门市的319国道,西往长汀和江西瑞金的319国道,北往清流、宁化的“连宁”线省道。此外还有开往福州、厦门、南平、三明、广州等地的班车。全镇现有运输单位3家,每日有开往厦门、漳州、梅州、龙岩、永安、长汀、上杭、三明、宁化、清流、明溪、将乐、南平、福州等地班车36班次。. |
北团镇 |
连城县辖镇。宋称北安里,明称北团,1949年后为北团区,1958年设金星公社,1961年更名北团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124.1平方公里,人口2.3万。镇政府驻山下。建文公路贯穿镇境。辖柯坊、许坊、罗王、江元、下江、老营、文峰、孙台、上江、山下、溪尾、山龙、大坪、石丰、张地、大张、到湖、蕉坑、车上1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厂、煤矿、发电厂、机修厂。农业主产水稻、烤烟、薯类,兼产食用菌。县合成氨厂设境内。. |
姑田镇 |
姑田镇建制于宋绍兴3年(公元1133年), 民国时期设镇。新中国成立后,设区人民政府。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1984年1月改为姑田镇。 姑田镇辖1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91 个自然村,170个村民小组,9个居民小组,人口21159人, 均为汉族。其中农业人口18620人,有海外华侨、港、 台胞87人。 姑田镇土地总面积319平方公里, 地处龙岩与三明地区的交界处。交通便利,镇村公路发达;205 国道线穿越镇区,距离鹰厦铁路永安站70公里。姑田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3℃,无霜期220天。年平均降雨量1644毫米。 姑田的水利、矿藏、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全镇有林地面积43.5万亩,林木蓄积量200多万立方米, 是连城的重要林区之一。竹林面积6万多亩,毛竹立竹720万株。主要矿藏有石英石、辉绿岩、荧石、钼、锡等10多种。姑田溪是连城四大溪流之一,属闽江沙溪流域燕江上游,水利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的有1万千瓦。 200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3705万元, 其中:工农业总产值25564亿元。跨入3亿元乡镇行列。其中工业总产值15181万元,农业总产值1038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3元。镇财政收入718万元,粮食生产连年增产增收, 2000年粮食总产量12441吨,果品产量3112吨, 肉类总量2021吨,禽蛋548吨。全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512万元, 商品贸易成交额1276万元。 姑田镇自古以来是相邻的永安、长汀等四县八乡的贸易聚散地。商业贸易活跃,现有2个集贸市场, 商饮服务网点362个。 姑田镇经济的发展已形成以乡镇企业为龙头,山地综合开发、种植、养殖、商业、服务业为两翼的格局。山地综合开发取得空前成果,现已达户均3亩果地。 全镇现有企业877家,集体企业34家,私营企业17家,个体企业826家。骨干企业有:绉纹纸厂,三条造纸制浆流水线,年产量3500吨,年产值1600万元。产品主要有水泥袋纸、牛皮纸、挂面箱板纸。1994年初,被龙岩地区行署授予“连续七处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称号。袋纸产品经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达到国家C级纸标准。. |
朋口镇 |
朋口镇位于闽西老区连城县中南部,辖区总面积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万亩,山林面积26万亩,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是闽、粤、赣三省边区传统的商品集散地和重要的交通枢纽,319、205国道交汇于此,赣龙铁路连城县级站——冠豸山站设在境内,距冠豸山机场仅20公里,具有独特的交通、地理和区位优势。 朋口镇是连城县委、县府规划建设的“第二县城”,从1993年6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倡导建设朋口环保农民城以来,先后被国家农业部、福建省政府和省科协、省计委、省市建委确定为“绿色食品基地”、“生态建设示范镇”、“星火技术密集区”、“新兴小城镇建设示范区”、“中心城镇建设试点镇”、“重点工业卫星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003年被国家计委确定为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和龙岩市2003年“三个一百”项目之一的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朋口镇境内和周边区域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资源,森林覆盖率达76.5%。现有林地面积79.4万亩,现有活立木蓄积量423万立方米;毛竹林25万亩,年产毛竹林136.5万、松脂2394吨;已探明的矿藏有膨润土1138万吨、钾长石10万吨、花岗岩140万立方米、稀土60万吨。 镇区设有县级工业集中区,已有百冠人造板有限公司、-的连润化工有限公司 等企业入驻,全镇共有 企业358家。 朋口是闻名中外的福建兰花主产区,是福建最大的素心兰基地。被誉为“福建兰花基地”,已培育出各种名贵兰花品种127个500多万株。在中国兰花博览会暨国际兰展和昆明世博会上共荣获43个大奖,其中金奖6个,银奖12个。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6.32亿元,乡镇企业总产位实现4.65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086万元。 朋口镇将 按照省委、省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朋口区位、交通、资源、人文优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力度,力争通过5至14年的艰苦努力,把朋口建成为农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具备相当现代化工业基础、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捷的生态型经济枢纽、物流中心和商贸重镇。. |
莒溪镇 |
连城县辖镇。宋属汀州汉源下里,明清为河源里,民国为莒溪乡,1958年设莒溪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3年建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388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政府驻莒市。辖莒市、莒连、壁洲、小莒、墩坑、墙里、后埔、吴坑、隔口、溪源、乐地、詹坑、厦庄、池家山、罗地、陈地、厦地、高地、太平硋、池家山、坪坑、梅村头21个村委会。竹木资源丰富,矿藏有铁、锰、铜、锡、铀。乡镇企业有造纸、电子、建材等厂,清代即以京庄纸著名。农业主产水稻、柑橘。经济较发达,誉称“银莒溪”。. |
新泉镇 |
连城县辖乡。宋为表正里,民国设新泉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建立新泉县苏维埃政府。1949年后为康乐区,后改新泉区,1984年改新泉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8公里。与长汀、上杭、龙岩3县(市)毗邻。面积185.4方公里,人口3.1万。乡政府驻新泉。319、205国道过境。辖良福、良盟、清安、畲部、联溪、儒陂、儒畲、莲华、乐联、乐江、良坑、官庄、新泉、西村、北村、杨梅滩、林国、新罗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机修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烤烟、茶叶。革命家张南生、俞炳辉出生于此。. |
庙前镇 |
连城县辖镇。国家重点扶持的100个小城镇之一,农村工业化试点镇。民国属新泉乡,1949年后属新泉区,1972年析新泉公社设庙前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177平方公里,人口3万。镇政府驻庙前。319国道横穿镇境。辖庙前、庙上、吕坊、水北、江畲、兰桥、珠地、岩背、芷联、坪头、芷星、芷溪、芷红、芷民、丰图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铝型材、铁合金、藤编等厂和电站。农业主产水稻、薯类、豆类,兼产柑橘、茶叶。矿产资源有铁、锰、煤、铅锌。省属锰矿、地区铅锌矿及电厂设境内。革命家江一真出生于此。. |
林坊镇 |
连城县辖乡。原为林田乡,1958年属超美公社,后属城郊公社,1993年析文川乡置林坊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47.6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岗尾、五磜、林联、林塘、林坵、塘坵、陂桥、庐屋、上磜、张坊、李丰、魏坊、横坑、肖福14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轻工、建材、食品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烤烟,特产红心红薯。. |
揭乐乡 |
连城县辖乡。建国初属附城区,1956年属超美公社,1984年属文川乡,1993年析置揭乐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公里。面积81平方公里,人口0.9万。乡政府驻揭乐。辖揭乐、吕屋、罗坊塅、官峰、黄坊、垯砾、小朱地、魏磜、布地9个村委会。矿产有煤、稀土、石英石。乡镇企业以煤矿开采为主。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国家级风景区冠豸山大部分景区位于境内。. |
塘前乡 |
连城县辖乡。1959年由清流县划入连城县,并设塘前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0.5万。乡政府驻塘前。辖塘前、上琴、水源、张地、罗地、迪坑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厂、电站。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盛产木材、毛竹、笋干。. |
隔川乡 |
隔川乡是位于连城县古城垣北部的一大重镇。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说他古老是因为它已有千年的历史,说他年轻是由于它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又有新的沸腾。 隔川乡距县城3公里,辖区土地总面积27.77平方公里,不但风光秀丽,交通也十分发达。 隔川拥有自己较大的10里平川和怀抱四周的丘陵山地。大自然的杰作使隔川以其特有的妖娆在1000多年前就已孕育着自已的文明史话和乡富民安的丰姿,曾誉著闽西,名扬海内。 据考证,隔川原名“峡头”,以自北入口处群山簇立,山峦对峙而取其名。古人喜用地形影喻人群风貌,故这里俗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说,有路人已进入人杰地灵之境的意思。然“峡头”也确实不负先人,借助圣地的厚道,至今代有名人。元末明初,先祖更以平川为殊荣,即兴改地名为“隔川”。从此,隔川人便更加脚踏实地,以自己勤劳和智慧,在天赋的宝土上辈创祖业,繁衍生息。 隔川的矿藏资源十分富庶,三叠纪地索引着国人对它的极大关注。70年代末,福建省煤田地质大队、金属地质大队、水文地质大队分军齐驾隔川,进行过为期三年的地质考察和勘探,探明境内的文峰、隔川两大井田,储存的优质煤炭达4000万吨,且保存完整;鉴定出隔川的地下水资源,不但品位极高,而且流量最为丰富,肯定了隔川硅、锰、铁、稀土等矿藏的开发价值。还有地表适度沉积结构所生成的粘土,实为砖瓦生产的上乘原料,其储量当以亿立方米为统计单位。 隔川的自然风光也十分独特。走进亚热带丛林覆盖下的山峦,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清心无比;更有北部滴水岩下的“珠岩夜月”,岩洞纵深数丈,岩壁泉如珠滴,府志载其“泉出岩窦,不溢不溜”,与西部声形并茂的“石门潭”遥相对应,别有一番意境。东面省级十佳风景之一的冠豸山、石门湖,俗有“神甲九州”之称,与其雄其景色日夜相伴,实在是维妙维肖、巧夺天工。还有境内的“美女照镜”、“仙人骑鹤”、“出米石”、“迎恩桥”等自然景地及其美丽的传说,颇引人入胜,让人留连忘返。······这灵山福地上的山、水、草、木无不展示着武夷余脉和梅花山嫡系的雄姿。 隔川境内建有龙龟庵、广岩寺、天后宫,常年香火不断。与隔川仅15公里之隔的大丰山罗仙公太更被传得神乎其神,每日朝拜者络绎不绝。. |
四堡镇 |
连城县辖乡。宋为长汀四堡里,1949年后为四堡区,1951年划入连城县,1984年改四堡乡。位于县境北部。面积58.8平方公里,人口1.6万。乡政府驻雾阁。辖雾阁、田茶、中南、四桥、团结、双泉、上枧、黄坑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花炮厂、味色素厂、钢球厂、服装厂等。农业主产水稻、水果、茶叶,特产水蜜桃。明清时为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清代教材《幼学琼林》作者之一邹圣脉,台湾水师提督、抗倭将领邹径出生于此。. |
罗坊乡 |
罗坊乡位于连城西北部,东接林坊乡、南邻宣和乡、西依长汀童坊乡、北靠北团乡,全境土地总面积8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502亩,林地面积100861亩。乡政府驻地上罗村,距县城24公里。宋时属长汀古田乡岩头团,明改称青岩里,史称岩头罗坊。1951年2月从长汀县划归连城县所辖。全乡辖9个村委会,辖有23个自然村。2001年末人口11838人,其中农业人口11386人。 罗坊乡与县城一山之隔,气候与县城基本相同,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5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无霜期283天,日照数1916小时,平均降雨量1600~2200毫米。罗坊乡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山脉走向大部分从西南部向东北部倾斜,海拔高度在350米至1437米之间。主要山峰有沙岭,海拔1437米,石壁山1417米,云峰岩1400米。主要河流青岩河发源于罗坊西部由西向北贯穿全乡流入北团境内,通往清流灵地乡、李家乡,经九龙江汇入闽江,流域面积为67.58平方公里。罗坊乡主要村庄都分布在带状峡谷,沿着青岩河两岸盆地中,四周层峦叠翠,群山起伏,茂林修竹,遮天蔽日。名胜古迹有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3年)的云龙桥,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下罗的连章寺,上罗石岗山的喀斯特熔洞,和岗的倒悬观音等。每年元宵的罗坊“走古事”盛会源于清而流传延续至今,是民间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兼集体体育竞技与元宵民间娱乐的传统活动。每逢元宵佳节,“走古事”的队伍不畏天寒水冷、河石苔滑、你追我赶、拼力向前的动人场面吸引了许多游人观光。 罗坊乡历来以农业为主,盛产罗坊御品“岩头芋”,风味独特。林副产品除木材、毛竹外,还有松脂、茯苓、竹林制品和土纸。矿藏资源有石灰石、银矿、锰矿、硅石矿、高岭土、花岗岩石材等。工矿企业有煤矿、水泥厂、硅石矿、电站等。有一个天然地热温泉水塘,现已开发水面10亩,用于养殖的单性罗非鱼、鳗鱼。土特产品有久负盛名的“罗坊线面”和“罗坊卤鸭”。 罗坊有一条四级公路与北团镇相接,与宣和相通的罗宣公路1994年开通。全乡行政村都通了公路。通讯设施已建成1100门程控电话,电力资源充足,村村都已通电。 罗坊乡由于地处偏僻区,信息不灵,虽有丰富的矿藏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但仍有待进一步利用和开发。. |
文亨乡 |
¡¡¡¡ÎĺàÏçλÓÚÁ¬³ÇÏØÄϽ¼5¹«À¹úµÀ205Ïߣ¬Ê¡µÀ½¨ÎÄÏßÔÚÕâÀï½»»ã£¬ÊÇÁ¬³ÇµÄÖØÒª½»Í¨ÊàŦºÍÄÏ´óÃÅ¡£È«ÏçÍÁµØ×ÜÃæ»ý199.75ƽ·½¹«ÀÓÐ19¸ö´åί»á£¬84¸ö×ÔÈ»´å£¬266¸ö´åС×飬7467»§£¬ÈË¿Ú27550ÈË¡£ ¡¡¡¡ ¡¡¡¡ ËδúÖÃÏØÊ±£¬ÎĺàÊôÄÏ˳À¾ÉÃû¡°ºà×Ó±¤¡±£¬Ô¢Ê¾ÊÂʺàͨ£¬×ÓËï·±ÑÜÖ®Òâ¡£ÓÖÒòÕâÀïµØ´¦ÎÄ´¨ºÓÉÏÓΣ¬ÓÉÎÄ´¨ºÓÓëºà×Ó±¤¸÷ȡһ×Ö£¬µÃÃû¡°Îĺࡱ¡£½â·ÅǰÊÇÒ»¸öÏ磬½â·Å³õÉèÐÂÃñÇø£¬ºó¸ÄÎĺàÇø¡£1961ÄêÓ븽³ÇÇøºÏ²¢£¬³ÉÁ¢¡°³¬ÃÀ¹«É硱£¬ºó¸Ä½ñÃû¡£ÎĺàÊÇÁ¬³ÇÏØ¸Ų̂ͬ°û×î¶àµÄÏçÖ®Ò»£¬È«ÏçÓÐÂÃÍâÇȰû30ÓàÈË¡£ ¡¡¡¡ ¡¡¡¡ ÎÄºàµØÊÆÆ½Ì¹¿ªÀ«£¬Ë׳ÆÁ¬³ÇµÄ¡°-Ô¡±£¬Æøºòκ͡¢ÓêÁ¿³äÅæ£¬Æ½¾ùÆøÎÂ17.9¡æ£¬ÎÞ˪ÆÚ262Ì죬ÊÊÒ˸û×÷¡£Ö÷Òª·ç¾°ÃûʤÓлú³¡¡¢ÌÀÍ·ÎÂȪ£¬Óë¹ÚõôɽÅþÁڵİßÖñ·ç¾°µã£¬´óʯÑÒË®¿âÓδ¬ºÍµöÓãµã£¬»¹Óкþ·åµÄÀ¤ÁéâÖ¡¢Ô°Ó¦âÖ¡¢ËÄÐĵĹ㸣âÖ£¬ÓοÍÉõ¶à¡£ ¡¡¡¡ ¡¡¡¡ È«Ïç¸ûµØ27847Ķ£¬ÁÖµØ164298Ķ£¬ÁÖľÐî»ýÁ¿68.6ÍòÁ¢·½Ãס£Ö÷Òª¿ó²Ø×ÊÔ´ÓÐÌú¿ó£¬»¨¸ÚÑÒ¡£Ë®ÀûµçÁ¦×ÊÔ´Ê®·Ö·á¸»£¬È«ÏçÓÐ3¸öË®¿â£¬ÆäÖдóʯÒË®¿â¿âÈÝÎ?55ÍòÁ¢·½Ã×£¬ÊÇÈ«ÏØ×î¶þ´óµÄË®¿â¡£È«ÏçÓÐ4¸öµçÕ¾£¬×°»úÈÝÁ¿825ǧÍߣ¬Äê·¢µçÁ¿410ÍòǧÍßСʱ£¬È«ÏØ×î´óµÄ110ǧ·ü±äµçËù½¨ÔÚÏçÄÚ¡£ ¡¡¡¡ ¡¡¡¡ 2001Ä꣬ȫÏçÅ©´åÉç»á×ܲúÖµ´ï20795ÍòÔª£¬ÏçÕòÆóÒµ×ܲúÖµ13235ÍòÔª£¬Å©ÃñÈ˾ù´¿ÊÕÈë2143Ôª£¬ÄêÏç²ÆÈýÏî×ʽðÊÕÈë454ÍòÔª£¬Á¸Ê³×ܲúÁ¿17777¶Ö¡£Ï羼÷¢Õ¹ÌØÉ«ÊÇ£ºÅ©ÒµÒÔÁ¸Ê³Éú²úΪÖ÷£¬Öص㷢չ¿¾ÑÌÉú²ú£¬ÄêÖÖÖ²Ãæ»ý5000Ķ£¬³ÉÎªÈ«ÏØÖ÷ÒªÑÌÇø»ùµØ¡£È«Ï缯Ì塢˽Ӫ¡¢¸öÈËÆóÒµ¹²265¼Ò£¬Ö÷Òª¹Ç¸ÉÆóÒµÓеçÁ¦¹ÜÀí×ÜÕ¾¡¢ÎĺàÌú¿ó¡¢ÎĺཨÖþ¹«Ë¾¡£ÈÍ·²úÆ·ÓкìÒ»¨Éú¡¢µØ¹Ï¸É¡¢ÂÞ²·¸ÉµÈ¡£ÎĺàÍòµÂ¸£Ê³Æ·³§Éú²úµÄµØ¹Ï¸ÉºÍÂÞ²·¸ÉÈÙ»ñ1994Ä긣½¨Ê¡¡°ÃûÓÅÌØÐ¡±²úÆ·½ð½±ºÍ×Ïú²úÆ·½±¡£ ¡¡¡¡ ¡¡¡¡ ¿Æ¼¼ÎÄÎÀ¸÷ÏîÊÂÒµÈ«Ãæ·¢Õ¹¡£È«Ï罨Á¢¿Æ¼¼Ê¾·¶»§1000»§£¬ÓпƼ¼ÈËÔ±84ÈË¡£È«ÏçÏÖÓÐÖÐѧ2Ëù£¬Ð¡Ñ§15Ëù¡¢Ó×¶ùÔ°19Ëù£¬ÔÚУÖÐСѧÉú5571ÈË£¬½Ìʦ278ÈË¡£ÏçÓÐÎÄ»¯Õ¾¡¢Á¬³ÇµÚ¶þÒ½Ôº¡¢¾´ÀÏÔº£¬ÎÀÉúÔº²¡´²´ï55´²£¬Ò½ÉúºÍ»¤Ê¿¹²50ÈË£¬´å´å¶¼ÓÐÒ½ÁÆÕ¾¡£ÓÐÈý·ÖÖ®Ò»µÄ´åÓÃÉÏ×ÔÀ´Ë®£¬ÆÌÉèÁËË®Äà·¡£ÓʵçͨѶ·½±ã£¬³Ì¿Øµç»°¿ÉÖ±²¦¹úÄÚÍâ¡£.¡¡¡¡[¸ÐÐ»ÍøÓÑ"didi"·ÖÏí´ËÄÚÈ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曲溪乡 |
连城县辖乡。宋属菇田团,民国属菇田镇,1958年设曲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159平方公里,人口0.5万。205国道过境。辖曲溪、黄胜、蒲溪、木陂、大东溪、冯地、罗胜、白石、军山9个村委会。以产毛竹、木材为主,盛产土纸。. |
赖源乡 |
素有“绿色明珠”之美誉的连城县赖源乡,位于县城东部,距城区80公里,与永安市、新罗区、漳平市相邻,面积278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36个自然村,人口5368人。全乡共有11个革命基点村。 境内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资源居全县之首,面积25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木材蓄积量136万立方米,毛竹立竹量1016万株。已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优质煤、石灰石、铁、锰、粉石英、高岭土、花岗岩等,其中石灰石储量约1亿吨;全乡境内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总装机容量可达1.5万千瓦,现已建成各级电站共6125千瓦。境内还盛产远近闻名的红菇、靛皮菇、蜂蜜、苦茶等特产。 境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处世界-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腹地,海拔800米,境内涧流密布,空气清新,风景秀丽,冬暧夏凉,年平均气温16.70C。溶洞群和天山草场等景观构成了赖源特有的自然秀丽风光,是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避暑山庄。 境内基础设施日瑧完善,205国道至赖源乡的通乡公路已全面改造完成,农村公路网络建设正在形成,各行政村已完成通信、供电、供水工程。 面向未来,赖源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旅游、食品、矿产、竹木四大产业,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高山茶等绿色食品。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环境基础设三大体系,大力实施干部队伍建设、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稳定三大保障措施,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
宣和乡 |
连城县辖乡。原为长汀县第十五区,1953年改宣和区,1956年划入连城县,1984年置宣和乡。位于县境西部,面积104平方公里,人口1.4万。辖前进、紫林、培田、升星、上曹、中曹、下曹、新曹、城溪、科南、洋背、中田、黄沙13个村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