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乡位于霞浦县中部西侧,北接崇儒乡,南为盐田港,属于七里弯海域,与官井洋、东吾洋毗邻,东邻洲洋乡、沙江镇,西与福安市毗连。乡域南北长约18.3km,东西长约11.3km,全乡土地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公里。
盐田乡属于少数民族乡,下辖2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全乡共有9012户,总人口29847人,其中汉族人口23307人,畲族人口6972人,占全长总人口21.6%,人口密度为193人/平方公里,全乡拥有耕地面积1762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6亩/人。
盐田乡政府所在地位于盐田村域内。它北至岐后山,南至盐田港,东至福宁高速公路的村里互通口,西至杯溪。距霞浦县城13.5公里,距霞浦机场30公里,距拟建中温福铁路霞浦站15.5公里。
盐田乡年代久远,并有光荣革命历史,1934年闽东革命鼎盛时期,革命前辈叶飞、曾志等同志曾在盐田西胜一带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解放后,盐田历经了区公所、人民公社、人民政府的转换,1984年成立了畲族乡人民政府,乡政府所在地位于盐田村域内。
1、气候条件
盐田乡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全年平均气温8℃,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沿海和山区日温差较大,初春常有霜雪,年无霜期300天,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99小时,其中7月份最高,达283.7小时,2月份最低,为102.4 小时;全年最多风向,除静风外,以东南风为主,静风频率10%;年平均风速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沿海地区平均风速7.5米/秒,内陆地区风速为2.2米/秒,最大风速达9.1米/秒。
2、水文情况
盐田乡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溪流有杯溪,是本县最大的河流,干流长45公里,流域面积285平方公里,河流比降16.4%,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14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9.5立方米/秒,发源于本县柏洋乡境内,由北向南流往崇儒乡,至盐田乡入海。本乡地下水为松散岩孔隙水,主要集中在盐田乡域沿海的-原一带。.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98万人 | 154平方公里 | 350921200 | 352000 | 0593 | 查看 盐田畲族乡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盐田社区 | - | - |
---- |
查看 盐田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上村村 | - | - |
---- |
查看 上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里马村 | - | - |
---- |
查看 里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
王高店村 | - | - |
---- |
查看 王高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水升村 | - | - |
---- |
查看 水升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塘村 | - | - |
---- |
查看 南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塘沃村 | - | - |
---- |
查看 南塘沃村谷歌卫星地图 |
龙凤店村 | - | - |
---- |
查看 龙凤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二铺村 | - | - |
---- |
查看 二铺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中贝村 | - | - |
---- |
查看 中贝村谷歌卫星地图 |
盐田村 | - | - |
---- |
查看 盐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松城街道 |
松城街道,位于福建省霞浦县境内,辖12个社区、6个行政村。省道沙吕段、小浦段过境。1949年为松城区,1958年设松城公社,1984年建镇。1997年,面积165.5平方千米,人口9.4万,辖西关、东关、万贤、中乘、俊星、青福、七宝洋、涌山、墓斗、宝清、马洋、长沙、大沙、沙头、松渔、北岐、青岐、后岐、古岭下、塔下、松农、后港、利埕、赤岸、桥头、江边、竹下、水坑、利洋、岭头、佳湖、下村、章家衕、八斗洞、小沙35个村委会和西关、东关、万贤、中乘、俊星5个居委会。2003年撤镇改设松城、松港2个街道。松城街道辖万贤、俊星、中乘、西关、龙贤5个居委会和万贤、俊星、中乘、西关、青福、墓斗、涌山、马洋、宝清、七宝洋10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原松城镇政府驻地。东关居委会与其余25村划归松港街道。 |
松港街道 |
松港街道于2004年1月15日成立,辖2个社区25个村委会262个村民小组和2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259万户4.68万人。街道共有党支部43个,党员1170人。街道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干部员工110人,离退休47人。辖区东南临福宁湾,西北倚龙首山,市区以霞浦县城东吾路为界,西接松城街道,陆地面积103.5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32.1公里,滩涂面积6万亩,耕地面积2.68万亩,其中水田2.04万亩,农地0.64万亩。境内拥有罗汉溪、长溪三河两大河流。 【行政区域】松港街道于2004年1月15日成立,辖2个社区25个村委会262个村民小组和20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259万户4.68万人。街道共有党支部43个,党员1170人。街道行政、事业单位现有干部员工110人,离退休47人。辖区东南临福宁湾,西北倚龙首山,市区以霞浦县城东吾路为界,西接松城街道,陆地面积103.5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32.1公里,滩涂面积6万亩,耕地面积2.68万亩,其中水田2.04万亩,农地0.64万亩。境内拥有罗汉溪、长溪三河两大河流。 【交通运输】松港街道交通便捷,省道沙吕线贯穿全境,福宁高速公路通过境内,福宁高速公路霞浦城关互通口和在建的温福铁路霞浦客货站场均设在该区,陆路北经福鼎至温州仅160公里,南接宁德抵福州仅180公里,辖区境内有青后岐500吨级陆岛交通码头和后港、古岭下、松山、北岐四个渔港,海程距台湾基隆港仅126海里。具有铁路、港口、公路相衔接贯通的比较优势,为未来城区中心和全县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 【人文景观】仅日本高僧空海入唐求法登陆地——赤岸,历史上就出现过不少名人:有唐代刺史林嵩、宋代中奉大夫林堤、元代行省参知政事王邦中以及至今仍流传民间的宋代十八学士等。南北朝的“华峰古刹”建善寺、宋代泗澜岸口的松山妈祖行宫、宋皇祜五年的赤岸石桥、明代的寨岗山烽火台、民国的霞浦首任知县王邦怀之墓以及远古的长沙灵岩仙阁、大沙摩崖石刻,还有近代仿唐建筑赤岸空海入唐祭海亭、纪念堂、牌坊以及近年新建的寨岗山风景区、碧水青山休闲山庄、实有农庄、罗汉溪度假山庄等,都是不可多得旅游休闲胜地。“空海之旅”是福建省4条涉外旅游线路之一。 【气候与物产】松港街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资源丰富,物产盛多。浅海滩涂盛产大弹涂鱼、紫菜、牡蛎、花蛤、缢蛏、青头蟹、梭子蟹及各种经济类鱼虾,含深海捕捞,年水产品总量1.5万吨。陆地主产水稻、甘薯、花生及各类果蔬、茶叶、竹木、花卉、药材、食用菌、禽畜。矿藏主要有云母、石英、锰银、花岗岩、高岭土、砂料等。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状况】松港街道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以福宁新城为龙头的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已完成新城区二期开发规划,辖区内水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邮电通信发达,广电事业实行光纤联网,有线电视入网率达85%以上,无线传输率达13%以上。境内拥有小中型水库和县第一自来水厂以及扩建的松港自来水厂,确保人饮和工农业用水。村村通公路,沿海平原及山区村基本实现村道路面硬化。随着近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平原地区已构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现代旅游观光农业框架。 松港街道成立后,行政区域重新组合,社会经济总量将得到大幅度提高。2007年粮播面积4.08万亩,粮食产量1.08万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6万亩。茶叶面积0.68万亩,水果栽种面积0.42万亩,林业用地面积7.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1万亩。2007年街道社会总产值10.6736亿元, 增长7.32%。其中农业产值2.915亿元,增长5%;工业企业产值7.7568亿元,增长8.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9万元,增长15.4%;农民人均收入3965元,增长5.6%。街办企业、村办企业、股份企业、个体商点1000余家。 |
长春镇 |
霞浦县辖镇。1949年设长春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沿海,距县城17.7公里。面积153.6平方公里,人口5.6万。辖洪江、渔洋翷、秋竹岗、长门、武曲、传胪、长春、武岐、文岐、埕坞、长溪、法华、赤沙、里城、外城、加竹、闾峡、蜘蛛网、斗米、积石、亭下溪、下洋城、渔家地、大京、小京、祖厝等27个村委会。经济以农业和渔业为主,盛产海带、紫菜、对虾。名胜古迹有法华寺。. |
牙城镇 |
牙城镇位于霞浦县东北部,西与本县水门畲族乡为邻,南与“对台门户”三沙镇毗连,东与福鼎市嵛山岛隔海相望,东北、正北和西北分别与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秦屿镇、磻溪镇交界,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5公里,全镇辖26个村(居),195个自然村,其中沿海11个村(居),山区15个村。全镇2002年末总人口3.4万人 ,其中集镇1.3万人,少数民族3412人,占10.4%(畲族全镇3048人占9.3%,回族364人占1.1%);非农业人口2458人,占7.5%。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4.833亿元,其中工业企业3.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8元。 牙城镇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 1、区位突出,交通便捷。牙城素有霞浦“东大门”之誉,邻近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浙南地区,濒临东海,属开放的前沿,对台的腹地。省道沙吕线、福宁高速公路、福温铁路全部从集镇经过,其中福宁高速公路在此设立互通口和服务区,铁路在此设立会让站,高速公路通车后,距霞浦城关23.5km,至福鼎城关38km,南到福州180km,北至温州140km,离建设中的闽东机场仅18km。海上有200吨级柯岐码头和可停泊400吨级船舶的乌岐港(属省定台轮避风港),海运也较为方便。 2、山海田资源兼备。农业以“三水瓜茶菇“为主(水稻、水果、水产、西瓜、茶叶、蘑菇)。全镇耕地面积25395亩,其中水田18753亩,农地6642亩,粮食总产量35万担(1.75万吨),牙城、洪山、雉溪三洋为连片的万亩水田片区,是霞浦四大粮仓之一;果园面积9956亩,总产量4308吨,(其中枇杷5201亩,年产1059吨,柑桔3211亩,年产2812吨);茶园面积10121亩,年产432吨,产量名列全县第二;蘑菇100万平方尺。 镇区沿海滩涂面积1.08万亩(其中滩涂8700,浅海2000亩),水产资源丰富(有缢蛏、香鱼、锯缘青蟹、梭子蟹、香螺、紫菜、花蛤等),特别是七都虫寻 、蛏、杨家溪香鱼闻名遐迩。 3、旅游资源优势明显。境内杨家溪系1998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太姥山风景名胜区“山、川、海”三大游览区之“川”景——溪瀑游览区。. |
溪南镇 |
霞浦县辖乡。1950年设溪南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东南临东吾洋。距县城22.9公里。面积102.1平方公里,人口4.1万。辖溪南、左湾、南岸、洋棠、南门山、下砚、七星、西安、东安、溪尾、台江、后慕、仙东、白露坑、芹头、长兴、青山、岱岐头、霞塘、傅竹、长腰、猴屿、关门23个村委会和溪南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花生,兼产杉木、杂木,养殖海带、蛏、蛎、毛蚶。著名的官井洋渔场盛产黄花鱼。名胜古迹有葛洪山。. |
沙江镇 |
霞浦县辖镇。1958年设沙江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1.9公里。面积97.2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沙塘街、沙塘里、古县、大墓里、涵江、沙江、竹江、南屏、小马、梅洋、水潮、厚首、白鹭、围江、大坪、浿头、八堡、龙湾、坡头、炉坑20个村委会和沙江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荔枝、杨梅、水蜜桃、柑橘。养殖海蛎、海带、对虾。. |
下浒镇 |
霞浦县辖镇。1950年设下浒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北濒三都澳,距县城30公里。面积84.5平方公里,人口3.7万。辖下浒、西岐、前洋、石湖、柏溪、五家衕、三洲、磺砂、上澳、赤壁、文星明、柘洋、廷亭、金蟹、留金、四斗、大安、居安、浒水、九斗洋20个村委会和下浒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小麦、花生,海产品有黄鱼、带鱼、海带、紫菜、对虾、蛏。. |
三沙镇 |
霞浦县辖镇。1955年设三沙区,1958年改三沙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21.7公里。面积63.6平方公里,人口4.4万。辖陇头、东山、浮山、单斗、三坪、石头鼻、小皓、蔡洋、虞公亭、古桶、东壁、大路顶、八斗、二坑、金鸡、青宝司、花竹、青官蓝、三农、金洋、烽火、古镇、三澳、西澳、东澳、五澳、中心27个村委会和中心、西澳、东澳、五澳4个居委会。三沙湾是全国有名的五大渔场之一,盛产大、小黄鱼、墨鱼、石斑鱼。三沙是东南沿海的海防重镇,孙中山曾把兴建三沙列入《建国方略》的蓝图。. |
盐田畲族乡 |
盐田乡位于霞浦县中部西侧,北接崇儒乡,南为盐田港,属于七里弯海域,与官井洋、东吾洋毗邻,东邻洲洋乡、沙江镇,西与福安市毗连。乡域南北长约18.3km,东西长约11.3km,全乡土地总面积15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8公里。 盐田乡属于少数民族乡,下辖22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全乡共有9012户,总人口29847人,其中汉族人口23307人,畲族人口6972人,占全长总人口21.6%,人口密度为193人/平方公里,全乡拥有耕地面积17620亩,人均耕地面积约0.6亩/人。 盐田乡政府所在地位于盐田村域内。它北至岐后山,南至盐田港,东至福宁高速公路的村里互通口,西至杯溪。距霞浦县城13.5公里,距霞浦机场30公里,距拟建中温福铁路霞浦站15.5公里。 盐田乡年代久远,并有光荣革命历史,1934年闽东革命鼎盛时期,革命前辈叶飞、曾志等同志曾在盐田西胜一带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解放后,盐田历经了区公所、人民公社、人民政府的转换,1984年成立了畲族乡人民政府,乡政府所在地位于盐田村域内。 1、气候条件 盐田乡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全年平均气温8℃,年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沿海和山区日温差较大,初春常有霜雪,年无霜期300天,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99小时,其中7月份最高,达283.7小时,2月份最低,为102.4 小时;全年最多风向,除静风外,以东南风为主,静风频率10%;年平均风速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沿海地区平均风速7.5米/秒,内陆地区风速为2.2米/秒,最大风速达9.1米/秒。 2、水文情况 盐田乡水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溪流有杯溪,是本县最大的河流,干流长45公里,流域面积285平方公里,河流比降16.4%,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3.14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9.5立方米/秒,发源于本县柏洋乡境内,由北向南流往崇儒乡,至盐田乡入海。本乡地下水为松散岩孔隙水,主要集中在盐田乡域沿海的-原一带。. |
水门畲族乡 |
霞浦县辖乡。1958年设水门公社,1984年改水门畲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1.8公里。面积149.6平方公里,人口2.3万。省道沙吕段过境。辖水门、青岙、墩后、茶岗、高盘、芦阳、大洋、武坪、里洋、半岭、湖里、桥头、承天、八斗丘、水井头、小竹湾、长湖、上洋、玉山、百笕、大浿、大平、七斗岔2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杉木、杂木。. |
崇儒畲族乡 |
1、地理概况 崇儒畲族乡位于霞浦县西北中部山区,是霞浦县三个畲族乡之一,也是老区重点乡之一,地处县境内西北部山区,位于东径119°35′-120°02′,北纬26°36′-26°41′,海拔高度在120-800米之间。乡所在地离县城12.5公里,东接水门畲族乡,东南界州洋乡,西连接福安市,北靠柏洋乡,西南与盐田畲族乡松城办事处毗邻;乡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下辖27个村委会,183个自然村,总户数6338户,汉畲人口2.5万人,其中畲族人口0.48万人;男女比例为1.2:1,其中农业人口22153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10839人。境内山岭起伏丘陵连绵,丘谷盆地发育,植被繁茂,溪流纵横;霞浦县第一、二大河流杯溪和罗汉溪均流经境内,有着丰富的山地、水力及生物资源。 2、气候 崇儒畲族乡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7.83℃,最高气温32.3℃(七月),极端最高气温38.7℃(七月),最低气温4.5℃(一月),极端最低气温-4.9℃(一月);降霜期从12月3日至次年3月2日,为90天;热量分布总趋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年降雨量为1359.5㎜,年太阳辐射量为441.8千焦/平方米。 3、农业 全乡耕地面积24204亩,其中水田18685亩,农地5519亩;人均占有耕地0.97亩,常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万亩左右;有林地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72﹪,草地2.5万亩,茶园9000亩,果园6500亩,其中芙蓉李面积3500亩,占果树面积53.8﹪。主要的种植业是水稻、甘薯、马铃薯、豆类、蔬菜、水果、茶叶、药材、林竹、食用菌等;主要的养殖业是猪、羊、牛、鸡、鸭;河湖中也出产淡水鱼类。 4、人文景观 崇儒相传曾出十八学士,以尊崇儒学,故而得名。为闽东畲族人口较聚集的乡镇之一,既是民族乡又是老区,在革命战争年代是闽东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文化底蕴颇丰,有霞浦县最大的人工湖-溪西水库;名胜古迹有龙井岩洞,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元参政袁天禄墓,独具畲族的大家族群体建筑特色的樟杭大厝,霞坪村保有完整的畲族“三宝”-“祖图”、“龙杖”、“族牒”,还有不胜枚举的老区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 |
柏洋乡 |
霞浦县辖乡。1958年设柏洋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2.9公里。面积174.6平方公里,人口3.1万。辖柏洋、长岩、林洋、车下、郑家山、陈墩、谢墩、董墩、洋中、大岭、阮洋、坑口、周厝坑、吴洋、横江、坂头、前宅、西宅、柘头、南山后、凤洋、禅洋、黄土丘、塔后、西坑、后垄、洋里、戴家山2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黄豆。兼产茶叶、油桐、竹木。. |
北壁乡 |
北壁乡情概况 北壁乡位于霞浦县东冲半岛南端沿海突出部,距县城92公里,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东濒临东海,与海岛乡西洋岛、台湾东引岛相对,西、西南隔东冲口分别与蕉城区、罗源县隔海相望,东北接下浒镇,西北临官井洋。全乡陆地面积6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33亩,浅海滩涂7200亩,海岸线长达32公里。1986年成立乡建制,下辖北壁、铁炉、东冲、四门桥、盘前、上岐、下岐、池澳等8个沿海村和武岩、河山、会洋等3个山区村, 98个自然村。全乡总人口2万人,其中盘前、武岩为少数民族村,有畲族人口1600余人。 北壁乡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丰富,有东冲海关遗址“番仔楼”和抗日战争时期的“国货救国”等摩崖石刻等;河山秀峰禅寺,历史悠久,景色宜人;池澳流米寺,有宋代石刻,怪石林立,让人留连忘返。 北壁乡海洋物产丰饶,主要有鲍鱼、大黄鱼、石斑鱼、海带、紫菜等,年水产品产量7700吨。东冲鲍鱼养殖基地目前属全县最大鲍鱼养殖区之一。海上交通便利,现有东冲口500吨级陆岛码头一个,三级渔港2个,二级渔港2个,盘前千吨级陆岛码头1个,刘前砂石码头1个,均匀分布于沿海地段,且开通有宁德、礁头、连江等地班船。矿产资源丰富,全乡现有矿石储量45.6亿吨,其中花岗石储量占8%以上,极具开发价值。 北壁乡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海上养殖和捕捞开发为重点。近年来,立足乡情,瞄准市场,进一步确立了“农业立乡、海洋强乡、港口兴乡、商企富乡”的经济发展思路,合理开发山地、海洋资源,努力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招商引资。201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5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 北壁乡地处海防前哨,东冲口扼三沙湾咽喉,为闽东地区海道唯一通口。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南渡入闽勤王,曾经此地,作《长溪道中》诗二首。清雍、乾时期,东冲列为海防重镇,派有千总把守。光绪年间,设海关总口。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北壁米粉干、北壁地瓜烧、虾皮等土特产更是远近闻名,备受青睐。 |
海岛乡 |
霞浦县辖乡。1954年设海岛区,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距县城41.9公里。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宫东、宫西、烟台、里澳、文澳、北磜6个村委会。以渔业为主,海产品有对虾、黄鱼、鲳鱼、墨鱼等。. |